最新:湘南学院病理学肾小球肾炎文档资料.ppt
《最新:湘南学院病理学肾小球肾炎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南学院病理学肾小球肾炎文档资料.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本单位: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球和与之相连的肾小管构成。肾小球由血管球和肾球囊构成。血管球始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后形成初级分支。初级分支再分支,形成20-40个毛细血管袢。,正常肾小球 PASM染色,肾小球超微结构模式图,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为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膜和 脏层上皮细胞构成,肾小球血管系膜:系膜细胞、系膜基质 将毛细血管袢联系在一起有收缩、吞噬、分泌细胞因子功能,滤过膜:内皮细胞;基底膜;脏层上皮细胞,肾小球滤过膜对水和小分子溶质具有极高的通透性,蛋白不能通过。分子体积越大,通透性越小;分子携带阳离子越多,通透性越强 脏层上皮细胞对于维持肾小球屏障功能具有关键性作用。基膜
2、成分主要由脏层上皮细胞合成。,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指一组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超敏反 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肾小球肾炎分为 原发性:原发病变在肾小球 继发性: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中出现的肾小球病变,如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肾小球性:肾小球基底膜抗原、肾小球内皮细胞抗原等 非肾小球性:细胞核抗原、DNA抗原、免疫球蛋白等,生物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非生物性:异种血清蛋白、药物和化学制剂,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抗原物质,(二)发病机制,肾小球基底膜抗原1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 植入性抗原其它肾小球抗原2循环
3、免疫复合物沉积 免疫复合物可沉积在内皮细胞下,基膜内,上皮细胞下或系膜区内。,免疫荧光染色,连续的线性荧光,免疫荧光染色,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肾小球肾炎发生中的炎症介质,(三)基本病理变化,肾小球细胞增多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 炎性渗出和坏死 玻璃样变和硬化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肾小球细胞增多 系膜细胞 内皮细胞 上皮细胞 炎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基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 基膜本身增厚 内皮下、上皮下或基膜本身蛋白性物质沉积 结果:通透性增高,代谢转换率变慢 血管袢或血管球硬化病变累及系膜,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严重时导致肾小球硬化。,炎性渗出和坏死 中性粒细胞等炎细
4、胞和纤维素渗出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可伴血栓形成。,玻璃样变和硬化光镜(HE染色):均质的嗜酸性物质堆积。电镜:细胞外出现无定形物质,成分为沉积的血浆蛋白、增厚的基膜和增多的系膜基质。硬化:玻璃样变肾小球固有细胞减少甚至消失毛细血管袢塌陷,管腔闭塞,胶原纤维增加,肾球囊脏、壁层愈合形成节段性或整个肾小球硬化。,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肾小管管腔出现管型(蛋白质、细胞或细胞碎片浓聚形成)肾间质充血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时,肾小管可发生萎缩,甚至消失。间质可发生纤维化。,(一)尿的变化1.少尿或无尿少尿:24h尿量400ml;无尿:24h尿量100ml2.
5、多尿、夜尿和等比重尿 多尿:24h尿量2500ml3.血尿 血尿:1个RBC/HP肉眼血尿 0.1%的血液4.蛋白尿蛋白尿150mg/日;肾小球严重损伤3.5g/日 选择性蛋白尿:白蛋白等低分子蛋白,肾小球的电荷和大小选择屏障 损伤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肾小球的屏障损伤较重5.管型尿 透明管型(白蛋白)、颗粒管型(细胞碎片)、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四)临床表现,(二)系统性改变1.肾性水肿:血浆渗透压下降+水钠潴留,颜面水肿、腹水、胸水2.肾性高血压:肾小球缺血 肾素分泌增多;体内水钠潴留 有效循环血量增多3.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减
6、少贫血 肾性骨病:钙磷代谢失调 骨质疏松,(五)临床分类,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明显血尿,轻到中度蛋白尿和水肿,常有水肿和高血压。严重者氮质血症。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出现水肿、血尿和蛋白尿后,迅速发生少尿或无尿,伴氮质血症,并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每天尿中蛋白含量达到或超过3.5g;明显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脂尿。,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持续或复发性肉眼或镜下血尿,或轻度蛋白尿,也可两者兼有。慢性肾炎综合征:各型肾炎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氮质血症:肾小球病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尿素氮和血浆肌
7、酐水平增高 尿毒症: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除氮质血症外,还有一些自体中毒的症状、体征和各系统病理改变。,(六)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二、常见类型,(一)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病因 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大多数病例与感染有关,故又称为感染后肾炎 2.机制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3.病理变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肾小球体积增大,肉眼观呈“大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学院 病理学 肾小球 肾炎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2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