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文档资料.ppt
《最新: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学基础绪论ppt课件文档资料.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地药材,四大懷藥山藥、地黃、菊花、牛膝、四大南藥益智仁、檳榔、巴戟天、砂仁、四大皖藥丹皮、木瓜、菊花、白芍、浙八味白朮、白芍、菊花、麥冬、浙貝、玄參、延胡索、鬱金,清人繪配藥圖,清人繪切藥圖。藥材切制之前,大多還需經過泡潤等軟化處理。,用於加工中藥材的各類工具,清代銅藥臼。許多中藥在入藥前需進行破碎處理,杵臼是常用的工具。,清代青花瓷藥碾,明代御藥房熬藥用金罐,清代青花瓷研鉢。研鉢是將少量藥材加工成粉劑所常用的工具,舊時藥店必備之物。,清同治“胡慶餘堂”藥壇,以祖傳醫術為招徠的街頭醫師,“湯劑飲片鶴年堂”,鶴年堂藥店創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在經營上,鶴年堂的中藥飲片以選料地道,加工精
2、細,藥效甚好而聞名。,鶴年堂正廳懸挂黑字金底“鶴年堂”匾額,傳爲明代奸臣在嚴嵩所書,樂氏家族興辦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藥店遵循“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訓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欽定由同仁堂供奉禦藥。,丸散膏丹同仁堂,林益和堂(雙溪百年中藥店),关键性的问题,1.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简史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中医学,中医学(TCM)是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尤其具有丰富诊疗手段及养生康复方法的科学。(主导思想+哲学基础+生理病理学基础+诊疗特点),整体观念指导思想,精气阴阳
3、五行哲学思想,脏腑精气血津液核心理论,辨证论治诊治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2.中医基础理论,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两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近现代,形成时期四大经典,充实和发展临床专科专著,突破性进展金元四大家,综合汇通深化发展温病四大家,继承、发展、创新中医学是开放系统,黄帝,岐伯,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先民实践,积累经验,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九針模型,诸子蜂
4、起,百家争鸣,老子(道家)孔子(儒家),墨子(墨家)韩非子(法家)孙子(兵家),医学知识,整理升华,临床医疗,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理论框架的建立 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针灸),先秦、秦、秦汉时期:代表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在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法、方剂、中药等各个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确立。,中医四大经典的问世,黄帝内经,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包括:素问 灵枢 各9卷81篇,难 经,八十一难 相传为扁鹊(秦越人)所著:独取寸口、五腧穴理论、命门三焦理论。脏腑、经络、脉学、病理、针法,扁 鹊,伤寒杂病论,
5、创立辨证论治医疗体系,奠定临床医学的基础。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其书尊为“方书之祖”。分为:伤寒论 金匱要略四诊、八纲、八法,东汉末张机(仲景),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上、中、下三品,是中国药 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 七情和合 本草经集注、雷公炮炙论,炎帝(神农),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魏晋隋唐时期(临床专科)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论述了24种病脉。,晋葛洪肘后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现存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苏敬、李勣新修本草(第一部)唐王冰重广补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医学 基础 绪论 ppt 课件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