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doc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教案.doc(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课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的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
2、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已经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一点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等基本常识,应该从实践和理论这两个角度来讲。参考资料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
3、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
4、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二、我国计算机
5、事业的发展虽然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956年我国开始规划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着手进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即DJS-1型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共计用了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运算速度为1万次每秒。此后,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计算机事业发展迅速,1964年运算速度为5万次每秒的晶体管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1973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1983年2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由中国国防科学大学在长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
6、运算速度为10亿次每秒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0亿次每秒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快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参考教案课 题 第1课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
7、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二、新授1身边的信息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电
8、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2信息与人类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可见
9、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3信息处理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我们的身边与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处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获取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输出信息。(板书:输入信息处理信息 输出信息)依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人工处理信息(不借助其他设备)是怎样进行的呢?(讨
10、论)人们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就能直接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归纳、综合、比较、判断等处理后,能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且采用说话、写字、动作、表情等方式输出信息。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来处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种设备帮助我们进行信息的处理。就如人们用算盘来计算。在计算机被发明以后,人们将处理信息的大量繁杂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用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们也将计算机叫做信息处理机。计算机是如何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呢,计算机是利用各种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等)再经过信息处理软件对信息进
11、行加工处理,在从各种输出设备把处理的结果输出出来(显示器、打印机等等)例如气象工作者借助于计算机处理卫星发回的大量数据,绘制出气象云图,可以及时地运报出近期的天气趋势;再如我们用计算机计算1+1=?,首先将题目信息从键盘输入,计算机计算处理出结果,再在屏幕上输出结果1+1=2。从计算机诞生那天到现在,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诞生仅仅50多年但它的发展却是史无先例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
12、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第
13、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三、练习讨论回答:信息和计算机有什么联系?举几个信息的例子口述: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举几个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例子。四、小结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
14、的获取和处理变得更加快捷,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的各种信息,也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到世界各地。我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学好信息学这门学科般的更加的重要。第2课 计算机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应用。(2)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信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和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1)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一
15、些方法来进行: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共同归纳计算机的应用。各小组汇报本组所列出的计算机的各种应用。教师对各小组所列出的计算机应用进行小结。(3)教师通过总结学生列举出的计算机应用,归纳出计算机应用的几个方面。然后通过图片展示、计算机演示、观看录像片等方式恰当地讲解计算机的应用。数值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辅助设计。辅助教学。(4)教师讲解结束后,再根据教材中的“想一想”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作答。参考资料一、计算机的特点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电子计算机也因此得名。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早已超出了数值计算的范畴,已经成为运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信息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主要有以下特点:1运算速度
16、快计算机采用了高速的半导体器件,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再加上先进的计算技术,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上百亿次,过去需要几天、几个月的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现在只要几分钟、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计算精度高由于电子计算机内可以通过程序使计算精度得以改变,因此只要改进算法技巧,就可以使得电子计算机的精度越来越高。3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电子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可以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为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奠定了基础。随着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电子计算机能够记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电子计算机可以对提供的信息进行识别、比较和判断,并确定下一步该完成的操作。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功能,使
17、自动计算成为可能,且使得计算机能够进行诸如资料分类、情报检索、逻辑推理等具有逻辑判断性质的工作,大大地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4有自动处理能力只要人们将事先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电子计算机就能根据程序的要求自动执行,而不需要人的干预,自动化程序极高。二、计算机的应用电子计算机具有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存储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自动处理能力等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应用有:1数值计算数值计算是计算机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值计算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与高度技术化的实验具有同等意义的研究方法。在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18、等尖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设计中都离不开计算机,显得尤为重要。数值计算对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的发展也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可以解决数学家用纸和笔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使古老的数学焕发了青春。导弹核武器、原子能潜艇、超音速轰炸机等的研制和生产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因此,数值计算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海湾战争等现代战争并不是人力的竞争,而是科学技术的竞争。2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就是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如实验数据、观察数据、统计数据、原始数据等,计算机能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对这些数据进行搜索、转换、分类、组织、计算、存储等加工处理,有
19、时还要根据需要绘制出图表,打印出报表。这些信息处理不涉及到复杂的数学问题,只要进行普通的运算就可解决。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涉及到社会各行业。3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检测、放大、信息处理、显示、执行等几个环节组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基本设备,也是执行机构的中心环节,在整个系统中,计算机将检测到的信息经过处理后,向被控制或调节对象发出最佳的控制信号,由系统中的执行机构自动完成控制。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计算机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不仅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性改变,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4辅助设计
20、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帮助设计人员进行某一方面的设计工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以建筑设计为例,以前几十个设计人员要花费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设计完成的建筑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只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了,大大地缩短了设计周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生成的模型图立体感强、透视关系精确无误、修改灵活方便。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把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测试组成一个系统,使得设计、制造、测试一条龙,形成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5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自动化教学设备,计算机以其形象化、智能化的特点来辅助完成
21、教学计划和模拟某个实验过程。具体的操作程序是:根据教学的要求,编写好课件的脚本;然后,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师在计算机的协助下完成教学任务,也可以由学生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操作计算机,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学习,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融计算机、摄像机等多种设备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显示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可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更加有利于在单位时间内教和学的效益的提高,确保教学质量。6网上
22、学习因特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通过因特网浏览信息。随着网上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人们学习的方式也将发生改变。人们都想接受高等教育,然而人多学校少,名牌大学则更少,网络上的远程教育可以圆你大学梦、圆你上名牌大学的梦。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知识更新的周期明显缩短,人们再也不能指望一次性完成所有教育,只有不断地更新、扩充自己的知识,才能保持竞争力。所以需要不断“充电”,不断接受再教育。受教育方式有多种,网上学习学校既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又能使教学多媒体化,使学生可以交互式学习和讨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参考教案课 题 第3课 计算机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23、2)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信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和辅助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计算机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可以见到忙碌的计算机。那计算机究竟能干什么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二、新授有的同学只认为计算机可以进行高速的运算,仅此而已。这样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其实除处理高速运算之外,计算机还可以做的事太多了。还可以充当生产能手、设计大师、信息管理员、电脑教师、计算机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了。1讨论计算机的应用现在老师让同学们分组比赛讨论计算机的应用,看看哪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信息技术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10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