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难治性心力竭中西医结合治疗PPT文档.ppt
《最新难治性心力竭中西医结合治疗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难治性心力竭中西医结合治疗PPT文档.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义,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也称顽固性心力衰竭,指心功能-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严格卧床休息的基础上,经适当而完善的强心治疗、利尿治疗、血管扩张剂治疗和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临床症状仍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被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多数难治性心衰属于慢性心衰不良发展的晚期表现,亦称终末期心衰(end-stage heart failure)。,症状,患者休息或轻微活动即感气急、端坐呼吸、极度疲乏、发绀、倦怠、四肢发冷,运动耐量降低伴呼吸困难,骨骼肌萎缩,心源性恶病质,顽固性水肿,肝脏进行性增大伴右上腹疼痛。,体征,
2、心尖搏动向左下扩大,可闻及第三心音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继发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早期或全收缩期杂音;右心室第三心音奔马律;三尖瓣反流时,沿着胸骨左下缘可闻及收缩早期及全收缩期杂音,用力吸气时增强;外周水肿;体重迅速增加;终末期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扪及肝脏搏动。患者持续存在心动过速和(或)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在此基础上脉压常持续25mmHg。还可存在胸腔积液、腹水或心包积液及持续存在双侧肺部湿啰音等。,病因,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伴有多发性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和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肌病患者,尤其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严重或恶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常同时伴有严重的肾或脑血管病变及风湿性
3、多瓣膜病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失去手术时机的心血管病变,病程逐渐恶化。,病理生理,一、进行性活力工作心肌丧失 心肌缺血、炎症、变性、坏死不良进展是由于长时间心肌细胞绝对或相对缺血,慢性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心肌炎症以及心肌负荷增大等因素,使得心肌细胞肿胀变性,收缩蛋白退化,其最后结果常是心肌坏死以及替代性间质增生甚至心肌纤维化。,病理生理,二、心室运动紊乱 常见于心室壁瘤,主要是机械舒缩活动方面产生不同步,甚至呈矛盾运动,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不良的发展使健康心肌终因负荷增大而发生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加剧心功能恶化,这是冠心病心衰难治的常见原因。,病理生理,三、心室负荷异常 原因未得到纠正,如严重联合
4、瓣膜病变,冠心病或心内感染导致乳头肌及(或)腱索功能异常或断裂,室间隔穿孔等。不纠正这些机械障碍,心衰的药物治疗常难收到持久疗效。,病理生理,四、存在心衰加重的其他不良因素 感染主要是肺部感染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贫血与营养不良 钠摄入不当 心律失常 风湿活动 联合用药不当,病理生理,四、存在心衰加重的其他不良因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 肝、肾功能异常 栓塞和血栓 行为和习惯因素,诊断 检查,诊断难治性心衰的诊断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下列数项可以作为难治性心衰的诊断依据。1.存在不可逆转的原发病损害,如多部位心肌梗死,器质性心瓣膜功能异常,乳头肌和(或)腱索断裂,心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弥散性心肌
5、损害如心肌病(原发性和继发性等)。2.慢性有症状心衰超过半年以上,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在正规抗心衰药物治疗下持续不见好转或进行性恶化,时间超过4周。,实验室检查出现原发心脏病的特有表现及并发症的特征性改变。患者血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持续增高。其他辅助检查1.X线检查心脏扩大明显,心胸比值(CTR)常0.550.60。2.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收缩末内径判断心脏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心脏大小对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意义。3.心脏指数持续2.0L/(min/m2);IVEF持续0.100.20;最大氧耗量持续14ml/(kg/min)。血清钠持续130mmol/L、血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持续增高。,治疗,治疗原则首先是明
6、确造成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并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第二是治疗加重心力衰竭的因素和并发症;第三是明确有无可以手术纠正的心脏疾患;第四是重新复核以往的治疗方案;第五是采取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措施。,治疗,针对病因的治疗 控制肺内感染、风湿活动,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低钾者静脉补充氯化钾,同时应给予硫酸镁(2.5-5.0g加入250ml液体。每日1 次),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积极治疗各种心外疾病。,治疗,明确是否存在可以手术纠正的心脏疾患 如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左房黏液瘤、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等。,治疗,强心治疗 洋地黄仍为主要的正性肌力药物,不能因为效果差而轻易
7、停用,应分析是否存在洋地黄过量或不足,然后制定恰当的用药方案。如无洋地黄过量的临床表现,可在严密的临床及心电图观察下,结合血清地高辛浓度测定结果,在短期内加大洋地黄剂量,若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原来用药剂量不足,待病情好转后,再减至维持剂量。,治疗,因个体差异,洋地黄过量不能仅凭血清地高辛浓度2.0ng/ml,应结合临床表现如心律失常、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再作出判定。同时应注意是否服用了增加血清地高辛浓度的药物,如奎尼丁、维拉帕米、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此时需减量或停用。,治疗,控制液体潴留:难治性心力衰竭常伴有顽固性全身水肿、严重的钠水潴留,这不仅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
8、收增加有关,而且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致肾远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有关,此时需将作用部位不同的噻嗪类利尿剂或强有力的襻利尿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但剂量必须加大,或联用静脉滴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但可能会引起氮质血症恶化。,利尿药应根据心衰的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血压及水电解质水平等联合使用,争取心衰症状的改善。若能排除低血容量所致尿量明显减少者,成人可用呋塞米(速尿)1601000mg/d,分次口服或分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连续应用不宜超过25天。此种用法尤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难治性心衰。中等剂量呋塞米(速尿)(60100mg/d)加大剂量螺内酯(安体舒通)1
9、60320mg/d,分34次口服,用于容量负荷过重且尿量明显减少的顽固性心衰,通过呋塞米(速尿)和螺内酯(安体舒通)的协同利尿作用以及后者的抗醛固酮作用,常能获得心衰症状的改善。应注意只能短期应用,必须及时补钾、镁并监测血压以及心衰症状体征变化,老年患者尤其还应注意利尿过度而诱发栓塞性血管并发症,如脑梗死等。,治疗,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可作为姑息疗法,短期(35天)应用,以缓解症状(IIb类,C级)。一旦情况稳定,即应改换为口服方案。能成功中断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的患者,不推荐常规间歇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类,
10、B级)。某些患者实在无法中断静脉治疗时,可允许持续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米力农,但通常多应用于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治疗,血管扩张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要作用于动脉的血管扩张剂乌拉地尔、卞胺唑啉、苯卞胺;第二类是主要作用于静脉的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和消心痛;第三类是同时作用于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扩张剂硝普钠。这些药物均具有降压作用,但若收缩压降至90mmHg,则会产生不利影响。硝苯地平类药物虽可作为血管扩张剂使用,但其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可加重心力衰竭,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硝普钠:适用于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显著的难治性心衰,血压偏低时宜与多巴胺合用。通常从小剂量开始,0.55.0g/(kg/min)
11、开始,可增至10g/(kg/min),注意使用中最大血压降低幅度不能大于用药前血压的30%40%。另外,用药时间过长和滴速过快还应防止硫氰酸盐中毒,连续用药不宜超过25天。,治疗,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应用:此类患者对 ACEI和 受体阻滞剂耐受性差,宜从极小剂量开始。ACEI易致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受体阻滞剂 易引起心衰恶化。如收缩压80 mm Hg,则二药均不宜应用。如有显著液体潴留,近期内曾应用静脉注射正性肌力药者,则不宜用 受体阻滞剂,ARB是否与 ACEI同样有效尚不清楚,但也容易引起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试验证据仅限于肾功能正常的人群。对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则可引起危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难治 心力 中西医结合 治疗 PPT 文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