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平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备课教案第一课 童年教 学 目 标1.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 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4背唱歌曲,并进行表演。教学重点:歌曲的欣赏和演唱教学难点:乐曲情绪的体验第 一 课 时教 学 内 容:表演摇啊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歌曲1、 请同学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2、 唱一唱三、提出本学期要求1、 分组2
2、、 宣布平时成绩记载项目(采用竞赛法)3、 常规教育。四、新歌教学1、导入: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歌词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4、 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5、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6、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规律。用LU哼唱旋律。7、 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重复,唱2遍。记住重复记号。8、 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3 5 1 6 5. 5. 摇 到 外 婆桥
3、 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时值唱足。9、 连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10、跟唱歌谱五、编创与活动1、 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2、 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3、 分组展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 导入: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2、 初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3、 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板书: 快 慢从人
4、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 ,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 引出“中速” 并板书。4、 再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 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2、 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幻灯出示歌词3、 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4、 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5、 谈谈对歌曲的感受:A、 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B、 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C、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6、 编创与活动师:歌曲中哪
5、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四、听辨练习1、 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2、 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音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3 5 | 5 3 | 5 6 |5 3 | 3 6 | 6 3|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摇啊摇边唱边表演三、新歌教学1、 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2、 听录音, 学生交流3、 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两拍子还是三拍子吗?边听录音边按拍子拍手。4、 用LU哼唱重点: 31
6、 063 0 53 05 6 05、 按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八分休止符6、 放录音,轻声跟唱。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教师范唱A B两句,各4小节。设问:A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 歌词 、节奏 、旋律。设问:B 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重点练唱:31 063 0 53 05 6 0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7、 连唱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 “ XI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边唱边拍手。8、 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7、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9、 跟老师轻声唱歌谱。10、分组排练表演唱。个性化修改:板书设计:补充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 草原教学目标: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为我国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调,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这一地区的民族风格。2、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欣赏草原放牧草原巡逻兵,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发挥想象力。4、唱准“3、5、6”三个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重点:1、 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2、 唱准
8、音高,进行即兴编曲。教学难点:1、 唱准3、5、6、 2、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名称、写法、时值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草原上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二:新课学习: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3、学习歌曲(出示
9、投影片)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看光盘影片内容);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 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4)边唱边即兴表演。5)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三、音乐知识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sol、la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 、5 、6”三个音。(学生唱)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
10、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3、加上时值唱一唱3 6 5 -6 3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4、节奏游戏找妈妈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曲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聆听草原巡逻兵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 、5 、6”三个音。二:新课学习:(一)聆听草原巡逻
11、兵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3、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4、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二)新歌学习1、导课: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
12、,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3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5、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草原放牧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二、编创与活动: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2、复习
13、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4、分组排练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三、聆听草原放牧1、导入: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1)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2)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3)听全曲,启
14、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4)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四、编自己的歌1、出示“3 5 6 ” 三个音符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3、老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个性化修改:板书设计:补充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第三课 好伙伴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
15、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聆听、欣赏。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难点: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弱起和附点的唱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同伴进行曲、表演噢!苏珊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
16、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三、讲授新课: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四、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
17、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船歌 表演原谅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二、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说明: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
18、; 齐唱:集体划船; 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三、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XX | X .X X X X | X-请你|原谅 我 原 谅 |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个性化修改:板书设计:补充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第四课 钟声教 学 目 标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
19、作品,都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2.唱准 音高。唱准 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 动。3.初步感受圆号、小号等铜管乐器的音色。教 学 内 容: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表演钟声叮叮当、美丽的黄昏 编创活动:编自己的歌第 一 课 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唱好钟声叮叮当。并用轮唱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2、唱准 4、7、1音高,唱准dodo,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3、二声部和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二、 复习歌曲捉迷藏 三、 音乐知识1、按教师手势唱do、re、mi、sol、laa、 按音阶唱b、打
20、乱顺序唱2、学习fa、si、do在音乐王国里 我们已经认识了5位朋友,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认识另外三个朋友出示4(fa)学生跟唱,教师介绍4和3、5是邻居,做一做手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4”这个音,唱一唱哦,苏珊娜原谅我出示7(si)学生跟唱,介绍4和6是邻居,唱一唱6、7,做一做手势请小朋友回忆哪首歌曲中有“7”这个音,唱一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出示“1“学生跟唱,介绍它和”7“是邻居,唱一唱6、7、,做一做手势出示音阶图,边做手势边唱出示视唱曲: 2/4 1 3 56 6 56 7 65 1 3 56 6 54 4 3 21 指名学生唱四、 新歌教学1、导入:幻灯出示欧洲教堂师:这是什么地
21、方?你见过吗?生:互相交流师:有的小朋友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过,你能说说在教堂中经常发出什么声音?生:互相交流师:音乐是怎样表现的呢?听音乐,学生谈感受师:你回用动作表演吗?学生自由做动作(撞钟,身体左右摇摆)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钟声叮叮当出示歌词,让学生说说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师生讨论听录音,注意演唱顺序3、学唱歌词a、 轻声跟唱b、比较第一段结束句与第二段结束句的不同处4、连唱 5、学唱歌谱a、 教师范唱,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个“4、7、”b、学唱歌谱第一、二句五、小结,师生再见。第 二 课 时教学要求: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和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2、编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音乐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