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
《最新: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免疫抑制剂概述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酸酯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X线照射 抗T细胞抗体 OKT3和其他单抗,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环孢素,咪唑立宾普乐可复霉酚酸酯西罗莫司来氟米特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IFN 单克隆抗体,FK778 FTY720 CTLA-4-Ig,免疫抑制剂发展简史,IL-2R,G,G0,G1,S,G2/M,G1/G0,糖皮质激素CTLA-4-Fc融合蛋白紫外线,环孢素AFK506糖皮质激素,雷帕霉素,硫唑嘌呤甲氨喋呤咪唑立宾霉酚酸酯布喹那,环磷酰胺X射线,抗原活化,IL-2response
2、,DNAsynthase,Mitosis,抗体:TCRCD3/CD4/8CD45RBLFA-1ICAM-1,抗IL-2R细胞毒药物,IL-2R,Cytokinesynthesis,免疫抑制剂,抗体类药物,T细胞,免疫抑制剂在T细胞分化周期中的作用位点,非生物制剂,1.免疫亲合素结合类 a)Calcineurin 抑制剂:CsA,FK506 b)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及类似药物2.抑制细胞分裂/核酸代谢 a)非选择细胞毒药物:Aza,CTX b)淋巴细胞选择性:MMF,Mizoribine,leflunomide3.Natural Substance a)糖皮质激素类 b)雷公藤内酯醇(Trip
3、tolide),1.抗体类(针对B细胞、T细胞)a)多克隆抗淋巴细胞:ALG,抗胸腺球蛋白 b)鼠单抗:抗-CD3(OKT3),抗-CD4(OKT4),抗LFA,抗-ICAM c)人鼠嵌合:抗CD20单抗(美罗华),抗CD25单抗(巴利昔单抗)d)人源化:抗-IL2R chain(CD25)单抗(达珠单抗),抗CD52抗体(阿仑单抗)2.融合蛋白质(Fusion proteins)球蛋白类:CTLA(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lg;毒素类:IL2 toxin 3.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IL10,IL4,TGF,IFN-,IFN-受体,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免
4、疫异常是众多肾脏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是治疗这些肾脏疾病的基础;1935年发现第一个糖皮质激素可的松,1949年应用于临床;糖皮质激素的种类较多,且不断增多;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确切而强大,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甚广。,糖皮质激素,概 念,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药理作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尚有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糖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异生血糖升高,糖耐量下降蛋白质抑制合成,促进分解皮肤变薄,伤口不易愈合肌肉质量减少,肌萎缩骨基质减少,骨质疏松,儿童骨骼发育停滞,对代
5、谢的影响,脂肪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 脂肪再分布:四肢脂肪减少,面部和躯干脂肪增多“满月脸”、“水牛背”水电解质水、钠排泄减少钾、钙排泄增多,对代谢的影响,抑制IL2的合成,从而阻止T细胞的活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水肿消退及组织中各种活性物质释放减少;减少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与受损的毛细血管内皮的粘连,抑制趋化因子的产生;干扰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及其在细胞内的转化;抑制磷脂酶2的作用,使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减少;阻断受伤和炎症组织所释放的缓激肽的活化;抑制中性蛋白酶、胶原酶和弹性蛋白酶的作用。,抗炎作用,T细胞引起T细胞减少 T细胞再分布至骨髓 促进未成熟和活化T细胞凋亡抑制
6、T细胞的抗原递呈 抑制巨噬细胞合成IL-1 抑制MHC II类抗原的表达抑制T细胞的活化 抑制IL-2的合成和作用 抑制IL-3、4、6和干扰素等,免疫抑制作用,B细胞能抑制B细胞的增殖;大剂量时抑制抗体的产生、促进抗体降解;对B细胞的作用相对较弱,作用机制,小剂量时,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起效较慢;大剂量时,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的非基因效应、与膜受体结合后的生化效应和与低亲和力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起效快。,药代动力学,正常人体每天皮质醇分泌量约20mg;由下丘脑-垂体轴(HP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控制,具有昼夜生物节律,凌晨血浆内浓度最
7、低,随后血浓度升高,上午8点左右血浓度最高。,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昼夜节律,根据半衰期不同分成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生物半衰期6-12h,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生物半衰期12-36h,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长效:生物半衰期48-72h,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糖皮质激素种类,内源性,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特点,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1.C6甲基化,亲脂性增强,组织渗透性提高,能快速到达作用部位。2.为活性药物,不需经肝脏转化;肝脏疾病时使用,不增加肝脏负担,不因肝脏转化减少而影响药物疗效。3.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较少,血浆游离成分较多;只有游离的糖皮质激素才有药
8、理学活性。4.与受体的亲和力最高;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5.血浆蛋白结合率为一种恒定的线性关系。6.甲泼尼龙的血浆清除率稳定,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泼尼松龙的血浆清除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因此长期用药时 有效血药浓度下降。7.根据其半衰期和作用时间,比较适用于每天用药一次。8.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弱,水钠潴留副作用较小。,甲泼尼龙的作用特点,剂量(mg),游离部分AUC/总剂量AUC,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清除,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 40 43 46 49 52 55 58 61 64 67 70 73 76
9、,10.90.80.70.60.50.40.30.20.10,药物清除百分比%,时间(天),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注意事项,以下情况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新近接受胃肠吻合术。,以下情况应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使用指征:严重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和活动性结核等)严重的骨质疏松严重糖尿病严重高血压精神病青光眼病毒性肝炎,用药方法,口服用药,泼尼松1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甲泼尼龙0.8mg/kg/d;清晨一次顿服,以最大限度减少对HPA轴的抑制;逐步减量,减量时可采取隔日清晨顿服。,静脉用药,严重水肿时,因胃肠道水肿影响糖皮质激素
10、的吸收;病情严重时,应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0.5-1.0g/d3天,必要时重复1-2个疗程。,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血浓度存在昼夜节律,早晨8点最高,凌晨4-5点最低,后者刺激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清晨顿服后外源性浓度在凌晨最低,对CRH和ACTH分泌的影响最小;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主要与峰浓度有关。,清晨顿服的优点和理论依据,激素治疗反应的判断,激素敏感足量泼尼松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治疗8周内连续3天尿蛋白0.3g/24h;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较慢,判断激素疗效时间延长到16周。,激素抵抗使
11、用足量泼尼松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治疗8周无效。,激素依赖激素治疗有效,激素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2周内复发,连续2次以上。,副作用,皮肤:痤疮、紫纹、皮肤变薄、伤口愈合延迟、多毛、Cushing外貌;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系统: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骨骼肌肉系统: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骨折,肌萎缩;中枢神经系统:失眠、欣快感、焦躁;内分泌系统:类固醇性糖尿病;免疫系统:免疫力低下,易患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眼:白内障、青光眼;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环磷酰胺(cyckophosphamide,CTX),概述,环磷酰胺属于氮芥类烷
12、化剂;,烷化剂是能向其他化学分子引进烷基的化合物。烷基缺乏电子易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共价结合烷化反应。,结构式,概述,20世纪60年代环磷酰胺用于治疗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70年代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环磷酰胺在上述治疗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相关的毒副作用限制其长期应用。,作用机制,*环磷酰胺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生成活性代谢产物磷酰胺氮芥。*通过与DNA交联阻止DNA链分离,抑制合成新的DNA;少数与RNA交联而破坏细胞的转录与翻译过程;对细胞周期S期作用最明显。*阻断淋巴母细胞生长发育,阻断T、B淋巴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毒副作用,出血性
13、膀胱和移行上皮癌是环磷酰胺治疗的严重合并症。与代谢产物丙烯醛的膀胱毒性有关,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少尿、血尿及蛋白尿。用药前后静脉水化,同时静脉予巯乙磺酸钠(美司钠)以中和丙烯醛;多饮水,碱化尿液,膀胱冲洗。累计剂量超过80g。治疗期间需每月监测尿常规,停药后需每3-6个月监测尿常规以除外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出现肉眼血尿或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时应及时行膀胱镜检查。,毒副作用,骨髓抑制呈剂量依赖性,多在静脉冲击后7-14天发生,以中性粒细胞抑制为主;用药时应每2-4周监测血常规,WBC3.0109/L时应调整剂量;易发生病毒和细菌、真菌感染。性腺抑制40岁以上女性累积量5.2g就可引起停经/闭经,20-
14、29岁需20.4g。致肿瘤及致畸作用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酶升高。脱发、口腔炎、心肌炎、中毒性肝炎、肺纤维化。,来氟米特(Leflunomide),概述,新型免疫抑制剂 嘧啶拮抗剂属于异噁唑衍生物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介导性肾脏疾病和器官移植,药物动力学,约80%被胃肠道吸收,与进食无关;在胃肠黏膜和肝脏中迅速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99%以上A771726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为11(4-28)天;排泄肾脏(43%)和肝脏(48%);肾衰竭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恶心、腹痛、腹泻)肝损害(可逆性肝酶升高)乙肝、丙肝血清学阳性者慎用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
15、不使用活疫苗妊娠和妇女禁用,药物相互作用,可与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安全合用;利福平可增加A771726水平达40%;与甲氨喋呤联合使用可使转氨酶水平上升。,临床应用,类风湿关节炎最初3天予负荷剂量50mg/d,达到稳定血药浓度后改为维持剂量20mg/d。肾脏疾病推荐剂量20-40mg/d。,来氟米特已用于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但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y of leflunomid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Lupus;August 2
16、004.601-604,来氟米特对活动性狼疮性肾炎诱导缓解治疗的疗效,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1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来氟米特组:6例,100mg3天、20mg维持;对照组:6例,安慰剂。随访时间6个月,狼疮活动指数,轻度至中度疾病活动SLE患者,来氟米特比安慰剂治疗的更有效、更安全且耐受性良好。,LN,来氟米特对活动性狼疮性肾炎诱导缓解治疗的疗效,抗双链DNA,MP剂量,蛋白尿,补体C3,Induction treatment of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 with leflunomide combined with prednisone:a pr
17、ospective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HY Wang,TG Cui,FF Hou;LupusJuly 2008,17,7638-644,来氟米特对增殖性狼疮性肾炎治疗的疗效,一项全国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11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来氟米特组:70例,1mg/kg/d起始剂量连续3天、30mg/d维持剂量,po;环磷酰胺组:40例,0.5g/m2/m,ivgtt;泼尼松0.8mg/kg/d 4周,逐渐减量至10mg/d维持剂量;随访时间6个月。,来氟米特组:完全缓解21%、部分缓解52%;环磷酰胺组:完全缓解18%、部分缓解55%。,两组在狼
18、疮活动指数、血肌酐下降及不良事件均无显著差异。,重复活检显示来氟米特治疗后肾脏活动性病变显著减少。,来氟米特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在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诱导缓解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相仿。,LN,吗替麦考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概述,抗代谢免疫抑制剂,嘌呤拮抗剂;1896年Cosio在青霉培养物中描述了霉酚酸;1913年从匍匐茎青霉菌分离出霉酚酸;20世纪80年代开发吗替麦考酚酯,用于预防移植急性排异反应;1995年美国FDA批准其用于器官移植。,药物动力学,在胃肠黏膜和肝脏中完全水解为活性代谢产物MPA;97%以上MPA与血浆蛋白结合,半衰期为17h;血药浓
19、度:1小时达峰值,8-12小时第二个峰值;在肝脏代谢为葡萄糖醛酸化霉酚酸(MPAG);排泄肾脏(87%)和胆道(6%)。,肝肠循环,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最常见;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常见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疱疹病毒感染。,抑制淋巴细胞嘌呤合成的高选择性,药物耐受性较好,没有肝脏和肾脏毒性。,用药原则,成人推荐始用剂量为1.5-2.0g/d,每天分两次空腹服用。诱导治疗期为3至6个月,以后逐渐减量。维持期剂量不应小于0.75g/d。维持治疗时间过短则停药后易复发,停用MMF后可继续其它免疫抑制剂维持。肾功能损害时,MMF剂量减少;慢性肾功能不全GFR25ml/min,每日剂量不应超
20、过2g;MMF不被透析清除。,药物相互作用,MMF一般需与激素合用,激素剂量比单用激素稍小、减量稍快。MMF与FK506合用时会相互增高血药浓度,与CsA合用无此作用。MMF与雷帕霉素合用时可增加MPA浓度,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MMF不能与硫唑嘌呤合用,但停药后可继续用硫唑嘌呤。,临床应用,MMF用于IgA肾病:缓慢进展型(病理以活动性病变为主,尿蛋白1g/d、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快速进展型(病理为较多新月体、重度活动性病变,肾功能急剧恶化)。MMF用于难治性肾病,特别是微小病变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MF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狼疮肾炎的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治疗,疗效与CTX相当,但副作用小。
21、,长期随访显示MMF改善IgA肾病预后,随机对照研究,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MMF组:20例,MMF 1.5-2.0g/d对照组:20例,ACEI/ARB 随访时间6年,香港United Christian HospitalRCT研究,MMF组患者未进行透析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MF组患者未达肌酐翻倍、ESRD或死亡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ong-term study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treatment in IgA nephropathy.Kidney Int,2010,77:543-549,IgA,长期随访显示MMF改善IgA肾病预后,MMF组尿蛋白
22、明显低于对照组,MMF组尿白蛋白/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Long-term study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treatment in IgA nephropathy.Kidney Int,2010,77:543-549,MMF对增殖性狼疮性肾炎维持期治疗的疗效,Mycophenolate mofetil as maintenance therapy for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a long-term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Arthritis Research&Therapy 20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免疫抑制剂 临床 应用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9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