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精选文档.ppt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精选文档.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按细胞周期分,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按来源和药理学分,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抗代谢药,植物碱类,其它(铂类、激素),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靶点分,S期,G2期,M期,G1期,静止期G0,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抗代谢药,博莱霉素,长春碱类,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自然死亡细胞群,化疗药物的细胞动力学分类,细胞毒性药物,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烷化剂、铂类、丝裂霉素,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抗嘌呤、嘧啶合成药,阿糖胞苷,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放线菌素D、蒽环类,干扰微管蛋白质合成药:长春碱、紫杉类、鬼臼碱,TOPO异构酶抑制
2、剂:VP16、HCPT、CPT-11,激素类药,抗雌激素类药:三苯氧胺、法乐通,孕激素类药:甲羟孕酮、甲地孕酮,抗雄激素类药:氟它胺,LH-RH激动剂/拮抗剂:诺雷德、依那通,生物反应调节剂,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胸腺肽,单克隆抗体类,美罗华、赫赛汀,其它,抗新生血管生成剂,酪氨酸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格列卫,细胞分化诱导剂:维甲酸,细胞凋亡诱导剂,抗肿瘤化疗药物的分类,嘌呤,核苷酸,嘧啶,6巯基嘌呤硫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NA,RNA(tRNA、mRNA、核蛋白体),蛋白质,微管,酶类,抑制嘌呤合成,抑制核苷酸转变,氨甲喋呤,抑制嘌呤合成,抑制dTMP合成,氟尿嘧啶,阿糖胞苷,抑制DN
3、A聚合酶,抑制RNA功能,博莱霉素,损伤DNA,阻碍修复,烷化剂、顺铂、丝裂霉素,与DNA交叉联接,三尖杉酯碱,抑制蛋白质合成,L门冬酰胺酶,VP16、HCPT、ADM,抑制TOPO酶或,放线菌素D,抑制RNA合成,嵌入DNA,长春碱类,促使微管解聚,紫杉类,促使微管聚合,羟基脲、脱氧胞苷,抑制核苷酸还原酶,作用机理,所选择药物应是在单一用药时有肯定较高疗效者,通常有效率在20以上;选择作用于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或影响不同代谢环节的药物;药物作用机理尽量不同,药物间不能有交叉耐药现象;各药物的毒性不相重叠或不在同一时间出现;给药顺序应符合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原理,以达到杀灭更多肿瘤细胞。,联合化疗的
4、药物组合原则,化学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化疗药物的作用,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据美国的统计,因化疗副反应及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为3%10%。,化疗药毒性反应WHO分级,WHO(1979年)推荐的化疗药物副反应的分度为0级、级、级、级、级,一、造血系统毒性反应,二、胃肠道毒性反应,三、泌尿系统毒性反应,四、呼吸系统,五、发热(药物所致),六、过敏,七、皮肤,八、脱发,九、感染(特殊部位),十、心血管系统,十一、神经系统,十二、疼痛,注:全身用药的毒性高于局部给药,一般表现为:动脉静脉肌注腹腔口腔胸腔,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
5、因素,化疗不良反应的分类,局部刺激性 主要表现为血管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抗肿瘤药物渗漏后可局部应用相关解毒剂缓解疼痛,避免溃疡形成,促进损伤的恢复。化学性静脉炎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主要依靠预防。,根据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类: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痛;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 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用药前仔细观察注射部位的组织完整性及其状态;注药前先向血管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以确保静脉 血管通畅;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切勿靠近肌腱、韧带 和关节,避免在有皮下血
6、管或淋巴管部位穿刺及24小时 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穿刺点远端避免再次穿刺化疗;注射化疗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斑、水肿或 疼痛。,化疗外渗漏和化学性静脉炎预防措施:,立即停止注射,制动并保留注射针头,尽量回抽残留药物,可在渗漏部位皮下多点注射止痛药物、相应解毒剂,避免局部按压,注入皮质激素,并拔掉针头,据所用抗癌药物进行冷敷或热敷,密切观察及随访,出现溃疡时应考虑手术治疗,疼痛剧烈者可用2%利多卡因局封,可反复多次直至疼痛消失,抬高患肢,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步骤,物理治疗、中医药治疗、功能锻炼,抗肿瘤药物外渗后解毒剂的应用,化疗后会出现一过性的脱发,以头部最为常见,是接受化疗时常见的副作用,
7、发生率仅次于恶心、呕吐。脱发最早见于化疗后12周,2个月后达到高峰,化疗停止12个月开始再生。预防措施:应用性质和缓的以蛋白质为主的洗发剂,避免刺激性强的洗发用品;避免使用电吹风、卷发器、发胶、染发及过分梳头;化疗前应用止血带、冰帽等物理手段防止脱发。,脱发的预防和护理,告知病人化疗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脱发及易致脱发的药物,在停止化疗 后约一个半月会重新生长,使病人消除顾虑;脱发后每日晨晚护理时应将床上脱发扫干净,减少对病人不良刺激;帮助病人选择合适假发套,纠正形象紊乱所造成负性情绪。,预防脱发的物理方法,脱发的护理,局部表现:荨麻疹、药疹、剥脱性皮炎;全身表现:型 型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8、处理原则:对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的化疗药物需 要预防性抗过敏治疗。如:紫杉类、博莱霉素、L 门冬酰胺酶,无论剂量大小、滴注时间长短,均必须 行抗过敏预处理;局部荨麻疹并非停药指征,但需要严密观察或治疗好 转后继续用药;如有全身过敏表现,应立即停药,联合应用H1、2-受体 拮抗剂,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升压 药或支气管扩张药。,化疗药物的过敏反应及处理原则,常见引起过敏反应的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分类,化疗药物,胃肠道嗜铬细胞,与5-HT3受体结合,5-羟色胺(5-HT),呕吐信号通过迷走神经,呕吐中枢(孤束核、小细胞性网状结构、内脏躯体运动核),破坏,恶心
9、呕吐,恐惧、焦虑等情绪,血小板,摄取,胃肠道,延髓化学感受体激发区(CTZ)5-HT3受体,直接刺激,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常用止吐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急性呕吐在化疗或呕吐之前予以预防性应用传统止吐药物:胃复安,或5-HT3受体拮抗剂与地塞米松配合;迟发性呕吐尚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多在发生后予以治疗;预期性呕吐常规止吐药物无效,可选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化疗引起呕吐的处理原则,抗肿瘤药物,粘膜完整性破坏,小肠吸收面积减少,肠绒毛受损或剥脱,肠粘膜萎缩、变短,糖类等食物肠内发酵,消化功能障碍,肠内渗透压增加,吸收障碍,细胞间质外液体渗透至肠腔,腹泻,肠痉挛,肠胀气,化疗引起腹泻的机制,发生率7
10、5%,每日超过5次或出现血性腹泻时应立即停止化疗并需要 及时对症治疗;轻者停止化疗或应用止泻药即可停止;腹泻次数较多或年老体弱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尤其要防止低钾的发生;大便培养阳性者应予抗感染治疗,主要是针对大肠杆 菌感染。对于由5-Fu、CPT-11、HCPT、导致的腹泻 可能会引 起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治疗;其它化疗药物引起的 腹泻大多会自行缓解。,化疗药物引起腹泻的治疗原则,饮食调整: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少渣食物,避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饮食;避免进食产气性食 物如糖类、豆类、碳酸饮料等;严重腹泻时,应先进流质,待腹泻停止后逐渐 改为半流质直至普食。肛门护理:排便后用
11、温水及软性肥皂清洗肛门,并保持肛门部干燥;表面涂氧化锌软膏,防止 局部皮肤受损;严重者可用高锰酸钾液坐浴。注意大便的次数和性质,如有异常留标本送检,疑有感染需行培养。,腹泻的护理措施,接受化疗后口腔炎的发生率约为40%。早期表现为轻度红斑和水肿,严重的口腔炎可引起溃疡、感染和出血,并且由于疼痛而影响进食。多在化疗后514天出现,持续710天可愈合。,向患者介绍有关口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每天观 察患者口腔内感觉及味觉有无变化;保持口腔卫生,用软牙刷刷牙,选用非刺激性洁 牙剂;进食后30分钟用复方硼酸溶液、3%碳酸氢钠或 3%双氧水含漱;忌烟酒、避免食用过热、过凉、辛辣、粗糙的刺 激性食物。,预防
12、措施,化疗后口腔炎,用0.2%的洗必泰或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16万U的生理盐水进食前含漱,每次1015ml,在口内保留0.51分钟,每天23次,可减轻吞咽或咀嚼时的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的机会,有利于粘膜上皮的修复;若疑有霉菌感染则应予5%碳酸氢钠或制霉菌素漱口;若疑有厌氧菌感染可用3%双氧水含漱;进食对口腔粘膜刺激性低、胃肠道易于消化吸收并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流质饮食,以促进促进粘膜组织增生,加速溃疡愈合;口腔溃疡出血严重者可用G-CSF或GM-CSF口含及锡类散等外敷治疗。,口腔炎护理措施,临床最常见引起便秘的药物是长春碱类和止吐药物尤其是5-HT3受体拮抗剂。其他因素包括:肿瘤肠道内、
13、外梗阻、饮食因素、长期卧床等。多食富含纤维性食物,有助于软化粪便;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胃肠道蠕动;适当补充液体,防止呕吐和腹泻所导致的脱水;对于有便秘史的患者应用长春碱类化疗药或/和合 并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可预防性应用粪便软 化剂或缓泻剂,如酚酞、番泻叶、开塞露等。,便秘的原因,防治便秘的措施,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的程度与所用抗肿瘤药物的种 类、剂量、用法、患者的一般状态以及以往接受治疗的情况 等许多因素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 性呈正相关,最常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消化道和呼吸道。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最常见的死亡原
14、因,是肿瘤化疗的主 要剂量限制性毒性。,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发现中性粒细胞下降时是否应用或需要用多少剂量G-CSF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和联合用药;化疗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至发现粒细胞下降的时间;患者的KPS评分情况和有无感染的易感因素。我们的临床实践是:对于KPS评分80分以上者,曾应用剂量较足的强降白细胞药如:NVB、TAT等,白细胞下降未到最低点的度抑制也需要G-CSF支持;反之如果度以上抑制也并非需要G-CSF支持。具体应用G-CSF剂量应充分考虑以上三种情况后决定,不应一概而论。,我科治疗中性粒细胞下降的原则,注意口腔、会阴及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
15、风,室温、湿度适宜,避免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如果必须外出最好戴口罩,严格按医嘱服用升白血球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不宜食用生、冷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一般护理,当患者的WBC在4.02.0109/L 时,简易隔离,入住简易的层流床并更换床罩,消毒床单位,每日对房间进行紫外线消毒24次,每次30 min,室内用具用0.05肝炎灵消毒液擦洗一遍,进入房间接触患者前用肝炎灵消毒液泡手35min,宜食用洁净、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层流室隔离,隔离房间洁净度为100级无菌层流房间,入住时需全身擦洗,换上消毒衣服,按层流要求进行隔离,常规应用抗菌素,最好两种或以上联合应用,对于疑有感染者进行血等分泌物培
16、养,当WBC0.5109/L 或ANC*0.5109/L时,保护性隔离措施,皮肤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进入隔离房间前用消毒液洗手,注意清洁腋窝、腹股沟、会阴部、臀部、乳房下方等容易出现皮肤损伤感染部位,大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以预防肛周感染,保留锁骨下或颈静脉插管时,插管处每周消毒换药3次并等换药处干燥后再盖上敷料,饭后用0.03%呋喃西林和3%碳酸氢钠交替漱口,用软毛牙刷刷牙,一旦出现口腔溃疡改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擦拭牙齿,并在溃疡处涂抹消炎膏每日35次,口腔护理,可指导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练习,严禁有感染性疾病的医护人员或家属进入隔离房间,上呼吸道护理,嘱咐患者多饮水,保持患者每日
17、尿量在20003000ml,注意观察患者尿液颜色的变化,泌尿道护理,特殊护理,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抗肿瘤药物大多会同时引起血小板降低,以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的药物主要有卡铂、健择、亚硝脲类等,丝裂霉素反复应用时常可至慢性血小板减少。,原因,血小板减少主要是防止出血,应用造血生长因子和输注血小板某些细胞因子IL-3、IL-6、IL-11、TPO具有升高血小板的作用,其中 IL-11和TPO已进入临床应用,使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显著缩短血小板低于4060109/L并有可能继续下降时,可考虑使用IL-11或 TPO;低于2040109/L并有出血倾向时除了IL-11和TPO还应输注血 小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疗 药物 副作用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