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PPT文档资料.ppt
《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PPT文档资料.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流行趋势,一 国内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及流行趋势(一)国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地理分布差异 研究表明 我国山东青岛男性急性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安徽徐州的最低 冠心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普遍高于女性。3、年龄差异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长而升高,(二)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外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据调查表示,在35个国家中,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农村男性排倒数第三位,城
2、市男性排倒数第五位,女性分别是倒数第17和第8位。几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上升为主,但变化不十分显著。但从我国心血管病危险流行趋势看,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人群超重率、高胆固醇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等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因素郡城上升趋势,这对我国过去存在的优势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人体的群体健康造成威胁,(三)病理学方面的流行特点,从流行病学及病理学角度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有以下特点:(1)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病变所致动脉狭窄出现的年龄和发展高峰都较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晚2030年。(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分别是44.7和35.6%,这与冠心病发
3、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是一致的。(3)大样本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调查研究和动脉粥样硬化高发区、低发区冠状动脉病变的比较性研究均提示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相同程度病变的检出率,北方高于南方。这与我国心血管发生率北方高于南方一致。,二、国外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及流行趋势,冠心病自20世纪初逐渐在工业化国家流行,至六七十年代已成为除日本、法国等少数国家外工业化国家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特点存在差异。在发达国家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幅度渐下降,但有些仍继续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断攀升美国
4、的心血管疾病作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至少有50年,在美国,黑人冠心病死亡率最高,同时其下降幅度要比拜仁高。芬兰是世界冠心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但也是死亡率下降较明显的国家。,第二节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流行趋势,一、国内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流行趋势 在发达国家脑卒中死亡位于死因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位于第三位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四万率较高,位于世界前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35个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乡男性脑卒中死亡率分别排第5和第4位,女性同男性相同。脑卒中死亡在我国死因顺位中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居第二,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地理分布差异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地理
5、分布差异,在我国总体趋势是北高南低,这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存在着城乡差别:农村城市2、年龄性别差异 脑卒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4554岁年龄段时明显增高,与每十年的年龄组增加呈指数关系。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普遍高于女性,平均比例是1.6:1和1.5:1,但病死率却是女性较高于男性。,3、时间变化趋势 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可从两方 面表述。1、从我国疾病死因的顺位来分析:据我国卫生部统计数据20世纪60到70年代,脑血管病死亡从死因第三跃居第一,80
6、年代中期以后其位于第二位,恶性肿瘤居第一位。因此6080年代脑血管死亡呈上升趋势,90年代以后相对平稳。4、脑卒中诊断类型 由于出血型脑卒中和缺血型脑卒中的病理机制不同,所以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及不同民族脑卒中的分型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国脑卒中的诊断类型以缺血型脑卒中为主,占总脑卒中的5060左右,出血型脑卒中约占3040。不同地区缺血型脑卒中和出血型脑卒中的比例也有所变化。,二、国外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流行趋势,20世纪末,脑卒中仍是人类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约2/3的脑卒中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西方国家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不同国家、不同地
7、区间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别较大。脑卒中死亡率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中已迅速下降,但在东欧的一些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 75岁老年人发病危险远高于年轻人。,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一)血压水平1、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高血压可以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研究表明,人群中62的心血管病可归因于血压升高。2、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SBP140mmHg和DSP85mmHg)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血压类型,与大动脉弹性减弱和僵硬度增加相关联,是动脉粥样硬化增高的标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表明,治疗高血压可明显降低致命性
8、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血管病总死亡 SBP与总死亡正相关。DBP与总死亡负相关,有效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下降13%,心血管病死亡下降18%,心血管并发症下降26%,脑卒中下降30%和冠心病事件下降23%,对脑卒中好处大于冠心病。3、收缩压和舒张压 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与血压的关系式连续性德,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危险性也增加,年龄大的人这种关联更强。研究证明SDP和DBP对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有预报作用(SBP预报冠心病优于DBP)。,和均显示出独立的影响作用。将SBP和DBP按不同组合分组,以SBP140mmHg和DSPmmHg为参照分析得出,在不同水平的DBP组中
9、,随SBP的增高,急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显著升高,冠心病也呈升高趋势。而在不同水平的SBP组中,随DBP的升高,急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也升高(个别除外),而冠心病无一致性。4、脉压 脉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关注近来颇受关注,研究表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危险均随脉压的升高而增加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最显著 在SBP一致的条件在,DBP低则脉压增大,冠心病危险增高。在不同的年龄段,脉压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也存在差异 在多因素分析时同时控制SBP,脉压的升高对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不在显著,而与出血型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在中年人群中DBP增高对出血型脑卒中发病起重要作用,如果同时
10、控制DBP,脉压和DBP均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呈显著正相关。(二)血脂异常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血清总胆固醇()升高、升高和的降低均使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危险性增高。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之间的关系式连续的,胆固醇降低到目标以下不一定完全排除其危险性。中确定.()为理想状态,TC5,20mmol/L(200mg/dl)为满意,HDL1.04mmol/L(40mg/dl)为理想,调查研究证明,我国人群平均血清胆固醇水平在逐步升高,高胆固醇TC5,20mmol/L(200mg/dl)患病率也在增加,且地域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目前我国的血脂水平虽然低于发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脉粥样硬化 流行病学 PPT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