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四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精选文档.ppt
《动物生理学第四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第四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精选文档.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骨骼肌的结构:由大量的肌原纤维组成和丰富的肌管系统(图1),肌纤维(muscle fiber)肌原纤维(myofibril):直径1-2微米,贯穿整个肌纤维。暗带(A带):固定、静止 粗肌丝(thick myofilament):肌球蛋白(myosin)明带(I带):长度可变 细肌丝(thin myofilament):60%肌动蛋白(actin),1、结构:,M线:暗带中间横向暗线(是成束粗肌丝固定在一定位置 的某种结构)。Z线:明带中央横向暗线 肌小节(sarcomere):位于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是肌肉收 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单位。肌小节=1/2 I+A+1/2I,2、粗肌丝的分子组成:
2、(图2),粗肌丝:肌球蛋白(myosin)组成,包括头部、颈部与尾部,横桥(cross bridge):(图)横桥与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结合,向M线方向扭动;(图)具ATP分解酶的活性,myosin的三种重要功能:分子聚合成粗肌丝;具有ATP酶活性;与actin结合,3、细肌丝的分子结构,肌动蛋白(actin)占 60%:单体呈球状(G-actin),在细肌丝中聚合成双螺旋(F-actin),成为细肌丝之主干(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由两条平行的多肽链形成-螺旋构型,位于肌动蛋白螺旋沟内,结合于细丝,调节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头部的结合。(图),肌钙蛋白(trop
3、onin,Tn):为复合物,包括三个亚基:TnC(Ca2+敏感性蛋白)能特异与Ca2+结合;TnT(与原肌球蛋白结合);TnI(抑制肌球蛋白ATPase活性)。(图),4.2 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肌肉的缩短是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相对滑行的结果:即肌小节缩短时,粗、细肌丝长度都不变,只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心滑行,逐渐接近,直到相遇,甚至重叠;当肌肉舒张或被牵张时,粗细肌丝之间的重叠减少。,证据:粗细肌丝的重叠程度与肌小节收缩所产生的张力有关。(图3),横桥循环(图):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转动、解离和再结合的过程。,ATP 钙离子,1、静息时,具有ATP酶活性的横桥分解ATP,形成横桥-ADP
4、-Pi复合物,并处于储能状态。此时横桥对actin有很高的亲和力,但由于原肌球蛋白所处的位置妨碍横桥与actin结合。(图),2、当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到10-7摩以上时,肌钙蛋白结合Ca2+并引起肌钙蛋白构象改变,由此导致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而离开原位,暴露出actin与横桥的结合部位。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3、与肌动蛋白的结合引起横桥构象发生变化,导致横桥头部向臂部方向转动,并拉动细肌丝向肌小节中心方向滑行。(图4-10),4、横桥转动后,结合的ADP和Pi与之分离。空出的位点与另一分子ATP结合。由此使横桥对actin的亲和力下降,从而与其解离。,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在
5、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转动、解离和再结合、再转动构成的横桥循环过程中,使细肌丝不断向暗带中央移动;与此相伴随的是ATP的分解消耗和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完成了肌肉的收缩。(图),5、新的ATP分子分解,横桥重新处于储能状态。,肌浆钙升高 与肌钙蛋白结合 构象改变 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 横桥头部附着与肌动蛋白丝 引起肌球蛋白头部转动 牵伸横桥连接 张力传递给粗肌丝 滑行运动 横桥连接处张力消失 ATP附着于头部 肌动蛋白与横桥分离 ATP水解,能量储存于头部 头部重新附着于肌动蛋白丝 反复结合摆动分离 肌肉收缩(图4-10),横管(T):肌膜在Z线内凹形成,并环绕肌原纤维。肌管系统:(图5)纵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生理学 第四 肌肉 兴奋 收缩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