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理学杨莉细胞基本功能PPT文档.ppt
《最新生理学杨莉细胞基本功能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生理学杨莉细胞基本功能PPT文档.ppt(1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化学组成,(一)脂质双分子层(二)蛋白质(三)糖类,(一)脂质双分子层1、双分子层形成必然2、脂质类型3、脂质在细胞内外层 分布特点,(二)蛋白质 蛋白质功能:决定生物膜的功能 1、与物质转运有关,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离子泵 2、与信息传递有关,如受体蛋白 3、与能量转化有关,如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三)糖类功能:识别标志,细胞的基本功能两大基本功能1、跨膜物质转运功能2、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概念: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 跨膜转运,影响因素:*动力:浓度差*阻力:通透
2、性(permeability)通透性:物质通过膜的难易程度,(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1)概念: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 浓度侧跨膜转运,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特异性 受调节分类:*载体(carrier)*通道(channel),载体(carrier):有饱和现象,*通道(channel):通透性大、变化快门控(Gating)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机械门控通道(mechanically-gated channel),钾通道,水通道,(三)主动转运(
3、active transport)1.概念:通过细胞本身的耗能将物质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单纯扩散、易化扩散,2.分类:*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钠泵)钙泵(calcium pump)H+泵*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Jens C.Skou for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n ion-transporting enzyme,Na+,K+-ATPase 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钠
4、-钾泵活动生理意义*胞内低Na,维持细胞体积*胞内高K,酶活性-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势能储备 钠、钾的易化扩散 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cotransport)*影响膜电位,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cotransport)同向转运(symport)逆向转运(antiport)Na+-葡萄糖同向转运 Na+-Ca 2+逆向转运 Na+-H+逆向转运,细胞外 高钠,低糖,细胞内 低钠,高糖,Na+,Ca 2+,Anitport,(四)入胞(endocytosis)和 出胞(exocytosis),入胞和出胞:大分子、团块 膜的运动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小分子,演示请单击图,入胞(endocytos
5、is)吞噬(phagocytosis)吞饮(pinocytosis),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极化(polarization):,去极化(depolarization),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RP的形成机理:,促进K+外流的浓度势能,阻碍K+外流的电场力,K+的净外流为零,RP的形成条件:,细胞内外K分布不均匀 安静时膜对K选择性通透,证明:,1、Nernst 公式 Ek=ln Ek=59.5
6、 Log K+o/K+i(mV)理论值 87mV,实际值 77mV,2、改变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RT ZF,K+oK+i,RP的产生*EK*Na内流*Na泵,Em=Ek+ENa,PKPK+PNa,PKPK+PNa,PNa越大,Em越小,小结*少量的K+跨膜流动就可引起膜电位的明显变化 细胞内K+只降低1/100000*未配对的离子集中在膜的内外表面*膜电位与平衡电位的差值是驱动离子跨膜流动的动力*已知离子的浓度差可计算其平衡电位,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1.概念,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AP:细胞受刺激后在RP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
7、两侧电位快速倒转和复原兴奋(excitation):产生AP兴奋性(excitability):接受刺激产生AP的能力,上升支 去极化(-70 0 mV)超射(0+30mV)下降支 复极化(+30mV 接近-70mV)去极化后电位(负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正后电位),峰电位,后电位,AP,2.AP产生机制,膜内外Na+不均匀分布(外高内低)膜突然对Na+通透增大(Na+通道开放)Na+内流达Na+平衡电位,去极化,复极化: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K+外流,1、Nernst公式ENa=59.5 Log Na+o/Na+i(mV)超射值=ENa,2、改变细胞外液的Na浓度,3、河豚毒(tet
8、rodotoxin,TTX),4、电压钳或膜片钳,证据,河豚鱼,3.钠通透性变化的本质,图2-15 膜片钳实验布置示意图A:图中Ip为记录到的单通道电流,VCMD决定设定的膜电位数值B:在大鼠胚胎骨骼肌细胞膜片上记录到的由ACH激活的单通道离子电流,强度为pA(皮安)级,图2-16 电压门控Na+通道的膜片钳记录A:随着静息电位(Em)由110mV突然固定到50mV,在3次膜片钳实验记录到的离子电流 B:将144次膜片钳记录到的离子电流曲线进行平均叠加,得到一条类似图2-13中曲线C的Na+电流曲线,说明后者是多数Na+通道激活的结果,失活,复活,复极到RP,去极,自动,备用状态,失活状态,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生理学 细胞 基本功能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