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防范PPT文档.ppt
《最新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防范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纠纷防范PPT文档.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护理风险概念,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护理纠纷概念,引发护理纠纷的主要表现,护理纠纷防范措施,护理纠纷的特点,概 念,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即从事医疗护理服务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法律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全国医患纠纷逐年上升,年份 严重扰乱医疗秩序 被打伤医务人员 财产损失2002年 5093起 2604人 6709万2004年 8093起 3735人 12412万2006年 9831起 5519人 20467万(110月)引自2007年6月4日 健康报,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护理人员法
2、律观念淡薄*理论知识欠缺,致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不完整,以致延误病 情*观察不细致,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缺乏责任心*不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缺乏随时记录的意识*护患沟通不良,护士未能及时地解答一些病人提出的问题及发现其病情变化,态度冷淡 护理风险护理纠纷,护理纠纷,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护患之间的各种矛盾、分歧,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士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纠纷。,“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从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北京协和医院老前辈 张孝骞,护理纠纷发生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因素,社会因素,1、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快,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上升2、由于新闻媒体炒作,制造轰动效应,误导病人和家
3、属。3、由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使病人自负药费比例增高4、有关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尚在逐渐完善过程中,1、由于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引发纠纷2、由于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存在问题引发纠纷3、医院管理不足,引发纠纷,1、病人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机构期望值过高2、病人压力转嫁3、对护理不满意引发纠纷4、患者和家属无理取闹引发纠纷,社会因素,医院因素,患者因素,有钱没钱都得医、有错没错都得赔,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表现,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护士综合素质不高,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告知行为不规范,忽视患者合法权利,一、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人们对护士提供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护理
4、人员相对不足,工作琐碎而繁忙,往往注重执行医嘱,而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病情的观察和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康复指导等工作,甚至态度冷淡,说话生硬护理人员对自身应尽的义务认识不够,服务理念未转变患者的需求得不到重视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案例1:催费 一值班护士在催欠费患者及时缴纳住院费用时对患者说:“我都告诉你好几次了,你欠款1000多元了,今天无论如何要让你的家人把钱交了,否则我们就停止用药了”。使得患者情绪低落,家属不满意,引发护理纠纷。家属将对高额费用的不满转嫁到护士身上。,案例2:讲话随意 一位肾衰的患者在抢救时,一名护士看了看氧气流量表说“哎呀,氧气什么时候没了?”患者家
5、属听后立即以“治疗不及时、不连续”向医院投诉。一名护士在给一个病情危重的病人吸痰时因吸痰器负压小,就说:“这破玩意儿,早就该淘汰了!”患者家属以抢救措施不到位为由,诉讼医院延误抢救。,沟通宝典-会说话,说好话,二、护士综合素质不高,临床护士普偏年轻化护士年资低、学历低护士对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不足护士的操作技能不熟练护士对新的医疗设备使用不熟悉,案例:抢救技术不熟练 1)某晚期肿瘤患者痰液梗阻,医嘱要立即吸痰,值班护士由于不熟练新更换的吸痰装置,在为患者吸痰时安装不熟练,吸痰时间延迟。患者家属以“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关键时刻护士不能及时尽快给患者吸痰,延误抢救”为由向医院提出经济赔偿的诉
6、讼。2)一老年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由于护士不熟悉三腔导尿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尿管刚进入膀胱而气囊尚在后尿道时即注入气体,充盈的气囊压迫尿道粘膜。造成损伤,不得已行膀胱切开取出气囊和导尿管。,三、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工作消极、拖沓 原 因:1、临床护士大量缺编,护士工作相对责任重大、工作辛苦、不被重视 2、护士工资低、地位、职称低,使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疲劳和淡漠状态,从而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工作被动,易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最后导致纠纷,用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占50%;违反操作规程占12%;婴儿护理事故占12%;灌肠操作占8%;输血事故占6%;其他
7、因素占12%;,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护理事故中:,案例1:违反护理常规 造成一级医疗事故,患者,女,76岁。因咳嗽、憋气及发热2个月就诊。初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肺心病及肺气肿。就诊后,护士甲为其静脉输液。甲为其穿刺完毕后,由于患者的衣袖滑下将止血带盖住,所以忘记解下止血带。随后甲交由护士乙继续完成医嘱。乙为其静注药液,并且补液,在整个过程中患者多次提出“手臂疼及滴速太慢”等,乙认为是由于药物刺激静脉所致,6小时后,输完500ml液体,由护士丙取下输液针头,发现局部轻度肿胀,以为少量液体外渗未予处理。静脉穿刺9小时后,家属为患者做局部热敷时发现止血带还未取下,于是立即取下并报告护士乙,乙
8、查看后未报告医生。止血带松解4h后,护士乙发现患者右前臂有2个22cm水疱,误认为是热敷引起的烫伤,仍未做报告和处理。又过6h后,患者前臂高度肿胀,水疱增多而且手背发紫,护士乙才报告医生和院长。院长组织会诊决定转上级医院,因未联系到救护车暂行对症处理。2天后,患者右前臂远端2/3已呈紫色,遂往上级医院。转院后第3天才行右上臂中下1/3截肢术。术后1周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为一级医疗责任事故。,案例2:床档安装不妥,致重症病人坠床骨折 患者,男性,77岁。诊断为(1)脑血栓后遗症、左侧偏瘫;(2)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留陪护。某日晚,陪护上好床档后离去。医护人员查房时,见
9、病人安静卧床,并已上床档,未再进行检查床档安装是否稳妥,2小时后,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已坠床。患者自诉右肩有压痛,经X线照片检查为右肱骨外髁骨折。经骨科会诊,给予小夹板固定,消炎止痛等治疗,1月余治愈出院。,原因分析:1.患者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应留家属或护工24小时陪护,住院时医生、护士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2.护士每次查房时未检查床栏安装是否妥当。措施:对昏迷、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重点交代患者家属24小时必须陪护,用保护具的患者必须确保其安全。,案例3:注射胰岛素超量致患儿死亡 某患儿,4岁,男性,诊断糖尿病。医嘱胰岛素“3u”,护士将注射牌上写的胰岛素“3u”误
10、认为是胰岛素“3cc”而给患儿注入,胰岛素含量为每毫升40个单位,3毫升即为120单位,刚注完,患儿立即出现胰岛素休克,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原因分析: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经验不足是造成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措施:1、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防范差错发生;2、胰岛素为一种精确度很高及危险的药品,使用时应剂量准确,抽吸时用1mL注射器,以确保剂量准确。,四、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医嘱是护士对患者施行治疗措施的依据不得随意执行和篡改用法、用量或途径。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就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护士知道医嘱有明显错误并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不良
11、后果的,而依旧执行医嘱的,护士和医生都需承担法律责任,案例1:药名查对错误 一名产妇住院分娩,医嘱是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值班护士以为20毫升一支安瓿的就是 50葡萄糖,没有查对药名,就将两支药液吸进针管给产妇静脉注射,当注射到10毫升时,产妇出现躁动、四肢抽搐等症状。护士此时仍末停止注射查找原因,而是让家属将产妇按住,直至把药液推完。产妇当即死亡。产妇死后,医院才发现护士给产妇注射的药物是利多卡因。,案例2: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 1、某护理人员将本该给甲产妇用的催产素注射到同病房的乙产妇身上,结果造成了乙产妇子宫强直性收缩,使胎儿室息死亡。2、还有一护士将本该给肺内感染患者注射的头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护理 安全管理 纠纷 防范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