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肿瘤药物介绍及毒副作用预防PPT文档.ppt
《最新抗肿瘤药物介绍及毒副作用预防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抗肿瘤药物介绍及毒副作用预防PPT文档.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史,1942年氮芥被成功地应用于淋巴瘤的治疗。其后又陆续合成了塞替哌、CTX、5-FU等。50-60年代BLM、VCR、MMC等。70年代顺铂的发现及应用大大提高了疗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80-90年代 紫杉醇研制成功并大规模推向临床。其后拓扑替康、CPT-11、健则及草酸铂等陆续上市。治疗模式由单药、姑息治疗向多药联合、根治性治疗转变。,CCNSA,CCSA,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方式及药物分类对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分类,1.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CCNSA)本类药物能与细胞中的DNA发生共价结合,阻碍其功能。对增殖细胞群
2、中各期细胞包括G0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其疗效与剂量成正比。如烷化剂、铂类、蒽环类药物等。2.周期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CCSA)仅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中的某一期有较强作用,对G0期细胞不敏感。其特点是呈给药时间依赖性,宜小剂量持续给药。,CCNSA及CCSA量效曲线,中关村的标志 高科技的象征,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方式及药物分类对生物大分子作用分类,1影响核酸(DNA及RNA)生物合成的药物:MTX、5-FU、6-MP、Ara-C、健则等。2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烷化剂 CTX,铂类PDD、抗生素 MMC、BLM,喜树碱类等。3 嵌入DNA中干扰
3、核酸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类、蒽环类药物。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干扰微管蛋白形成药物 VCR、NVB、TAX等。,抗肿瘤药物的新作用靶点,微管:VCR、NVB能抑制微管聚合,而紫杉醇能促进微管聚合抑制其解聚。DNA拓扑异构酶:喜树碱类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I;VP-16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II。细胞分化:维甲酸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癌转移;血管抑制素和内皮抑制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如Herceptin。细胞调亡: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调亡治疗白血病。抗药性:减少P-糖蛋白表达,逆转多药耐药性(MDR),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半衰期:指某一药物血药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体现体内
4、药物消除的快慢,是确定给药间隔和速度的重要参考。分布容积:是指药物在其中溶解体液的容积。脂溶性药物较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大。清除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机体将多少容积血液中的药物清除干净。反应肝、肾的清除能力。曲线下面积(AUC):随时间变化血药浓度曲线下总面积。以动物模型推测人的耐受剂量,进行一期临床试验的依据。,抗肿瘤药物的体内代谢特点,吸收情况不一组织分布特异性不够代谢与排泄较快,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房室模型,二室模型,一室模型,抗肿瘤药代动力学特点,一级消除的速率过程,抗肿瘤药代动力学特点,一级分布和消除的速率过程,抗肿瘤药代动力学特点,零级速率过程受饱和能力限制的速率过程连续多次给药的速率过程
5、 1.恒速静脉滴注:血药浓度恒定 2.多次重复给药:血药浓度有波动,抗肿瘤药物的合并用药原则,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考虑 一般来说不同作用原理的药物合用,能对肿瘤细胞形成多个生化损伤,可增强疗效并减少耐药性。根据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规律 分析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时相特点,再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选择性及时相选择性,设计组合出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实体瘤G0期细胞较多,一般先使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从抗瘤谱考虑 胃肠道肿瘤宜用5-FU;,抗肿瘤药物的合并用药原则,从药物毒性考虑 减少重叠毒性,保持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给药强调个体化。给药方法 尽量采取大剂量间隙给药方法,以利肝肾功能及血象恢复。合用非抗癌药
6、1 减少药物毒性,以保证抗癌药剂量足够。如IFO合用Mesna。2 加强抗癌药疗效,而不增加毒性。如化疗增敏剂 CF能增加5-FU与腺甘酸合成酶的结合加强疗效。,WHO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CR 可见的病灶完全消失,超过一个月。PR 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NC 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PD 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处理,局部刺激 作用 常见的有组织红肿、疼痛和静脉炎。刺激性较强的有ADM、THP、EPI、MMC、NVB等。锁穿给药可避免外渗;如出现外渗可冰袋制动、硫酸镁、肝素软膏外用。血液学毒性 骨髓抑制是多数抗肿瘤药物的毒
7、副反应,表现为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继发感染、出血,危及生命,应积极预防、及时处理。抗感染、隔离,应用GCSF、TPO,输注血小板等。,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处理,消化系统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常见有PDD、5-FU、抗生素、烷化剂等。胃复安、5HT拮抗剂处理,腹泻给与易蒙停等缓泻剂。肝脏损害 SGPT升高,如CBP等。明显SGPT升高(大于正常值的1.5倍),应推迟化疗,保肝治疗。泌尿系损害 PDD是最易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而CTX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水化、利尿、应用尿路保护剂。心脏毒性 以ADM最为常见,与剂量有关。注意心电图变化。,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处理,过
8、敏反应:紫杉醇等药物可致严重过敏反应,用药前需进行抗过敏预处理。呼吸系统:长期用BLM可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注意累计剂量。神经系统 生物碱类药物对周围神经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营养神经药物。皮肤及附属器反应 脱发、色素沉着和皮疹。,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反应分度标准,0度 1度 2度 3度 4度血液学HGB(g/L)110 95109 8094 6579 4.0 33.9 2.02.9 1.01.9 2.0 1.51.9 1.01.4 0.50.9 100 7599 5074 2549 2天)需治疗周围神经 正常 感觉异常 严重异常 不能耐受 瘫痪 或腱反射 轻度无力 感觉异常 减退 运动障碍,抗
9、肿瘤药物介绍及毒副作用预防(各论),烷化剂,烷化剂直接与DNA结合,导致其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进而导致细胞分裂、增殖停止或死亡。代表药物HN2、CTX、IFO。,氮 芥,简介:最早应用于临床并取得突出疗效的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及癌性积液。药理作用:与鸟嘌呤第7位氮共价结合,产生DNA双链交叉联结。治疗应用:恶性淋巴瘤及癌性积液。用法:6mg/m2小壶冲入。也可腔内注射。不良反应:消化系统反应、骨髓抑制、脱发、注射于血管外可引起溃疡。挥发性强,对医护不利。,环磷酰胺 CTX,简介:五十年代进入临床,应用广泛。药理作用:进入体内被肝脏磷酰胺酶水解活化形成磷酰胺氮芥起作用。必需静脉注射,
10、不可动脉灌注或腔内注入。治疗应用:广泛应用多种肿瘤。用法:500 mg/m2+NS少量,小壶冲入。不良反应:消化系统反应、骨髓抑制、脱发。,异环磷酰胺 IFO,简介:异环磷酰胺为磷酰胺类的衍生物,其抗瘤谱与环磷酰胺不完全相同。药理作用:亦需肝脏代谢活化,与环磷酰胺不同之处是IFO不形成去甲氮芥,而形成双功能烷化集团。治疗应用:宫颈癌、肉瘤等。用法:1-2g+Ringers液500ml连续5天应用可使IFO清除加快,毒性减低而作用不减。不良反应:羟基-异环磷酰胺具有尿路刺激症状,大剂量应用必须使用尿路保护剂Mesna。Mesna可中和羟基-异环磷酰胺。按1/5比例第0,4,8小时冲入。3-4级血
11、液学毒性。,抗代谢药物,抗代谢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肿瘤细胞内某些合成核苷酸的“原料”代谢物相似,但不具备其功能,从而干扰DNA的合成,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此类药物均为CCSA。,假核苷酸的危害,抗代谢药物的作用机理“掺假”,氟尿嘧啶 5-FU,简介:临床上常用抗癌药物。药理作用:三种途径体内转变为FUTP、FDUTP、FDUMP伪代谢物,干扰RNA、DNA合成。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CF可使5-FU抗肿瘤作用大大增强。治疗应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亦可用作宫颈癌的增敏化疗。用法:1g/天,加入5%GS中,4-5天,连续注射。CF 200mg/m2。不良反应:消化系统反应,严重腹泻。口腔溃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肿瘤 药物 介绍 副作用 预防 PPT 文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