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肺复苏1文档资料.ppt
《最新:心肺复苏1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心肺复苏1文档资料.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肺复苏的定义CPR的发展2010心肺复苏指南亮点心脏骤停后的治疗心肺复苏内容及实施细则,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ation),即心肺复苏术,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心脏骤停者采取徒手抢救恢复心跳与呼吸的紧急救助措施,又称为徒手心肺复苏术。CPR技术是医护人员人人必需掌握的急救技术,尤其是在急救部门CPR技术显得就更为重要。,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心脏骤停3种类型:,心室停顿:心脏完全处于静止状态;心室纤颤:心室呈不规则蠕动而无排血功能;电
2、-机械分离:心电图示有心电活动,但无机械收缩和排血功能。,CPR的发展,自2000年2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制订了国际CPR指南以来,该指南一直是最权威、最适用、最有效指南,是全球复苏总的指导原则、通用标准。2005年1月,ILCOR(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发布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提出了新的观念和复苏措施。2010年版CPR指南已经于2010年10月公布,与2005年指南相比2O10年版在诸多方面做了调整。,2010心肺复苏指南亮点,生存链的变化CPR操作顺序的变化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取消“一
3、听二看三感觉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胸外按压的深度的变化救援者应避免停止胸外按压和过度通气。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无脉性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心脏骤停原因,成人常见原因: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溺水、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小儿常见原因: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6分钟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大量的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50%可能被救活4
4、-6分钟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超过10分钟者存活率几乎为0强调黄金4分钟,复苏的关键原则,立即识别心跳骤停和启动急救反应系统(EMS)着重强调胸外心脏按的早期CPR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心跳骤停后的综合治疗,识别,判断:无呼吸、意识丧失、对刺激无任何反应 重呼轻拍启动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系统(EMS):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 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基本生命支持阶段,(BLS),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心肺复苏(CPR)(ABCCAB)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除
5、颤,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2010(新):CPR中不再有“一听二看三感觉”。对于意识消失,无反应及呼吸异常的患者都应立即实施心外按压。30次胸外按压后,单人抢救者开放被救者的气道,并给予2次通气。2005(旧):开放气道实施是CPR的前提。气道开放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评估呼吸。评估没有呼吸心跳后,在进行胸外按压!,心肺复苏BLS(CAB),脉搏检查: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一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心肺复苏BLS(CAB),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
6、间的沟内。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正确,错误,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2010(新):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用力按,快速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患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
7、吸比例按照30:2进行。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实施CPR 2005(旧):没有区别抢救者是否受过培训。仅建议旁观者可以在指导下行胸外按压。,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心肺复苏BLS(CAB),胸外按压频率及深度的变化,至少100次/分 2010(新):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100次/分 2005(旧):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100次/分,至少5 5cm 2010(新):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 5 5cm 2005(旧):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 4-5 4-5cm,心肺复苏BLS
8、(CAB),频率:(2005)100次/分(2010)至少100次/分按压幅度(2005)胸骨下陷45cm(2010)至少5cm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成人、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BLS(CAB),高质量心肺复苏: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2005CPR操作指南 2010CPR操作指南,小儿心脏按压时其按压程度应为胸壁前后径的1/3或1/2。,小儿复苏时,为获得有效的胸部按压,其按压程度至少应为其胸前后径的1/3该值相当于乳幼儿时为4cm,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复苏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