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补液液体疗法PPT文档资料.ppt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补液液体疗法PPT文档资料.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体液分布于三个区域,即血浆、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前两者合称细胞外液。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血浆和细胞内液的量比例则与成人相近,且较恒定。,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小儿体液电解质成分与成人相似。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乳酸偏高以及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组成有显著的差别。,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体液的电解质组成:1.细胞外液电解质(正常血浆)主要阳离子:Na+、K+、Mg2+、C
2、a2+,其中Na+占90%以上,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阴离子:Cl-、HCO3-、蛋白质。,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体液的电解质组成:2.组织间液电解质:除Ca2+含量较血浆低一半外,其余同血浆。3.细胞内液电解质:阳离子:K+、Ca2+、Mg2+、Na+,K+为主,占78%。阴离子:蛋白质、HCO3-、HPO42-和Cl-为主。,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三)儿童水的代谢特点 1.水的生理需要量-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摄入热量、蛋白质和肾排出溶质量高;体表面积相对大,呼吸频率快,不显性失水多;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2.水的排出肾、皮肤、肺、消化道排
3、水。新生儿成熟度低,体表面积大,不显性失水多。排泄水的速度较成人快,交换率比成人快34倍。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更易出现脱水。,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3.水平衡的调节肾:唯一能通过调节来控制细胞外液容量与成分的重要器官。肾排水与ADH分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的反应性有关。水分排出多少主要靠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调节。小儿排泄同等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一)脱水Dehydration 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致的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量的减少,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1.脱水程度: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脱水程度及表
4、现,脱 水,2.脱水性质(1)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急性腹泻患儿,大量呕吐后水、Na+等比例丢失,血Na+:130150 mmol/L;特点:循环血容量、间质液减少,细胞内液无变化;,(2)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伴腹泻 失Na失水,血Na 130 mmol/L;特点:细胞外液的减少程度较其他两种脱水更明显,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脱水性质,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下降水向细胞内转移脑细胞内水肿(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细胞外液明显减少血容量明显减少 休克四肢凉、脉弱、尿少或无尿,(3)高渗性脱水:Hyper
5、tonic Dehydration 常由高热、出汗或大量输入高渗性液体(医源性)引起。失Na+150mmol/L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脱水性质,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细胞内脱水:皮肤粘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二)低钾血症Hypokalemia 1.定义:正常血清钾浓度3.55.0 mmol/L,当血清钾浓度3.5 mmol/L时为低钾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钾血症,2.原因钾入量不
6、足 丧失过多 a、消化道失钾过多:b、经肾排钾过多: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糖原合成增强。各种原因的碱中毒。,补液后易出现低钾:补液血液稀释酸中毒被纠正-钾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体外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需钾参与腹泻继续丢失,脱水纠正前不出现低钾:脱水血液浓缩酸中毒钾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尿少钾排出相对少,低钾血症:,3.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症状:肌无力、呼吸机麻痹和肠麻痹(腹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下降(心音低顿),心电图改变肾脏损害:肾浓缩功能下降,尿量多。,低钾血症,4.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轻度低钾血症可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或口服氯
7、化钾重度低钾血症需静脉补钾补钾5条原则(详见后),低钾血症,治疗:浓度一般0.3%,全日总量可达到46mmol/kg。静脉点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监测血钾水平,有条件者心电监护。见尿补钾。治疗低钾血症应持续给钾46天,严重者补钾时间应更长(1015天)。,低钾血症,(三)高钾血症1.定义:正常血清钾浓度3.55.0 mmol/L,当血清钾浓度5.5 mmol/L时为高钾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高钾血症,2.原因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使排钾减少;休克、重度溶血以及严重挤压伤等使钾分布异常;输入含钾溶液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3.临床表现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异常:心率减
8、慢而不规则、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心搏停止;心电图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宽、心室颤动、心脏停搏神经、肌肉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手足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出现弛缓性瘫痪、尿潴留甚至呼吸麻痹。,高钾血症,4.治疗:终止补钾,注意隐性钾来源碳酸氢钠13mmol/kg极化液(葡萄糖0.51.0g/kg,每3g葡萄糖加1单位胰岛素)沙丁胺醇(salbutamol)5ug/kg10%葡萄糖酸钙0.5ml/kg阳离子交换树脂、血液或腹膜透析。,高钾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四)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血清 Ca+1.75mmol/L(7mg/dl)正常血清 Ca+2.22.7
9、mmol/L(9 11mg/dl)低镁血症:血清Mg+0.6mmol/L(1.5mg/dl)正常Mg+0.81.2mmol/L(2.0 3.0mg/dl),低钙、低镁血症,原因:进食少,小肠吸收不良腹泻丢失较多活动型佝偻病伴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患儿,低钙、低镁血症,临床表现:多在补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搐搦、惊厥;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注意低镁;,低钙、低镁血症,脱水纠正前,可不出现症状 血液浓缩 酸中毒时离子钙增多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症状 血液稀释 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减少,低钙、低镁血症,治疗:出现抽搐 10%Calcium Gluconate 10ml+10%Glucose 10ml I
10、V抽搐无好转25%Mg.Sulfate 0.20.4ml/kg 深部 IM Q6h使用钙剂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五)酸碱平衡紊乱Disturbance of acid-base balance1.定义:酸碱平衡是指正常体液保持一定的的H浓度,即保持适宜的酸碱度(PH=7.357.45),为一变动范围狭窄的弱碱性环境。,2.常用血气指标:酸碱度acidity or alkalinity二氧化碳分压Pco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缓冲碱BB剩余碱BE,酸碱平衡紊乱,3.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机理:体液的缓冲作用:碳酸氢盐组:非碳酸氢盐组:肺脏的调节作用:肾脏的调节作用: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11、的调节作用:H-K交换。,酸碱平衡紊乱,4.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和机理:血液中的PH值与其中的HCO3和H2CO3比值有直接关系:,酸碱平衡紊乱,5.类型: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呼酸、呼碱)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代酸、代碱)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病因:酸产生过多:缺氧、休克、酮症等;酸经肾脏排出障碍: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性酸中毒、碳酸酐酶抑制剂;碱质丢失过多:腹泻、肠瘘、引流等。,酸碱平衡紊乱,吐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进食少,能量不足,肠吸收不良 脂肪分解过多,产生大量酮体。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无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积。脱水肾
12、血流量减少肾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分度:正常 PH:7.357.45,代谢性酸中毒,轻度:症状不明显,仅呼吸稍快重度: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嗜睡,昏迷呼吸深快(Kussmauls breathing),呼气凉呼出气有酮味口唇樱红恶心,呕吐,代谢性酸中毒,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除去病因;补充碱液:常用碱性药物有:NaHCO3为首选药;乳酸钠,代谢性酸中毒,紧急情况或无条件检测血气,可先按提高HCO32.55mmol/L计算:5%SB 1ml/kg(1.4%SB 3.5ml/kg)可提高血HCO31mmol/L。,代谢性酸中毒,根据CO2-CP计算:所需碱液m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补液 液体 疗法 PPT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