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
《乙状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状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文档资料.ppt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念,乙状结肠癌是结肠癌的一种类型,早期症状可表现有:腹痛、消化不良、腹胀,后期可出现排便不正常。该病发病部位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处。,围手术期的定义,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的准备,围手术期的一般准备主要包括心理方面准备和病人的身体准备。1.心理方面准备(含医务人员)(1)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后的恢复过程及愈后,向病人及家属
2、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术。,(2)充分尊重病人自主权的选择,应在病人“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取诊断治疗措施,在病人没有知情同意前,不宜做任何手术或有损伤的治疗。,2.生理方面准备:病人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安全度过手术和手术后的过程。(1)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术前两周开始停止吸烟(2)备血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贫血;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量的全血,(3)预防感染:不与有感染的病人接触;杜绝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进入手术室;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4)胃肠道准备:胃肠道(尤其是肠道)手术,术前12天进流质饮食,如果行左半结肠或直肠手术,
3、则应行清洁灌肠,并于术前23天开始服用肠道制菌药物,减少术后感染机会。,围手术期的护理,手术前期的护理重点(1)评估并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2)向病人和家属提供有关手术的卫生指导。(3)帮助制定出院和生活形态改变的调适计划。,手术前期病人的评估(1)一般资料。(2)既往史及健康状况。(3)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估。(4)询问亲属对手术的看法是否支持、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5)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手术前期病人护理措施 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准备的意义是减轻焦虑;促进术后脉搏和血压的稳定;减少术中麻醉剂的用量,减少病人
4、术后对止痛剂的需求;增加病人术后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心理护理的最基本措施:正视病人的情绪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焦虑,感受或疑问,给予支持和疏导。,环境准备:病房温度应保持在1820,湿度50%60%。对新入院的病人,护士要介绍病区环境。身体准备:帮助病人完善各种检查,护士向病人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帮助和督促病人接受检查。对于留取样本的血,尿,便化验检查,应向病人交代各种标本的采集要求。,皮肤准备:清除皮肤上的微生物,减少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的机会。皮肤准备一般在术前一天进行。病人清洁皮肤,修剪指(趾)甲,并备皮。备皮的范围需要大于预定的切口范围。呼吸道准备:目的
5、是改善通气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主要措施是戒烟和深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如病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术前应行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必要时应用抗生素。,胃肠道准备: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及误吸,也可以预防消化道手术中的污染。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肠道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流食。灌肠:病人于术前1-3天每晚喝缓泄药物,手术前一晚常规用0.1%0.2%肥皂水清洁肠腔。放置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排便练习。,手术晨护理: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检查皮肤及胃肠道准备。嘱患者排尿,取下发夹,假牙及身上饰品。准确及时给予麻醉前用药。将病历,X-线片,
6、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术前病人应掌握的术后基本活动方法有:深呼吸,有效咳痰,体位改变和肢体功能锻炼,练习床上大小便。,围手术期术后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了解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2、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皮肤受压情况等。3、观察有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呃逆以及尿储留等常见的术后反应,并遵医嘱给予处理。,1、根据患者手术和麻醉方式,采取适当的卧位。2、观察有无舌后坠、痰液堵塞气道等情况。3、连接各种治疗性管路,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引流管的护理。4、根据需要给予床档
7、保护和保护性约束。5、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6、遵医嘱给药控制疼痛,增进舒适。7、协助床上翻身、叩背。8、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饮食。9、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术后康复指导,实施出院计划。,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中心静脉置管是指任何一条静脉插管使其尖端到达中心静脉特别是上腔静脉的方法。急性复苏、严重休克需快速补液、长期使用某些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的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有外周静脉不可比拟的优势,,应用范围主要包括,(1)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液或给药,快速扩充血容量;(2)持续或间断输入已知或可疑配伍禁忌的药物;(3)输血或血液制品;(4)中心静脉压监测;(5)完全胃肠外营养;(6)抽取血标本;(7)血液透析、血
8、液滤过和血浆置换;(8)特殊用途如心导管检查、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常用的穿刺静脉,1、主要是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三种静脉的选择各有优缺点,医生可根据需要和自己的习惯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和穿刺部位。2、PICC(贵要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滴速的观察 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可达80滴/min以上,如果发现重力滴速很慢应仔细检查导管固定是否恰当,有无打折或移动。如经导管不能顺利抽得回血,可能系导管自静脉内脱出,或导管有血凝块,此时应考虑在对侧重新置管。如应用输液泵输液,则每天至少1次将输液管道脱离输液泵,检查重力滴速是否正常,以便及
9、时发现上述问题。,液体泄漏的观察 当导管老化,折断或自静脉内脱出时,都可造成液体自导管的破损处或进皮点外漏。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更换导管。因导管一旦破裂,整个输液系统的严密性就遭到破坏,如不及时将导管拔除,容易造成微生物的侵入而导致导管败血症,敷料及输液管的更换,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更换敷料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手法应轻,切勿在去除旧敷料及胶布时误将导管拔出。穿刺部位皮肤应常规消毒,必要时先用丙酮去除局部皮肤油脂及遗留在皮肤上的胶布印痕,并注意检查固定导线的缝线是否松动、脱落,进皮点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如发现固定导管的缝线松动,应及时拔除,并重新固定。如进皮点
10、有炎症反应或感染继续发展时,则应拔除导管。另外,有条件者应使用输液终端滤器,以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减少导管败血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为防止导管内血液凝固,输液完毕应用肝素液或生理盐水10ml注入导管内。,护理观察要点,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者宜选用无菌纱布;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玷污时应立即更换;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病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污染立即更换;,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乙状结肠 手术 护理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