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解剖学11PPT文档.ppt
《临床神经解剖学11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神经解剖学11PPT文档.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感受器(Receptors):是专门化的感受器官,能够记录机体内部极其周围环境中某些变化,并以冲动的形式传递这些刺激,它们是传入神经纤维的末梢器官.外感受器:感知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距离感受器:记录发生在较远处的刺激本体感受器:提供头部在空间的位置及活动、肌肉和肌腱内的张力、关节的位置、肌力和身体的姿势与其它活动等信息内脏感受器:感受在机体内部的情况,周围神经(The Peripheral Nerve),第一章 颅 骨,一 解剖学颅骨由23块成对的和不成对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骨块所组成。颅骨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后上方容纳脑组织;面颅位于前下方构成
2、面部的轮廓。脑颅和面颅的比例因年龄而不同,成人面颅约为脑颅的50,儿童的面颅则小于50。,脑颅各部位的厚度不一,顶部较厚,颞部最薄。成人大约为0.510mm。颅骨分为三层,内外两层为密质骨,称为内板和外板。内板较薄,外板较厚。内外板之间为骨松质,称为板障,其中包含很多血管。颞骨没有板障。,颅骨的动脉,头皮血管网发出许多小支到达骨膜。这些血管的粗细比较一致,并在骨膜上吻合,形成骨膜血管网。由骨膜血管网再发出许多细支进入颅骨外板。凡是有顶骨孔的颅骨,颅顶部的头皮动脉分支多向该处集中,形成短而粗的两条动脉,分别经两侧顶骨孔进入颅内与各自一侧的硬脑膜中动脉互相吻合。此动脉还伴一条或两条小静脉。,第二章
3、 脊椎骨,一 解剖学 由3334块椎骨合成。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合成1块,尾椎4或5块合成1块,实际共为26块。每一个椎骨又可分成两部分,在前面的称为椎体,在后面的称为椎弓。椎弓和椎体相邻部分较细,称为稚弓根。椎弓和椎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椎孔合起来形成椎管,脊髓位于其中。由椎弓生出3个突起,当中的称为棘突,两侧的称为横突。横突向上下各生一对关节突(图21)。,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形成微动关节。棘突和横突之间称为椎板。颈椎椎体上面两侧的向上突起称为钩突(图22)。钩突和其上面椎体的连接部分称为钩椎关节或Luscbka氏关节。上下两个椎弓之间,出椎弓移行到椎体的地方,形成一对
4、和椎管相通的孔称为椎间孔(图23)。脊髓神经由椎间孔通过。,椎体在脊柱上彼此不直接相连,二者之间有椎间盘。第1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所以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的命名和在它上面的椎体相同。每一个椎间盘分为3层,上下两层是透明软骨,盘当中一层的外围为纤维环(纤维软骨),纤维环的前部较宽,后部较窄,中心为有弹性的髓核(图23)。髓核为脊索的残余。23个椎间盘的长度相当于脊柱的1/4。,从C2到C7的椎间盘的厚度逐渐增加,从L12到L5的椎间盘的厚度也逐渐增加。胸段的椎间盘较薄。颈椎的椎体小,横突上有孔称为横突孔,椎动脉通过该孔入颅。颈椎的棘突分叉,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水平位。,第1颈椎呈环状,又名
5、寰椎。寰椎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侧块上面有1对上关节突,和枕骨髁形成关节,下面有1 对下关节面,和第2颈椎上关节面形成关节。前弓正中向前突出部分称为前结节(图24)。第2颈椎棘突粗大,在椎体上方有一指状突起称为齿突。齿突向上伸入寰椎内,被横韧带限制在寰椎的后方。寰椎围绕齿突旋转,使头产生左右旋转动作,所以第2颈颈椎椎间孔的上下界为上下椎弓根。,椎间孔的后界由相邻两个椎体的上下关节突形成。椎间孔的前界,一部分由椎体,一部分由钩椎关节构成。颈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的正中,仅占椎间孔直径的1/31/4,正常颈椎间孔的大小不同,C23的椎间孔较大,C34和C45的椎间孔也比C56和C6
6、7的椎间孔大。,沿椎体有两条纵行的弹性韧带,把椎体和椎间盘牢固的连在一起。在椎体前面的称为前纵韧带,在后面的称为后纵韧带。前纵韧带比后纵韧带坚固。相邻的椎板之间有黄韧带相连(图23)。脊髓的硬膜和椎管之间是硬膜外间隙,其中包含韧带、结缔组织、静脉丛、淋巴管、脂肪等。,脊髓在椎管中,终端多数到第l腰椎下1/3。终丝长约20cm,终止于尾椎的第1 节。脊髓节段的划分是以两条神经根的当中为界。颈脊髓第4节相当于第3椎体;胸脊髓第12节相当于第9胸椎。在脊髓两侧前后神经根之间有齿状韧带。齿状韧带将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间断地连在一起,把脊髓固定在硬脊膜上。,第三章 脑 膜,一 解剖学脑膜分硬脑膜、蛛网
7、膜和软脑膜三层。蛛网膜和软脑膜又合称软性脑膜。硬脑膜颅内硬脑膜分为两层,除静脉窦外,两层密切相连。在颅骨顶部,硬脑膜和颅骨的连接比较疏松。在颅底、脑神经通过的骨孔等处,硬脑膜和颅骨的连接十分密切。硬脑膜内层有数处折入颅腔,形成大脑镰、小脑镰、小脑幕、鞍隔。大脑镰折入大脑纵裂,前起筛骨鸡冠,向后到枕内隆凸。向下,前半到胼胝体,后半到小脑幕,将大脑两半球分隔。小脑镰由枕内隆凸和枕骨大孔后缘之间向内折入,将小脑两半球分开。小脑幕是由枕内隆凸和颞骨岩部上缘向内折入,将大脑半球和小脑分隔。小脑幕和后床突之间有小脑幕游离缘形成的小脑幕切迹,中脑由其中通过。鞍隔位于垂体之上,垂体柄由鞍隔的开口(鞍隔孔)通过
8、。,硬脑膜的两层都是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包括胶原纤维、纤维母细胞和少量的 弹力纤维。硬膜膜内铺一层和在胸腹腔表面相似的扁平细胞,称为间皮细胞。两层硬脑膜之间的静脉窦壁都铺一层和静脉相连的内皮细胞。,椎管内的硬脊膜和枕骨大孔边缘粘连,一直到23颈椎。再往下,硬脊膜的两层 互相分离,外层作为脊椎骨的骨膜,内层包绕脊髓。椎管内的硬脊膜和骨膜之间称为硬脊膜外间隙。间隙中有椎间静脉,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出入脊髓的神经根,被一硬脊膜形成的鞘包围。直到椎间孔,硬脊膜乃与骨膜相连。上部椎管包围神经根的鞘较短,越往下越长。椎管内硬脊膜的终端形成一圆锥形盲囊,止于第二骶椎处。,硬脑膜血管硬脑膜动脉为脑膜中动脉,
9、位于硬脑膜外层内。脑膜中动脉由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发出后,由棘孔入颅,在颅骨内面的动脉沟中向前向外走行23cm后,分前后两支(图3一1)。前支向前向外,分布到颅前窝、颅中窝以及额叶和顶叶的硬脑膜上。后支向上向后,分布到颅后窝和枕叶的硬脑膜上。,脑膜中动脉的分支供应血液给颅骨。另外,硬脑膜也接受枕动脉、咽升动脉、椎动脉、眼动脉、颈内动脉的小分支。脑膜中动脉不但在其同侧的本支和前后支之间有丰富的吻合(图31),而且上状窦的上下方和对侧也有丰富的吻合(图32)。另外,凡是有顶骨孔的(约占40),脑膜中动脉则通过顶骨孔,与头皮动脉互相吻合。,硬脑膜的大静脉和脑膜中动脉的主干伴行,在颅骨内面形成血管沟。这
10、些静脉终于脑膜中静脉或硬脑膜静脉窦。硬脑膜静脉向外牙和导血管、鼓室腔粘膜的静脉、鼻副窦粘膜的静脉吻合。向内注入静脉窦。这些静脉都没有静脉瓣,因静脉压力的波动,血液可向任何一方流动。这就是头部感染可引起颅内并发病(脑膜炎和脑脓肿)的主要原因。硬脑膜静脉窦(图33)颅内两层硬脑膜之间,有几个静脉窦。静脉窦的壁是坚固的硬脑膜结缔组织,壁内有很多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也有一些弹力纤维。窦的内面有一层扁平细胞,是和静脉相连的内皮细胞。静脉窦之间互相沟通。并和颅骨的板障静脉、头面部的静脉、鼻咽部的静脉相连。,横窦、直窦、上矢状窦汇合成窦汇。注入乙状窦和横窦的静脉,为鼓室腔静脉、乳突静脉、小脑上、外及下静脉,
11、来自 脑桥和延髓的静脉、小脑幕静脉、内听静脉、大脑半球枕叶内侧和外侧面的静脉。椎静脉系统也同流入横窦。右侧横窦通常收纳上矢状窦的血液,左侧横窦收纳直窦的血液。3海绵窦 海绵窦位于蝶鞍外侧眶上裂之后。海绵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带相连,状如海绵。通过海绵窦的有颈内动脉虹吸部紧靠蝶鞍的外侧,展神经在颈内动脉之外。动眼和滑车神经则位于海绵窦的上外角和窦的外侧壁相挨,三叉神经眼支在滑车神经稍下,上颌支则在其下外。注入海绵窦的静脉为蝶顶窦、眼上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蝶窦粘膜静脉、通过破 裂孔的静脉、通过卵圆孔的静脉、脑膜中静脉、大脑中静脉、小脑幕静脉。,4,直窦直窦位于大脑镰和小脑幕之间。大脑大静脉(GaIe
12、n氏静脉)接受两侧大脑半球深部静脉(即两条大脑内静脉)的血液,注入直窦。5岩上窦和岩下窦岩上窦和岩下窦位于颞骨岩部的上下,向前通海绵窦,向后通乙状窦。6环窦环窦也称海绵间窦,位于鞍隔内,围绕蝶鞍,垂体柄通过其中,故成环形。环窦沟通两侧海绵窦。,椎静脉系统包括椎管内硬脊膜外静脉丛、椎体内外的静脉、围绕椎动脉的椎静脉、脊髓的静脉。这些静脉都互相沟通。椎静脉系统和颅内静脉系统相通。在枕骨髁后方有一孔称为髁孔,有静脉由其中通过,该静脉的一端和颈内静脉相通,另一 端和椎管内硬脊膜外静脉丛相通。舌下神经管内也有静脉丛,将脑底静脉丛、颈内静脉和椎管内硬脊膜外静脉丛沟通。另外,椎管内硬脊膜外静脉丛相当于颅内的
13、静脉窦,事实上硬脊膜外静脉丛之上端通过枕骨大孔和颅内静脉窦相连(图33)。,椎静脉系统和全身的静脉、肢体的静脉、胸腹内脏的静脉都互相沟通。椎静脉系统没有静脉瓣压力甚低。体位的变化、胸腹腔内压力的改变,都可使椎静脉系统的血液逆流。有人认为这是全身各处的恶性肿瘤都可通过椎静脉系统转移到脑的主要原因。,硬脑膜神经分布到硬脑膜的感觉神经是:到颅前窝和颅中窝的是三叉神经,到颅后窝的是舌咽、迷走神经和23颈神经。上矢状窦的前1/3和海绵窦为三叉神经支配。上矢状窦的后1/3、横窦和岩上窦为小脑幕神经支配。小脑幕神经电是三叉神经眼支的分支。舌咽、迷走和23颈神经分布乙状窦。除颅底硬脑膜外,其他处硬脑膜对痛觉都
14、不敏感。硬脑膜动脉、脑底动脉,三叉、舌咽、迷走神经,对疼痛刺激都很敏感。大静脉窦以及脑表面的大静脉对疼痛刺激也较敏感。,蛛网膜,蛛网膜位于硬脑膜之下,是由结缔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纤维胶质、网织蛋白纤维构成。在胶原纤维之间有纤维母细胞。蛛网膜的内面和外面有一层间皮细胞,没有神经和血管。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称为硬脑膜下腔。硬脑膜下腔实际是间皮细胞所形成的腔,其中有少量液体。颅内蛛网膜随大脑镰折入两半球之间,也随小脑幕折入大脑半球和小脑之间;在大脑外侧裂处和随皮质折入的软脑膜粘连。,在上矢状窦两侧,蛛网膜的突入硬脑膜窦内的颗粒状物称为蛛网膜颗粒。每一蛛网膜颗粒由蒂和顶两部分组成。蒂呈管状,由纤
15、维组织构成,和蛛网膜下腔相通。顶部和蒂相连,由静脉窦的内皮细胞和蛛网膜的间皮细胞组成。脑脊液通过这两层细胞进入静脉窦内。横窦、海绵窦、岩上窦也有蛛网膜颗粒。蛛网膜颗粒的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脊髓两侧的蛛网膜呈小粱状,将硬脊膜和软脊膜相连,用以固定脊髓,称为齿状韧带,软 脑 膜,软脑膜是由和蛛网膜相同的结缔组织构成,覆盖脑皮质的表面,和脑皮质密着,并随皮质的脑沟折入。软脑膜有丰富的血管。脑血管分布在软脑膜外面。血管周围和脑组织之间为血管周围间隙。间隙的内壁为包围血管的软脑膜,间隙的外壁为沿大脑皮质折入的软膜。脑和脊髓的组织液以及神经组织的代谢产物,都通过血管周围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在小血管
16、周围仅有一层细胞,称为外被细胞,也有网织蛋白纤维。至于脑实质的血管是否有脑膜组织,是一个尚在争论的问题。但可看到一层散在的星芒状外膜细胞,这种细胞有人认为就是软脑膜组织。在软脑膜胶原纤维之间有纤维母细胞和固定的大吞噬细胞。固定的吞噬细胞以沿血管的软脑膜为多。因而在软脑膜生炎时,尤其是在结核性脑膜炎时,固定的吞噬细胞乃成为活动的吞噬细胞和类上皮细胞。,在延髓和小脑的腹面、脊髓颈段的背面、大脑脚和视交叉周围的软脑膜,有黑色素母细胞。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很多蛛网膜小粱相连。软脑膜的外面和蛛网膜小梁都覆盖一层间皮细胞。所以蛛网膜下腔实际是一个间皮细胞形成的腔。在软脑膜内面和神经组织之间也有一层间皮
17、细胞。,蛛网膜下腔,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称为蛛网膜下腔,有脑脊液充满。蛛网膜下腔的大小因部位而不同,在脑回处,蛛网膜和软脑膜相挨,在脑沟处因蛛网膜不随软脑膜折入乃形成小腔。在脑底,蛛网膜下腔扩大形成脑池。小脑延髓池 小脑延髓池为最大的脑池,在小脑下面和延髓的背面,深约1.52.O cm,距离颈部的皮肤表面大致为颈围的1/10加1cm。视交叉池 视交叉池位于视神经交叉的前方。,大脑外侧裂池大脑外侧裂池在视交叉池的外侧,伸延到大脑外侧裂。脚间池脚间池位于大脑脚之间。大脑大静脉池(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位于大脑横裂之底,围绕大脑大静脉之根部。环池环池位于大脑脚的外侧,连接大脑大静脉池和脚间池。所以环池
18、也就是包围中脑的脑池。,脉络丛,脉络丛是由软脑膜(有人认为也有蛛网膜)包围着脉络膜动脉进入脑室的毛细血管丛,是和蛛网膜颗粒相类似的索条,由此产生脑脊液。1)第3脑室脉络丛 第3脑室的脉络组织是脉络膜后动脉由胼胝体压部和中脑顶盖之间,亦即大脑横裂处进入第3脑室,在两条大脑内静脉之间向前走行,沿第3脑室顶形成两条并行的血管丛。向前到室间孔,向后到松果体上隐窝。,2)侧脑室脉络丛 侧脑室脉络丛是第3脑室脉络丛在室间孔移行到侧脑室的。其前部较细,后部肥大成球状。并沿侧脑室下角向下前走行,到达下角的前端和脉络膜前动脉吻合。侧脑室的脉络丛过渡为静脉,称为脉络膜静脉。脉络膜静脉在室间孔处和丘脑纹状体静脉会合
19、,共同注入大脑内静脉。,3)第4脑室脉络丛 第4脑室脉络丛位于小脑和延髓之间,形成第4脑室顶的后部和下部,向前移行于后髓帆。第4脑窒的脉络丛先向上走行,继弯向外,到第4脑室的侧隐窝。脉络丛的上端由第4脑室侧孔向外膨出,下端出第4脑室中孔向外突出。,第四章 大脑半球,一 解剖学,两个大脑半球被半球间裂不完全分隔。半球间裂底部有胼胝体将两半球连接。大脑半球和间脑之间为大脑横裂。人脑的重量平均为1360g,约为体重的1/36。大脑皮质的面积约为2200cm2。其中1/3露出在表面,余2/3为脑沟的壁和底。大脑皮质的平均厚度是2.5mm,最厚的部位是中央前回,约4.5mm。最薄的部位是距状裂周围的皮质
20、,仅1.5mm。,大脑半球的外观,根据大脑表面几条重要的脑沟,即大脑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枕前切迹,将大脑半球划分为5个叶。每个叶又借几条脑沟划分为脑回。额叶 额叶是中央沟前方的脑叶。额叶有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中沟(在额中回的中部)、额下沟。被这些沟分成的脑回为: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颞叶 颞叶位于外侧裂的下方,顶枕裂和枕前切迹连线的前方。颞叶有颞上沟、颞中沟、颞下沟。被这些沟分成的脑回是:颞上回、颞中回和颞下回。,顶叶 顶叶位于顶枕裂和枕前切迹连线的前方,外侧裂的背侧,中央沟的后方。顶叶有中央后沟和顶间沟。被这两条沟分成的脑回是:中央后回、顶上叶、顶下叶。顶下叶中的围绕大脑外侧
21、裂终端的脑回称为环曲回,围绕颞上沟终端的脑回称为角回。枕叶在大脑的背外侧面枕叶只占一小部分,呈三角形,除枕横沟外,枕外侧沟不恒定,所以脑回也不恒定。脑岛 脑岛是被大脑外侧裂遮盖着的脑叶,它的下面是基底神经节。,枕叶内侧面有距状裂和顶枕裂。距状裂的上方和顶枕裂的后方是楔叶。距状裂的下方是舌回。折入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中央沟两侧的脑回,称为旁中央小叶。胼胝体上方的沟称为胼胝体沟,胼胝体沟上方的脑回称为扣带回。扣带回上方的沟称为扣带沟。颞叶内侧面最下方的沟是颞下沟,颞下沟上方的脑回是梭状回。梭状回上方的脑沟称为侧副裂,侧副裂上方的脑回是海马回。海马回的首端弯曲,称为海马回钩。海马回经由一狭窄的脑回(穹窿
22、回峡)和扣带回相连。额叶底面嗅径的下方有一沟,称为嗅沟。嗅沟的内侧是直回,嗅沟的外侧是眶回,随意运动中枢也称4区,位于中央沟的前壁和一部分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的前一半。用电流刺激这些部位,就引起对侧身体肌肉的运动反应。过去认为锥体束全部来自大脑皮质4区第5层的大锥体细胞(Betz氏细胞)。但人类每侧4区的大锥体细胞约有34,000个,而每侧锥体束中含有直径大小不等的神经纤维达1O0万条。,随意运动中枢,其中大部分纤维的直径较小。人类锥体束约50为无髓纤维,其直径小于1。在有髓纤维中,直径小于5者占80。仅有2的神经纾维直径达10,这些纤维可能由大锥体细胞发出。因而锥体束中的大部分纤维来源于较小
23、的神经细胞。故锥体束中的神经纤维 不仅来自4区,也来自额叶和颞叶广大区域(8区、8区、312区、5区、7区)。,锥体束和对侧以及同侧的脑神经运动核的细胞,对侧的前角细胞,形成突触。然后这些细胞又发出神经纤维,管理肌肉的随意运动。锥体细胞和它所发出的神经纤维称为上神经单位(神经元);前角细胞和它所发出的神经纤维称为下神经单位(神经元)。身体各部分在皮质运动中枢的代表区和身体的方向正相反。代表区所占的面和它所支配肌肉的机能大小成正比(图45)。锥体束的纤维一部分不交叉支配同侧的脑神经。一小部分不交叉的纤维(皮质脊髓前束中的一部分纤维)支配同侧的躯干和颈部的肌肉,到上下肢的很少,到四肢末端的更少。,
24、目前已经了解约8090的锥体束纤维在与下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之前,二者间有 1个以上的中间神经元接替。锥体束中仅有lO20的纤维直接与下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直接单突触联系,上肢运动神经元比下肢运动神经元多;肢体远端运动神经元比近端运动神经元多。由此可知,大脑皮质对具有精细运动的肌肉有较多的单突触联系。,感觉中枢,感觉中枢也称3-1-2区,位于中央后回。接受丘脑腹后外侧核来的纤维。感觉中枢并不只限于中央后回,顶上叶、顶下叶都是感觉中枢,中央前回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感觉功能。感觉中枢的功能是:接受对侧半身的深浅感觉,大小和形态的认识,两点距离的辨别,重量的比较,触觉的定位,温度的鉴别。
25、身体各部位感觉在皮质的代表区和运动中枢相似(图45),眼球同向运动中枢,随意的两眼同向运动中枢 随意的两眼球同向运动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也称 8a区。用电流刺激该区,两眼球就向对侧偏斜。有时也出现两眼集合、斜向上、斜向下。反射的眼球同向运动中枢 反射的眼球同向运动中枢位于视中枢外围(18、19区),管理人在应用视觉的同时所出现的眼球同向运动。,视觉中枢 视觉中枢也称17区位于距状裂的壁以及和它相连的舌回和锲叶,是视辐射所终止之处。听觉中枢 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的中部(4l、42区),是听辐射所终止之处。嗅觉中枢 嗅觉中枢位于海马回钩和海马回的前部。味觉中枢 味觉中枢不太明确,可能是在中央后回的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神经 解剖学 11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