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儿科学PPT文档.ppt
《最新中医儿科学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儿科学PPT文档.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医治法与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各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1.小儿疾病 五十二病方:“婴儿病痫”、“婴儿瘛”。内经:“乳子而病热”、“乳子中风热”、“胎病”。2.小儿医:扁鹊。“小儿医”是关于儿科分科的最早记载。3.儿科辨治体系黄帝内经:论述了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泄泻、喘史等病证的诊断与预后。,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
2、治外感病、以脏腑辨治杂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体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许多名方,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至今为儿科临床所常用。4.儿科医案:西汉淳于意以“下气汤”治婴儿“气鬲病”。5.儿科著作: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徐叔响疗少小百病杂方。,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代),(一)隋唐医学教育:政府设立太医署,内设少小科。儿科专业初步形成: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介绍小儿疾病有6卷,为小儿病因证候学之首。疾病分类与辨证: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正确的养育观:提出“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2.唐代孙思邈-备
3、急千金要方 首列“少小婴孺方”,是最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3.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 首创“纯阳”理论;阐述小儿脉法、囟门诊察法;论述了惊、癎、疳、痢、火丹等的证治;内服药多采用丸、散剂,共载56方,外治方达28首。,(二)宋代的儿科成就,专业分科设小方脉专科著作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诊断:重视面部望诊,对“面上证”、“目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记述详细而实用。辨证:首创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各脏证有虚、实、寒、热之分。治疗:提出五脏虚实补泻法,并注意柔润清养、运补兼施、攻不伤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医 儿科学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