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第三节 石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ppt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第三节 石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第三节 石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油产业经济学,第一章 石油产业概述,第三节 石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1.3.1 石油产业的萌芽(1859年之前)1.3.2 世界石油产业的发展1.3.3 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1.3.1石油产业的萌芽,公元前3500年,伊拉克人 开始利用沥青浇灌水坝;或将 它涂于船体防渗、防腐。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开始用原始手工方式掘井采油,并命名为“拉迪那凯(rhadinace,是渗流的意思),这是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给石油所起的第一个名称。977年,北宋李昉太平广记,提出“石油”。,石油产业的萌芽,“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命名“石油”。-梦溪笔谈沈括(北宋);14世纪中期,有人把希腊文中的“
2、Petra”(岩石)+罗马文“Oleum(油)”-“petroleum”(岩石中的油)。德国人乔治拜尔于公元1556年在一篇关于石油开采与炼制的论文中第一次公开使用“Petroleum”一词,而后一直沿用至今。,石油产业的萌芽,世界上有关天然气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以前,在伊朗发现了从地表渗出的天然气,崇拜火的古代波斯人对天然气有了“永不熄灭的火炬”的称谓。“火井”,是古代人对天然气从井中喷出而能够燃烧的形象命名。中国是世界火井之乡,是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首先开凿天然气井的国家就是中国。,早期石油工业特点,1.3.2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石油工业的诞生(1859-1920年)世
3、界石油工业的第二阶段(1920-1945年)世界石油工业的第三阶段(1945一1979年)世界石油工业的第四阶段(1980年至今)阅读书目:(美)丹尼尔.耶金,石油、金钱、权力,(一)石油工业的诞生(1859-1920年),1.世界石油工业的诞生德雷克井的发现2.世界石油工业的煤油灯时代3.世界石油市场呈现垄断局面4.石油科学技术的萌芽和发展,德雷克上校,德雷克上校,1.19世纪中叶,美国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摇篮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宾夕法尼亚州的梯突斯维尔位于美国东部的发达地区。2.美国当时已经形成了活跃的资本市场。3.工业化为石油勘探、开发、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4.宾夕法尼亚州有得天独
4、厚的石油资源。5.1861-1865年美国国内战争大大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这段时期美国石油产量增长迅速。185919O0年,美国用41年的时间生产出第一个10亿桶石油;19OO-1909年,用9年时间生产出第二个10亿桶石油;19091913年,用4年时间生产出第三个10亿桶石油;19131917年,用4年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生产出第四个10亿桶石油;19171919年用两年的时间生产出第五个10亿桶石油。,2.世界石油工业的煤油灯时代,这一时期主要石油产品为灯用煤油,汽油被看作“危险的”副产品。煤油作为一种新的照明燃料备受欢迎,但市场需求有限,又受运输条件的限制,世界煤油市场的需求
5、增长不快。19世纪末汽车问世,1911年T型车开始大批量进入市场,汽油开始逐步取代煤油成为主要石油产品。但从整体来看,1859-1920年石油工业仍处在“煤油时期”。,3.世界石油市场呈现垄断局面,标准石油公司的建立英荷壳牌的建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对现代石油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生于1839年,16岁时便在克里夫兰一家农产品运销公司当记账员,20岁时与莫里斯克拉克合伙开了一个农产品贸易公司,1862年这个公司开始经营石油业务。1865年2月,洛克菲勒买下了这个公司,主要从事石油的炼制和贸易。此时,洛克菲勒的公司是克里夫兰30家炼油公司中最大的一家,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已经发展成为
6、世界上最大的炼油企业。,标准石油公司,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在原公司的基础上,与亨利佛莱格勒等5人,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意在使消费者相信该公司的油品是“标准油品”。标准石油公司此时控制着美国炼油业1/10的生产能力,在这家公司中洛克菲勒拥有1/4的股份。标准石油公司成立后,洛克菲勒利用当时铁路运输业不景气的条件,迫使铁路公司不但给予其折扣,还要给予每桶石油一定数量的“退款”,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标准石油公司还通过削价等手段,击败了许多竞争对手,兼并了大批炼油厂。19世纪80年代中期,标准石油公司三个炼油厂生产了超过世界煤油供应总量1/4的煤油,并控制了美国国内80%的石
7、油产品市场。,标准石油公司,到1891年,标准石油公司生产的原油已占美国原油总产量的1/4。与此同时,标准石油公司于1888年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国外分公司“英美石油公司”,并不断在欧洲大陆投资。通过国外的分公司,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90%以上的石油出口。当时其石油出口量占美国石油产量一半以上,位居美国出口制成品中的第一位。这样,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最终成为一个从原油生产、炼油到销售一体化的国际大石油公司。1911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依据反垄断法,下令标准石油公司解体为多个独立的石油公司:Exxon(ESSO)一新泽西,Chevron一加州,Mobil,一纽约,Amoco一印第安纳,O
8、hioStandard-俄亥俄,Conoco一大陆石油公司,Arco一大西洋富田,从中诞生了后来对美国和世界石油工业有重大影响的一批大石油公司一一埃克森(Exxon)、莫比尔(Mobil即“美孚”、雪佛龙(Chevron)、阿莫科(Amoco)等。,1880年的某一天,东印度苏门答腊烟草公司的经理詹斯齐吉尔根到苏门答腊海边狭长的沼泽地察看烟草种植场。当地一个监工燃起了一根火炬吸引住了齐吉尔根。后来他在当地采集了一些粘糊糊的物质化验发现这种物质含有59%到62%的煤油。他从当地获得石油租借地,取得了石油开采权。1885年才钻出了第一口成功的油井。然后在家乡荷兰争取到前荷属东印度总督和前东印度中央
9、银行首脑等名人的支持,荷兰国王威廉三世同意授予这项投机事业在名称上冠以“皇家”称号的特权。1890年皇家荷兰石油公司成立.英国商人马库斯塞缪尔创立的壳牌贸易公司的前身是1833年开办的以贩卖贝壳(当时是一种时髦的摆设)为主的古玩店。他1890年参观巴库油田后,便与罗思柴尔德家族签订了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独家经营里海和黑海石油产品的合同,并参考诺贝尔公司的油轮设计,定制了8艘当时世界领先的油轮。1892年第一艘“骨螺号”油轮通过了苏伊士运河,开始从远东向欧洲贩运煤油而兴旺起来。接着,壳牌公司1895年在东印度群岛获得了石油租界地。1897年打出第一口出油井,同年,英国壳牌运输和贸易公司成立。1898
10、年打成一口自喷井,建起了炼油厂和管道。,英荷壳牌公司,1902年6月,塞缪尔、德特丁与罗斯柴尔德三方签订协议,共同成立亚细亚石油公司,总部设在伦敦。马库斯塞缪尔于1902年11月10日就任伦敦市长。1903年5月,亚细亚石油公司正式营业,三方各占1/3。总经理由德特丁担任,董事长是塞缪尔。当皇家荷兰石油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之际,壳牌公司却每况愈下。管理权交给皇家荷兰公司。1907年,在荷属东印度群岛起家的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与英国壳牌运输公司,按6:4组成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 Group of Companies)。这两家母公司下设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和英国壳牌石油公
11、司,总部设在海牙和伦敦。,英荷壳牌公司,4.石油科学技术的萌芽和发展,19世纪60年代,加拿大地质家斯泰利亨特(T.Sterry Hunt)提出了背斜理论,总结了早期找油实践。19世纪末出现了有转盘的简易旋转钻机,20世纪初相继出现了泥浆钻井工艺、牙轮钻头、下套管固井等技术。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迅速,1862年出现了第一条用铸铁管连接的短距离(4英里长)2英寸直径的原油管道。1891年出现第一条输气管道,长120英里。,美国(洲)的时代,1920年,全球石油产量达到1亿吨。美国占64.3%;墨西哥22.08%;前苏联3.7%;亚洲中东地区占6.1%;其它剩余国家占3.1%。,石油工业大事记(185
12、9-1920),1859年,德雷克钻井;18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1892年,壳牌公司成立;1896年,福特创造第一辆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1907年,壳牌与皇家荷兰石油公司合并;1908年,波斯发现石油,BP前身成立;1911年,标准石油公司被美法院拆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争的机械化;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二)世界石油工业的第二阶段(192O-1945年),1.石油工业进入了“汽油时代”2.世界石油生产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3.国际石油卡特尔的形成 4.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石油工业影响巨大5.世界石油工业发生了第一次技术革命,1.石油工业进入了“汽油
13、时代”,汽车是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在1883年和1885年先后发明的。1903年福特在美国成立福特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生产产业化。汽车需要石油,1911年汽油的销售量首次超过煤油。汽油需求的急速增长带动了石油生产的迅速增长。1919年美国每天的石油需求量是103万桶,1929年达到258万桶。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10%增长到25%。世界石油总产量在这一阶段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世界石油总产量从1920年的6.9亿桶增长到1940年的21.5亿桶,20年增长了2倍。1945年世界石油总产量达3.5亿吨。,2.世界石油生产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除了20世纪前十年在古巴、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捷
14、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摩洛哥、埃及、巴基斯坦先后发现油田外,20-40年代又有一批国家进入产油国的行列。其中委内瑞拉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1925年,一支英、法、美地质学家组成的联合地质调查组在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进行考察,发现了一批前景良好的地质构造。中东阿拉伯国家也相继发现大型和巨型油田。在资本主义世界,1922年诞生了第一家国家石油公司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YPF)。1936年玻利维亚实现了石油工业国有化。1938年墨西哥对外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的资产也实行国有化,成立了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拉丁美洲国家率先开始石油工业国有化并由国家石油公司垄断本国的油气勘探开采。,大型油
15、田相继发现阶段(1920-1945),全球石油产量逐步增长,3.国际石油卡特尔的形成,红线协定,维持现状协定,维持现状协定该协议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石油市场上最大的竞争者协议:承认各大石油公司1928年在除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石油市场上的现状;按产地就近供应原油;防止生产过剩;维护垄断价格。其他大的跨国石油公司如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得克萨斯公司等也接受这些原则,承认市场瓜分现状。1932年12月,英荷壳牌、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英波石油公司三巨头又签订了“分配协定原则”,规定了以后缔结地区性卡特尔协定的条件,排除外来竞争者的措施。1934年6月,三家签订备忘录,规定了资本主义石
16、油市场原油定价的原则海湾基价加运费的计价制度。至此,以英荷壳牌集团、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英波石油公司为核心的世界卡特尔初步形成。,卡特尔(cartel),卡特尔(cartel)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集体行动的生产者,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卡特尔是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这一同盟的成员在生产、商业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性。根据美国反托拉斯法,卡特尔属于非法。,4.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石油工业影响巨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石油勘探开发的速度有所减慢,但需
17、求却在不断上升。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间,盟国共消耗了约70亿桶石油,这一数量是从1859年美国开始生产石油以来到1941年全球石油产量的1/4以上,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3。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石油的供求才基本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了石油的战略价值,轴心国(德、意、日)都认识到了这种产品的重要性。德国人和日本人都从煤中提炼石油以提高其长期的燃料供应,但是这种方法成本高而且速度慢。同盟国(英、法、美、苏等)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充足的石油供应,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美国实行的配产使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在战争中得到充分发挥。,5.世界石油工业发生了第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
18、革命的最初标志,是1900年前后出现的钻井技术革命,其最重要标志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诞生。(1)重力勘探工具:扭秤在勘探上的应用,借此美国发现 了一些盐丘构造。不久,扭秤发展为重力仪。(2)地震勘探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炼油工艺技术的飞跃。,这一时期主要产油国,1930年,美国,东德克萨斯油田(储量6.8亿)1940年,美国石油产量1.83亿吨,占全球62%前苏联:1920,2500万桶;1941年,2.38亿桶委内瑞拉:1929年产量达到1.37亿桶。(马拉开波湖地区),中东地区发现油田简列,伊朗:阿加贾里油田,13.8亿吨伊拉克:基尔库克油田,27亿吨科威特:大布尔甘油田,94.5亿吨沙
19、特:达兰油田,23.7亿吨,这一时期石油工业的主要特点,各国石油工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石油资产国有化运动趋势初现中东地区开始石油勘探活动,跨国公司在中东、拉美取得租让权;世界石油出口中心开始由墨西哥湾向波斯湾转移,美国石油公司取代英国石油公司在中东霸主地位。,石油工业大事记(1920-1945),1922年,委内瑞拉发现洛斯巴罗索油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1932年,巴林发现石油;1938年,科威特和沙特发现石油;1938年,墨西哥对外国石油资产实行国有化1938年,中国发现玉门油田;1945年,二战结束,(三)世界石油工业的第三阶段(1945一1979年),1.世界石油产量和探明可采储
20、量高速增长 2.石油出口中心的转移3.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4.中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5.非洲出现在世界石油舞台上 6.产油国收回石油主权的斗争风起云涌7.两次石油危机 8.石油工业发生第二次技术革命,1.世界石油产量和探明可采储量高速增长,1945年世界石油总产量是3.55亿吨,1950年为5.4亿吨,1960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0.8亿吨,到1970年再翻一番,达23.2亿吨。20年间产量翻两番,年产量净增加17多亿吨。石油产量之所以如此高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在中东、前苏联以及其他地区,陆续发现和投产一批大的,甚至是特大型油田;另一方面是由于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主要工业国家
21、实现了能源结构的大调整,从以煤为主转变到以油为主。,小贴士: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2.石油出口中心的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过去数
22、十年,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石油主要供应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结束。波斯湾周围陆上和海上,获得了油气勘探大胜利。战前已发现的科威特的大布尔甘(油田(1938年发现,战后探明并投入生产,储量94.5亿吨)、伊朗的阿加贾里油田(1936年发现,储量13.8亿吨)在这个时期先后投人开发。由于中东地区发现大量石油资源,波斯湾地区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一直超过60%。然而,1953年开始下降到50%以下。同时美国国内的石油需求量成倍地增长。1948年起 美国已由以前的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石油的主要出口中心已从墨西哥湾向波斯湾转移。,2.石油出口中
23、心的转移,撕毁“红线协定”:1928年英、美、荷、法等国的跨国石油公司为了把持和独占中东伊拉克地区而签订的。协议规定他们合伙占有开发奥斯曼帝国石油资源的权利,协议参与的任何一方发现的任何油田均属参与者共有;任何参与者在未取得其他方同意和参与的情况下,不得开发该地区的石油,并由英国石油公司、法国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美国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纽约莫比尔石油公司共同参股组成伊拉克石油公司。1946年末,埃克森和莫比尔石油公司撇开了伊拉克石油公司中的其他成员,共同购买了在“红线协定”范围内经营的阿美石油公司40%的股权。美国这两家石油公司的行动,实际上撕毁了“红线协定”,打破了10多年来中东地区跨国石
24、油公司瓜分石油资源的基本格局,美国跨国石油公司为其在中东进一步扩张扫清了道路。到1954年,中东已经没有一个产油国不受美国跨国石油公司的控制。,3.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前苏联的石油生产战前主要依赖高加索地区,特别是阿塞拜疆的巴库地区。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地区一再获得巨大突破,10年间陆续发现一系列大中型油田,仅开采量1亿吨以上的特大油田就有10个。尤其是1965-1966年相继发现世界第一大油田萨莫特洛尔油田(储量24亿吨)和世界第一大气田乌连戈伊气田。西西伯利亚1964年开始产油;1970年产量为3149万吨;1975年的产量已经上升到1.43亿吨,使全苏联石油总产量
25、上升到4.9亿吨。前苏联经历了两次石油生产的战略接替,探明储量和产量迅速上升,1973年前苏联石油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4.中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玉门、乌苏、延长三个油矿及东北几座人造油厂的石油年产量总共才12万吨。全国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集中国家的力量,促进石油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期间最重要的是1959年建国10周年前夕,在黑龙江发现了世界级油田大庆油田,1960-1965年开展了油田开发大会战。20世纪60年代前期,又陆续在渤海湾地区发现了大港油田、胜利油区、辽河油区。1975年发现了任丘高产油田,从而使中国在1978年石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进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 第三节 石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人力资源 管理 第一章 三节 石油 产业 形成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3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