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物源性细菌PPT课件PPT文档.ppt
《最新动物源性细菌PPT课件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动物源性细菌PPT课件PPT文档.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 述,以动物作为传染源,能引起动物和人类发生某些传染病的病原菌。,教学内容,布鲁菌耶尔森菌属鼠疫耶氏菌芽胞杆菌属炭疽芽胞杆菌、腊样芽胞杆菌,重点掌握内容,人畜共患病的概念;炭疽杆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鼠疫杆菌的致病性;布鲁菌所致疾病、防治原则。,人畜共患病,定义:由一种病原同时引起的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传播途径:人类通过直接接触动物或其污染物及蚊虫叮咬等不同途径而感染疾病。,芽胞杆菌属(Bacillus),G大杆菌多数为非致病菌(枯草杆菌等)少数为致病菌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用于生物战争的原因,生产提取相对容易多途径传播、杀伤力大生命力强
2、、几乎永不死亡,在1979年,前苏联的一所軍事研究实验室发生意外泄漏炭疽杆菌事件,受影响地区出现至少79例经呼吸道感染炭疽病例,其中68名病人死亡。09年3月24日,法国食品卫生安全署实验人员做动物实验时意外感染炭疽杆菌,截至26日已感染6人。一架飞机所运载的100公斤炭疽干粉(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芽胞杆菌),如果以烟雾的形式出现在夜晚的华盛顿特区上空,其产生出毒素最后可以夺去100万至300万条人命。这相当于一架飞机运载1000公斤沙林毒气所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的300倍。,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深埋于窑洞内感染炭疽杆菌的马,在20世纪80年代挖掘出尸骨后,造成当地村庄大面积感染,死亡十几人。英
3、国警察博物馆97年维修时,发现一小试管未知菌粉,经检验,是1918年德军遗留炭疽杆菌培养物,仍然存活。2007年,乌克兰基辅一座18世纪专门埋藏黑死病和炭疽病人尸体的公墓被意外掘开,尸体内细菌仍然存活,因处理及时,避免了大规莫的感染。,一、生物学性状,形态及染色:G+大杆菌,呈竹节样排列,是致病菌中最大的细菌。氧气充足、温度适宜条件下形成芽胞,位于菌体中间;活体组织内不形成芽胞。,培养: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卷发状菌落)有毒株在血平板上产生荚膜,为粘液性菌落,产生拉丝现象。抗原构造:菌体多糖抗原:耐热,多用于诊断荚膜多肽抗原:与毒力有关毒素蛋白抗原:免疫性与抗吞噬,抵抗力:很强。在干燥
4、土壤等处,可存活数十年,如被炭疽杆菌芽胞污染的草原,传染性可保持2030年。直接日光曝晒100小时、煮沸40分钟、140热3小时、110高压蒸气60分钟、以及浸泡于10%福尔马林液15分钟、新配石炭酸溶液(5%)和20%漂白粉溶液数日以上,才能将芽胞杀灭。,二、致病性,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抵抗血清阳离子蛋白的降解 芽胞:,保护性抗原(PA)-是炭疽杆菌外毒素的中心组分,辅助介导另两种成分进入细胞发挥作用。水肿因子(EF)-钙调蛋白依赖的腺昔酸环化酶,广泛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能触发中性粒细胞释放趋化因子,能抑制单核细胞产生TNF及IL-6,进而破坏宿主对细菌的防
5、御反应。致死因子(LF)-含锌的金属蛋白,具有蛋白酶活 性。是炭疽杆菌感染并致命的主要毒力因子。,炭疽毒素-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另外,炭疽毒素受体ATR的基因克隆也是目前被接受的一种毒力因子,主要可以识别细胞。三种成分单独存在发挥不了任何毒性作用,只有PA+EF或者PALF才能发挥强大的毒性作用。,所致疾病,传染源:病畜及其有毒的产物或污染物(接触感染)疾病:炭疽 接触皮肤炭疽(最常见、症状最轻)食用肠炭疽(少见,症状重,死亡率高)吸入肺炭疽,临床表现皮肤炭疽: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无痛性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肺炭疽:发病急,表现寒战、高热、咳嗽、咯血痰,常伴发败血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动物 细菌 PPT 课件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3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