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
《B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内外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和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特别提醒: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将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特别提醒: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实例:,如何辨别传出神经核传入神经?,(2)反射弧根据神经元的数目分为二元反射弧、三元反射弧和多
2、元反射弧。,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答案:C,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B刺激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C结构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解析:选C。,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脑外包有骨骼,脊髓外无骨骼B脑和
3、脊髓都与反射有关C反射仅与脊髓有关D神经元细胞位于脑和脊髓表面答案:B,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答案:A,考点二:兴奋的产生和传导,1神经元-基本结构-类型感觉神经元-参与感受器、传入神经的组成运动神经元-参与效应器、传出神经的组成中间神经元-一般位于中枢神经系统,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过程,1.K+外流、Na+内流的方式是?2.意义是什么?,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2.膜内
4、、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的关系是?,(2)特点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的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有人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因此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1)突触概念: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组成(模式图
5、):类型:,(2)过程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递质作用结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方式是?2.与此相关的细胞器有哪些?3.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特性?4.递质如何发挥作用?5.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6.递质发挥作用后的去路?,突触前膜,突触后膜,(3)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突触延搁:相对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在突触的传递速度较慢。,【易误警示】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概念的比较,b,4.兴奋在神
6、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突触部位的传递的比较,讨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吗?不一定,在离体实验中,是双向的,但在生物体内,反射发生时,是单向的。,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答案:B,5.探究或验证兴奋的传导方向,想一想:1.常用的电刺激设备有哪些?电极,铜锌叉。2.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原理是什么?用于研究兴奋传导时,有那几种情况?取决于电流计的两极间是否有电位差。设电流计的两
7、极分别连接在神经元的a,d两处,(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方法设计:电激图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方法设计:先电激图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激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考点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中枢,调节
8、机体最高级活动,同时控制脑干、小脑、脊髓等低级中枢的活动。),2.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划分,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特有的某种言语活动的功能障碍。,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下丘脑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BC D答案:D,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答案:A,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
9、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的高级中枢可对骨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d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b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c为神经与肌细胞的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d刺激骨骼肌,_(能或不能)在b处记录到电位。原因是_。(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神经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据此完成下列实验:如果用a
10、刺激神经,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表明_神经受损。如果_,表明部位c受损。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答案:(1)不属于(2)不能在c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3)传出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突触由_组成。(2)N释放神经递质是否耗能?_(是/否);若M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加,写出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的反射弧:_。(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外局部电流的移动方向是由_。(4)甲图中存在_个突触。,【尝试解答】(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3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