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病理生理学PPT课件.ppt
《9章病理生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章病理生理学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 习 目 标,1.说出黄疸概念、病因及发生机制2.简述黄疸分类及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3.简述胆红素的正常代谢,概 述,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是指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黄疸(jaundice):是指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所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等组织黄染。黄疸一般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红素正常含量大都在17.1mol(1mgd1)以下,当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mol(2mgd1)时,临床上即可出现明显黄疸。隐性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但临床上未见巩膜、皮肤、黏膜黄染。,第1节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胆红素的三个来源:,胆红素是一种四吡
2、咯色素。其有三个来源: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此种来源约占胆红素的80%;旁路性胆红素,此种来源约占胆红素的3%;组织中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酶类来源的胆红素约占17%。,血红蛋白和其他含血红素蛋白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形成未结合型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并随血流至肝后,随即被肝细胞摄取,与肝细胞内载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结合,被运送至滑面内质网。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再由肝细胞分泌入毛细胆管,并作为胆汁的一种成分经胆道排入肠内。在肠内被细菌还原为粪(尿)胆素原,绝大部分粪(尿)胆素原随粪便排出,小部分(约110)被肠黏膜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窦,到达肝窦的粪(尿)胆素原大部分
3、被肝细胞吸收,又重新随胆汁经胆道排出(肝肠循环),仅有小部分经体循环,通过肾排出。,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阳性。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时,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又称凡登白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第2节 黄疸的类型及发生机制,一、黄疸的类型,根据发病原因可将黄疸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三类;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三类。根据血清中增多的胆红素的性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即非酯型胆红素或间接反应胆红素)性黄疸和结合胆红素(即酯型胆红素或直接反应胆红素)性黄疸。,二、黄疸发生机制,(一)胆红素生成过多肝前性黄疸(二)肝对胆红素的处理障碍肝性黄疸(三
4、)肝外胆汁排泄障碍肝后性黄疸,胆红素生成过多肝前性黄疸,1原因及发生机制2特点,1原因及发生机制,(1)红细胞破坏增多 1)红细胞膜异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2)红细胞酶和能量代谢异常:由于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ATP来源只能通过无氧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两种途径产生。,(2)旁路性胆红素产生过多:此种情况比较少见,见于恶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此外,物理性和机械性因素等,易破坏红细胞。,2特 点,(1)血清中非酯型胆红素增多: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间接反应阳性。(2)粪(尿)中粪(尿)胆素原增多: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代偿性加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