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文档资料.ppt
《7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文档资料.ppt(1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传出神经药物概论,传出神经分类传出神经的突触传出神经的递质传出神经的受体传出神经的基本生理功能及效应产生的机制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1.传出神经分类,传出神经按解剖学可分为植物神经和运动神经。,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其都要经过神经节中的突触,更换神经元,然后才达到所支配的器官(平滑肌、心脏、腺体等)。植物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植物神经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的活动(不随意的活动)。,1)植物神经,运动神经自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后,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接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因此无节前和节后纤维之分。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随
2、意的活动)。,2)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E)两种。它们通过作用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影响下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的活动,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根据传出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不同,传出神经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全部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如汗腺的分泌神经、有些动物骨骼肌的血管舒张神经等;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节后纤维;运动神经。,3)胆碱能神经,胆碱能神经的神经元内能合成乙酰胆碱(ACh),当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神经元内能合成去甲肾上腺素(NE),当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去
3、甲肾上腺素。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属于此类。,4)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传出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末梢分为许多细微的神经分支,其分支都有连续的膨胀部分,呈稀疏串珠状,称为膨体。每个神经元约有3万个膨体。膨体内有线粒体,每一个膨体内约有1000 个囊泡,囊泡内可合成递质,贮存递质。,2.传出神经的突触,突触系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连接并完成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及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神经节,化学递质,效应器,受体,突触前膜:神经末梢靠近间隙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前膜是神经递质合成、贮存、释放的部位,前膜存在受体。突触后膜:效应器或次一级神经元靠
4、近的细胞膜称突触后膜,后膜上有与递质相结合受体。突触间隙:前膜与后膜间的空隙,间隙宽约有151000nm,间隙内存在有递质及灭活递质的酶。,3.传出神经的递质,神经冲动不是以生物电通过突触间隙直接达到次一级细胞,而是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从末梢的突触前膜释放出化学性物质递质(transmitter),作用于次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从而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递质在神经末梢的膨体内合成、贮存,由突触前膜释放,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产生效应,或被酶所灭活。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A)两种。突触的传递过程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对神经系统有高度选择作用
5、的药物,大多是影响突触传递的某一过程。,1921年Loewi的离体双蛙心灌流实验提示迷走神经可释放一种抑制性物质。1922年,Dale证明这种物质是Ach。1946年,Von Euler用类似的方法证明心脏交感神经兴奋会释放NA,与Ach相反可使心率加快。,1)Ach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消除,Ach的合成,乙酰胆碱递质的生物合成步骤,Ach的贮存,Ach释放到间隙后,被间隙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所水解,形成乙酸和胆碱,约1/3-1/2的胆碱被胆碱能神经主动摄取,供再利用。,Ach合成后进入囊泡,与囊泡内的ATP及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每一个囊泡内约含1000-50000分子的Ach。,
6、Ach的释放,胞裂外排和量子化释放。,Ach的消除,2)NA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消除,NA的合成,囊泡,胞浆,酪氨酸,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脱羧酶,多巴,多巴胺,酪氨酸羟化酶,NA,Ad,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其中酪氨酸羟化酶是限速酶,包括NA在内有儿茶酚胺类递质的生物合成步骤,NA的贮存,NA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贮存于囊泡中,一个囊泡内约含有10000分子的NA。,NA的释放,胞裂外排: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Ca2+进入末梢,Ca2+降低胞浆粘稠度,促进囊泡向前膜移动,囊泡与前膜融合,形成裂孔,NA排入突触间隙。量子化释放(quantal release):每一个“量子”相当一个囊泡的
7、释放量,一个“量子”释放不引起动作电位,数百个“量子”释放才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及效应。从囊泡中溢出、置换出NA。,释放的N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产生效应。,NA的消除,神经摄取或摄取贮存型:释放到间隙的NA约有75-90%被神经末梢摄取到囊泡内贮存重新利用。属主动转运机制。非神经摄取或摄取代谢型:心肌、血管、肠道平滑肌摄取NA,摄取的NA很快被COMT和MAO代谢。,摄取,消除,神经摄取的NA末进入囊泡的部分可被胞质中线粒体膜上的单胺氧化酶(MAO)破坏。非神经摄取的NA可被细胞内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和MAO所破坏。,传出神经化学递质传递冲动示意图,4.传出神经的受体,能选择性与
8、Ach结合的受体,称胆碱受体。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的胆碱受体对以毒蕈碱为代表的拟胆碱药特别敏感,称为毒蕈碱型胆碱受体,简称M受体;该受体兴奋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毒蕈碱样作用,即M样作用。阿托品类药物能选择性阻断M受体,4.1受体的分类:根据递质选择性与受体结合的不同而命名。,位于神经节细胞及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胆碱受体对烟碱特别敏感,称为烟碱型胆碱受体,简称N受体。该受体兴奋引起的效应称烟碱样作用,即N样作用。N受体可分为神经元型(N1型)和肌肉型(N2型)两种亚型。位于神经节细胞膜上的N1受体可被六羟季胺阻断;而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N2受体能被筒箭毒碱阻断。,能选择性与NA结合的受体,
9、称为肾上腺素受体。大部分分布于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汗腺除外)细胞膜上。依受体对激动剂敏感性的不同,分为肾上腺受体(简称受体)及肾上腺受体(简称受体)。肾上腺受体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的血管、虹膜辐射肌和腺体细胞等效应器细胞膜上,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肾上腺受体分为l受体和2受体,l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2受体主要在支气管、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以配体对不同组织M受体亲和力的不同,将M受体分为五种亚型,即M1、M2、M3、M4、M5。按分子生物学分为m1、m2、m3、m4、m5 五种受体,分别与上述各亚型对应。M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量约200
10、 000,有7个跨膜区(TM-)和3个胞浆环,3个细胞外环,N端位于细胞外,C端位于细胞内。各亚型M受体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连接TM和TM之间的胞浆环。,胆碱受体,1)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受体),M受体及七个跨膜区在膜上示意图,各亚型M受体的分布及功能:,M1:中枢皮质、海马:中枢兴奋。突触前膜:激动时抑制Ach释放。神经节:神经节去极化。胃粘膜壁细胞:胃酸分泌;胃肠活动。瞳孔括约肌、睫状肌。,ACh与M1或M3受体结合,G蛋白(Gq/11)激活,磷脂酶C(PLC)激活,磷脂酰肌醇酯分解,三磷酸肌醇(IP3),内质网贮存的Ca2+释放,胞浆内Ca2+浓度升高,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M1 胆
11、碱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M2:中枢、突触前膜:激动时抑制Ach释放。心脏: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激动时抑制。M3:外分泌腺: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胃肠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兴奋收缩。血管平滑肌扩张 中枢抑制M4:外分泌腺、平滑肌、中枢神经M5:中枢神经,ACh与心脏M2受体结合,G蛋白(Gi/Go)激活,钾通道激活,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抑制L-型钙通道,心肌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心肌收缩减弱、房室结传导减慢,cAMP水平下降,心脏起搏电流减弱,自律性下降,M2 胆碱受体的激动效应,2)烟碱型胆碱受体(N受体),N1(NN)受体:神经节N受体。N1受体兴奋引起神经节和肾上腺髓质兴
12、奋交感和副交感兴奋。N2(NM)受体: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N受体。N2受体兴奋引起骨骼肌收缩。,N受体是一种配体门控型离子通道。由四种不同的亚基构成五聚体(2)的糖蛋白。五个亚基都贯穿细胞膜,围绕成圆筒状,中间形成离子通道。两个亚基上都含有Ach结合位点,其余亚基仅起支持作用。Ach与位点结合后,引起通道构象改变,从关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从而调节Na+、K+、Ca2+的跨膜流动。,N受体及四个跨膜区在膜上示意图,肾上腺素受体,按目前标准将肾上腺素受体(AR)分为1、2 和受体三大亚型。其中1又分为1A、1B、1D三种亚型,2又分为2A、2B、2C三种亚型,受体又分为1、2、3三种亚型。肾上腺素受
13、体(包括受体和受体)与M胆碱受体相似,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有7个跨膜区段,之间形成3个细胞外环和3个细胞内环。递质或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后,触发信号转导途径,调节细胞功能。,三种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结构模式图,1受体:皮肤、粘膜血管,内脏血管的1受体激动时血管收缩,冠状血管收缩;胃肠平滑肌松弛。,1)受体,突触前膜:激动时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突触后膜(20%):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胃、肠平滑肌松弛,脂肪分解。,2受体:,1受体激动效应的信号转导过程,1受体:心脏1受体激动时兴奋性增加,心收缩力加强,传导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2受体:支气管平滑肌、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的2受体激动时均表现为
14、扩张;骨骼肌收缩。糖原分解、糖异生、脂肪分解。突触前膜受体:激动时促进NA释放。中枢受体:激动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2)受体,受体激动药与1,2 或3受体结合,激动兴奋性G蛋白(Gs),激活L-型钙通道,腺苷酸环化酶(AC)激活,肌肉收缩增强,cAMP水平升高,底物蛋白磷酸化,产生各种效应,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激活,受体激动效应的信号转导过程,细胞外信号(激动剂、激素、神经递质、Ca2+等)(作为第一信使),G蛋白活化或离子通道开放,效应器(Ca2+,K+离子通道、AC、GC、PLC),受体的激活与信号转导小结:,第二信使(cAMP、cGMP、IP3、DAG、Ca2+、PKC),生 物 效
15、应,4.2 突触前受体对递质释放的调节,4.3 传出神经所支配效应器受体的分布及其效应,4.3 传出神经所支配效应器受体的分布及其效应,5.传出神经的基本生理功能及效应产生的机制,机体多数器官都同时接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与胆碱能神经的双重支配。当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表现心脏兴奋,心跳加快,皮肤黏膜与内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舒张,瞳孔扩大等,相当于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上述生理功能的改变有利于机体机能活动增强和对环境应激反应的需要。,传出神经的基本生理功能,当机体进行休整和能量蓄积时,就发生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兴奋过程,基本表现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相反的生理效应,
16、即心跳弛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对机体多数器官作用基本相反,可是从整体来看,这两类神经功能的相互拮抗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它们的功能既对立,又统一,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5.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结合后能激动受体,产生与递质相似作用的药物,称为拟似药或激动药,如拟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结合后不激动受体,而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与递质相反作用的药物,称为拮抗药或阻断药,如抗胆碱药、抗肾上腺素药。,1)直接作用于受体,密胆碱能抑制Ach的合成,产生阻断作用。Ac
17、h的失活主要是被胆碱酯酶水解,而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AchE活性,减少Ach破坏,从而增加突触间隙中Ach的浓度,产生拟胆碱作用。,2)影响递质,NA的消除与乙酰胆碱不同,NA主要靠突触前膜的摄取进入囊泡中的贮存部位而失活。亦可被酶所破坏,酶对NA的破坏不是NA立即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关酶抑制药实际意义不如抗胆碱酯酶药。通过促进递质的释放而发挥拟似递质作用的药物,如麻黄碱,它可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NA;氨甲酰胆碱可促进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Ach。亦可通过影响递质在神经末梢的贮存而发挥作用。如利血平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囊泡对NA的摄取,使囊泡内贮存的NA逐渐减少乃至耗竭,妨碍去甲
18、肾上腺素能神经冲动的传导,表现出拮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作用。,按照药物对传出神经突触传递过程的主要作用环节(递质或受体)及作用性质(拟似或拮抗,激动或阻断)进行分类。,6.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二、拟胆碱药与抗胆碱药,拟胆碱药(cholinomimetic drugs)是一类作用与递质乙酰胆碱相似的药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胆碱受体激动药及发挥间接作用的抗胆碱酯药两种类型。,胆碱受体激动药,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氨甲酰甲胆碱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抗胆碱酯药,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吡啶的明、毒扁豆碱难逆性
19、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拟胆碱药,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理化性质】为胆碱能神经递质,属季铵类化合物,可人工合成。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易分解。【体内过程】脂溶性低,不易透过生物膜,口服不吸收,也难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胃肠道的Ach易在AchE的作用下迅速水解失效,只有当大剂量静脉注射时才能出现药理作用。作用广泛,选择性不高,因此在临床上无应用价值。,胆碱受体激动药,M、N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Ach直接作用于M受体和N受体,产生M样作用和N样作用。M样作用:Ach小剂量即能兴奋M受体,发挥相当于兴奋胆碱能神经全部节后纤维所产生的作用。即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
20、、胃肠道与泌尿道等平滑肌兴奋,括约肌松弛,汗腺、唾液腺等腺体分泌增加,眼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等。,N样作用:Ach剂量稍大可兴奋神经节上的N1受体,发挥相当于兴奋运动神经及全部植物神经节所产生的作用,胃肠道、膀胱和腺体以胆碱能神经占优势,心肌和小血管以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占优势,故Ach兴奋N1受体的结果是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Ach 还可兴奋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N1受体,引起肾上腺素释放。Ach还能兴奋运动神经终板上的N2受体引起骨骼肌收缩。中枢神经系统中有M和N受体分布,但Ac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Ach的中枢作用不明显。【临床应用】无临床应用价值,作
21、为药理学研究工具药。,氨甲酰胆碱(Carbachol,Carbamylcholine),【理化性质】又名卡巴胆碱,卡巴可,为人工合成的胆碱酯类,化学结构与Ach相似。无色或淡黄色小棱柱形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潮解性。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耐高温。【体内过程】不易被AchE水解,故作用时间较长。由于体内作用广泛,选择性较差,副作用较多,很少全身给药。,【药理作用】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能直接兴奋M受体和N受体,并可促进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发挥间接拟胆碱作用。用药35分钟,唾液分泌增强,持续30分钟左右。用药3040分钟胃液分泌可增加几倍,肠液的分泌可增加23倍,可持续1.53h。氨甲酰胆碱是
22、胆碱酯类作用最强的一种,其特点为性质稳定,作用强且持久;对胃肠、膀胱、子宫等平滑肌器官作用强。对心、血管系统作用较弱。小剂量即可促使消化液分泌,加强胃肠收缩,促进内容物迅速排出,增强反刍兽瘤胃的反刍机能。一般剂量对骨骼肌无明显影响,但大剂量可引起肌束震颤,乃至麻痹。,【不良反应】禁用于老年、瘦弱、妊娠、心肺疾患及机械性肠梗阻等患畜;切勿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中毒时可用阿托品进行解毒,但效果不理想;为避免不良反应,可将一次剂量分作23次注射,每次间隔30分钟左右。【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胃肠弛缓、肠便秘、胃肠积食、前胃弛缓、分娩时与分娩后子宫弛缓、胎衣不下及子宫蓄脓等。,槟榔碱(Arecoline),
23、【来源】为槟榔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现可人工合成。【作用】能直接兴奋M受体和N受体,具有比毛果芸香碱更强的M样作用,兼具N样作用。可促使胃肠蠕动增强,子宫收缩和膀胱收缩,虹膜扩约肌收缩而使瞳孔缩小,眼内压下降等,对平滑肌的作用比毛果芸香碱强,与毒扁豆碱相似,对腺体的作用强度与氨甲酰胆碱大致相同。槟榔碱有驱绦虫作用,作用机理与拟胆碱作用有关。,【不良反应】作用较强烈,安全范围小,尤其对牛、羊呼吸道平滑肌和腺体分泌的作用强烈,宜慎用。【临床应用】兽医临床常用于驱绦虫。,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理化性质】又名匹鲁卡品,系由毛果芸香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现已能人工合成,常用其
24、硝酸盐。硝酸毛果芸香碱为有光泽的无色晶体,极易溶于水,味微苦,水溶液稳定,遇光易变质。,M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毛果芸香碱能直接选择性兴奋M胆碱受体,产生与节后胆碱能神经兴奋时相似的效应。对多种腺体和胃肠平滑肌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大剂量时亦能出现N样作用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眼部的作用明显,无论是局部点眼还是注射都能兴奋虹膜括约肌上的M胆碱受体,致使虹膜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使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于通过虹膜静脉窦进入循环,从而降低了眼内压。,M胆碱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对眼的作用上:胆碱受体阻断药的作用;下:胆碱受体激动药的作用;箭头示房水流向及睫状肌收缩或松弛的方向,房水出路箭头示房水回流方
25、向,【不良反应】妊娠动物不用,完全阻塞的便密不用,使用后应注意补液。出现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救。【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大动物不全阻塞性肠便密、前胃弛缓、瘤胃不全麻痹。0.52%的溶液点眼,作缩瞳剂,治疗眼科疾病。,氨甲酰甲胆碱(比赛可灵,Bethanecholine),为人工合成的胆碱酯类。与氨甲酰胆碱一样,不易被胆碱酯酶水解。主要表现为M样作用,N样作用微弱或没有,对胃肠道、膀胱和虹膜等平滑肌器官有较强的选择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比较微弱,作用强度仅为氨甲酰胆碱的1/10,阿托品可迅速阻止或取消其M样作用,因此临床应用安全性大。,三种胆碱酯类药物的作用比较,毒蕈碱由捕蝇蕈中分离提取。毒蕈碱与M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用 传出 神经系统 药物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