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文档资料.ppt
《掌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掌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ppt课件文档资料.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桡骨远端骨折: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该位置处于松质骨和密质骨交接处,为解剖薄弱处容易发生骨折。,桡骨远端解剖,治疗方法,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外固定支架关节镜辅助复位+外固定或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移植,比较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4月我科采用掌侧、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5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差别。,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时间为外伤后2-10天,平均8天,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40-78岁,平均55岁,伴有其他部位骨折的15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10例。,掌侧组:19例行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1
2、0例、普通T型钢板9例,其中有5例因背侧骨折复位困难联合应用克氏针内固定;背侧组:16例行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7例,普通T型钢板9例。,手术方法,掌侧组:,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动脉的之间将旋前方肌拉开,充分曝露术野,2.分离血管、神经束,其他组织都被拉向尺侧,使旋前方肌依附在桡骨边,通过手法整合复位,尽量能达到解剖复位,并用克氏针等作临时固定。,安置钢板、螺钉固定,背侧组,46岁,男性,左桡骨远端骨折,58岁,女性,右桡骨远端骨折,50岁,男性,,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二周两组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两组均无伤口感染。术后X片评价两组同术前差异
3、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并发症比较,背侧入路钢板有3例出现肌腱粘连,术后1年取出钢板时行了肌腱粘连松解,1例出现螺钉断裂,掌侧入路有1例正中神经牵拉伤,术后给予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恢复,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桡骨远端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其中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桡骨远端骨折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和中老年两个年龄段。在青少年,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与患者户外活动及骨骼发育有关,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在中老年,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
4、其原因与高龄及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相关。,侧位:掌倾角,正位:桡骨高度 尺骨方差,正位:尺偏角,侧位:掌倾角,手法复位指南,桡骨的短缩15侧位X线片示桡骨远端成角范围:背侧15掌侧20 关节内台阶或间隙2 mm 乙状关节面台阶或间隙2 mm,掌倾角:掌倾角减小,会造成桡骨最大负荷区更 集中,并向背侧转移,增加下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张力,使负荷增加致前臂旋 转。尺偏角:尺偏角丢失可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和尺骨负荷增加,尺偏角 变小与握力下降有关。桡骨长度:桡骨短缩超过2mm会有强度丧失的表现,短缩超过4mm不仅 有强度丧失还会伴有疼痛。,手术治疗,显著的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者背侧粉碎达50%或者超过
5、干骺端直径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有移位关节面移位台阶2mm主要骨折块成角20短缩10mm年龄60,检查,X-ray CT MRI 关节镜检查,钢板固定,极不稳定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背侧入路,背侧皮质粉碎骨折精确的骨折复位允许骨缺损填充,掌侧入路,入路熟系暴露清晰骨面平整便于放置钢板良好的肌肉覆盖无肌腱激惹关节内骨折掌侧入路有时需要关节镜辅助复位,本研究显示单纯采用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其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等均可以得到改善或恢复,对于背侧骨块粉碎严重、复位困难的患者辅助背侧小切口复位克氏针固定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又可以避免因背侧钢板而刺激磨损拇长伸肌腱的情况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掌背侧 钢板 治疗 桡骨 远端 骨折 ppt 课件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