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精神疾病.ppt
《[临床医学]精神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精神疾病.ppt(4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部分 精神疾病第一节 概述 考点:1.概述:(1)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2)精神障碍的病因学。2.症状学:(1)认知障碍;(2)情感障碍;(3)意志行为障碍;(4)注意、记忆、智能障碍;(5)自知力及诊断意义;(6)常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3精神障碍的检查和诊断:(1)病史采集的原则和内容;(2)精神检查的原则和内容;(3)精神科诊断的基本步骤;(4)CCMD-3、ICD-10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一、精神病学的概念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二、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
2、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精神活动的异常,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精神病特指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最典型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重型躁狂症和抑郁症,是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三、精神障碍的病因大多数所谓功能性精神障碍没有明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只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少数几类病因相对明确。精神障碍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学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感染、躯体疾病
3、、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其中,遗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相对明确的病因。,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其中人格因素与某些精神障碍关系密切,如强迫型人格与强迫症。应激一般只是精神障碍的诱因,临床上,与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主要有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第二节 症状学一、症状学概述人的正常精神活动按心理学分为感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理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4、。,二、认知障碍(一)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 2、知觉障碍 包括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如将输液管看做是一条蛇。,(2)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按幻觉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其中,幻听最常见,患者可以听到风吹声、雷电声、流水声,此称为非言语性幻听,属原始性幻听,多见之于脑局灶性病变。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如听到窗外有人以第三人称的身份评论患者,说他工作不认真,上班总迟到,称为评论性幻听,属第三人称幻
5、听。,有时幻听以第二人称的身份命令患者做某事,称为命令性幻听,属于第二人称幻听。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其中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幻视也很常见,在意识障碍时,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质,多见于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幻视见于精神分裂症。,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真性幻觉时,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假性幻觉时,幻觉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如患者总感觉心里边有人和他说话,不是通
6、过耳朵听到的。,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和心因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如患者听到钟表响就能听到有人议论他。前者是现实存在的声音,后者是幻听,涉及的是同一感觉器官。反射性幻觉指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就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3)感知觉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常见:视物变形症(患者感到周围的人或物体在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了变化,如视物显大症和视物显小症)、,空间知觉障碍(患者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
7、改变)、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正确的知觉体验,如感觉时间停滞了)、非真实感(患者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看到窗外的街道象舞台一样,汽车象玩具模型。,(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有思维奔逸(多见于躁狂症)、思维迟缓(多见于抑郁症)、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化声、思维扩散、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以上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理性赘述(见于癫癎、脑器质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强迫观念(见于强迫症)。,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和超价观念,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
8、的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有以下特征: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妄想按其起源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患者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患者感到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得使他迷惑不解,而且对他具有特殊意义或不祥预兆,但很快即发展为妄想)。,原发性妄
9、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有:被害妄想(最常见的一种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可见于躁狂症)、罪恶妄想(可见于抑郁症)、嫉妒妄想、钟情妄想、思维被洞悉妄想(以上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等。,三、情感障碍在精神疾病中,情感障碍通常表现三种形式,即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波动性的改变及情感协调性的改变。(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包括情感高涨(多见于躁狂症)、情感低落(多见于抑郁症)、焦虑、恐惧等。,(二)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包括情感不稳、情感淡漠(可见于单纯型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易激惹等。(三)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包括情感倒错(多见于
10、精神分裂症)、情感幼稚等。,四、意志行为障碍(一)意志障碍 包括意志增强、意志减弱(常见于抑郁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意志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精神衰退时及痴呆)及犹豫不决。(二)行为障碍,常见的动作行为障碍如下:1、精神运动性兴奋:(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躁狂症。(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如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及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谵妄时也可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性行为。,2、精神运动性抑制:指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减少。临床上包括木僵、蜡样屈曲、缄默症和违拗症。(1)木僵: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轻度木僵称作亚木僵状态,严重的
11、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称为紧张性木僵,较轻的木僵可见于严重抑郁症、急性应激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分别称为抑郁性木僵、反应性木僵和器质性木僵。,(2)蜡样屈曲是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任人摆布肢体,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维持不动。如将患者头部抬离床面,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可维持这种姿势很长时间,称之为“空气枕头”,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3)缄默症指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见于癔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4)违拗症指患者对于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而且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若患者的行为反应与医生的要求完全相反时称作主动违拗。若患者对医生的要求都加以拒绝而不作出行为
12、反应,称作被动违拗。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3、刻板动作指患者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4、模仿动作指患者无目的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存在,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5、作态指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动作、姿势、步态与表情,如做怪相、扮鬼脸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五、注意、记忆、智能障碍(一)注意障碍 包括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狭窄。(二)记忆障碍 包括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三)智能障碍 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痴呆两大类型。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
13、前(18岁以前),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根据智商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4个等级: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在5069之间)、中度精神发育迟滞(3549)、重度精神发育迟滞(2034)和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20 以下)。,痴呆是一种综合征,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没有意识障碍。其发生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分为全面性痴呆及部分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可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障碍。包括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童样痴呆和抑郁性假性痴呆。,六、自知
14、力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一。自知力缺乏是精神病特有的表现。,七、常见的精神疾病综合征 包括幻觉-妄想综合征,急性脑综合征,慢性脑综合征,紧张综合征,遗忘综合征,情感综合征及神经衰弱综合征等。,第三节 CCMD-3、ICD-10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目前为第三版(CCMD-
15、3)。,附:CCMD-3 分类0 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表示 ICD-10 编码,以下均与此相同00 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F00 01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F01 02 其它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F0203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F02.8,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10-F19;F55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F10F1911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病性障碍F20F29,3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F30-F39 30 躁狂发作F3031 双相障碍F3132 抑郁发作F3233 持续性情感障碍F3439
16、其它或待分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F39,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F44,F43,F40-49 40 癔症F4441 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F4342 神经症F40-49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F50-F59 50 进食障碍F50 51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F51 52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F52,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F60-F69 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F70F79;F80F89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F90F98 9 其它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F09;F29;F99 90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F9992 其它心理卫生情况
17、F9999 待分类的其它精神障碍F99,WHO公布的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简称国际疾病分类,目前为第十版(ICD-10)。,ICD-10主要分类: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
18、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缓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模拟题:1、精神检查的技巧哪项不对A.学会观察病人的言行、表情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B.耐心倾听病人的表述C.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D.对有妄想的病人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妄想进一步加重E.要寻找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检查性交谈的切入点,2、诊断精神障碍最好的办法是A.实验室检查B.心理测验C.既往病史资料D.现症精神状况检查 E.横向的现症精神状况结合纵向的病史材料,3、一男性病人,近一月出现幻听,此病人最不可
19、能的诊断是A.精神分裂症B.器质性精神障碍C.慢性酒精中毒D.神经衰弱 E.偏执性精神障碍,4、关于思维障碍的诊断意义以下哪项不对A.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联想松散,思维破裂,思维中断等常指向精神分裂症B.在意识不清晰的状况下常出现思维结构方面的障碍C.慢性的脑器质性精神病常出现病理性赘述D.联想加速,思维奔逸主要见于躁狂症E.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主要见于抑郁症病人,5、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感觉条件差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C.疲劳D.谵妄状态 E.以上都对,6、关于幻觉的定义为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C.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20、感知体验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7、不一定有诊断意义的听幻觉为A.争论性幻听B.评论性幻听C.命令性幻听D.原始性幻听E.内容为指责、辱骂的听幻觉,8、听幻觉最常见于A.躁狂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癔症 E.强迫症,9、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A.思维迟缓B.思维散漫C.病理性赘述D.思维中断E.牵连观念,10、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D.是癔症的典型症状E.是癫痫的典型症状,11、关于思维奔逸,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B.是躁狂症的常见症状C.是反应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 D.是神经衰弱
21、的常见症状E.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12、病人原先无任何精神异常,某次听广播时突然坚信播音员在说他,而他的生活经历与当时的广播内容并无明显联系.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A.听幻觉B.原发性妄想C.继发性妄想D.思维散漫E.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3、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疾病是A.神经衰弱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癔症 E.强迫症,14、关于自知力以下哪项正确A.自知力就是指病感B.自知力是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C.神经症患者都有自知力D.重性精神病患者都没有自知力E.有自知力的病人较没有自知力的病人预后好,15、板言语常见于A.强迫症 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器质性精神病 E.癔症,16
22、、意志增强常见于A.精神分裂症青春型B.精神分裂症偏执型C.精神分裂症单纯型D.精神分裂症紧张型E.慢性精神分裂症,17、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部分或全部不能再现以往的经验称为记忆错误B.由于再现的失真而引起的记忆障碍称为遗忘C.病人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亲身经历的记忆称为错构 D.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或地点上搞错了,称为错构E.病人把从未见过的人当作熟人或朋友认识,称为虚构,18、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A.精神分裂症青春型B.躁狂症C.精神分裂症紧张型D.谵妄状态 E.药物中毒,19、病人呆坐于一旁,对医生的任何提问均不作回答,医生让其开口喝水时,患者却双唇
23、紧闭,扭头逃避面前的杯子,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A.缄默症B.主动违拗C.被动违拗D.木僵 E.作态,20、周某,65岁。医生问他:“你吃饭了吗?”答“刚吃过”,问:“你多大岁数了?”答“刚吃过”。问:“你家在那里住?”答:“刚吃过”。A.刻板言语 B.模仿言语 C.重复言语 D.持续言语 E.音韵联想,21、关于思维破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思维联想松弛,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 B.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患者可能说出或写出完整的句子,但各句之间缺乏联系,变成词句的堆积。C.患者意识模糊,说出的话令人难以理解,句子之间缺乏联系,缺乏主题。D.患者思维联想迂回曲折,枝节较多,
24、对一些细节容易作详细的描述,难以打断及纠正。E.患者思维过程突然中断,片刻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与前面的话题无任何联系。,22、窗前落下一片纸屑,病人突然意识到有人在散发传单陷害自己,这病人可能的症状为A.反射性幻觉B.机能性幻觉C.心因性幻觉D.原发性妄想E.继发性妄想,23、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变得灰蒙蒙一片,没有生气,似乎隔着一层膜,这种症状最可能为A.幻觉B.非真实感C.交替人格D.双重人格E.意识朦胧状态,24、属于假性痴呆的是A.精神发育迟滞B.急性血管性痴呆C.麻痹性痴呆D.童样痴呆E.匹克病痴呆,25、思维贫乏A.是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B.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C.是抑郁
25、症的常见症状 D.是躁狂症的常见症状E.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26、医生问病人为什么住院了,病人答道:“我有2个孩子,红桃代表我的心,你放开手,是计算机病毒,保养自己”,这属于什么症状A.思维奔逸B.病理性赘述C.刻板言语D.持续言语E.思维破裂,27、病人在意识清晰情况下,头脑中涌现大量思维,伴不自主感是 A.强迫观念B.强制性思维C.被动体验D.物理影响妄想E.思维被插入,28、关于妄想以下哪项正确A.妄想都是与事实不相符的信念B.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C.妄想是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的信念D.妄想是一种坚信不移的信念E.妄想与患者的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相称,29、随境转移主要见于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精神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