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PPT课件.ppt
《29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学习提要,复习凝血和抗凝血过程的动态平衡重点掌握肝素、双香豆素、抗栓药(抗血小板药和纤维蛋白溶解药)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止血药的作用及其应用。一般了解抗贫血药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作用机制和应用自学。,2,血液凝固过程为多种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过程。已知的凝血因子有十二种,尚有前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和血小板磷脂。凝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因子的激活 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3,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外源性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Ca2+,Ca2+,Ca2+,Ca2+,Ca2+,4,生理情况,抗凝系统促凝血系
2、统,当血管壁损伤(内、外源性),激活凝血因子,形成血栓。血栓是多种疾病的病因或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心病、脑血管病;,5,2.血栓形成(Thrombosis),“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的命名人德国的Rudolf Virchow教授于1856年提出 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6,血流因素:血流是否淤滞,7,血管因素:血管壁受损,8,血小板因素:形成血小板血栓,9,凝血系统:纤维蛋白形成,10,纤溶系统:纤维蛋白溶解,血管修复,11,血液的淤积、凝血酶系统障碍、血小板的粘附等。血栓容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凝血是复杂的生化反应,有十几个凝血因子。血小板、Ca+、因子a
3、、a等是凝血的重要因子。抗凝血药影响凝血因子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12,凝血因子血小板血管内皮促凝功能,血流抗凝蛋白纤溶蛋白血管内皮抗凝功能,正 常 止 血 状 态,促凝血活性,抗凝血活性,13,促凝血活性凝血因子血小板血管内皮促凝功能,抗凝血活性血流抗凝蛋白纤溶蛋白血管内皮抗凝功能,血流改变 血流淤滞与涡流,血管损伤,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活化凝血因素:纤溶因素:纤溶活性降低,胶原、微纤维暴露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释放,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机制,血栓形成是机体促凝血活性与抗凝血活性失衡的结果,抗凝功能减弱,促凝功能增强,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抗凝蛋白缺陷,血液成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主要
4、临床表现,一过性缺血发作缺血性中风,心绞痛(稳定性、不稳定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间歇性跛行急性肢体缺血,静息痛,坏疽,坏死,缺血性猝死,16,第一节 抗凝血药抗凝血药:指通过影响凝血因子,抑制血液凝固的一类药物。,药物分类 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肝素香豆素类枸橼酸钠,17,一.注射用抗凝血药,肝素(heparin),化学结构,18,肝素(heparin)【来源和体内过程】最初从肝脏发现而得名,药用的肝素主要从猪、牛肺脏和猪小肠粘膜提取。化学结构为粘多糖硫酸酯,分子量大(5000-30000),有大量硫酸根,大量阴电荷,呈强酸性。口服无效(分子量大,不易跨膜转运)1.皮下和肌肉注
5、射引起血肿,常静脉给药,静注后立即生效。,19,2、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以代谢物形式排出体外,少量以原型经肾脏排泄。3、抗凝活性t1/2与给药剂量有关。,20,【药理作用】抗凝血(体内、外)特点:(1)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2)作用强大、迅速。【机理】血浆中凝血酶抑制物抗凝血酶(AT-III),与凝血酶等形成复合物,灭活凝血酶(a)及a、a、a、a等凝血因子。肝素+AT-III复合物,加速(千倍)灭活作用。,21,2.其他作用:释放脂蛋白酯酶,水解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起调血脂作用.抑制炎性介质活性和炎性细胞活动,具有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
6、,22,【临床应用】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防止血栓的形成、扩大,无溶血栓作用。用于防治脑 血栓 肺血栓、静脉血栓、心肌梗死(范围大,高凝状态)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使用抗凝,可避免消耗凝血因子,致继发出血。后期(低凝)不用。3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操作等。4.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23,【不良反应】1、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2、孕妇应用,引起早产和胎儿死亡。3、长期应用引起骨质疏松,发生自发性骨折。4、其他:过敏、血小板减少。,24,肝、肾功能不全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孕妇都禁用肝素。,【禁忌症】,25,低分子量肝素
7、(LMWHs)药物:依诺肝素、替地肝素 特点:(1)抗因子Xa IIa 不必检测抗凝活性。(2)分子量小,与血小板因子4亲和力低,较少 引起血小板减少,作用强,出血危险少(3)半衰期长,皮下注射200-300分钟,为肝素 的2-4倍。应用:防止手术静脉血栓,急性心梗,不稳定型心绞 痛,血透等。,26,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常用药物:双香豆素(coumarins)、华法林(warfarin)抗凝特点:1、作用缓慢、持久2、体内抗凝,体外无效作用机制:香豆素类是维生素K拮抗剂,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使凝血因子、停留在无活性的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27,
8、香豆素类(coumarins)口服抗凝药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因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药。代表药:该类药物药理作用相同。,双香豆素,28,1、口服有效,但起效慢;2、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99%;3、华法林口服吸收完全,起效快;双香豆素吸收慢而不规则;4、肝脏代谢,以代谢物的形式从肾脏排泄。5、新抗凝还原型代谢产物仍有抗凝作用。,【体内过程】,29,【临床应用】相似肝素。用于心肌梗死、风心病、心瓣膜手术等,防止血栓形成、扩大。优点:口服有效,作用持久,应用方便。缺点:起效慢,剂量不容易控制。,30,【不良反应】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5%),可用维生素K对抗,必要时用新鲜血液或血
9、浆。预防: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正常2倍。禁忌症:同肝素。,31,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s,溶栓药)促进纤溶酶原纤溶酶,溶解血栓。对陈旧性血栓无效,作用无特异性易致出血。,常用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重组葡激酶(staphylodinase)阿尼普酶(anistreplase),32,链激酶(溶栓酶,streptokinase,SK)1.来源:-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蛋白质。抗体:链球菌感染,产生溶栓酶抗体(先导量中 和抗体;治疗量)。2.作用:SK+纤溶酶原复合物 纤溶酶
10、原纤溶酶溶解血栓,对陈旧血栓无效(血栓 6h).3.应用:急性血栓病(肺栓塞、静脉血栓、心肌梗死)4.不良反应:1.诱发出血,对抗纤溶酶药,严重者输血。2.少数过敏(高热、休克),抗过敏药对抗。,33,阿尼普酶作用:无血栓时作用很弱,有血栓时催化纤溶酶纤溶酶,溶栓。应用:急性心肌梗死(可大剂量静注,作用),含链激酶,具抗原性。,34,尿激酶(urokinase,UK)1.来源:肾细胞合成,人尿中提取。2.作用、用途与链激酶相同,无抗原性,用于链激酶过敏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由血管内皮产生,DNA重组技术制备,选择性作用于血栓,对循环中纤溶酶原弱,相差数百倍。应用:急性心肌梗死(静滴
11、),过量出血。,35,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antiplatelet drugs)血小板被多种因子,如ADP、凝血酶、AD、5-HT、PG、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激活。发生与血管壁胶原粘附,释放ADP,导致聚集,促进血栓形成。血小板还合成、释放花生四烯酸,参与形成血栓素(TXA2),促进形成血栓。血小板激活后释放多种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理过程。,36,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是一类可以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的药物。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抑制血小板代谢药物(阿司匹林)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物(噻氯匹定)凝血酶抑制药(阿加曲斑,水蛭素)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阻断药(阿昔单抗)
12、,37,一、抑制血小板代谢药物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环氧酶的活性,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PG的生物活性及其代谢的调节,膜磷脂,花生四烯酸,LT白三烯,PGI2,PGF2,PGE2,TXA2,前列环素 合成酶(血管内皮),前列腺素合成酶,血栓素合成酶(血小板),收缩支气管白细胞趋化诱发炎症,抑制血小 板凝集扩张血管,收缩支气管收缩血管收缩子宫,舒张支气管扩张血管收缩子宫诱发炎症保护胃黏膜,促进血小 板聚集收缩血管,磷脂酶A2,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环氧酶,脂氧酶
13、,抑制,PGH2,(1)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Aspirin)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1.抑制环氧酶,阻碍AA衍变为PGH2和TXA2。2.抑制血小板释放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3.抑制内源性ADP、5-HT等释放。4.抗炎作用。,临床评价:1)最经济,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制剂;2)抗血小板作用相对较弱,胃肠道副作用。用法:阿斯匹林:50mg-100mg q.d.,如无禁忌症,所有PCI手术患者均应首选并持续服用。阿司匹林服用后30-40分钟血浆峰值即可出现,服药1小时出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生物利用度为40%-50%。但如服用肠溶片,则血浆峰值于服药后3-4小时出现。阿司匹林可
14、以胃吸收。因此,若为达到速效,而且在用肠溶片时,应嚼碎服用。,【临床应用】,作用特点:优点:在于不可逆行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从而长期抑制血小板功能和血小板依赖TXA2的形成。缺点:在一定浓度,不加选择地抑制了环氧化酶的所有形式,使得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的PGI2的生成减少。,43,双嘧达莫(潘生丁)作用:cAMP(1)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破坏。(2)抑制腺苷摄取激活AC,使cAMP,抗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弱。2.应用:防止血栓形成,常与华法林合用。,44,45,噻氯匹啶1.作用:抑制多种活化因子(ADP、胶原、血小板活 化因子、凝血酶等),抗血小板聚集。特点:作用强,口服有效,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9 作用 血液 造血 系统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0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