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PPT文档.ppt
《最新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PPT文档.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举例1:盲目用药:,有证据的药治无证据的病(“假病”给“真药”:),病例摘要:女,55岁,阵发性胸闷痛5年,伴失眠、心悸。劳累后及生气时诱发,几s-hr/次,部位不固定,为丝丝拉拉针刺样,伴后背部持续性隐痛,按摩后或叹气后可减轻。多次ECG多导:T倒/低平,ST段下移0.05mV,无动态改变。平板运动(-)(Bruce 4级,未服阻滞剂)。血压有时偏高。否认糖尿病及吸烟史。有颈椎病史。已闭经2年。,就诊查体:血压140/90mmHg,HR 88 bpm。ECG示非特异性的ST-T改变,无动态改变。血LDL-C 3.4mmol/L,TG 1.9 mmol/L,HDL-C 1.4mmol/L,TC
2、 6.1 mmol/L,血Glu5.6 mmol/L。血ALT、CK、Cr及T3T4Tsh均正常。血粘度增高。,外院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外院初步治疗:心痛定10mg tid,消心痛10mg tid,阿司匹林50 mg qd,阿伐他汀10 mg qn,倍他乐克25mg bid。间断点滴“活血化淤中药”。常觉头痛、下肢踝部水肿,胸闷痛间断频发。,本院诊断:胸闷痛待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高血压(1级)。经对症,胸痛及顾虑严重,冠造影(-)。本院调整治疗:(1)药物:比索洛尔2.5mg,qd;通心络3#tid/复方丹参滴丸10粒 tid;芬那露0.2 tid。(2)健康教育,消除顾
3、虑;(3)鼓励体力活动,社交活动。(4)改变生活方式,低盐、低脂、低甜食,控制体重。,3个月后,胸痛明显减轻,血压120/80 mmHg,HR 72 bpmLDL-C 3.2mmol/L,TG 1.7 mmol/LECG:V1-V4T倒减轻,余(-),随访。,病例分析与点评:(1)中年女性、胸闷痛不典型,且平板运动阴性(-),无CHD危险因素,临床诊断不考虑冠心病。其胸闷痛伴后背部持续隐痛:颈椎病?(2)顾虑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冠造适应症。冠造(-),排除CHD。但不主张对所有胸闷者,一律冠造。,病例分析与点评:(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更年期时,往往交感神经兴奋,故服阻滞剂,合用芳香开窍类的
4、中成药及合适的镇静药。(4)因硝酸酯类可引起头痛,心痛定可致踝部水肿,心痛定早不推荐用于高血压。故将2药停用。,病例分析与点评:(5)因血压刚达高血压标准,血脂(-),低中危者,故先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上述药物也有降压作用。使血压和血脂均达标,LDL-C 3.4mmol/L。(6)症状重的功能性心血管症者,非药物疗法及改善心理可能更重要,应坚持活动-社交-药物三位一体疗法。辅助用药,口服镇静西药或中成药,不必输液,后者无证据。,病例分析与点评:(7)合并更年期综合症,必要时可请妇科医生评价或联合治疗。(8)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者,抑郁或/和焦虑症,给予百忧解或/和罗拉等。必要时,可推荐看心
5、理/精神科。,病例分析与点评:(9)有些医院,滥用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度。绝大多数人血粘度都高,可见意义不大。抽血静脉淤血,放置后等因素均影响结果。迄今为止,血液流变学血粘度对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尚未经大规模流调/临床试验的可靠证据证实。,病例分析与点评:(10)值得强调:优秀的心血管病医生,应该:不但会看器质性心血管病,而且还能调理功能性心血管症。结合:药物与非药物间、生理与心理间、中药与西药间、健康生活方式与社会和谐之间等。建立良好的医患互动。,举例2:用药方向主次不清,有证据的病用无证据的药(“真病”给“假药”),病例摘要:男性 45岁 阵发性、劳力性胸痛半年。快走时出现,胸骨后、手掌大
6、小,有时伴咽部紧缩感,休息/舌下含NTG 3-4m后缓解。高血压10余年,最高180/120mmHg,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吸烟20年,每日20支。,体检:BP 160/108mmHg、HR 92/m。ECG大致(-);平板运动(+):(Bruce 2级,V1-V4 ST水平下降0.1-0.3mV)。腰围 90cm,BMI 26.0kg/m2,空腹血糖6.4mmol/L,餐后2hr血糖11.6 mmol/L,HbA1c 7.2%。血LDL-C 130mg/dL(3.4mmol/L),TG250 mg/dL(2.8mmol/L),HDL-C 35 mg/dL(0.91mmol/L)。UA450 um
7、ol/L。,诊断: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高血压3级,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尿酸增高、高血压、高血糖、混合型高血脂)正在使用的治疗:阿司匹林50 mg Qd,心痛定10mg tid,复方降压片2#,bid,氨酰心安6.25 Qd,降脂丸,冠心丸,溶栓胶囊,丹等,间断打“活血通淤液体”,服汤药。戴护心卡,贴膜,等。,本院调整治疗:阿司匹林100 mg Qd,阿托伐他汀 20 mg Qn,美托洛尔25 mg tid,替米沙坦80 mg Qd,双氢克尿噻12.5mg Qd,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Bid,消心痛15 mg Qid。配合改善生活方式。,1周后,血压120/82 mm
8、Hg,HR 60/m,空腹血糖 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0.0mmol/L。4周后,心绞痛减少,复查平板运动,虽仍(+),但Bruce3级达终点,V1-V4 ST压低0.1mV,缺血程度减轻,阈值提高。血脂:血LDL-C 100mg/dL(2.6mmol/L),TG150 mg/dL(1.7mmol/L),HDL-C 40mg/dL(1.03 mmol/L)。BMI 25.0kg/m2,腰围 88cm。冠造:LAD中段60%狭窄,未放支架,继续行“ABCDE”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病例分析与点评,(1)典型的CHD劳力性心绞痛,症状可确诊。应给予临床指南所推荐的用药(“ABCDE”
9、方案)。只要无禁忌证,为何不用有证据的主药?在主药的基础上,才可用其他辅助药。但使用的有证据的药物已经不少,故将无可靠证据的药停掉!,病例分析与点评,(2)冠心病A、B、C、D、E疗法:A:阿司匹林,75mg150mg;ACEI/ARB;(低分子)肝素(不稳定时)。B:阻滞剂,血压控制至理想水平。C:他汀类调脂药物,彻底戒烟。D:控制糖尿病,合理膳食。E:健康教育和继续教育,适量运动。,病例分析与点评,(3)因为是稳定性心绞痛,故可以平板运动试验行冠脉功能的评价,可显示:缺血的“罪犯血管”(LAD);缺血程度和耐受性。缺血阈值Bruce2级,调整治疗后提高至3级。,病例分析与点评,(4)为高危
10、病人,用他汀类强化调脂,阿托伐他汀既可降LDL C,又降TG。首先使LDL-C达标(1.03 mmol/L)达标。(5)合并代谢综合征,加强生活方式改善,血糖达标(6.1 mmol/L)、体重减轻,与药物配合全面达标。,病例分析与点评,(6)替米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及美托洛尔,降压、降心率,心肌耗氧量降低。疗效协同,副作用抵消。(7)应提高治疗效率,即一药多效,如替米沙坦:降压、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左室重构及减少新发糖尿病,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比索洛尔,既抗心绞痛又降压。,病例分析与点评,(8)稳定性心绞痛狭窄70%左右,不主张放支架,药物治疗进行二级预防,定期复查运动试验。(9)若心绞痛变
11、为不稳定时,或突发心梗时,应在强化药物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急诊或择期的心肌血运重建疗法:PCI/CABG。术后应坚持长期规范的药物防治及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病例分析与点评,(10)值得强调:优秀医生,既要坚持循证医学大方向,使用有肯定证据的药物,又要注意个性化原则,把握方向、分清主次、规范决策、合理用药。“真病”给“真药”、“假病”给“假药”!,避免误区及合理用药的几点启示,(1)避免误区,缺乏目标,或大、小目标倒置,不以指南选药,反而据基础研究或经验用无证据的疗法。纠正办法转变观念:1)循证医学指南,源于大量RCT的可靠结果,且反复证实,科学性和可靠性最强。2)绝大多数知识来源于最可靠的间
12、接经验。3)基础与临床间存在缺口;个体经验无法与循证证据抗衡。所以,临床用药前提须把握方向,治疗学的最高目标:延长生命、减少事件,提高生活质量。,(2)杜绝误导,缺乏临床治疗的准入机制。道听途说或看个案报道,未按GCP(临床试验规范)等法规使用所谓的新药或新疗法,强加不该承担的健康风险。纠正办法:临床决策参照GCP原则办事。加强学术委员会(IRB)和伦理委员会(EC)建设。所有的新技术、新疗法、新试验均应通过“两会”的审评与监控。制定/更新临床操作规范及路径,确保临床治疗科学、可靠、准确、安全,保护患者的权益。,(3)明确目标,推行全面达标性治疗。心血管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同时
13、它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因此,在防治心血管病的全过程中,值得强调以下几点:,1)分清楚大、小目标,大目标:改善预后或终点目标,即减少死亡率和延长生存;小目标:中间或阶段性目标,如控制血压、血脂及症状等,以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包括CHD心绞痛或心梗复发,心衰恶化,严重心律失常,以及需要手术或介入等。,2)全面达标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强调“五达标”:血压达标130/80 mmHg,血脂LDL-C100mg/dL,非HDL-C130mg/dL,空腹血糖110 mg/dL,生活方式达标(戒烟限酒、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体重BMI25 kg/m.m。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抗凝/抗血小板达标
14、。,3)保持大、小目标相一致,譬如CHD的“ABCDE”疗法,正体现一致性。然而,要避免大小目标并不一致的情况,如:以Ic类药物治疗CHD的室性早搏,远期病死率却反而增加;另如:短效硝苯地平治疗CHD有可能对长 期预后不利。,4)大目标应高于小目标、对因治疗高于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就是为了最终改善预后。如:慢性心衰,无禁忌证,要优先运用ACEI、阻滞剂及螺内酯类药物,既可改善症状,又可延长生存、减少事件。而洋地黄及利尿剂虽为中性结果,也可改善症状;但当心率较慢时,宁可少用或停用,给阻滞剂的应用让出空间来。又如:儿茶酚胺类及氨(米)力农等非洋地黄类强心药物,虽短期改善症状,但长期应用会预后恶化,除
15、非顽固性心衰或等待心脏移植者短期使用外,避免长期应用之。,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2)依据不足、滥用药物,举例1:诊断依据与病情评估不足,主观猜测决策与低效用药,缺乏规范的临床诊治路径,病例摘要:男,60岁,阵发性胸闷痛8年,伴心悸。在重度劳累及休息时均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胸闷痛部位为胸骨后疼痛,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或减轻。多次ECG多导联T波低平,但无动态性改变。平板运动试验阴性(-)(Bruce3级,正服阻滞剂)。高血压10年,吸烟史20年。无颈椎病史。,就诊查体:血压150/90mmHg(药前),HR 84 bpm。ECG示非特异性的ST-T改变:多导T波低平,并且多次
16、ECG之间比较无显著性改变。查血LDL-C 3.4mmol/L,TG 2.9 mmol/L,HDL-C 1.0mmol/L,血Glu 6.4 mmol/L。血ALT 50 Iu/L。,外院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外院初步治疗:阿司匹林75 mg qd,长效心痛定10mg bid,复方降压片2片bid,消心痛10mg tid,洛伐他汀20 mg qn,美托洛尔12.5mg bid。另为,间断性点滴“活血化淤中草药液体”。仍有胸闷痛间断性发作,但相对稳定。,本院诊断:1)冠心病 心绞痛(稳定性,有时合并不典型胸痛),多导T波低平不能作为心肌缺血的证据;2)高血压;3)高血脂。为尽快
17、确诊及其指导进一步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LCX中远端70%左右狭窄,未放支架;RCA近段有粥样硬化斑块。本院调整治疗:(1)阿司匹林100 mg qd,美托洛尔25mg tid,血脂康0.6 bid,消心痛15mg tid,替米沙坦80mg qd,氢氯噻嗪12.5mg qd,复方丹参滴丸10粒 tid,芬那露0.4 qn。(2)健康教育,定期复查:随时测血压、心电图;每2-3月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和血清酶;每年测平板运动试验;必要时测心超、Holter等。(3)指导改变生活方式,低盐、低脂、低甜食,控制体重。,经1个月后:几分钟的胸痛症状消退,持续几小时的不典型胸痛减少;血压130/
18、82 mmHg,HR 60 bpm,LDL-C 2.6mmol/L,TG 1.7 mmol/L,HDL-C 1.2mmol/L,血Glu5.4 mmol/L。血ALT 46 Iu/L。ECG无变化,门诊定期随访。,病例分析与点评:(1)因该患者为老年男性、心绞痛同时合并不典型胸痛。虽在服药状态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但基本上在临床诊断上仍可考虑冠心病。所合并的持续性胸闷痛,可能为其他原因或神经性所致。另外,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准确性约80%-85%,在男性中假阴性较多(约10%-20%),女性假阳性较多。(2)因该患者顾虑较重、且合并典型心绞痛,故此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定冠心病诊断,并经其
19、形态学评估、结合临床情况和运动试验阴性等,考虑暂无必要行介入治疗。,病例分析与点评:(3)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既平稳降压,又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可能对冠心病有一定的二级预防作用。加用降压药的最佳配角小剂量氢氯噻嗪,使血压理想达标。(4)因冠心病患者属于高危者,LDL-C 和TG混合型升高,故用有证据而且较安全的的血脂康来全面调脂达标,同时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来配合之。,病例分析与点评:(5)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除上述“三高”达标外,还要使血压和心率尽快达标,一般情况下,血压应该120-130/70-80mmHg;心率50-60次/分左右。但应随时据每个病人个性化及其变化来合
20、理调药。(6)合并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时,可在规范应用“ABCDE”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同时,合用一些芳香开窍类的中成药及合适的镇静药,“标本皆治”。,病例分析与点评:(7)对于合并症状较重的功能性心血管症的病人,同时合用非药物疗法及改善心理状态很有必要。但不必静脉输注一些无循证医学证据的液体,这样做既无肯定疗效,又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还“多花钱少办事”。(8)值得再次提及,有些医院,过多的滥用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度,是不科学的评估手段。迄今为止,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度变化对心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尚未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或临床试验的可靠证据证实。,病例分析与点评:(9)值得强调,规范的临床诊治路径
21、,应该是清清楚楚诊断与评估后,再明明白白用药。并且应注意药物与非药物间、生理与心理间、中药与西药间、以及保持各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医患关系的和谐之间等方面相互结合。(10)值得呼吁,各医院在加强医疗管理中,应根据循证医学建立和践行规范的临床诊治路径,确保科学诊断、合理用药。,举例2:选用药物证据不肯定,会隐藏无谓风险:,用药的针对性不强,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5岁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2年,胸痛1月。每次快走时出现,胸骨后痛,手掌大小,伴有咽部紧缩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5分钟后可缓解。有时走路快时气短。高血压病史15年,最高180/110mmHg,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吸烟20年,每日30支。,
22、体检:BP 180/116mmHg、HR88次/分。心电图OMI(前壁);心超:LV前壁明显减低,LVd 55mm,LVEF45%;X胸片:两肺纹理偏重,C/T0.60;BMI 26.0kg/m2,空腹血糖6.1mmol/L,HbA1c 6.5%;血脂:血LDL-C 130 mg/dL(3.4 mmol/L),TG150 mg/dL(1.7mmol/L),HDL-C 35 mg/dL(0.91mmol/L)。,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劳力性心绞痛(不稳定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患者;血脂异常。心功能不全(1-2级)。正在使用的治疗:阿司匹林100 mg Qd,心痛定10mg tid,
23、复方降压片2#,bid,氨酰心安12.5mg Qd,地高辛0.25mg qd,速尿20mg qd,氯化钾1.0 tid。以及曲美他嗪,辅酶Q10,维生素E,XX降脂丸,XX脑心通,等等,并间断性服“活血通淤汤药”。,本院调整治疗:阿司匹林150 mg qd,氯吡格雷75mg qd,阿托伐他汀 20 mg qn,美托洛尔25 mg tid,依贝沙坦复方片(80mg+氢氯噻嗪12.5mg)1片qd,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bid,消心痛15 mg qid,卡托普利12.5mg bid。低分子肝素(克赛)60mg q12h 皮下注射。,入院后,血压、心率很快达标。PET显像示:OMI前壁存活心肌较少
24、(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左前降支(LAD)中段80%左右的狭窄,未放置支架;RCA70%狭窄,放置支架1枚;继续进行上述“ABCDE”二级预防药物治疗。,12周后病情仍较平稳,复查静态+运动核素心肌显像,OMI前壁呈坏死性病变,其他心室壁无明显缺血性改变。BP 110/70mmHg、HR68次/分。血脂:血LDL-C 80mg/dL(2.05mmol/L),TG150 mg/dL(1.7mmol/L),HDL-C40 mg/dL(1.03 mmol/L)。BMI 25.0kg/m2。,病例分析与点评,(1)该患者为典型的冠心病OMI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从临床症状便可确立初步诊断。就
25、应该采用强化的“ABCDE”方案。只要无禁忌证,当用与病情匹配密切的有证据的主要药物。停用无可靠证据的药物。,病例分析与点评,(2)冠心病A、B、C、D、E疗法:A:阿司匹林,75mg150mg;ACEI/ARB;(低分子)肝素(不稳定时)。B:阻滞剂,血压控制至理想水平。C:他汀类调脂药物,彻底戒烟。D:控制糖尿病,合理膳食。E:健康教育和继续教育,适量运动。,病例分析与点评,(3)因该患者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故在介入等再灌注疗法之前,不能使用运动试验进行冠脉功能的评价,此时最安全的方法是冠脉造影。一方面可显示其冠状动脉缺血的“罪犯血管”RCA,并决定是否PCI。另一方面,通过PET显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心血管病 常见 用药 误区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60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