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合并的电生理现象ppt课件精选文档.ppt
《心律失常合并的电生理现象ppt课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合并的电生理现象ppt课件精选文档.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隐匿性传导,一、概念隐匿性传导是一种不完全传导,激动未能通过交接区逆传心房或下传心室,但通过一定深度的交接区组织,使其产生新的不应期,影像后继激动传导或释放交接区起搏点激动使交接区性周期后移,简单的说,是一种不完全的传导,没有到达终点的传导。由于激动的传入,使传导系统的某一部份发生兴奋,并产生新的不应期,必然对下一次的激动形成或传导带来一定的影响。隐匿性传导在心电图上不能明确的表现出来,只是通过隐匿性传导的后继效应间接推测它的存在。它可发生在传导系统的任何部分,以房室交界区较为多见,发生机制,很可能与递减传导有关,由于激动过早出现,当其抵达交接区时,正处于3相相对不应期较早,此时虽可发生除极,
2、但0相上升速度较慢,振幅低,传导能力差,传导过程中传导能力发生衰减,最后传导停止,因而激动既不能逆传心房,也不下传心室,但是产生了新的不应期,故对后继心搏产生影响。,隐匿性传导,二、隐匿性传导的后继效应使下一次窦性激动或房性激动的房室传导中断如房早未下传后,在房室交界区产生隐匿性传导,形成新的不应期,使下一次窦性激动落入房室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内而中断传导;使下一次窦性激动或房性激动的房室传导延缓如房早未下传后,在房室交界区产生隐匿性传导,形成新的不应期,使下一次窦性激动的PR延长;,隐匿性传导,遇到下列情况应考虑隐匿传导的存在1 两个相继发生P波在交界区受阻2 早搏后第一个窦性PR延长或P波下
3、传受阻3 不典型文氏现象4 房颤时RR不等、延迟出现逸搏和逸搏心律及室早出现类代偿间期5 不易解释的PR延长或P受阻、6 阵发性房速或房扑受阻的P(F)后心搏PR延长或多个P连续受阻7 3:1、4:1房室传导或高度阻滞都可能合并有隐匿性传导8 房颤时出现长RR间期。9.交界区内超常传导,大部分是隐匿传导引起的,蝉联现象,蝉联现象,激动前传的途径上存在2条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均不相同的径路,当过早发生的激动下传时,不应期长的一条径路处于不应期而发生功能性传导阻滞,激动沿着对侧径路下传,同时又逆向性隐匿性传导至阻滞侧径路,由于除极晚,复极也延迟,当下次激动到达时又处于不应期,激动沿第一条径路下传,发生
4、蝉联现象。,蝉联现象,可能发生蝉联现象的心律窦性心律(伴有心率突然增快或变化时)房性心律及心动过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折返性房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律和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结折返动性心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蝉联现象,蝉联现象,发生蝉联基本条件激动传导方向上出现传导速度及不应期不同的两条径路。基础心率突然增快或发生早搏 激动沿不应期短的径路下传时,同时还存在向对侧径路发生的隐匿性传导。,蝉联现象现象终止条件:1.激动在两侧束支内传导均受阻2.在一长间歇后,两侧束支的传导速度大致相同或传导时间差小于0.04s3.在一长间歇后,激动原阻滞束支传导改善4.激动落在阻滞侧束支的超常
5、期而获得传导5.心率变化引起一侧束支或双束支内阻滞程度发生改变6.激动在传导时间较短的一侧束支受阻,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指室上性激动传至心室时出现的一种暂时传导异常,机制,三相阻滞双侧束支和分支不应期不一致Ashman现象蝉联,共同心电图特点,三相波畸形QRS波群前有心房活动,有P波可肯定起始向量与正常下传心搏一致成组波动中第2个搏动呈现畸形,符合长短周期,易发生差传2种不同束支阻滞图形交替出现,中间仅隔一次正常心搏QRS波群易变性与以前束支阻滞图形一致,超常传导,一般认为超常传导位于动作电位3相末,4相早起,此时膜电位负值相对较小,与域电位之间距离最近,兴奋性最高,激动在此期比复极完全恢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律失常 合并 生理 现象 ppt 课件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