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doc
《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 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1我带领孩子们上了一堂串珠子的游戏活动课,他们一个个拿着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珠子高兴极了。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孩子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安全的探究空间,幼儿也都能在这样的空间里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使他们在探索中有了自己的发现:串珠能串、串珠能搭建、串珠能分类、串珠能排序.真正使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放手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身为教师应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引导者”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通过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也使我认识到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很
2、重要,首先“串珠”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引起幼儿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另外“串珠”还具有开放性,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串珠”还能使幼儿用多种不同的路子进行研究探索,有不同的发现。给于空间自由发挥,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2专为完全2113没有基础的串珠5261初学者所备,4102从制作串珠的基础1653方法入手,以图回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各种答串珠方法及技巧,并配以清晰、直观的步骤图解及简洁、流畅的解说文字,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地完成饰品的制作,同时
3、,令读者感受到,各种素材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所制作出来的作品,其风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你将省去拜师学艺的时间,以及买错材料的冤枉钱,付出少少的美丽成本,收获大大的创作满足。来串珠吧!你不用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只要掌握串珠的基本技法,自由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设计师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3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我中心开展了串珠活动。此活动是学习的延伸、补充,它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同时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现将这一阶段的活动总结如下:1、认真备课每节课前,老师都精心准备,对课的内
4、容进行深入的交流,根据交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预测,然后写出教案。而且每次课前,我们都对所教的内容练习4、5次,使自己对各项串珠操作都非常熟练,做到心中有数。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2、注重课堂安全由于我们的课中经常用到剪刀等较危险物品,因此对于课堂的安全,我们非常重视。在第一节课,我们专门教会学生怎样安全的使用各种工具,在课堂上注意哪些安全,并教会学生有序的摆放各种物品,课后要打扫干净自己的课桌。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们都会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有一位老师巡视,保证学生的安全。3、我们不断增强
5、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每节课中,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所教内容,有新的收获。4、我们的课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和个性特长经过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现在,每个学生能很灵活的运用珠子,渔线,剪刀等物品。总之,串珠活动,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我们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学习串珠制作心得体会42018年2月到2018年7月,这学期在教研
6、小组的带领下,我学习到关于串珠游戏的大、中、小班的三阶段游戏,分别由王老师、周师以及陈老师在班级进行观察、记录,带到教研组进行分享。最先开始的是周老师的中班珠子比比乐串珠三阶段游戏,周老师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班级开展游戏。在这个游戏中,通过提供大小不同的珠子,让幼儿探索同样长度的绳子,把大小不一样的珠子或者相同数量的珠子穿在绳子上,会有怎样的变化。游戏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探索用相同长度的毛根穿上不同大小的珠子,比一比那种珠子数量多。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是否能有顺序的逐一点数珠子并说出珠子的数量,幼儿又以何种方式来记录珠子的数量。在周老师带来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都能正确的点数并说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串珠 制作 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