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吸入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11级护理文档资料.ppt
《第二讲吸入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11级护理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吸入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11级护理文档资料.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将室温下气体或挥发性液体的吸入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而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如乙醚、环丙烷、氟烷、异氟烷、恩氟烷、氧化亚氮、甲氧氟烷等。其中乙醚具有燃爆性,甲氧氟烷具有潜在肾毒性已经或逐渐淘汰。,呼吸全过程,外呼吸,气体血液运输,内呼吸,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收缩、舒张(原动力)胸廓扩大、缩小肺扩大、缩小肺内压变化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压力差(直接动力),换气动力:分压差换气方向:分压高分压低换气结果:肺A血 组织血 O2 CO2 肺V血 血,肺换气与组织换气,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上呼吸道,下呼吸道,1.厚度:肺纤维化、尘肺、肺水肿呼吸膜厚度通透性气体交换;2.面积:肺气
2、肿、肺不张、肺叶切除呼吸膜面积气体交换。,6层1m厚,呼吸膜 正常呼吸膜非常薄,通透性与面积极大(7080m2)。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程约需0.7s,而完成气体交换的时间仅需0.3s,有气体交换的时间储备;安静状态时仅有40m2参与气体交换,有气体交换的面积储备。,CO2,O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型细胞分泌)作用: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吸气阻力;b.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防肺水肿的发生 c.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无效腔:也称呼吸死腔。,1.解剖无效腔:由鼻到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管腔。2.肺泡无效腔:进入肺泡但不参加气体交换的肺泡气体。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统称生理无效腔。3.机
3、械无效腔:麻醉面罩、连接导管等麻醉器械所造成的无效腔。功能余气量:吸气肌处于松弛状态时的肺容量。在平静呼吸时,约占肺容量的40。,麻醉对肺通气的影响,麻醉药(静脉、吸入)都是肺通气抑制药。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地氟烷均使潮气量减少,而呼吸频率(代偿性)加快。异氟烷降低潮气量而不增加呼吸频率。氧化亚氮有轻微的肺通气抑制作用。,一、吸入麻醉药的吸收与分布,吸入麻醉的麻醉深度取决于脑组织中吸入麻醉药的分压(浓度)。药物经呼吸从肺脏进入机体,最终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麻醉作用。以扩散的方式跨过各种生物膜,麻醉药的转运过程受生物膜两侧的分压(浓度)差、药物溶解度(血/气、组织/血分配系数)、分子量、扩散面
4、积等因素的影响。,因为:PA Pa Pbr 所以:肺泡内分压直接影响脑内分压。影响肺泡内分压的因素:(一)麻醉药进入肺泡的速度;(二)麻醉药进入血液的速度;(三)麻醉药进入组织的速度。,一、吸入麻醉药的吸收与分布,吸入麻醉的麻醉深度取决于脑组织中麻醉药的分压。,吸入浓度的影响肺通气量的影响,PA:肺泡内麻醉药分压Pa:动脉血麻醉药分压Pbr:脑内麻醉药分压,1.吸入浓度的影响:吸入麻醉药的浓度愈高,则肺泡内麻醉药浓度上升的速度愈快。(1)PA-Pa分压差加大:动脉血中麻醉药浓度迅速上升。(2)被动吸气量增加:加快麻醉药向肺内输送。,概念一:浓度效应:吸入麻醉药浓度愈高,肺泡内麻醉药浓度上升愈快
5、,这种现象,称之为“浓度效应”。吸入浓度的提高有利于吸入麻醉药的吸收和麻醉加深,故欲缩短麻醉诱导期,在麻醉开始时应吸入较高的浓度。,概念二:第二气体效应 同时吸入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气体时,低浓度气体的肺泡气浓度及血中浓度提高的速度较单独使用相等的低浓度气体时为快,称“第二气体效应”。,第一气体:指高浓度吸入的麻醉药,如N2O,一般常用浓度多在40%70%之间。第二气体:指吸入麻醉药中浓度较低的一种,如恩氟烷等,因其吸入浓度仅在1%或以上,一般不超过5。,第二气体效应产生机理:1.浓缩效应:高浓度气体吸入浓度愈高,进入血液速度愈快,肺泡迅速缩小,低浓度气体的浓度迅速升高;2.增量效应:高浓度气体
6、被大量摄取后,产生较大的负压,使肺通气量增加,吸入的混合气体增多,增加低浓度气体的吸入。,问题:为什么临床吸入麻醉常将含氟麻醉药与氧化亚氮联合吸入?,1.利用第二气体效应加快麻醉诱导;2.利用吸入麻醉药的协同效应,可使用更低浓度的含氟吸入麻醉药,有利于减轻含氟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经济负担;3.N2O可拮抗含氟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效应,有利于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因为:PA Pa Pbr 所以:肺泡内压直接影响脑内分压影响肺泡内压的因素:1.麻醉药进入肺泡的速度;2.麻醉药进入血液的速度;3.麻醉药进入组织的速度。,(一)麻醉药进入肺泡的速度,吸入浓度的影响肺通气量的影响,(一)麻醉药进入肺泡
7、的速度2.肺通气量的影响:增加通气量可以补充被血液吸收的气体,使肺泡内浓度迅速上升,有更多的药物被血液所吸收;通气量的速度增加愈快,肺泡内麻醉药的浓度愈能接近吸入气中药物浓度。,(二)麻醉药进入血液的速度 影响麻醉药进入血液的因素:1.麻醉药的溶解度(血/气分配系数,)2.心排血量(Q)3.肺泡静脉血麻醉药分压差(PA-PV),(二)麻醉药进入血液的速度影响麻醉药进入血液速度的因素:1.麻醉药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是指吸入麻醉药在两相介质(如液-气)中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比值。概念三:血/气分配系数(溶解度):血/气分配系数是指在体温(37)条件下,吸入麻醉药在血和气两相中达到动态平衡
8、时的浓度比值。亦即吸入麻醉药的溶解度。,例如:N2O 肺泡气浓度为80,血中浓度为37.6。血/气分配系数()=37.6%80%=0.47 异氟烷 血/气分配系数()=1.4 即:异氟烷在血和气两相中达到动态平衡时 PA Pa 则 血中浓度/肺泡浓度=1.4/1.0=1.4(血中浓度为肺泡中浓度的1.4倍。),按照血/气分配系数分类:1.易溶性:乙醚、甲氧氟烷2.中等溶解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3.难溶性:N2O、地氟烷、七氟烷,血/气分配系数的意义:(1)从药理学角度可把血液看成是麻醉药的贮存库;(2)当吸入浓度恒定时,易溶性麻醉药迅速从肺泡被移走,大量溶解在血液中 则平衡慢,麻醉诱导期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吸入 麻醉药 动力学 药效 11 护理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