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细胞全能性1文档资料.ppt
《第02章细胞全能性1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2章细胞全能性1文档资料.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细胞全能性与形态发生,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2,第一节 细胞全能性及其表达,细胞全能性概述,细胞脱分化,细胞再分化,3,一个细胞所具有的产生完整生物个体的固有能力称之为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不是所有基因型的所有细胞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良好的培养反应;即使对于植物细胞而言,细胞全能性也并不意味着任何细胞均可以直接产生植物个体;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一.细胞全能性概述,4,植物细胞按照分裂能力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始终保持分裂能力,从一个周期进入另一个周期的周期细胞。如茎尖、根尖及形成层细胞;第二类是永久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
2、为终端分化细胞。如筛管、导管、气孔保卫细胞等特化细胞;第三类是在通常情况下不分裂,但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可重新启动分裂的G0细胞。表皮细胞及各种薄壁细胞。,5,一个植物细胞向分生状态回复过程所能进行的程度,取决于它在自然部位上所处位置和生理状态。,不同类型植物细胞向分生状态回复可能进行的程度趋势,营养生长中心,形成层,薄壁细胞,厚壁细胞,退化细胞,6,植物细胞全能性表现根据细胞类型不同从强到弱:营养生长中心 形成层 薄壁细胞 厚壁细胞(木质化细胞)特化细胞(筛管、导管细胞);根据细胞所处的组织不同从强到弱为:顶端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基本组织)厚角组织 输导组织 厚壁组织
3、。,7,细胞全能性,脱分化,再分化,细胞分裂,个体再生,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是通过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实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脱分化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前提,再分化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最终体现。,8,二.细 胞 脱 分 化,细胞生理与结构变化,细胞脱分化调控机理,细胞分裂与愈伤组织形成,9,培养条件下使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细胞状态的过程就是细胞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离体培养下,脱分化过程发生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前。静止细胞启动分裂是分化细胞成功脱分化的重要标志。,细胞脱分化过程中生理和结构变化,10,薄壁细胞:细胞核较小,核位于细胞边缘,细胞中央有大的液泡,细
4、胞体内核糖体密度较低,多聚核糖体数目较少,质体为分化程度较高的叶绿体、杂色体、白色体和淀粉体。,脱分化细胞:细胞质显著变浓,大液泡消失,核体积增加并逐渐移位至细胞中央,细胞器增加。在这些变化中,液泡蛋白体的出现和质体转变为原质体被认为是细胞脱分化的重要特征。,11,根据脱分化细胞过程中细胞结构发生变化的时空顺序,细胞的脱分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阶段,表现为细胞质增生,并开始向细胞中央伸出细胞质丝,液泡蛋白体出现;第二阶段为演变阶段,此时细胞核开始向中央移动,质体演变成原质体;第三阶段为脱分化终结期,细胞回复到分生细胞状态,细胞分裂即将开始。,12,细胞脱分化的调控机理,细胞周期对
5、脱分化的调控,激素诱导表达基因与细胞脱分化,促分裂肽的发现及其对细胞脱分化的影响,细胞脱分化与染色体解凝聚,13,细胞脱分化调控的实质即是G0期细胞回复到分裂周期的调控过程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G1期中,存在有特定的调控点,称为“限制点”(R point)。在这个点之前,如果缺少外界生长信号(通常是肽生长因子)或某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细胞会终止其G1期的进程,进入静止状态称为G0期,一旦补充了所缺少的因子之后,细胞即会从G0期回到G1期继续分裂周期。,14,200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Hartwell与英国科学家Hunt和Nurse的
6、工作揭开了这一过程的调控机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依赖周期蛋白激酶(CDK cyclin-dependent kinase)是两类主要的调控分子。细胞周期运行的动力主要来自CDK,其活性则主要通过cyclin调节和依赖周期蛋白抑制子(CKI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的负调节。,15,Cyclin,Cyclin,Cyclin,p34,CKI,CKI,p34,p34,p34,Cyclin-M,16,17,18,19,植物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有2类CDK(CDKa、CDKb)和2类cyclin(CycB、CycD)。在环境或激素等外界条件作用下,C
7、ycD基因首先表达生成CycD,在相关调节因子的帮助下CycD与CDKa结合形成CDKa/CycD复合体使CDKa活化,进而对Rb(G1期限制点调控分子)磷酸化,使细胞通过“限制点”进入分裂周期。当细胞进入分裂周期后,则由CDKb与CycB以及相关的调节蛋白完成从S期到M期的调控。,20,21,植物激素是离体培养中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基因表达被认为是启动细胞脱分化的关键。Takahashi等(1989)从一个叶肉原生质体cDNA文库中分离到一个2,4-D诱导表达的基因,命名为par(prostate apoptosis response)。par基因在细胞从G0期转入S期的早期启
8、动中具有功能性作用。Kyo等克隆了一组花粉富含硫蛋白(pollen-abundant phosphoproteins)基因(Nicotiana tabacum embryogenic pollen)NtEPa,NtEPb,NtEPc。其中NtEPc的表达与花粉细胞脱分化转变为胚性细胞高度偶联,认为该基因参与花粉细胞培养中细胞脱分化的过程但不参与细胞进入分裂周期后的调控过程。,22,现有研究证明,植物细胞感受生长素的信号是由生长素受体(auxin receptor)和生长素分子相结合,使生长素受体被活化而完成的,这一过程称为生长素感应(perception)。激活的受体可能引起某些特定的反应,如
9、某些离子的吸收或释放、特定蛋白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等,进而引起一系列连锁信号传导反应,最终导致生长素诱导的基因表达。,23,1996年,日本学者Matsubyashi等从石刁柏培养细胞的培养液条件化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中发现了PSK,它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植物磺肽素(phytosulfokine,简写PSK)是一种新型植物肽类生长调节物质。它是两种短肽类物质磺化的四肽(PSK-)或五肽(PSK-),其结构为H-Tyr(SO3H)-Ile-Tyr(SO3H)-Thr-OH 或H-Tyr(SO3H)-Ile-Tyr(SO3H)-Thr-Gln-OH,24,检测分
10、析发现,在同时有NAA和BA存在的条件下,第一次细胞分裂发生在培养96小时,而培养48小时即可检测到PSK,在培养基没有NAA和BA的培养细胞中,检测不到PSK的存在,同时细胞也停留在G0/G1期而不能启动分裂,由此推测,PSK可能介导了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密切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25,-萘乙酸,NAAC12H10O2-Naphthaleneacetic Acid,6-苄胺基嘌呤,BAC12H11N56-Benzylaminopurine,26,进一步研究表明,水稻细胞质膜存在有PSK的蛋白质受体,已分离的蛋白质受体为120kD和160kD的膜蛋白。烟草细胞纯化的120kD蛋白为一受体激酶,含
11、有一个胞外富亮氨酸重复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转导结构域,与PSK高度亲合,显示PSK和120kD受体激酶是一活跃的配体受体对。过量表达受体蛋白基因,能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生长,27,烟草叶肉细胞脱分化过程中染色体有2次解凝聚过程。第一次解凝聚发生在细胞壁酶解过程中第二次解凝聚发生在原生质体在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诱导培养36小时第二次解凝聚对于细胞进入S期是十分重要的,发生二次解凝聚的细胞在培养72小时后即进入S期,在不含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细胞,染色体不发生第二次解凝聚,以后迅速死亡。第一次染色体解凝聚是细胞脱分化的转换过程,通过此过程细胞关闭分化状态,而第二次解凝聚则是有丝分裂周期衔接过程。
12、,28,PI fluorescence,29,细胞脱分化与愈伤组织形成,细胞脱分化是细胞状态的改变,但成功的脱分化必然会导致细胞分裂,在一个细胞群体培养或组织器官培养体系中,有时很难区分细胞脱分化与进入增殖状态的界限。对于单个细胞而言,分化细胞启动分裂显然是发生在细胞完全脱分化之后细胞初期分裂方式与外植体细胞类型有关,如果外植体细胞均为正常二倍体细胞,第一次分裂通常是有丝分裂,如果外植体含有高倍化细胞,脱分化的第一次分裂可能是无丝分裂。,30,器官,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首先发生在伤口部位,培养3天,培养5天,培养7天,31,脱分化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在性质上是不能等同的,脱分化是细胞生理状态的改变,
13、而形成愈伤组织是离体培养中的一个阶段。尽管细胞脱分化后进入细胞分裂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形成愈伤组织,但绝不是说所有的细胞脱分化的结果都必然形成愈伤组织,许多试验表明,有些外植体的细胞脱分化以后直接形成胚性细胞进而形成体细胞胚。愈伤组织内的细胞并不是均一未分化的,即同一愈伤组织内的细胞之间其状态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在组织器官培养时,往往出现部分细胞不完全脱分化的现象,从而使其很容易再分化再生植株,这对培养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32,三.细 胞 再 分 化,所谓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14、上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机能,这是在时间上的分化;同一种细胞后代,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可以有相异的形态和机能,这是在空间上的分化。,33,从分化的遗传控制角度讲,细胞分化是各个处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细胞,基因表达与修饰差异的反应,所以,分化也可以说是相同基因型的细胞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所反应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型。在离体条件下,当细胞脱分化以后,无序生长的细胞及其愈伤组织要重新进入有序生长进而才能再生个体,因此,通常把离体培养下的这一过程称为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34,细胞分化与基因组变化,TE分化及其调控,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极性与细胞分化,35,染色体的反复复制DNA的差
15、异扩增 基因重排 基因表达产物及其调控与修饰是细胞分化的本质所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细胞分化主要受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其中一些特异蛋白基因的表达调节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细胞分化中的基因组变化,36,极性(polarity)是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个基本现象。所谓极性是指植物的器官、组织、甚至单个细胞在不同的轴向上存在的某种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在很多情况下,细胞的不均等分裂是是细胞极性建立的标志。,极性与细胞分化,37,墨角藻(Fucus)合子细胞不均等分裂及其早期发育(引自Bouget等,1998),极性建立与质膜离子通道的不对称分布和细胞周质微管重排有关
16、,38,通常把离体培养中TE(TE tracheary elements,管状分子)细胞的出现作为组织分化的标志而极性的建立似乎又是维管发生的一个信号,极性建立后生长素按极性方向流动,导致TE细胞分化 由于TE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具有细胞壁加厚,原生质体自溶等容易观察的细胞特征,从而又为植物细胞分化研究提供了模式体系,TE的形成与细胞分化,39,百日草叶肉细胞向TE细胞分化的主要调控过程(引自Fukuda,1997),40,由百日草叶肉细胞分化形成的TE细胞(引自Motose,2001),41,百日草叶肉细胞向TE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分析(引自Demura等,2002),42,激素是离体培养条件下
17、调控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两类主要的调控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植物激素。此外,在有些试验中也显示,GA3、ABA、乙烯等也在细胞分化中起到一定调节作用。,激素对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43,Gibberellic acid,GA3C19H22O6赤霉素,赤霉酸,920,Abscisic Acid,ABAC15H20O4脱落酸;休眠酸;脱落素;,44,Gibberellic acid,GA3C19H22O6赤霉素,赤霉酸,920,45,1949年,法国植物学家Camus,把一种菊苣小的营养芽嫁接在其根的组织培养物的上表面,几天以后,处于芽下的薄壁细胞中分化出了维管
18、束。这些维管束与芽的维管组织相接在一起。同时,他在愈伤组织表面放置一片玻璃纸,在玻璃纸上再放置芽,切段了愈伤组织与芽之间的直接接触,结果维管组织的分化依然发生。这个试验表明,芽对维管组织的分化有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必然是由一种或几种扩散性的化学物质引起的。,46,在众多植物离体培养中证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对于细胞生长和分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协同作用,它们的量与比值的不同配合,对细胞分化起着重要调节作用。,47,在离体条件下,如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的顺序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如果先用生长素处理,后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则有利于细胞分裂而不利于细胞分化;反之,则有利于细胞分化。如果两者同时处理,
19、则可促使分化频率的提高。,48,Dominov等(1992)从一个烟草的悬浮培养细胞系中分离到一个同时可被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表达到cDNA pLS216(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在诱导表达试验中显示,只加入生长素(2,4-D)只引起mRNA短暂积累,而加入外源细胞分裂素(BA)引起的转录积累虽发生时间较迟,但可持续转录,因此他们也认为细胞分裂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或者能阻断生长素的反馈抑制。,49,另一个生长素诱导表达基因是p48h-10。在百日草叶肉细胞培养中,单独使用IAA时,在培养48小时后才检测到p48h-10的表达,而与BA同时使用时,培养24小时即可检测到该基因地表达
20、,只使用BA则不能启动该基因地表达。组织印迹显示,p48h-10只在茎和根的维管束中表达,在分生组织中该基因不表达(Ye和Varner,1994)。这一结果较直接的证明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在细胞分化中的协同调控作用。,50,吲哚-3-乙酸(IAA)C10H9NO2 Indole-3-aceticacid,2,4-二氯苯氧乙酸(2,4-D)C8H6Cl2O3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51,除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外,赤霉酸(GA)、乙烯(EL)、脱落酸(ABA)、油菜素内酯(BR brassinosteroid)等植物激素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也有报道。越来越多的
21、研究显示,植物激素对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级联调控过程,离体培养条件下,由于外植体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不同以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差异,试图寻找外源激素水平在分化中作用的共同模式可能是很困难的。,52,油菜素内酯;芸苔素内酯;24-表-芸苔素内酯;2,3,22R,23-S-四羟基-21R-甲基-高-7-氧杂-5胆甾烷-6酮;C28H48O6 BR(brassinolide;Brassins;Brassinosteroid;R-epibrassinolide),53,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全能性表现的基本过程,了解这一过程的调控机理,最终是为再生个体奠定基础。生物个体形成是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2 细胞 全能性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