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ppt
《[中学教育]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的分类:,学什么,二、概念:,凸透镜和凹透镜,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光 心(O),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焦 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焦点。,焦 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叫凸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叫凹透镜,透 镜 的 分类,图2.9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图2.10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焦点,焦点,焦点,O 光心,O 光心,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
2、光线被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四、三条特殊光线,F,F,F,F,完成下列光路图。,F,F,F,F,o,F,完成下列光路图,F,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透镜以后会变得收拢些。,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透镜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试试看: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哪幅图是正确的?,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O,F,O,F,思考: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解决方法:,画一画:根据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把另一半光路画完整。,O,F,F,O,F,F,O,F,O,F,填上合适的光学仪器,2有两
3、只干净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都盖了盖子,你怎样用眼睛来判断哪只杯中装有水?,3小明家为了防盗,在家中的门上装了一个“猫眼”,他在屋内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小明,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1.完成光路图,4.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是 因为光通过透镜表面时发生 的缘故.,会聚,发散,折射,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将 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 的,这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做.,会聚,焦距,焦点,1知识结构【重点难点提示】,2知识要点,(1)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是凸透镜,(2)
4、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是凹透镜,(3)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折射球面的球心(或者通过一个球面的球心并与另一球面相垂直)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或主轴)如图31所示,(4)光心:光线通过主光轴上某一特殊点而不改变方向,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如图31所示在透镜中心处,(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6)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叫焦点,(7)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8)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9)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像是实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能够呈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10)眼球的基本结构,(11)近视眼及其矫正;远
5、视眼及其矫正,(12)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 即,(13)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3考点,(1)透镜的基本性质,(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凸透成像规律的应用: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难题巧解点拨】,例1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A甲图 B 乙图 C丙图 D丁图,思路分析,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对比观察入射前和出射后光的变化情况光通过甲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乙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光通过丙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发散了,光通过丁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透镜对光的(明确会聚和发散的区别)“会聚”作用和“发
6、散”作用并非只是针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而言,“会聚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发散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些,图3-3所示,答:A,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透镜一定有两个焦点,B凹透镜没有焦点,C任何方向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偏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思路分析,一般的透镜若有两个球面,就意味着有两个焦点;但少数透镜只有一个球面,这就意味着这种透镜只有一个焦点对于凸透镜应有两个实焦点(或一个实焦点),对于凹透镜应有两个虚焦点(或一个虚焦点)而且入射光线如果指向凸透镜或凹透镜,且通过光心,则不会发生折射现象,而是沿直线传播 因此选D正确(注意凸透镜
7、和凹透镜的焦点的性质),例3怎样利用太阳光测未知凸透镜的焦距呢?,答:由于太阳离地球很远所以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小范围内可以近似看成是平行光,根据焦点的定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具体做法是在透镜下放一与镜平行的光屏,让透镜对准太阳光,前后移动透镜会在屏上看到一个光斑,测量光斑最小最亮时透镜边缘到屏面的距离,这个距离大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此方法只能粗测焦距),例4根据图34(a)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思路分析(注意这五种镜子的区别),我们知道的光学元件一般有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五种,其中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和凹
8、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各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而不是反射光;乙图中平行光入射,出射光是发散光,而不是反射光,注意到两条入射光线出射时上下位置颠倒了,只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且出射光过焦点后位置才会发生颠倒;丙图中,出射光与入射光都是平行光,只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答:如图3-4(b,例5完成图3-5中的光路图,思路分析,图中所给的四个透镜,(a)、(b)是凸透镜(c)、(d)为凹透镜,并且(a)、(c)给出入射光线,要求画出折射光线而(b)、(d)则给出折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根据光心、焦点的定义方法就能画出这些特殊
9、光线,在画图中要注意光的传播方向(利用基本概念完成作图),答:如图36所示,例6利用两面凸透镜把二束平行光变成另二束平行光,同时使“上、下”的光线更换位置(用画图的方法完成这个题目),思路分析,平行放置这两个透镜,和,同时使,的右侧焦点与,的左侧焦点重合。,按透镜的焦点性质就可以画出此图,例7试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的条件?,思路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的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另一侧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物体位于凸透镜一侧的2倍焦距以外时在透镜另一侧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本题只是说明成实像的条件,并不考虑成的是放大像或是缩小像,因此只抓住“成实像”(注意大、小实像的条件),
10、答:物体在凸透镜一侧1倍焦距以外,例8人用眼睛_看到凸透镜中成的虚像;人用眼睛_看到凸透镜中成的实像,思路分析(在人眼视网膜所成的像是实像),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人眼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人眼,这些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虚像,所以虚像人眼是能看到的;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实像,实像所发出的光进入人眼就能使人看到它,因此人眼当然能够看到实像,答:能 能(注意“虚像”和“实像”人眼都能看到),例9一个“上”字形的霓虹灯,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图38中四个像正确的是(),思路分析,一般来说,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总是倒立的,并且是上下颠倒,在实际问题中,由于
11、凸透镜是一个圆形的,光除了能被透镜上、下偏折,同样也能使光在左、右偏折,即光通过凸透镜后总是向中心,玻璃厚的部分偏折,因此凸透镜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左、右也要颠倒,所以只有D图符合要求(从一个平面分析成像情况),答:D,例10一支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思路分析(根据光路可逆性进行分析),根据教材中的探究问题(实验),就应该知道,当物体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的像
12、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若透镜位置不动,而把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原来的像距为现在的物距,原来的物距为现在的像距根据上述分析蜡烛应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因此选C正确,答:C,例11物体放在距凸透镜前30cm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75cm B20cm C30cm D40cm,思路分析,物体通过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透镜的焦点到2倍焦距之间,因此ff15cm,在答案中找出满足条件的选项(这点是分析本题的关键),答:B,例12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
13、实像,则透镜的焦距是(),A20cm B10cm C9cm D5cm,思路分析 可用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根据题意,当u=20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物距必须满足u2f,也就是f10cm错解A.当焦距为10cm时,物体在20cm处成等大实像,不符合题意而当焦距为5cm,根据题意,物体又向透镜移动8cm,不可能成放大实像因此只有焦距为9cm时,才刚好同时满足题意中的两个条件因此选C正确,答:C(注意:物体移动时的分析方法,例13简述照相机是怎样进行工作的?,思路分析与答,照像机的标准镜头焦距大约5075mm,而镜头伸缩的范围很小,在1cm左右,就是说,像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课件 中学 教育 透镜 及其 应用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