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ppt
《[中医中药]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药]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朱曙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指急性胰腺炎伴有器官功能障碍,或胰腺出现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重症胰腺炎患者最突出的问题,急性胰腺炎的分类,病因分类病理分类法(秦保明分类法)临床分类,病因分类,胆石性急性胰腺炎;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家族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继发于甲状旁腺肿瘤的急性胰腺炎;手术后急性胰腺炎;继发于胰腺癌的急性胰腺炎;继发于腮腺炎的急性胰腺炎;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等,病理分类法(秦保明分类法),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急性出血型胰腺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出血为主);急性出血坏
2、死型胰腺炎(坏死为主);急性化脓型胰腺炎。,临床分类,第一次马赛会议分类(1963):急性胰腺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第二次马赛会议分类(1984):轻型:无胰腺实质坏死,仅有间质水肿,胰周脂肪可坏死。可进展为重型;重型:具有胰周和胰内脂肪和实质坏死、出血,病变呈局灶性或弥漫性。,临床分类,亚特兰大分类(1992):急性间质性胰腺炎(轻型急性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重型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 病机,一般认为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液排出不畅导致胰管内压升高,胰腺自身防御机能遭到破坏,胰酶被激活并大量渗出管壁及胰泡壁外,促使胰腺自身消化而产生的化学性炎症。从胰腺中 逸出的
3、酶进入血循环后,则可在远离胰的部位,因酶的消化破坏,造成病变,从而产生并发 症。最近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由“胰酶消化学说”转至组织介质在急 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上去。,重症胰腺炎病机,重症胰腺炎是多种致病因素引发胰腺腺泡损伤,释出活性酶激活了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胰腺微循环障碍引起胰腺坏死以及肠道屏障功能失调、肠菌和内毒素易位,引起内毒素血症,而内毒素再度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引起高细胞因子血症,构成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同时一些炎症细胞因子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肺及其他器官,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
4、重症胰腺炎病机,近年来发现核因子也参与致炎作用,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化。核因子()这一转录因子得名于它能和细胞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基因的增强子序列特异的结合。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包括上皮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它既调控免疫细胞的激活,还广泛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在致炎作用中,这些细胞内的 都可受到激活。,重症胰腺炎病机,在急性胰腺炎时,可受胰弹力酶、脂多糖、1、活性氧等激活而 又引起、1转录增多,通过、1的正反馈作用,的激活进一步增加,就形成了级联反应网络,使得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大量增加,我们采用间接或直接抑制 的措施能抑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1,也可减少炎症介质的产
5、生。,有效中西药的治疗作用,一些激活 的炎症细胞因子和物质如、1、活性氧以及胰弹力酶均可被奥曲肽(善宁)、柴芍承气汤及丹参注射液抑制,但这一作用是间接的:奥曲肽抑制胰酶的释放,阻断炎症细胞因子释出,减低内毒素水平,降低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减少内皮损伤所致内皮素 1(1)的释放;柴芍承气汤能抑制胰酶的激活和活性,抑制炎症细胞因子、1、6、8以及排出内毒素;丹参液有抗氧化作用。,有效中西药的治疗作用,国外也有报道抗氧化治疗可抑制 的激活和肺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还有报道 1也可激活 而被 1受体拮抗剂抑制。增加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度,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雨蛙素胰腺炎动物 的激活,制止内毒素诱导肺
6、组织内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及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已证明 有持久放大炎症作用。,重症胰腺炎内科治疗条件,在国内,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平均为20%,与美国报道的17%20%相仿,但在少数单位,病死率可低至0%8%。这取决于起病迄治疗的时间,胰腺坏死范围的大小和治疗方案。一般而论,胆源性胰腺炎较为复杂,高血脂引起的来势更为凶猛,后者表现特重,亦被称为暴发性胰腺炎。对于重症胰腺炎严重度的判断,没有条件的常沿用标准和积分8的标准,事实上所示胰腺坏死区(占胰腺表面面积)的大小较分级更为可靠。坏死区30%、30%50%、50%的预后完全不同,临床上已屡见不鲜。,重症胰腺炎内科治疗条件,30%50%者多数发生及,
7、50%者易发生感染,并发症多,病程延长,死亡率更高,限制坏死区30%以内为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上,国内已达到共识即大多数患者可行内科保守疗法,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内科保守治疗,少数需中转外科,或因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仍急速发展者行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清除坏死灶包括腹膜后坏死组织和腹腔内的腹水,因为胰腺炎的相关性腹水含有多种胰酶如2、脂肪酶、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有害物质。,重症胰腺炎的介入治疗,对于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有条件的单位可在2448内作急诊或/及括约肌切开取石,解除梗阻,国内已有少数单位开展这一疗法。国内有个别医院报道作区域性动脉灌注取得良效,27例中96.3%获得痊愈
8、。方法是经动脉插管至十二指肠动脉,从动脉内滴注药物连续57,位于胰腺病变区的药物如生长抑素、抗生素等局部浓度高出静脉注射5倍,但同时需造影导管定位,荧光屏下操作费时较长,这类重危患者耐受性低。另外也有一定的感染率及局部渗血、导管末端血块堵塞等并发症。,内科综合性治疗,内科综合性治疗以中西医结合法为优。奥曲肽、柴芍承气汤、丹参注射液抑制活性 的促炎作用,鉴于这一治法能抑制胰酶(弹力酶、脂肪酶、磷脂酶2)、1、(内毒素的脂多糖)和活性氧。关于其治疗方案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已有报道。此外,还有奥曲肽加倍常规用量,奥曲肽和生长激素合用。,内科综合性治疗,在高细胞因子血症有全身性炎症反应时,还可作短时血
9、滤(4)或持续血滤(2),国外还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的、抗 10、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受体拮抗剂,有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效果。实验研究还有用1/转换酶()抑制剂在大鼠起病12后给药,能使死亡率从87.5%减至38.9%,胰腺和肺内髓过氧化酶浓度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也有相应减轻,认为值得临床试用。,内科综合性治疗,还有用粘附分子 1抗体能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表达,从而降低腺泡细胞坏死和抑制腺泡细胞凋亡。,内科综合性治疗,以上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均可用柴芍承气汤及丹参注射液达到这些目的,因为以上中药均可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及,从而减低细胞间粘附力。发生的早期实验性胰腺炎静注氢化考的松,可显著抑制花
10、生四烯酸产物的产生,但仅轻度降低磷脂酶2及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重症胰腺炎动物72后死亡率86%,而给予氢化考的松的死亡率减至13%(0.001)10,认为早期使用氢化考的松有效,但只宜单次小剂量,而使用较长的时间和大剂量反增加死亡率,因为容易发生继发感染。,补液,一 早期液体复苏是SAP早期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 SAP急性反应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引发的系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导致液体分布异常和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从而加重了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全身水肿及缺氧程度,进而导致不可逆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是SAP的基本病理生理学改变,补液,1 液体复苏的目
11、标 有效维持SAP早期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显著改善脏器微循环灌注 减轻液体正平衡,缩短负平衡,补液,2 液体复苏的原则 需多少,补多少;需多快,补多快 个体化原则,补液,3 液体复苏的方案 复苏早期即联合应用晶胶体液,从血容量扩充和体液分布调整两方面同时入手;增加胶体液的应用比例.晶:胶=2:1较为适宜.,血透,二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治疗SAP的重要措施.SAP可激活体内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首先产生TNF-,继而发生细胞因子的“瀑布样级联效应”,形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而CRRT可以同时非选择性的,血透,清除多
12、种促炎因子,有可能控制SIRS,从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并改善重要脏器的功能,防止MODS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尤其是最新的研究证实CRRT对于防治SAP并发的ARDS,改善气体交换作用明显.,血透,CRRT的时机与方式的选择:强调早期,即发病后的72小时以内.,首先要明确治疗目的和目标,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血滤的模式、持续时间等参数。详见下表:,血透,治疗目标 模式选择 停止时机阻断胰腺坏死 短时血液滤过 次 和和缓解 次分血脂吸附(TG7mmol/L)根据血脂水平决定 血脂正常严重毛细血管渗漏 液体复苏期间液体复苏 间质水肿控制腹腔高压持续血滤生命体征平稳正常,血透,治疗目标 模式选
13、择 停止时机电解质紊乱持续血滤血钠mmol/L血钠mmol/L 或 mmol/L失控的高热持续血滤 持续血滤持续小时,腹腔置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腹腔灌洗 腹腔置管引流和灌洗能有效降低腹内压,尤其是对于由于腹腔渗液所致的ACS患者,具有明显的减压效果.同时,腹腔置管引流和灌洗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S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简便安全和创伤小,可重复的优点.,临床实践表明,CRRT与腹膜透析联合治疗,可在不同阶段,多靶点阻断胰酶,炎症因子的生成,协同清除已经入血的致病因子,维持内稳态。是当前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使死亡率显著下降,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14、关于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问题,近年来又有新的看法。由于重症胰腺炎的分解代谢旺盛,营养消耗显著,营养支持成为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关患者肠外营养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共识我们强调对于患者早期采用肠内营养,主张入院的小时以内即通过放置鼻腔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其优势在于:,可及早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及黏膜的修复,增加肠道血流;有利于病灶局限,包裹,甚至吸收,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即使患者需要手术清创引流,也能明显减少手术次数;降低肠道真菌感染机会;最终缩短住院天数及降低住院费用,肠内营养的时机:SAP急性期复苏后即开始肠内营养,只有在肠内营养努力尝试57天失败以后,才使用肠外营养.,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和
15、死亡,重症胰腺炎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有成人呼吸窘迫症()胰性脑病感染。,成人呼吸窘迫症(),多发生于起病一周内,如在给予奥曲肽的同时即时予柴芍承气汤、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液及血浆白蛋白,当可避免其发生。柴芍承气汤中生大黄只煎2,这一点很重要。但如该中药复方给药有延迟或已然发生,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中加入地塞米松40,边灌边吸,如双肺均有间质性肺水肿则先洗一侧再灌另一侧,洗出液中含有许多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可致肺纤维化的后遗症。每日应摄胸片及血气分析监护,需要时还需面罩吸氧及人工呼吸机()。,胰性脑病,胰性脑病可发生于其病后一周,这种情况少见,主要是只补晶体液不补血浆,白
16、蛋白等胶体液;也可发生于治疗好转而过早允许进食引起疾病复燃,后者较前者多见,由于这些患者常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又有血管通透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的基础以及微循环的破坏,血浆渗透压低,液体易流入脑组织,易发生脑水肿。大脑皮层、丘脑、桥脑、小脑可有出血点,脑灰质与白质邻近部分有脱髓鞘现象。早期有精神恍惚、记忆力、认知力减退,以后发生四肢张力性变化,甚至昏迷。脑部病理有水肿、出血、缺血、梗塞、坏死。早期治疗应限制补液,用脱水剂,维持血浆渗透压于正常者尚能恢复。但老年人可有后遗症,后期有浅昏迷者已难救治。,感染,胰腺炎复燃者治疗同重症胰腺炎初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其间细致的观察十分重要。感染是另一严重的
17、并发症和死亡原因。鉴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即出现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实验研究脾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 2、及 10的能力明显降低,是以后发生感染性坏死与胰腺脓肿的原因。及早给予中药或西药免疫增强剂,有可能避免感染发生。与抗生素合用更易控制感染,中药金水宝剖开胶囊溶于复方中药中口服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预防及治疗性使用抗生素,患者继发感染后的细菌分布特点:革兰氏阴性菌在病原菌中占优势(),且具有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特点其中研究发现细菌分离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占,预防性静脉应用抗生素,抗生素敏感性分析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相对敏感;革兰氏
18、阳性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和力奈唑胺敏感;肠球菌属对呋喃妥因相对敏感;葡萄球菌属对复方新诺明相对敏感,中西医结合提高治愈率,西方学者常用一、二种治疗药物以为可治愈重症胰腺炎,他们不了解重症胰腺炎有多环节受累,治疗应针对某些重要环节进行治疗,如:抑制胰酶释放及其活性,抑制多种细胞因子,改善胰腺微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维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肠菌及内毒素易位,清除氧自由基,防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恢复肠运动与吸收功能。,国外死亡率仍高,多数外国学者强调治而忽视防,迄近年,国外文献还认为他们有、1转换酶抑制剂、1抗体、1抗体等“新式武器”,但这些武器只用于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这个环节的一角,其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中药 重症 胰腺炎 中西医 治疗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