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文档资料.ppt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文档资料.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系统,肺外呼吸道,肺,气管、主支气管,组成,肺内各级支气管,肺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功能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医学动画人的呼吸系统respiratory.swf,鼻、咽、喉,本章应掌握的基本概念:,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会环境中所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肺炎链球菌感染占40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感染、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我国HAP发病率1.33.4,在医院内感染中占首位。在HAP中,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哮喘持续状态:严重哮喘发作,经
2、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持续24小时以上者。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定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医学动画人的呼吸系统respiratory.swf 特点:A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B 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2、发病机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二、临床表现,主要有3种形式:1普通感冒:以鼻咽部症状为主要表现。可有喷嚏、鼻塞、流清鼻涕,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如
3、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将其引起的炎症反应分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3化脓性扁桃腺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三、治疗原则,1症状轻,无并发症者,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应注意休息,多饮水,避免受凉和劳累。2病情重或伴有发热、头痛、流鼻涕者,可用解热镇痛药或抗组胺药缓解症状。抗病毒药物疗效不肯定,一般不主张使用。3症状重,发热不退或达39 oC 以上,有浓痰、扁桃体肿大,血白细胞升高,应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见教材167页表1011,第二节 肺炎的药
4、物治疗,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实质炎症,目前仍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医学动画肺肺.swf 肺炎的发病与否取决于宿主和病原体两方面的因素。二、分类和临床表现(一)分类:可按解剖部位分类、按病因、按获病方式分类。1.A.大叶性肺炎,B.小叶性肺炎C.间质性肺炎,2.A.细菌性肺炎 B.真菌性肺炎 C.病毒性肺炎 等3.A.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会环境中所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肺炎链球菌感染占40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B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感染、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我国HAP发病率
5、1.33.4,在医院内感染中占首位。在HAP中,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7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二)临床表现,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有或不伴有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湿性啰音。4.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三、肺炎的治疗原则:,应选用能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药物;需要时加用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属等细胞内病原体有效的药物;抗感染治疗2-3天后,若临床表现无改善甚至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若已有病原学检查结果,则根据病原菌体外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四、药物治疗,1、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
6、:见教材170页1022表。2、医院获得性肺炎药物:见教材171页1023表,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成份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多种因素参与哮喘的发生,包括:变态反应、神经因素、炎性反应、呼吸道高反应性。二、临床上表现(一)症状和体征:见书上P173。(二)哮喘发作期 急性发作期:指喘息、
7、气息、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其程度轻重不一,发作持续时间短者几十分钟,长者可达数月。慢性持续期:可分为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缓解期:经过治疗或末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交维持4周以上。,三、治疗原则,哮喘的治疗目标和原则:呼吸道炎症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病理特征,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以抑制气道炎症为主的适当治疗,通常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1)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任何症状。(2)防止哮喘的加重。(3)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4)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的能
8、力。(5)避免哮喘药物的不良反应。(6)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7)防止死亡,降低病死率。,哮喘的药物治疗应坚持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以及预防复发相结合,最终达到症状消失或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最大呼气流速峰值接近正常的目标。在给药途径方面以吸入疗法优于全身注射或口服治疗,前者的优点是气道内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无或极少有全身不良反应。,四、药物治疗,根据病因与发病机制,哮喘的药物治疗分为具有抗炎作用和支气管扩张作用两大类,某些药物兼有以上两种作用。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酮替酚以及某些炎性介质的拮抗剂;支气管扩张剂,包括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和抗胆碱能类药物。1糖皮质激素(
9、以下简称激素)激素是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炎症的药物。激素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及静脉应用等。吸入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吸入给药的口咽部局部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等。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及选用干粉吸入剂或加用储雾罐等都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吸入型激素是长期治疗持续性哮喘的首选药物。有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溶液3种类型,一般而言,使用干粉吸入装置比普通定量气雾剂方便,吸入下呼吸道的药物量较多。干粉吸入剂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碟剂、布地奈德都保、丙酸氟替卡松碟剂等。溶液吸入剂:布地奈德溶液,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口服给药:急性发
10、作病情较重的哮喘或重度持续哮喘,吸入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早期口服激素,以防止病情恶化。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等。对于伴有结核病、寄生虫感染、骨质疏松、青光眼、糖尿病、严重忧郁或消化性溃疡的哮喘患者,全身给予激素治疗时应慎重,并应密切随访。静脉用药: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经静脉及时给予大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基泼尼松龙。控制哮喘症状后改为口服给药,并逐步减少激素用量。地塞米松抗炎作用较强,但由于其在血浆和组织中半衰期长,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抑制时间长,故应尽量避免使用或短时间使用。,22受体激动剂2受体激动剂通常按作用维持时间可分为短效
11、(维持46)和长效(维持12h)两类。(1)短效2受体激动剂:常用的药物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是缓解轻中度急性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运动性哮喘的预防。这类药物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也不宜过量应用,否则可引起骨骼肌震颤、低血钾、心律紊乱等不良反应。(2)长效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适用于哮喘(尤其是夜间哮喘和运动诱发哮喘)的预防和持续期的治疗。福莫特罗因起效迅速,可按需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常用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特点和适应证见表11-9。近年来推荐吸入激素和长效2受体激动剂联用治疗哮喘。两者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应用加倍剂量吸入型激素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系统 常见疾病 药物 治疗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