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理一文档资料.ppt
《动物药理一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药理一文档资料.ppt(1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绪 论,一、动物药理的定义及其内容1.药物 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2.动物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科学。,2,机体,药物,一、动物药理的定义及其内容,3.药物效应动力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治疗疾病的机理,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3,一、动物药理的定义及其内容,4.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等)的动态变化规律,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机体,吸收,转化,分布,排泄,4,二、学习动物药理的目的与任务,全面
2、掌握药理基本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动物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从实际出发,将药理学基础理论与畜牧兽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学好动物药理学。达到能够合理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5,二、学习动物药理的目的与任务,不了解药物,就无法使用药物,就更无从谈起防治动物疾病。搞药物推销、或售后服务,首先要了解你所销售的药物的性能、防治疾病的机理。若不懂药理知识,就无法开发或研制新产品,你的事业就无法发展。你想掌握良好的动物疾病防治技能吗?你甚至想当老板吗?,6,养殖业前途无限光明,畜牧兽医业的未来属于你们,需要你们来发展宝马车也在等你来驾御但需你刻苦的学习与不懈的努力奔驰吧它是属于
3、你的,7,三、学习动物药理的方法,1.抓基础、找共性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熟悉按药理作用进行药物分类、每类药物的共性。知道什么药物属于哪一类,就能知道他的基本药理作用。2.抓重点、细比较对重点药物要掌握其作用原理、适应症;与其他药物的比较与鉴别。比较与其他药物的不同,就能把这一类的药物掌握,并能进行选择使用。,8,三、学习动物药理的方法,3.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容易学习,掌握也快。4.勤动手、细分析培养动手能力,善于实事求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药物的一般知识,10,一、药物的概念,兽药应用于动物的药物为兽药。书上讲
4、的兽药还包括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动物保健品、药物饲料添加剂等。这些东西可以归为兽药。但现在兽药管理规定,兽药、饲料添加剂、饲料预混料是截然分开的,不能相混。饲料添加剂?饲料预混料?,11,一、药物的概念,有关的药物术语:1、普通药 在治疗剂量时一般不产生明显毒性的药物为普通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大部分都是普通药。,2、毒药 毒性很大,极量与至死量十分接近,稍用大量就会引起动物中毒或死亡的药物。就是有毒的药物。这里的毒药与农作物杀虫的毒药不同。它在合适剂量可以治疗疾病,而只是毒性强,量大可中毒。如硝酸士的宁。,12,一、药物的概念,3、剧药 毒性较大,极量与至死量比较接近,超过极量也
5、可引起动物中毒或死亡的药物。有的需要有关部门审批才能生产、销售、使用。又称:限剧药。如安钠咖、杜冷叮等。,4、麻醉药品 能成瘾的毒性药品。属毒药、剧药。与普通的麻醉药不同,普通麻醉药不能成瘾。吗啡、杜冷叮等。,13,一、药物的概念,5、毒物对动物体产生损害作用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无论剂量大小,对动物体都是有损害的。它不同于毒药。如各种农药等。利用毒物可以治疗一些动物疾病,如治疗动物体内外寄生虫病。注意:是药三分毒!药物使用超过一定剂量或使用方法不当,也会对动物体产生损害,所以,中毒剂量的药物也属于毒物。,14,二、药物的来源,天然药物,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药物,15,二、药物的来源,1.天
6、然药物 利用自然界的物质,经一定的加工处理用作药用的。各种中草药(黄连、龙胆等)、来源于动物的生化药物(胰岛素、胃蛋白酶)血液制品(血清、抗血清等)、来源于矿物的无机药物(硫酸钠、硫酸镁等)、来源于微生物的抗生素(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生物制品(疫苗)。,16,二、药物的来源,2、人工合成及半合成药物 是完全或部分用化学的方法,人工合成的化合物。(1)完全由人工合成的药物为人工合成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其中包括根据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用化学的方法人工合成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等。(2)在原有的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基础上,人为地引入不同的化学基团(活性基团),衍生出新的化学药物,即半合成药物(
7、不是完全人工合成的)。如氨苄青霉素等半合成抗生素。,17,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无论药物来源于何处,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有些不能直接使用,而且直接使用也不方便。为了使用安全有效、便于保存运输、将原料药加工成一定形态、一定规格的药品的过程,就叫“制剂”。药物经过加工后所呈现的各种物理形态就叫剂型,18,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药物剂型的分类:1、液体剂型 2、半固体剂型 3、固体剂型 4、注射剂。,19,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一)液体剂型1、溶液剂 多为药物的澄明水溶液,非挥发性药物为多,少数是挥发性药物,其溶媒(溶剂)以水为多。出场出售的液体药物多为此类,用于内服、饮用居多。2、合剂 两种或两
8、种以上药物的澄明水溶液或均匀混悬液。内服为主。,20,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一)液体剂型 3、乳剂 利用乳化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液体或部分混合的液体,经一定处理加工,制成的乳状混悬液。如水和油不相混合,经处理,形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乳剂。4、醑剂 将挥发性药物溶于醇制成的溶液。挥发油类药物多用醑剂,其溶媒为醇。(樟脑醑)。醑剂禁忌与水剂混合,易发生混浊。,21,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一)液体剂型 5、擦剂 将刺激性药物溶于油类或醇类液体制成的溶液。擦剂有溶液型、混悬型、乳化型。如松节油擦剂等。6、酊剂 将中草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制提取的醇性溶液。陈皮酊、大黄酊等。碘溶于乙醇为碘酊
9、碘酒。,22,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一)液体剂型 7、流浸膏剂 将中草药浸出液除去部分溶媒、浓缩,制成规定标准的液体制剂。一般每毫升流浸膏应相当于原药1克。8、煎剂和浸剂 将中草药加入容器中加水煎煮或浸泡一定时间后,滤去渣而成的液体制剂。,23,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二)半固体剂型 1、软膏剂 将药物加入适宜的基质中,制成一定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易于粘敷涂布在皮肤、粘膜等处。常用的基质有凡士林、羊毛脂等。2、糊剂 是含药物粉末较多的半固体制剂,(一般药物粉末含量为25%70%)。甘油、液体石蜡多为其液体部分,有的也用水。,24,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二)半固体剂型3、浸膏剂 在经浓缩后的
10、中草药浸出液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稀释剂,调制成规定标准的半固体或粉状制剂。每克浸膏相当于25克原药。4、舔剂 将药物与适宜的赋料混合,制成糊状或粥状的剂型。,25,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三)固体剂型 1、散剂 是多种药物粉碎后的粉末状均匀混合制剂。现在兽药市场上使用最多的一种剂型。(1)水溶性粉 将水溶性药物与赋形剂葡萄糖或乳糖相混合而成的可溶于水的散剂。可加入饮水中饮用(混饮)。又叫饮水剂。(2)散剂 将药物与赋形剂淀粉或轻质碳酸钙等混合制成的散剂。不溶于水,可加入饲料中使用(混饲)。,26,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三)固体剂型 2、片剂 将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经压片机压制成不同剂量的圆片剂
11、型。平时见的药片。3、丸剂 将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制成的干燥或湿润的球形或卵圆形制剂。如各种中成丸药。4、胶囊剂 将药物装盛与空心的胶囊中制成的剂型。苦味药多用胶囊剂。感冒胶囊。,27,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三)固体剂型 5、微囊剂 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包裹成的微型胶囊。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效,掩盖气味等。如容易被氧化破坏的维生素A、D、E、C等,气味异臭的杆菌肽辛等。6、气雾剂 将药物与抛射剂一同装入具有阀门的密闭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开启阀门,药物在抛射剂的推动下,喷射到空气中,并形成极细微的气雾可作吸入治疗,或作体表等的消毒。,28,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
12、四)注射剂 药品的灭菌制剂。有溶液型(可溶性药物)、混悬型(难以溶解的药物)、粉剂型。1、溶液型安瓿 安瓿是用来盛装注射用药物的玻璃密封小瓶,将药物的溶液装入其中,密封。使用时打开抽取即可。(1)水剂安瓿(水针)药物为水溶性的,溶剂为水,药物吸收快,可作皮下、肌肉、静脉等使用。(2)油剂安瓿 药物为脂溶性的,溶剂为油(麻油、花生油等),药物吸收较慢,药效持续时间长,只能作肌肉注射。,29,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四)注射剂2、混悬型注射剂 某些在水肿溶解度较小的药物与水制成的混悬液制剂。只作肌肉注射使用,使用时要摇匀。3、粉剂型安瓿剂(粉针)将水溶液不稳定,以失效的药物的灭菌药粉装入灭菌的安瓿
13、中,使用时用注射用水溶解后即可。,30,三、药物的制剂与剂型,(四)注射剂 4、大型输液剂 补充体液用的制剂,是将药物溶于注射用水中。量大,多为大的盐水瓶,现在有用软的塑料制品作包装的。由于兽药市场发展较快,许多商家都在积极开发研制新型药物品种与剂型,比如近年开发的微粉制剂、透皮制剂、包埋制剂等。有待在座的各位开发新的药品与剂型。,31,四、药物的保管与贮藏,药物的保管与贮藏(自学)。其中说明一点,关于生产许可证号、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批号和保质期,是所有药品包装所必须的。大家在以后的工作或使用时要参照兽药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32,五、药物管理的一般常识,药品的质量标准:1、国家标准 简称“
14、国标”。药品包装上标有GB号,即是国标。由国家农业部审批颁布。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对于一种药品,只要有国家标准,其他标准全都无效,一律执行国家标准。,33,五、药物管理的一般常识,2、专业标准 或叫行业标准,简称“行表”。是某些品种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但在本专业或行业已广泛使用,认同,在国家标准认可之前,由专业或行业权威机构制定行业内的标准,作为国标的补充。兽药专业标准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制定,农业部审批发布,他的标准等级仅次于国标。,34,五、药物管理的一般常识,3、地方标准 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当地兽药生产情况制定的地区性标准,它是国标和行表的补充,在没有以上两个标准时,对地方使用效果
15、较好的品种所制定。,35,五、药物管理的一般常识,4、企业标准 简称企表(QB)由企业申报,省级专业主管部门审批。它是对某一企业所开发的新型药物或剂型所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只允许申报企业使用。同一药品,如有以上标准时,企业标准作废。目前,国家为更好的管理、规范兽药兽药市场,正逐步取消企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统一执行国标。,36,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37,第二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作用 也叫药物效应。是在药物的影响下,动物机体发生的生理、生化、机能或形态的变化。,38,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是非常复杂的,有许多到目前也没能解释清楚,但药物作用后,机体的反应概括为两方面 1、兴奋 2、抑制,一
16、、药物的基本作用,39,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兴奋机能活动的增强。(1)兴奋 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活动增强。(2)兴奋药 能引起机体功能活动兴奋的药物。(3)兴奋作用 药物使机体功能活动增强的作用。,40,一、药物的基本作用,2、抑制机能活动的减弱(1)抑制-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活动减弱。(2)抑制药 能引起机体功能活动抑制的药物。(3)抑制作用-药物使机体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41,一、药物的基本作用,3、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转化 药物对机体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是可以转化的。(1)兴奋转为抑制 如兴奋剂量过大,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往往会由
17、兴奋转为抑制。(2)抑制前先兴奋-抑制药在发挥抑制作用之前也有一个短暂的兴奋过程(兴奋期)。,42,一、药物的基本作用,有些药物可以作用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使机体恢复健康。而不是作用于动物机体。,43,二、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1)局部作用 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称作局部作用。,44,二、药物作用的方式,(2)吸收作用 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称吸收作用。又称全身作用。,45,二、药物作用的方式,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1)直接作用 药物吸收后直接对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为直接作用,也叫原发作用。,46,
18、二、药物作用的方式,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2)间接作用 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不是直接对某一功能进行调节,而是通过神经反射、体液调节等所产生作用为间接作用,也叫继发作用。,47,二、药物作用的方式,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较强,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弱,或不产生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药物的选择性,或叫选择性作用。通常药物选择性高,针对性强,疗效好。有些药物选择性不强或没有选择性。(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强心药物对心脏的特异选择作用等),48,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大多数药物,在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不良反应,这就是药物的两重性。
19、,49,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1、治疗作用 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时候,药物作用于机体,可产生对治疗疾病有利的作用。包括: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50,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1、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 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成为对因治疗。中兽医为治本。如用消毒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2)对症治疗 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称为对症治疗。中兽医为治标。如氨茶碱的平喘作用。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是相辅相成的,治疗时应按中兽医的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51,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不良反应 药物产生与治疗无关的或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 作 用 毒性反应
20、 过敏反应 继发性反应,52,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不良反应(1)副作用 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有些药物作用多而范围广泛,如利用其中一个作用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如用抗胆碱药缓解肠痉挛性疼痛时,引起唾液腺的分泌减少,口腔干燥等。副作用较轻微,可以预见,也可以避免。,53,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毒性反应 药物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机体损害的作用。急性毒性反应 用药后短时间内立即发生,主要是用药量过大引起。慢性毒性反应 长期用药,经蓄积而逐步对机体组织器官引起的损害。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54,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3)过敏反应
21、 又叫变态反应,其本质是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的产生 药物对于机体都是外来异物,这些药物虽然不是全抗原,但许多药物都是半抗原。动物机体初次接触这些药物,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与这些药物结合成完全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等再次用这种药物时,机体已经产生的抗体就与之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过敏反应。,55,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过敏反应的作用与危害 免疫接种用的疫苗就是利用这一反应来保护动物、防疫疾病的。有的动物出现过敏反应后,其症状严重,如抢救不及时,甚至发生休克死亡等。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作过敏反应试验。出现过敏反应,应使用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素抢救。,56,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4)继发性反应 由药物的治疗作用
22、引起的不良反应为继发性反应。,57,四、药物作用的机理,药物作用的机理是药效的重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或病原体内为什么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在哪个部位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有何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58,四、药物作用的机理,1、通过受体产生作用:(1)受体 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地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称作“受体”。如神经递质、激素、活性肽、抗原、抗体等。,59,四、药物作用的机理,1、通过受体产生作用:(2)配体 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叫“配体”(多种药物与毒物都是配体)。,60,四、药物作用的机理,(3)激动药 药物通过与机体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内
23、的受体相结合而产生药物作用。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使受体激活,使其机能增强,产生强大效应,这种药物就是这一受体的激动药或兴奋药。,61,(4)阻断药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但不能使受体激活产生效应,反而会阻断受体与其激活物质结合,这种药就是这一受体的阻断药或颉抗药。,四、药物作用的机理,62,四、药物作用的机理,(5)受体的特性饱和性一个细胞的受体数量是一定的,与配体结合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63,四、药物作用的机理,(5)受体的特性特异性特定的受体只与特定的配体结合,与其他配体不结合。可逆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再解离,解离后的药物仍是其结合前的原形本身,不发生任何的变化。,64,四、
24、药物作用的机理,2、改变机体的理化性质发挥作用:如酸碱中和作用,内服碳酸氢钠可中和胃酸,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可防治酸中毒等。,65,3、改变酶的活性发挥作用:酶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各种机体生化活动的催化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药物的许多作用都是通过影响酶的功能而发挥作用的。包括对酶的抑制、对酶的激活、对酶的诱导、对酶的复活等,四、药物作用的机理,66,四、药物作用的机理,4、影响细胞的物质代谢过程发挥作用:一些药物可直接参与细胞的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及机体细胞活动时所需要的,使用后可以补充其不足,而产生作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67,四、药物作用的机理,5、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上除受
25、体之外,还有一些独立的离子通道,调控细胞内、外离子的通行。这就是细胞膜的通透性。有些药物可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而发挥作用的。如普鲁卡因可阻断钠离子通道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的。有些抗菌药物是改变了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而有抗菌抑菌作用的。,68,四、药物作用的机理,6、影响体内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体内活性物质繁多,有些药物就是影响了有关活性物质的合成而起作用。如:阿司匹林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 到解热的作用;碘可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而治疗甲亢的。,69,五、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密切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或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药理作用的特异性就取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药理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