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QC小组活动基本知识讲座ppt.ppt
《[PPT模板]QC小组活动基本知识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模板]QC小组活动基本知识讲座ppt.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欢迎大家参加QC小组活动基本知识 讲座,本次培训内容,一、什么是QC小组活动?二、为什么要进行QC小组活动?三、QC小组活动程序四、QC小组活动常用工具,一、QC小组概述前 言,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文化水平 代表一个企业的价值观、竞争力、可信 度、责任感GB/T19000-2000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朱兰博士曾提出:质量即适用性,质量 从挑战者号和泰塔尼克的失事看质量的重要性,1 QC小组的基本概念,QC的含意是英文词组Quality Control的缩写,即质量管理1.1什么是QC小组定义: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
2、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2、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2.1行政班组的区别 组织原则不同 活动目的不同 活动方式不同2.2QC小组的特点:有鲜明的自主性 有广泛的群众性 有严格的科学性 有高度的民主性,3、QC小组活动的宗旨和作用,3.1 QC小组活动宗旨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3.2 Q
3、C小组活动的作用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实现全员参与管理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1962年日本首创了QC小组。并把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亚洲大部分国家及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毛里求斯等近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一活动。,4、QC小组的产生与发展,QC小组国际会议是由日本、韩国、中国台北与1976年联合发动的,同年在日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目前QC小组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质量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行业和领域
4、越来越广,国际QC小组会议,4.2、我国从1978年开展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开展QC小组活动,1978年我国第一个QC小组在北京内燃机总厂诞生。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小组注册累计2802万个。,4.3、19781979通过北京内燃机总厂为代表的一批试点企业,邀请日本质量管理专家讲学,同时国内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介绍和传播国外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知识。1997年六部委联合颁发了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解决了QC小组活动奖励等问题。,4.4、1979年8月召开了全国第一次QC小组代表会议,8月31日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成立,同年9月1日我国举办了第一次声势浩大的“质量月”活动。,二、QC小组
5、的组建,组建QC小组的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效果。组建QC小组的原则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QC小组的成员及对其要求,对QC小组长的要求:职能:组织领导、联络协调、指导推进。任务;抓QC小组的质量教育,提高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制订活动计划,带领组员认真分析并确定活动课题;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工作程序开展活动;组织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作好QC小组的管理工作。要求:QC小组长应该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热心人业务知识比较丰富(技术水平、思维能力、操作技巧水平高);具有一定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对QC小组组员的要求,积极参加活动,按时完成分配的任务,成为质量
6、活动的积极分子。不断改进的积极分子聘请专家或领导作为小组的顾问小组活动推进者也可列入成员,QC小组组建程序与注册登记,QC小组组建程序(一)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 由同一班组(部门)内部分成员组成的,他们所选的课题一般都是自己身边的力所能及的较小问题。(二)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 急需解决的、有较大难度、牵涉面较广的技术、设备、工艺问题,对企业和小组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三)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QC小组的人数及注册登记,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由主管部门负责登记编号和统一保管,得到支持和服务,可以参加评优。对停止活动持续活动半年的小组予以注销小组的注册登记每年一次在活动之前进行一次课题注册登记,三、QC
7、小组活动,组建QC小组,就是为了开展活动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员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建立健全QC小组活动的规章制度,QC小组活动程序,QC小组活动需掌握的三个基本原则和内容遵循PDCA科学循环 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应用统计工具和方法,(一)、遵循PDCA科学循环,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和八步步骤,P,2、PDCA循环的特点,(二)、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差距有多大?问题的症结在何处?制定什么样的目标?为什么确定这几条是主要原因?针对每条
8、主要原因改进到什么程度?是否完成了对策?效果究竟如何?效益有多大?等等 这些问题都要用数据来表达。只有用数据才能说明客观的事实。而理论的分析、推理、经验等都是主观的认为,而不能代表客观的事实。,(三)、应用统计工具和方法,要取得证据,就要收集数据,就要应用统计方法;(如调查表)对收集的数据要分析处理,就要应用统计方法;通过样本要推断总体质量,要应用统计方法;以最少的实验次数找到最佳的参数搭配要用到统计方法;(如正交实验)以最短的时间(工期)完成繁重的任务,要应用统计方法;(如CPM图)一些语言资料、信息情报要进行汇总、整理、分析,还要用到统计方法;,常用的-测量分析、调查表、头脑风暴法、水平对
9、比法、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树图、关联图、矩阵图、散布图、直方图、正态概率纸、过程能力分析、流程图、过程瘊策程序图、柱状图、饼分图、环形图、雷达图、甘特图、折线图、砖图、01表、PDCA法、控制图、抽样检验、假设检验、正交试验、可靠性分析、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模拟、质量功能展开、数值的修约以及异常数值的检验和处理等43种统计技术,P,D,C,A,目标没达到,一、选择课题,1 课题来源2 小组如何自选课题3 关于课题名称4 关于选题理由及选题实例,1 课题来源,例5:,上级方针,本部门问题点,选 题,消灭生产过程中的失控现象,消除基体精镗缸孔过程的异常,选题应注
10、意问题,课题宜小不宜大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关于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例2:选题理由,本部门要求,本部门问题点,小组选题,甲零件加工不合格品损失减半,降低甲零件D工序的不合格品损失,58%,课题类型1 现场型课题:以生产人员为主,目的是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工作质量。2 攻关型课题:一般为三结合(工人、干部、知识分子),从解决关键问题为目的,课题难度较大,活动时间较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通常技术经济效果显著。3 管理型课题:由管理人员组成,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工作质量为目的。,4 服务
11、型课题:由从事服性工作的人员组成,以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5 创新型课题:就是用创新的方法,达到有挑战性目标,取得成果的QC小组,也就是说,为了谋求更加理想的状态,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制造方法,探索研究实施最佳措施方案,从而,打破现状,改善现状,实现预期的目的。,厂部方针,场部指标,班组问题,选定课题,节能降耗,分场要求减耗为75g/mol,1997年全年碱耗平均值为79.03g/mol,降低阴床碱耗,二、现状调查,选题理由:,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要把握问题的现状;二是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把握问
12、题的现状以选题理由中例2为例:,从选题中已知道了碱耗的总体情况,于是该小组在现状调查中进一步对1997年从3月-12月每个月的碱耗进行了调查。,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1997年3月-12月的10个月中有七个月的碱耗量超过了7.5g/mol 的指标,而这三个月是雨水最多的夏季,于是小组从中得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三)、找出症结所在的方法 找出症结所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分层法。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对问题进行分层分析,并用数据或图形表示出来,如果没有明显差异,则为问题的一般方面,如有明显差异则为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是症结所在。例:,(二)、如何进行现状调查、可从企业的统计报表中进行调查、到生产现场进行实地
13、调查,累计百分比(%),件,从排列图中可明显看出,“顶部充不满”是造成塑料制品件不合格品率高的症结所在。该项缺陷占总缺陷数的60%,如果把该问题解决,则不合格品率会降低一半以上。为此找到了解决塑料制品件不合格品率高这个问题的切入点。为此,现状调查的目的为:1、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2、为解决问题明确突破口;3、为问题解决后,检查改进的有效性提供对比 的原始依据。,(一)设定目标的意义(为什么?)1、明确该课题,通过不组活动要解决到什么程度。2、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二)应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来制定目标。(三)设定的目标尽可能有量化的目标值(可测量)。定性目标只确定目标的性质,没有具体的量化目标值。
14、定量目标除了确定目标的性质外,还有量化的目标值 定性目标示例:(不正确)提高工程勘察质量 设备管理得到加强 定量目标示例:(正确)不合格品率从平均3.4%降低到0.5%以下 单位成本从65元降低到50元以下,三、设定目标,目标,因此,只有定量目标,才能满足设定目标的要求.(四)目标不要设定太多,一个为宜,多两个,不宜超过3个。(五)目标设定在什么水平上?从原则上来说有三条1、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2、但通过小组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3、当现状与要求(产品、工艺的规格要求或上级的考核要求)有差距时,以要求来作为小组的活动目标。(六)关于目标值设定的依据 目标值设定之后,为什么把目标设定在这个水平
15、上,也就是目标值设定的依据,在成果报告中要说清楚的(可使别的小组能从中得到启发)。,四、原因分析,(一)针对什么来分析原因要针对课题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分析症结所在(二)选用合适的工具因果图常用于生产现场质量问题的分析树图常用于对某个问题从系统上进行展开分析关联图用于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问题之间有交叉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三)分析的方法1、展开分析法:2、头脑风暴法:,结果 原因,结果 原因,结果 原因,把要分析的问题作为议题,由大家广泛提出意见(原因),收集后整理成因果图、树图或关联图上去。,(四)原因分析,要展示原因的全貌 要客观的分析,只要对问题有可能造成影响,都要分析出来,并纳入到工具中
16、去,尽量避免遗漏。通常可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去考虑,(五)要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 末端因素必须是:很具体的原因;不是抽象的原因;可以进行确认的原因;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原因。正确示例:错误示例:,精磨直径超差,人,未执行操作标准,未按要求自检,未及时修正砂轮,精磨直径超差,人,质量意识淡薄,素质低,机,设备精度低,夹具设计不合理,来料 不合格,工艺 不合理,制度 不健全,该示例中所有七条末端原因都是抽象的,不能确认的,当然就无法直接采取对策。,法,料,五、确定主要原因,要从所有末端原因中逐一确认、识别。不要主观地挑出几条来进行确认。这样会把真正的主要原因漏掉。(一)如何确定主
17、要原因1、要从末端原因中逐条进行识别、确认2、如何才能识别、确认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该因素已处于失控状态,从而影响着问题。要弄清每一条末端因素是处于失控状态,还是处于受控状态就要取得证据,这证据就是客观事实用数据说话,为此要收集数据,与判别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如果符合判别标准判定为不是主要原因;如果超出判别标准判定为主要原因。,3、确认主要原因常用的方法:(1)现场测量、测试。(2)现场验证。(3)现场调查确认。4、必要时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然后按计划逐条确认。当末端原因较多时,为使要因确认严密有序,更好地利用全体组员的力量来完成,可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要因确认计划表,六、制定对策,(一)对
18、策的提出与确定 1、对策方案的提出 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所采用的对策方案是综合考虑下来的最佳方案。常用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例:某服装店QC小组,选择了提高营业额的课题。分析并找出影响营业额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服装款式陈旧”,适销率仅为45%,很多服装积压,资金周转慢,针对该要因,运用头脑风暴法,发动小组成员广泛献计献策,共提出了4种对策方案。,2、评价、选择与确定采用的对策方案 针对每一条主要原因,要发动小组成员广开思路,集思广益,提出多种改进的对策方案充分,又是能够实现的方案,常采用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针对每一方案,可从有效性、可实施性、经济性、
19、可靠性、时间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选择综合评分最高者作为采用的对策,评价内容如下:,评价得分最高者,可作为最佳选择方案,常见的评价表如下:,接上例:服装店QC小组对“服装款式陈旧”的要因所提出的四个方案进行了评价和选择,评价结论:“新款式招商”方案,综合评分为14分,“调整供货渠道,选择供方”方案,综合评分为16分。以上两个方案均可行,效果也好,得分接近。到底选择哪一个?小组对这两个方案进行再一次的分析研究后,认为:“新款式招商”,小组不能自行决定,必须店领导决策批准。而且实施时应该先开放个别柜台试行,看其效果,然后才能全面展开,见效时间必然较长,为此只能作为建议向领导提出。“调整供货渠道,
20、选择供方”是通过小组努力,可以实施的对策。最后,选“调整供货渠道,选择供方”作为“服装款式陈旧”要因的对策。,(二)制定对策表,1、策划实现对策方案的措施 对策方案确定之后,必须认真策划如何去实现这个对策。采用哪些具体措施才能达到对策的要求。例:还以上例“调整供货渠道,选择供方”的对策方案为例,小组在策划实现对策方案的措施时,对上个月的服装销售情况应用了“二维分析法”以利润和销售量为考虑基点,去选择应淘汰的商品及应开发的商品。,对11个厂家进行评价,分析:11号厂家的服装必须淘汰,否则必然积压服装,引起亏损。,1、2、5、8号厂家,款式已开始陈旧,但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使顾客尚能接受,因此销量好
21、。6、7号厂家,服装款式已走向陈旧,性能价格比也只有较少的顾客尚能接受。9、10号厂家,销量大,利润高,要大力发展,成为关键供方。3、4号厂家,利润高,顾客尚能接受,应使其为新的增长点。为此,小组对“调整供货渠道选择供方”这一对策,策划的具体措施是:坚决淘汰11号厂家的服装。稳定维持1、2、5、8号厂家服装的采购,并与他们研讨开发新款式服装的事宜。对6、7号厂家,减少采购数量,压低采购价格,并责成厂家立即开发适合顾客 需求的服装。将9、10号厂家列为关键供,增大采购量,及其它调动供方积极性的措施。将3、4号厂家的服装,在橱窗及售点扩大展示,加大宣传力度。,设定对策的目标也可以看作是该要因需要达
22、到的控制标准(判别标准)。该目标是一个有量化目标值的目标。例:还以上例,针对“服装款式陈旧”这条要因,小组在要因确认时,以试销率为衡量目标,仅为45%,一般来说达到70%以上就比较理想了。于是小组对这条要因的对策制订的目标是适销率达到80%。3、制订“对策表”(1)对策表要按照“5W1H”原则来制订。在QC小组活动中应按照下述来理解:,2、设定对策的目标:制定对策必须要设定对策的目标。,What 对策 Why 目标 Who 负责人 Where 地点 When 完成日期 How 措施 QC小组活动所用对策表的格式,制定对策表应考虑的项目,4、对策表实例 如以上例,小组针对“服装款式陈旧”要因制订
23、了对策表:,供方厂,供方厂,供方厂,6月30日实施完成,8月1-3日初步检查结果,(三)制订对策中常见的问题 1、“对策”和“措施”混在一起 例:,2、“目标”栏中没有定量的目标值 例:,目标应量化,实施后可以进行对比,目标不能量化,要制定出检查的目标。3、在对策表中使用抽象的词句。在对策表中不应使用“加强”、“提高”、“减少”、“争取”、“尽量”、“随时”等抽象词句。不符合“小、实活、新,以新为主”的精神。4、不是针对每一条要因逐条制定对策 而是把确定的要因又进行了归纳 人的要因归纳在一起统一制定对策 机的要因归纳在一起统一制定对策 料的要因归纳在一起统一制定对策 法的要因归纳在一起统一制定
24、对策使要因与对策脱节,给解决问题的思路及逻辑性上造成混乱。,(一)要在对策表指导下进行逐一实施 每条对策都是针对不同的主要原因制订的改进方案,一个对策、一个对策实施(二)每条对策的实施,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栏目逐条实施 针对确定的最佳对策,策划了为实现该对策的具体措施,每条对策的实施过程,就是这些措施的具体落实过程。并做好活动记录。(三)每条对策实施完成后要立即确认其结果 在每条对策实施完成后,应立即收集改进后的数据,与对策表中每条对策应达到的目标进行比较,以明确对策的有效性。如果没有达到课题设定目标,须重新检查活动的各个阶段,(四)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25、,必要时要修正所采取的措施。为达到目标要求,必要时要修正措施的内容(五)每条对策实施后,除确认该条对策的目标外,还需对是否影响安全及环境、是否影响相关处质量、是否影响管理、是否影响费用及成本的增高等方面进行检查。决定其是否增加措施予以弥补,还是需要重新考虑更恰当的对策。,七、实施(按对策实施),对策与实施阶段所用到的工具,对策与实施阶段由于是进入实质性质量改进阶段,各种改进及其结果都需要数据表达,可能用到的工具最多,常有: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PDPC法、箭条图、矩阵图、简易图表、过程能力指数、头脑风暴法、流程图、优选法、正交实验设计法等。各小组可根据自己处理数据的的实际需要来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PT模板 PPT模板QC小组活动基本知识 讲座ppt PPT 模板 QC 小组 活动 基本知识 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