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及输血文档资料.ppt
《创伤性休克及输血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性休克及输血文档资料.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述,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创伤的发病率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创伤已占45岁以下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所有人群死亡的第三位。目前,创伤的发病因素和致伤原因更为复杂,除传统的意外事故外,又增加了以爆炸和中毒为致伤原因的突发性损伤。其特点为伤情复杂,群体为主,复合伤多,伤势严重,致命性强,死亡率高。,概述,重症创伤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当,常导致严重伤残或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因此创伤性休克的防治是必需加以重视的问题。在现场和医院急救过程中,抓主要矛盾,建立绿色通道,对提高创伤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休克的救治,1937年法国外科医生为描述创伤对人体构成的“打击”,第一
2、次把“choc”引入医学术语。1743年,英国医生LeDran将其译为“shock”来描述枪伤引起的危重状态。我国学者将其翻译为“休克”,沿用至今。,一、病因,1.失血 失血是创伤造成血流灌注不足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引起休克的失血量随着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以及失血的速度而有所不同。一般一次失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1/4(约为1000-1250ml)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可代偿地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此时若及时治疗可以防止休克的发生。,一、病 因,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严重创伤发生时的剧烈疼痛、恐惧、焦虑及寒冷、神经麻痹等,都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刺激,如果这些刺激强烈而持续时,可进一步扩散
3、到皮层下中枢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导致反射性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导致大量血液瘀滞在微血管网中,有效循环量减少而发生休克。,一、病 因,3.组织破坏 严重的挤压伤,肢体挤压时间过长,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和组织细胞坏死。当压力检出后,由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和通透性增高,可导致大量隐性出血和血浆渗出,有效循环量下降;,一、病 因,4.细菌毒素作用 由于创伤继发严重的感染,细菌产生大量的内外毒素,这些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使周围血管阻力发生改变,从而使血液循环在动力学上发生紊乱,导致中毒性休克。以上四种原因可复合存在而产生综合作用,其中最共同的、基本的变化在循环方面。,二、发病机理,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瘀血期微循
4、环凝血期,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根据休克的病程演变而改变1.微循环缺血期表现面色苍白,皮肤厥冷,口唇和四肢末梢轻度发绀;神志清楚,伴有轻度兴奋,烦躁与不安;血压大多正常,脉快、脉压差缩小;呼吸深而快;尿量较少;眼底动脉痉挛。,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根据休克的病程演变而改变2.微循环瘀血期表现全身皮肤淡红,湿润,四肢温暖;烦躁不安,神志模糊或不清;体温正常或升高;脉细弱、血压可下降至60-80mmHg;出现呼吸衰竭;尿量进一步减少;眼底动脉扩张,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根据休克的病程演变而改变3.微循环凝血期表现全身皮肤/粘膜紫绀,紫斑出现,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意识不清,甚至昏迷;体温不升;脉细弱
5、,血压甚低或测不到,心音呈单音;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无尿;全身出血倾向。,四、诊 断,凡遇到严重创伤者,均应想到休克发生的可能。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病人有精神兴奋、烦躁不安、出冷汗、心率加速、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等,即应认为就有休克。如病人口渴不止,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呼吸浅而快,脉搏细数,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和尿少,则认为已经进入休克失代偿期。,四、诊 断,1.一般监测 常可判断休克是否存在及其演变情况。精神状态能够反应脑组织灌注的情况。肢体温度、色泽反应体表灌流的情况。血压休克代偿期时,剧烈的血管收缩,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脉率、脉搏细数常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伤 休克 输血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