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doc
《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为科学规划,实施好教师培训工作,请您认真、如实完成以下问卷,您提供的信息及建议将成为我们制定方案、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感谢您的合作!教师: 一、个人基本情况(请在所选项前的标号上打“”)(1)学校类别A.小学 B.初中C.幼儿园(2)性别A.女 B.男(3)教 龄A.三年以下 B.四至十年 C.十一年以上(4)在校职务A.校长(副校长)B.中层干部 C. 班主任 D. 专任教师 (6)职称A.高级B.中级 C.初级(7)现任教学科 (8)所带年级 (9)周课时节二、培训需求情况1您个人目前在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有哪些?( ) A任教学科专业与前沿知识 B对课改、
2、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与把握的知识 C青少年学习心理方面知识 D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2.在班务管理方面,您认为需要增加哪些培训?( )(多选,最多选2项,按照优选顺序填写)A.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B.如何与家长密切沟通C.如何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凝聚力,遵守纪律的意识D.如何做好留守学生和后进生的工作 E.怎样培养班干部3.在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中,您最感兴趣的是:( )A. 如何选题 B.教育研究方法 C.教育叙事研究D.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E.如何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4.您希望参加的集中培训教学形式有:( )(多选,最多选2项,按照优选顺序填写)A.专家讲座、
3、报告型 B.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型 C.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型 D.案例评析、参与式培训型 E.专题沙龙型 F.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型G.教育故事型 H.在专家的指导下自学反思型 I.实地参观考察型 J.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型 K.其它: 5.在下列培训师资中,您最喜欢的授课教师是:( )A.课改专家 B.高校教授 C.教科研人员 D. 经验丰富的教学一线骨干教师 E.教材编写者 F.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6. 您参加培训的动因是()A.晋升专业职务需要 B.获得继续教育学分 C.力争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 D.教育改革发展所需 E.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 F.增强竞争力,以另
4、谋发展 G.听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 H. 其它 7您曾参加过的各类培训中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请填写)组织单位: 培训主题: 培训时间: 8.在您心目中,本校最优秀的班主任是 (最多填2人)9.您认为本校最有实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是 谢谢您的参与!南丰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和质量的调查与研究 2009-12-05 18:53:0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在当前教育改革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进而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
5、题。近二十年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和培训体系,继续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以及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认可。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如何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一系列“变化”给教师培训工作带来新的挑战:1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使教师教育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教育区域性失衡,使得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教育公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加强教师培训恰恰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切入点。2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性和内涵性变化,对教师培训提出新的挑战。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的
6、提高,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转变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上来,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基地新老教师更替对培训带来新的挑战。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出新的要求。4教师培训的管理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对处于转折期的教师培训有待加强。为了满足当前教师培训的需求,培训基地教师的培训水平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亟待解决。而有关教师教育的政策、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基础教育改革配套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亟待建立。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制度、模式和质量的研究,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和机制,探索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满足
7、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对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研究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和质量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旨在研究朝阳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模式和质量的现状,并以此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和机制,探索符合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探讨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为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提供政策建议。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辅以文献法、研讨法。(一)问卷调查 1抽样方法设计教师、校长、培训机构三种问卷。在全区按照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比例抽取三种类型的代表:重点校:直属小学、完中校的初中、高中
8、示范校、国家级职高校普通校:小学学区校、城市初中、非示范校高中、非国家级职高校农村校:小学、初中、高中一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41份,问卷回收率84.1%,其中有效问卷为816份,有效率97%。2样本情况的描述表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项目选 项性别男168(20.6%)女648(79.4%) 年龄小于30岁247(30.3%)30-39岁407(49.9%)40-49岁128(15.7%)50-59岁34(4.2%) 毕业院校高等师范学校518(63.6%)中等师范学校130(16%)普通高中34(4.2%)普通初中12(1.5%)综合大学100(12.3%)其他21(2.6%)学历专
9、科或专科以下37(4.6%)本科(含在读)608(75.2%)硕士课程班(含在读)115(14.2%)硕士研究生(含在读)27(3.3%)教育硕士(含在读)22(2.7%) 教龄3年以下82(10.1%)3-5年91(11.2%)6-10年163(20%)11-15年214(26.3%)16-20年142(17.5%)20年以上121(14.9%)职称小(中)三3(0.4%)小(中)二199(24.4%)小(中)一359(44%)小(中)高214(26.3%)没评职称40(4.9%) 职务教师787(96.8%) 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26(3.2%) 学校类型1小学236(29.1%)初中161
10、(19.8%)普通高中59(7.3%)完全中学286(35.2%)职业高中70(8.6%) 学校类型2市区676(83%)县城4(0.5%)乡镇65(8%)农村69(8.5%) 学校类型3省重点校(示范校)231(28.5%)地市(州)级重点校118(14.5%)一般学校406(50.1%) 薄弱学校56(6.9%) (二)个案分析 我区有代表性的实践经验总结与分析。(略)(三)文献研究 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课题组搜集了全国及北京市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文件、相关规定等,查阅了有关材料,包括培训项目档案、培训课表、培训讲义、学员评价表、总结报告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11、本研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政策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以我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践为依据,通过对部分培训者、学校领导、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以及有代表性学区及学校和近十几年来培训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制度、模式和质量保障机制。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一)总体情况“十五”时期以来,区各级领导站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层面上,立足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实际,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始终以“教师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理念作指导,坚持“统筹规划、服务基层、突出重点、开放创新、整体推进”的原
12、则,整体规划设计区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整合培训资源,按照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突出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提升全体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力度。完善市、区、学校三级培训机构协调配合,构建灵活开放的培训体系,分层次、有秩序、高质量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高继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主要分两大部分推进1.承担市、区重大培训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目标和推进方式,项目主题的确定本着贴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贴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问题,贴近于行政的中心工
13、作、重点工作;重点培训项目的确定注意了;以项目培训需求调研为基础确定项目主题;以项目培训目标为载体确定培训项目的内容和教学计划;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确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形式与模式;以项目制度为抓手确定培训项目流程与程序,以项目实施评估为机制确定培训项目的检测标准。提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教师满意。2推进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将教师素质提高的终极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阶段性的发展。对于新手教师,注重以实践任务为主线;对于3至5年的初级教师要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验的反思,旨在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对于中高级教师要以教育科研能力
14、的形成和发展为重点,实现“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促进他们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过渡”。其次,根据现阶段教师素质构成中条件性知识不足,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不强的两大局限,突出阶段性的任务重点。运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帮助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教育质量观、师生观和学生观的转变,提高他们的教学监控能力,实现个体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把握知识发展的脉搏,既反映社会发展对教师知识素质的要求,又照顾教师的个体素质发展的内在需要,注重教师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建构,求博、求新,加强针对性、实效性。3. 基本解决了四大难题(1)各级领导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15、,负责整体规划和指导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规定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将学校继教管理纳入校长政绩考核和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体系;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人、奖惩到人,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解决了认识问题,达成共识;(2)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全面、全程依法办事。教育法规执行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有序开展,模式多样,质量不断提高。真正解决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3)根据教师的发展阶段不同、需求也会不同,进行分层分类的培训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必修课为重点,结合各层次教师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夯实学科知识基础,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选修课为辅,选取具有普遍性的
16、培训内容,更新教师的知识,拓展教师的视野,活跃教师的思维,满足教师的需求。解决了培训力量开放、多样的问题;(4)倾斜农村,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教师间的差异,融通教育资源。4存在问题(1)工学矛盾依然突出,培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2)培训的实效性依然是主要问题;(3)一般教师的全员培训质量需要提高,对“校本培训”、“研训一体”等主要方式的理解与效果评估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4)培训基地和培训网络(包括远程)发展不平衡,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二)培训制度层面1培训制度的现状(如表2)表2教师们对培训制度的认识情况 题目选项人数百分比12您是否知道参加教师培训是您的权利和义务知道77695.2
17、不知道394.813您认为将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是否合理合理35743.9部分合理37646.2不合理811014您参加过您所在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吗参加过36644.9很少参加17721.7根本没参加过27233.4 15.1您是否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知道66481.9不知道14718.1 15.2您认为校长履行好这一责任了吗好52064.8较好26332.8不好192.416、您认为现有培训政策最能体现谁的利益教师24229.8学校48659.9培训机构8410.3在制度层面,绝大多数教师(95.2%)知道参加教师培训是自己的权利
18、和义务,他们认为将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是合理的,他们(90%)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并认为校长较好地履行了这一责任;65%以上教师曾参加过所在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绝大部分教师(81.9%)知道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97%的教师认为校长较好地履行了自身责任;半数以上的教师(59.9%)认为现有培训政策最能够体现学校的利益,关于现有培训最能够体现谁的利益,教师们的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学校、教师、培训机构。2对培训制度现状的深入分析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列联表等方法结合起来(附件2),得到如下结果
19、:(1) 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年龄大的教师更多地参与学校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2) 硕士研究生(含在读)对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负有首要责任这一制度了解较少;(3) 相对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而言,完全中学和职业高中的教师更多地认为培训的受益者是学校和培训机构,而不是教师;(4) 最认可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方面工作的:教龄长,学历低,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小学教师;最不认可校长工作的:普通高中教师,薄弱学校教师;(5) 认为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合理的: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教师受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晋升和奖励的依据之一不合理的:农村被调查者,其次是
20、市区被调查者。综上,地区经济差异可能导致了上述若干问题的产生。城市学校和农村薄弱校之间在地区经济、教育资源、培训模式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了教师对校长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的认可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工作性质的差异是的中层或中层以上干部和普通教师对于教育政策方面的考虑存在差异。3相关培训制度当前最主要的文件包括:“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中小幼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等,“朝阳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十一五”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和制度十余种,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培训 需求 问卷 调查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3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