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译文 (2).doc
《论语全文·译文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全文·译文 (2).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2012年6月 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 子:对男子的尊称,这里特指孔子。曰(约):说。时:时常。习:用于实践,实习。亦:也是。乎:吗。朋:同学为朋,同志为友。愠(运):怨恨,恼怒。” 【译文】 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注释】 悌(替):尊敬师长。鲜(显):很少。犯上作乱:冒犯尊长,颠覆国家。
2、 【译文】 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巧:好。令:善于。色:脸色。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吾(务):我。日:每天。三:多次。省(醒):检查,反省。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3、 【原文】 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导:治理。 乘(胜):军队基本单位,兵车一辆,兵士100人。 【译文】 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事事认真,时时诚信,处处节约,关心群众,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悌(替):尊敬师长。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贤贤:第一个
4、贤为动词,第二个贤为名词。 事:为做事,事奉。 【译文】 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固:固执。 过:过失。 惮(但):害怕。毋(无):不要。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经常学习就不会固执,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终:去世的父母。 远:祖先。 【译文】 曾子说:“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人,社会风气
5、就会归于纯朴。”【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是:这个。邦:诸侯国。抑:还是。其诸:大概。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 【译文】 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能了解到该地的政事,是求来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的?”子贡说:“老师凭着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得来的。老师的请求,与普通人的请求大概不同吧?”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
6、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斯:这。 小大:小事大事。 节:约束。 【译文】 有子说:“礼法的运用,以和为贵。这是最美好的传统,适用于一切事情。但仅知道和为贵是不行的,违反礼法而讲和是绝对不行的。”【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复:实现。 因:依靠。宗:可靠。 【译文】 有子说:“信誉符合道义,才能兑现诺言;恭敬符合礼法,才能远离耻辱;任用可信赖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7、,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焉(烟):语气词。也已: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诸:之于的合音。磋(错的平声)。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
8、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为政篇第二【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注释】 为(围):动词。 北辰:北极星。【译文】 孔子说:“管理国家要以身做则。如同北极星,安然不动而众星绕之。” 【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注释】【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洁。”【原文】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
9、礼,有耻且格。”【注释】 格:正。【译文】 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勿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勿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 问孝:问怎样
10、做才是孝。【译文】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违礼。”樊迟驾车时,孔子告诉他:“孟孙问孝于我,我说:不违礼。”樊迟说:“什么意思?”孔子说:“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 其:指父母。【译文】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关心父母的健康。”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释】【译文】 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
11、色:脸色。弟子:晚辈。先生:长辈。 馔(卷):吃喝。 曾:难道。【译文】 子夏问孝,孔子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吗?”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 【译文】 孔子说:“我曾整天同颜回谈话,他从不反驳,象笨人。后来观察,发现他理解透彻、发挥自如,他不笨。”【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注释】 廋(搜):隐藏。【译文】 孔子说:“分析其动机,观察其行动,了解其态度;人藏哪去?人藏哪去?”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译文】 孔
12、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注释】 器:用具。【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注释】【译文】 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将要说的做出来,然后再说。” 【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释】 周:合群。比(币):勾结。【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拉帮结派,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 罔(网):迷惑。【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原文】 子曰
13、:“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注释】【译文】 孔子说:“走入异端邪说中,就是祸害。” 【原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 汝(如):你。【译文】 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缺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缺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释】 禄:官员的工资。缺:放在一边。 尤:过错。【译文】 子张学做官,孔子说:“多听,不要说没把握的话,即使有把握,说话也要谨慎,就能减少错误;多看,不要做没把握的事,即使有把握,行动也要谨慎,
14、则能减少后悔。说话错少,行动悔少,就能当好官了。” 【原文】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注释】 措:放置。 枉:不正。【译文】 哀公问:“怎样使人心服?”孔子说:“以正压邪,则人心服;以邪压正,则人心不服。”【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 劝:勉励。 如之何:怎么办。【译文】 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勤勉?”孔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勤勉。” 【原文】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
15、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注释】 奚:为什么。【译文】 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何不从政?”孔子说:“孝啊,就是孝顺父母、兄弟友爱,以这种品德影响政治,这就是参政,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注释】 輗(尼),軏(月):都是车上关键部位。【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原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注释】 因:沿用。 或:有人。【译文】
16、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注释】 鬼:祖先。【译文】 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敢做,是懦夫。” 八佾篇第三【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释】 八佾(义):每佾八人,八佾只有天子才能用。孰:什么。【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原文】 三家者以雍彻。子
17、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注释】【译文】 掌握鲁国实权的三个家族在祭祖仪式结束时,唱着天子祭祖时所用的诗歌。孔子说:“歌词中的诸侯辅助,天子肃穆,怎能唱于三家的庙堂?”【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注释】 如何:拿怎么办。【译文】 孔子说:“对于不仁的人,礼法有何用?音乐有何用?”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注释】【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十分重大!礼仪,与其隆重,不如节俭;丧事,与其奢侈,不如悲戚。”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注释】【译文】 孔子
18、说:“偏远小国有君主,不如中原各国没君主。” 【原文】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注释】 曾:难道。【译文】 季氏准备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天哪!难道说泰山会接受他们的无礼朝拜吗?”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注释】【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可争的事情。要争的话,就象射箭比赛:赛前互相行礼,赛后互相致敬。这样的竞争,具有君子风度。”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19、?”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注释】 予:我。【译文】 子夏问:“笑脸真灿烂啊,美目真妩媚啊,天生丽质打扮得真高雅啊。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宣纸,然后才能绘画。”子夏问:“先有仁义,后有礼法吗?”孔子说:“子夏,你启发了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诗了!”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证之矣。”【注释】【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清楚,杞国不足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说清楚,宋国不足以证明。现在无法证明是由于文献不足,否则,我就能证明了。”【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注释】 禘(帝):
20、天子的祭祖典礼。灌:禘中的第一次献酒。【译文】 孔子说:“现在天子举行的祭祖礼仪,从一开始我就看不下去了。”【原文】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注释】【译文】 有人问天子举行祭祖仪式的意义。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如同摆在这里吧!”指指手掌。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注释】 与:参加。【译文】 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孔子说:“自己不去祭,如同不祭。”【原文】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注释】【译文】 王孙贾问:“与其祈祷较尊贵的奥神的保佑,
21、不如祈祷有实权的灶神的赐福,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犯了滔天大罪,怎么祈祷也没用。”【原文】 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注释】【译文】 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商两朝的礼法,真是丰富多彩啊!我赞同周礼。”【原文】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注释】 陬(邹):孔子的家乡。【译文】 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呢?进太庙,事事问。”孔子听后,说:“这就是礼。”【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注释】 皮:皮做的靶子。为(卫):因为。科:等级。【译文】 孔子说:“射箭比赛不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全文·译文 2 论语 全文 译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3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