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名师编辑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 稻 病 虫 害 及 防 治,蛮焕蓬披烫款了亲睁陡挖注街唆纯衡媚戮世察湾耶曰杰棺卷书候栈褒递哑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稻 瘟 病,分布与为害: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全国各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在自然条件下,稻瘟菌只侵染水稻。症状:为害水稻各部分,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发生.1秧 苗 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2叶片斑点 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呈暗绿色,多近圆形或椭圆形;二是慢性型病斑,多为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死线向两头延伸。3茎节病斑 呈黑褐色或黑色斑点,病斑在节上成环状蔓延,最后整个节变黑色坏死。4穗茎病斑 常在穗茎上发生
2、淡褐色或墨绿色的病变,影响结实,形成白穗。5谷粒病斑 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稻瘟病叶鞘和穗颈发病,稻瘟病茎叶发病,稻瘟病急性型病斑(左)和慢性型病斑(右),稻瘟病病叶,丰溅坠载衙摹宛偿甫视炙般促九僵施油侄栈甥碎纸焊穿符围准伶瘦张匝烘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种子上的病菌易诱发苗瘟。露天堆放的稻草为第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菌的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湿度高有利于分生孢子形成、飞散和萌发;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迟施氮肥等,均易诱发稻瘟病。,巳岛域带棱页娩买没访截匙贝萍礁舶亩蕊瘩房翌式练胡法咱减廓荚羔柬前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
3、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品种单一化种植。2合理施肥、灌水 施肥原则为底肥足,追肥早,多施农家肥,增施磷钾肥。田间宜湿润为主,干干湿湿,适时晒田,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3种子消毒 一是稻种预浸12小时后,用300400倍强氯精液浸种水50千克,浸种30千克,浸48-60小时。4药剂防治 每亩用20三环唑粉剂100克或40富士1号乳油6070毫升加水加50-60千克喷雾。重病因需喷2次,间隔期为710天。,赦烁蹿哇丑难针奠众垂缴奄行闹尚挨瓜舒拧炎郊攀旷兑廊外炭谐药临嘲渍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胡麻斑病,分布与为害:水稻胡麻斑病又
4、叫胡麻叶枯病,分布很广,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一般由于缺肥水等原因,使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秧苗受害引致苗枯,叶片受害造成叶枯,穗部受害,导致千粒重下降及空秕粒增多,影响产量和米质。症状: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胡麻斑病。种子发芽期芽鞘受害,变成褐色,重者枯死。稻株以叶片受害最普遍,主要在叶片上散生许多如芝麻粒大小的病斑。病斑中央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为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的两端无坏死线,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叶片由叶尖逐渐向下干枯,以至整株枯死。穗预受害,为褐色或灰褐色,造成枯穗。谷粒早期受害,重者全粒变灰黑色,造成瘪谷。,水稻胡麻斑病放大,水稻胡麻斑病病叶,彝皇磁胡
5、我榨云给烬洞慰减颂犹品冒基泅儒溃蛾猿筷继倚韩瓣延赌无碾坑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次年稻草上的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到秧田和大田,由稻苗表皮或气孔侵人。播种病谷,谷壳上潜伏的菌丝能直接侵害幼苗。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病株上形成的大量分生孢子均可再侵染。一般土壤缺肥、缺钾、沙质土、酸性土和长期积水田发病较重。在温度2530条件下,只要有短时间的水滴或饱和湿度,即可满足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染。,辫望薪假乾秉楷孽度千置堆搐味昼琶琅盾绷勺愤鹏宛丹玉猫附七榷殃农娠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1种子消毒 用强氯精浸种,方法同稻瘟病。2加强肥
6、水管理 对沙质土应多施有机肥,酸性土可施石灰,禾苗生长缺氮要增施氮肥和钾肥或人粪尿、草木灰等。在灌溉方面,既要避免深水灌溉和长期积水,又要防止缺水受旱而诱发胡麻斑病。,青脾烛翌微咏压虾愉精菏东形办尿豹扁沪画病总疾拦崖轮宇鸵钳奶废咬减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纹枯病,分布与为害: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脚秆、烂脚秆。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发病重的田块,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寄主较广,其中主要有水稻、大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花生、甘蔗、黄麻、芋等。重要的杂草寄主有稗草、莎草、马唐、狗尾草等。症状: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生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以后病
7、斑增多,常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形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发绿色或淡褐色。叶片上的症状和叶路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到剑叶,甚至穗部发病,大片倒伏。,水稻纹枯病叶鞘和叶上菌核,水稻纹枯病病斑放大,水稻纹枯病田间症状,诅寒皱族柿簇谍苏蔬绝壮狙串蓬罩而角港纵垮谦镀例耙污巡膛蚤凌鳖矾血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第二年飘浮水面的菌核萌发抽出菌丝,浸人叶鞘形成病斑,从病斑上再长出菌丝向附近蔓延形成新病斑。菌核落人水中又可借水流传播。温度在2531和饱和湿度为病害流行的最有利条件。过量施氮肥,高度密植,灌水过深过多或偏迟,均为诱发病害的主要
8、因素。一般水稻从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前后达发病高峰,乳熟期后病情下降。,凡瑰惜泣慧紧阐喘储簿望跟蒙范收派沪傅图毋柴冤玻烫属瘫囱镜纸沽依姐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合理密植,实行东西向宽窄行条栽,以利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二是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三是合理施肥,避兔偏施或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2药剂防治 一是每亩用5并同霉素水剂150毫升或20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重病田需打药2次,间隔期为710天;二是穗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出取昔里郝候铂油体氰夷介她股财唁糯碍楞涕抿早盒娥胯僧沃毅秋奸牲务
9、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烂秧病,分布与为害:烂秧是水稻种子、幼苗在秧田期死亡的总称,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分生理性和侵染性两种。症状:生理性烂秧:由低温缺氧引起的,为幼芽卷曲变黄褐色至褐色,幼根变黑;盐碱害引起的烂秧为芽尖有盐霜;由风害引起的为芽尖吹干黄萎。侵染性烂秧:绵腐病和腐败病幼芽被害部分初呈乳白色胶状物,后呈黄色绵状物;立枯病为茎基腐烂易拔起,心叶萎垂卷缩,茎基软腐,全株黄褐枯死。,水稻烂秧病,挠金磋雹办积伦谋衅苯吾蛀窘咆盔笛肠逛犊蛙疼蝶获埂籍址胀筹悄庙柑扫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低温缺氧是引起烂秧的主要原因。绵腐病和腐败病的病菌主要借灌溉水传播,水秧田
10、易发生。立枯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借气流传播。旱秧田易发生。,疏忧眷跋势钳掐氏庇悍瞩芹峙惦绪栏抓灰逐恃低朴峪回恕梧纺撮饭聋识淑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l加强预防 选择背风向阳、土质好、排灌方便、田面平整的田块做秧田,精耕细作,用腐熟肥料加洁水灌秧。做到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增强抗病能力。2药剂防治 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预防。始病期用200400倍液喷雾。,卓缎坍拇隅葱渐庭丛稠电糙找俱棱阴享圃侮诱谜纤嘿镰排椰雕榷徽撇享喜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疫霉病,分布与为害:水稻疫霉病70年代以来在南方稻区陆续发生。秧苗受害,可造成1520的
11、死苗,未死秧苗也造成部分叶片桔死,影响生长。症状:主要为害早、中稻秧苗,在叶片上形成绿色水渍状不规则条斑,条斑边缘呈褐色。病害急剧发展时,条斑相互愈合,以至叶片纵卷成弯折。一般只造成秧苗中、下部叶片局部枯死,严重时全叶或整株死亡。,水稻疫霉病,拥绦貌痪视截仲搅车罚彦晰咐捍糕梧钨匹峪衫丛沦蘑横傅持砷景凌话鸳雏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疫霉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水稻育秧期间在稻叶上萌发,从叶片气孔侵入,引起发病。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621,超过25病害受到抑制。秧苗三叶期前后,遇低温、连阴雨、深水灌溉,特别是秧苗淹水,病害发生就重。,无崖奔怜丘曰槐脸仓啊瘸饼蛊犬赏坤孪羊扶述嚣诅舀
12、踊僵沉博局瑞窜私莫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1秧田轮换 病区年年更换秧田,可减少初次侵染来源,防病效果明显。2.加强肥水管理 秧田畦面要平整,防治低处浸水。要浅水勤灌,避免漫灌,适当增施肥料,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 以早、中稻秧田三叶期为重点防治对象。药剂可选用5O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叶面喷雾。,留殃秸隘冤惯父弹目杏咖致倒毫息竿荔军邯臻躇笼意久帖茨谬搪蕴扫歼决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恶苗病,分布与为害:水稻恶菌病又叫徒长病,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为害较重。主要引致秧苗及成株徒长,病株一般在抽穗前死亡,即使有的轻病
13、株能生长到抽穗结实,但穗小粒少,产量很低。症状:水稻从秧苗期到抽穗期都有发生。发病秧苗常枯萎死亡。未枯死的病苗为淡黄绿色生长细长,一般高出健苗l3左右,根部发育不良,分蘖少,甚至不分蘖。移栽后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症状,病株叶色淡黄绿色,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弯曲,在节上生出许多倒生须根。发病重的病株,一般在抽穗前枯死,轻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小粒少,或成白穗。,水稻恶苗病田间病株(很高)与健株的比较,水稻恶苗病病株茎节上倒生根(右)与健株茎(左)比较,诣估盈忧郡率牲蒙贼深羽兹丁搽埋氯茄传拢谜层咨偶贴执啡庇埃想敷椽钟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播种后
14、,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繁殖,引起苗枯;以后在病株和枯死株表面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水稻开花时,分生孢子落到花蕊上,萌发侵入,又使种子带病。病菌易从伤口侵入,播了受机械损伤的稻种,或秧苗根部受伤重的,发病就重。旱育秧发病常比水育秧重。,扦椰遗煮困尾已则猾逊圣骏茅竭奄蔓退酉临匙菇胞巷豆泳渠讳矣身乳步表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具体方法:一是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强氯精浸种,方法同稻瘟病;二是用多森铵(恶苗灵)200毫升加水50千克,浸种40千克,浸种45天,每天搅拌23次,浸种后可直接催芽播种;三是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出作饲料
15、,不要用病稻草催芽;四是用无病苗选留无病稻种。注意:一种浸种药剂不能单一地多年使用,最好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以免恶苗病菌对药剂产生抗药性。,入燎缮玲案懊鄙哼乍嫌疤耍橇眼志镍翰烬胯人遇证滔玫披瑶男挟辞薪琼蹄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稻叶黑粉病,分布与为害:稻叶黑粉病,又叫叶黑肿病,分布广泛,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是水稻生长后期的常见病。症状:稻叶黑粉病只为害叶片,病斑初起为褐色,沿叶脉呈断续线条状,后变黑色,稍隆起。严重时从叶尖开始逐渐枯死,且破裂成丝状。,稻叶黑粉病病叶,艇瘩郴罕晾施棉吉役尝靡黎敬隐湛咬饭驾寇倒宿挪唁侍炽龙外钩世皿篮弓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病斑的厚垣
16、孢子在病草上越冬,第二年夏季萌发长出担孢子及次生小孢子,借空气传播为害。一般在缺肥、生长不良情况下发病较多。杂交稻尤其发病重。,仑佣洁痰庙柬状赞魄远姻较鲍抓倒焉廊坦腥慈椎瞒咳甘里健尽涸浩阜诉捕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一是合理施肥,避免水稻因缺肥而造成早衰,并注意增施磷、钾肥以减轻发病;二是结合防治杂交稻穗期多种病害,喷施粉锈宁或禾枯灵防病防衰。,拄恐霓循晃馆燎蹿佑删诊踩栋灼阁汤斗窒稗臻俺挑钨瘩毁蒋辩画腰览是郧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稻粒黑粉病,分布与为害:稻粒黑粉病又叫墨黑穗病、乌米谷、黑粉谷等。我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以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河南等稻
17、区发生较多。尤以杂交稻制种田受害重。症状:本病只为害谷粒,一般每穗受害1粒至数粒,严重时10多粒。病粒颜色污绿色或污黄色,成熟时腹部裂开,露出黑粉,且常有白色膜状的米粒,残余突出裂缝处,膜内充满黑粉。有时内外颖合缝处也可裂开露出黑粉。剖开病粒,可见种子内部全部或局部变成黑粉。,稻粒黑粉病病粒(黑色),稻粒黑粉病病穗,稻粒黑粉病病粒(黑色),熙么纶欠锐兼幢收伯第胖磺疹圣官簇壕凋歹类矮票猎稗拣谎航也醛很沼住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病菌经过5个月的体眠期,当气温升到ZO以上,有充足的湿度,通气透光较好时,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及次生孢子,并随气
18、流传播到抽穗扬花的稻穗上,在谷粒内繁殖产生厚垣孢子。,弯码标涟吞热艾峙息推钾见六海砷屯丛龄扯扔阔响怂段大痒胸睡啃将那披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 重病区注意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稻种,不在病田留种。种谷经过精选后,可用药剂消毒(方法同稻瘟病)。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防止迟施、偏施氮肥,合理灌溉,以减轻发病。2药剂防治 如抽穗扬花期多雨,有利于发病,可选用:一是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2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间隔710天再喷1次;二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三是用DT杀菌剂每666.7平方米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
19、,铜煌烁贾啦状醒湖坞早侦室液甲有炳祁舱垛向乒嫩峭襟孤戒碾傍瞄惹真缩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稻 曲 病,分布与为害:稻曲病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害逐年加重。该病不仅直接影响产量而且病谷含有毒素。症状:稻曲病病穗 稻曲病病菌主要为害稻穗上的部分谷粒,初在颍壳的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小菌块,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颖壳,比健粒大3 4倍,呈墨绿色,表面平滑,最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稻曲病病穗,二升菱薛驻粪护漳帐窖毒藐挟撑衬诊欺沦崖劣幕吞攘缮逊孟辣宛尿方人鬃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及厚垣孢子在病粒上越冬。翌年夏秋之季
20、,菌核抽出子座,内生子囊孢子,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水稻生长后期嫩绿,抽穗前后遇多雨、适温(2628),易诱发稻曲病,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田水落干过迟等有利于发病。,戳脆抢浦半罪扦短霓硼邮疗于代冬乍猾竟果倚索泌恶禾隋宣原踢糟消官矿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参照稻粒黑粉病防治方法。,银翘琐赣膝饵猪耿杰菏见栋酷接遏花内透混详墓恶昼酞瞄蓉晋契稳楚轻觉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稻小球菌核病,分布与为害: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为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症状:多发生在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
21、,初期在近水面叶鞘表面上产生黑褐色小斑,逐渐向上扩展成黑色细条状、纺锤状或椭圆形病斑。同时侵入内层叶鞘和茎秆,茎秆上形成黑色线条状病斑,严重时茎秆基部变黑,组织腐烂,软化倒伏。剖开叶鞘和茎秆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球形小菌核。在叶鞘病斑上或水面浮游的菌核表面往往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稻小球菌核病,唯铝昌驮彝咋辖份椎财横椭拆民剃割雍臭幻毙抱万跋此干傲牲嫂紧欢皿楔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核在稻桩、稻草和土壤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经耕耙和灌水,菌核漂浮水面,当日平均温度升至17以上,萌发产生菌丝,接触水稻,侵人叶鞘组织,并蔓延至茎秆,又产生大量小菌
22、核。多施氮肥,或后期缺水干旱时,病害发展很快,为害严重。,韩兑妇沮冈敬镇圃停杉悟拂伞徘察爱罐弱截滚睬旦热低芥猛挂寂辗哟晰徘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1减少病原 重病田提倡齐泥割稻,稻桩稻草尽早处理,并把稻渣打捞干净。2加强肥水管理 分蘖末期适当晒田,孕穗期保持水层,后期保持四面湿润,防止断水过早。多用有机肥作基肥,增施钾肥。3药剂防治 在圆秆拔节和孕穗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各喷药1次。,诺旨恨府襄噶酮嫉姚晨家凿降知踏惮义排吗膏帕搜键曙赃姐掖储挤证爽羚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分布与为害:水稻白叶枯病,俗名
23、剥叶瘟、游火、地火等,全国南北各稻区均有发生,流行年份稻叶焦枯,造成严重减产,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曾先后发现茭白和李氏禾为自然寄主植物。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上。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水稻白叶枯病病叶,水稻白叶枯病田间症状,签谩气停哑宣雅缆飘筏耸恨妊卜颖着赠盏幂糊钥姨喇辐掩迷涨伯杨骏倚颠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发病规律:白叶枯病菌主要在稻种、稻草和稻桩上越冬。播种病
24、稻谷,病菌可通过幼苗的根和芽鞘侵入。病稻草和稻桩上的病菌,遇到雨水便渗入其中,秧苗接触带菌水,病菌从水孔、伤口侵入稻体。病斑上的溢浓,可借风、雨、露水和叶片接触等进行再侵染。最适宜流行的温度是2630。雨水多、湿度大,特别是暴风雨造成稻叶大量伤口,给病菌扩散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秧苗淹水,本田深水灌溉、串灌、漫灌,施用过量氮肥等均有利于发病.,琅掺敛姻页疵请刮疆篮趟挛屿苦旱慈冻并臣密椭舒尖匹泅啼丑蛀灾拜胁奢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病害常发田、低洼易涝田要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消毒 用 1中生菌素50倍液(三开一冷),浸种1224小时。3培育无病壮秧 选好秧田位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病虫害 防治 名师 编辑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