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文档资料.ppt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文档资料.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治疗指南,2008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出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治疗指南,流行病学 病原学 诊断 预防 治疗 抗真菌药物,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定义,侵袭性真菌感染系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致组织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对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微生物检查构成了此定义的基础。,ICU侵袭性真菌感染发
2、病率,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器官移植患者真菌感染发病率为20%40%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引起IFI的病原体可分为两类:真性致病菌仅由少数致病菌组成,主要包括组织胞浆菌和球孢子菌,可侵入正常宿主,也常在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中引起疾病 条件致病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多侵犯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近年来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3、等)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的5.9%12%,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焦曲霉和土曲霉较少见;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霉属的感染率也有所增加。,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致病性念珠菌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致病性曲霉菌曲霉为条件致病菌,致病性曲霉的种群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等。曲霉孢子约25m大小,易在空气中悬浮
4、,吸入孢子后可引起曲霉病,肺和鼻窦最易受累,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致病性隐球菌 新生隐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它包括两个变种,即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健康人对该隐球菌有免疫力,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易侵入人体致病;隐球菌最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引起严重的肺部病变,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隐球菌病好发于艾滋病(AIDS)、糖尿病、晚期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官移植等患者。,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双相真菌 主要包括申克孢子丝菌、马内菲青霉、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除孢子丝菌病多为皮肤外伤后感染外,其它真菌主要由呼吸道感染;绝大多数感染者
5、无症状,为自限性疾病,少数患者可发展为严重的系统性损害。,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致病性接合菌接合菌可引起接合菌病,接合菌包括毛霉目和虫霉目;毛霉目致病菌包括毛霉、根霉、根毛霉和犁头霉。毛霉目所致感染最为常见,又称毛霉病。大多数患者通过吸入空气中毛霉孢子而感染,其次是食入或外伤致病,肺和鼻窦最常受累。虫霉目的致病菌有蛙粪霉和耳霉,主要通过微小外伤和昆虫叮咬而感染。,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卡氏肺孢子菌菌 卡氏肺孢子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称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主要见于艾滋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卡氏肺孢子菌的分类学地位,迄今仍有争议,卡氏肺孢子菌与真菌有60%的相似性,而与原虫有2
6、0%的相似性,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ICU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更高,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ICU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包括: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COPD、肿瘤等基础疾病;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ICU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包括:器官移植广泛开展;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
7、能低下;ICU诊治手段不断提高,使重症患者生存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延长。,ICU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分3个级别,即确诊、临床诊断、拟诊;IFI的诊断一般由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准”。,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深部组织感染 正常本应无菌的深部组织经活检或尸检证实有真菌侵入性感染的组织学证据;或除泌尿系、呼吸道、副鼻窦外正常无菌的封闭体腔/器官中发现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证据(镜检/培养或特殊染色)。真菌血症 血液真菌培养阳性,并排除污染。,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导管尖)对于深静脉留置的导管行体外培养
8、,当导管尖(长度5cm)半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5CFU,或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2CFU,且与外周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并除外其它部位的感染可确诊,ICU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临床诊断IFI 至少符合1项危险(宿主)因素,具有可能感染部位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并同时具备至少1项微生物学检查的阳性结果。拟诊IFI 至少符合1项危险(宿主)因素,具备1项微生物学检查的阳性结果,或者具有可能感染部位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侵袭性真菌感染参照标准,1、危险(宿主)因素: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 2、临床特征:(1)主要特征(2)次要特征 3、微生物学检查
9、:,危险(宿主)因素:,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72-96小时仍有发热等感染征象,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患者因素:a、老年(大于65岁)、营养不良、肝硬化、胰腺炎、糖尿病、COPD等肺部疾病、肾功能不全、严重烧伤/创伤伴皮肤缺损、肠功能减退或肠麻痹等基础情况;b、存在念珠菌定植,尤其是多部位定植或某一部位持续定植。持续定植指每周至少有2次在非连续部位的培养显示阳性;多部位定植指同时在2个部位分离出真菌,即使菌株不同。,危险(宿主)因素:,治疗相关性因素:各种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48小时、留置血管内导管、留置尿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括腹膜透析在内的血液净化治疗等。b、药物
10、治疗:长时间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多成分输血、全胃肠外营养、任何剂量的激素治疗等。c、高危腹部外科手术:包括下列情况:消化道穿孔24小时、反复穿孔、存在消化道瘘、腹壁切口裂开、有可能导致肠壁完整性发生破坏的手术及急诊再次腹腔手术等,危险(宿主)因素:,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患者(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IV感染、骨髓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当出现体温38或2周或静脉化疗2个疗程);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或口服相当于强的松0.5mg/kg/d 以上2 周)。,危险(宿主)因素:,高危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如:a、肝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
11、:再次移植、术中大量输血、移植后早期(3 天内)出现真菌定植、较长的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移植后继发细菌感染等。b、心脏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再次手术、CMV 感染、移植后需要透析、病区在2 个月内曾有其他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等。c、肾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年龄40 岁、糖尿病、CMV 感染、移植后伴细菌感染、术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d、肺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术前曲霉支气管定植、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CMV 感染、皮质类固醇治疗等。,危险(宿主)因素:,满足上述在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患者中所列的任一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主要特征:存在相应部位感染的特殊影像学改变的证据。如:侵袭性肺
12、曲霉感染的影像学特征包括:早期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光晕征;新月形空气征;实变区域内出现空腔等。ICU中大部分无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可无上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特征,次要特征:满足可疑感染部位的相应症状、体征、至少一项支持感染的实验室证据三项中的两项 呼吸系统: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体征加重的表现(咳嗽、咳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肺内湿罗音等);呼吸道分泌物检查提示有感染或影像学出现新的、非上述典型的肺部浸润影。,临床特征,腹腔:具有弥漫性/局灶性腹膜炎的症状或体征(如:腹痛、腹胀、腹泻、肌紧张、肠功能异常等),可有或无全身感染表现;腹腔引流管、腹膜透析管或腹腔穿刺液标本生化或常规检查
13、异常。泌尿系统:具有尿路刺激症状;下腹触痛或肾区叩击痛等体征,可有或无全身感染表现;尿液生化检查及尿沉渣细胞数异常(男性WBC5个/HP,女性10个/HP);对于留置尿管超过7天的患者,有上述症状或体征且尿液中有絮状团块样物漂浮或沉于尿袋时也考虑。,临床特征,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或体征(如:精神异常、癫痫、偏瘫、脑膜刺激征等);脑脊液检查示生化或细胞数异常,而未见病原体及恶性细胞。血源性:当出现眼底异常、心脏超声提示瓣膜赘生物、皮下结节等表现而血培养阴性时,临床能除外其它的感染部位,也要高度怀疑存在血源性真菌感染,微生物学检查,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隐球菌抗原阳性;血液、胸
14、腹水等无菌体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除隐球菌外的其它真菌(镜检发现隐球菌可确诊);未留置尿管情况下,连续2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或尿检见念珠菌管型;直接导尿术获得的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念珠菌尿105CFU/ml);更换尿管前后两次获得的两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念珠菌尿105CFU/ml);,微生物学检查,气道分泌物(包括经口、气管插管、BAL、PSB 等手段获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经胸、腹、盆腔引流管/腹膜透析管等留取的引流液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经脑室引流管留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孢子或培养阳性;血液标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U 侵袭 真菌 感染 治疗 指南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9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