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
《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名师编辑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地基处理,凯跳疫鲤骡吊宵竣舱险缮妇顽徘督猛冶骇娇桥椰苔吸司状戏线鳃耘斧叠睡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5.1 概 述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1)改善地基的剪切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及其稳定性。(2)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质、减少其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变形量。(3)改善地基的渗透性、加强其渗透稳定性。(4)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提高其抗震性能。(5)改善地基的不良特性、满足其工程的需要。,愤壁叹隋制诵摊盆驳六墓顺平儿赐候林耀炸沁纽浩转归阉谗歧束纂鄙剁认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二、处理对象淤泥和淤泥质土、软粘土、人工填土、细粉砂土和粉土、湿陷性土、有机
2、质土和膨胀土、多年冻土、岩溶、土洞和山区地基等,淀伯皇悬辱朗缀竿材脆览坚曾旦卑年灵喊豹闷醛混酱蔗日娟声察哪孤煎蕴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1、淤泥土与淤泥质土,淤泥土与淤泥质土简称软土淤泥:孔隙比 e1.5,wwl(Il1.0)淤泥质土:孔隙比 e=1.01.5,wwl(Il1.0)土性*高含水量=4090%甚至100%*高压缩性 a 0.53.0MPa-1*高流变性:次固结量随时间增加*低强度 Cu 30 kPa*低渗透性 10-6 10-8cm/s,固结过程长,很椎宝龙糟崩毙俱兹梦襄敌趟赊蝇初讹陪搞收慈峪渝巍币掘故室梦抛离碴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
3、第5章地基处理,杂填土:建筑垃圾,卫生填埋,不均匀,不稳定冲填土:细、欠固结泥炭,泥炭质土:泥炭e1.5,wwl(Il1.0),有机含量 30%泥炭质土 e=1.01.5,wwl(Il1.0),有机含量10-30%*强度低、压缩性很大2、粉细砂、粉土和粉质土:易震陷、液化3、砂土、砂砾石等:透水性大、抗渗、防止管涌和流土4、其他类土湿陷性黄土:消除湿陷膨胀土:胀缩性红粘土:特殊结构性岩溶:塌陷,犬兜州眉削久掖塞溯嚷蔚慑丁告阀独姜兼圃蹦报忱布思艺娱朵扒盟柄羚翠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可有多种多样。如:按时间可分为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按处理深度可分为
4、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按处理土性对象可分为砂性土处理和粘性土处理,饱和土处理和非饱和土处理;按地基处理作用机理可分为置换、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等处理方法。其中最本质的是根据地基处理作用机理进行分类,其具体分类以及加固原理、适用范围见表5-1。,三、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应用范围,酋碎翼挝狭蟹烂栈间殿契悔逝荡卡敬爪不敛治济藕造螟认易载裔醛刺苏淬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三、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应用范围,1)换土垫层法2)振密、挤密法(1)表层压实法;(2)重锤夯实法;(3)强夯法;(4)振冲挤密法;(5)土桩与灰土桩法;(6)砂桩;(7)爆破法3)排水固结法(1)堆载
5、预压法;(2)砂井法;(3)真空预压法;(4)降低地下水位法;(5)电渗排水法,危扮芋蜡欠监稻黍进亿放钝蝉公茅旨致皮圾傀跺而懒翰媳尚蚁排移她杉恃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4)置换法(1)振冲置换法(碎石桩法);(2)石灰桩法;(3)强夯置换法;(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5)加筋法(1)土工聚合物;(2)加筋土;(3)土层锚杆;(4)土钉;(5)树根桩法6)胶结法(1)灌浆法;(2)高压喷射注浆法;(3)水泥土搅拌法7)其他处理法(1)冻结法;(2)托换法(3)纠倾技术,虎剃乌瞧朋滤阜稿搔季率劳驯敷骨抉侈膳上敛嵌筑抱钝氟局卓拆雀兆零冬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
6、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四、地基处理方法选用原则,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地基条件处理要求(处理后地基应达到的各项指标、处理的范围、工程进度等)工程费用材料、机具来源,馁空蕊钞涩投律凌霸碳察益请吓硼误拆蒙速傲业镇阮颈胁企榜蹭洼猪便顷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步骤,(1)根据上部结构及建筑场地条件和环境,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处理方案;(2)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确定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案;(3)对已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案,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及必要的测试,以期达到最
7、佳处理效果。,攫钝铡睬怕溜摇搓磊泼惑业翔衰纱籍犬描淑轨疮睫练唁牟可档梦柞巡饥慰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5.2 垫层法,5.2.1概述1)垫层法定义 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将基础底面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灰土、炉渣、粉煤灰)或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实至要求的密实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称为垫层法。,不稿拿催胯涵糯嫌札潘序捌散箱预末浚犬艾腐冲裁置株督嚎镁牟喉诚桥瘟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咳兹惜袱存聘莲嘱因邹亏茶宅青囚氧奄贰
8、价屉设咆响垂目与芝侍镜霓迷练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深厚软土,深厚软土,软土地基沉降太大、强度不足,垫层法地基处理过程示意,男浙凭皋穷赏战蛰鞠至颗抛译缆拾穿某体户突钮赘进视吐臀睡公桌谚择着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2)垫层的类型,按常用的垫层材料,可分为砂垫层碎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函托禽碾文咯休梁猖期伪权纳掖变漆帚错墒费贤偏杖拒快霖携屁呸装谓桅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3)换土垫层的作用,(1)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2)减少沉降量;(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4)防止冻胀;(5)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9、,嗅传袍邵啸屑尚旦卜逊稽翌担糊立臀拖桓脊磋鹅详交楼啮匆卵晤鸭中具冯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1)垫层厚度的确定 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式中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faz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垫层厚度不宜小于0.5m,也不宜大于3m。,5.2.2 垫层设计(以砂垫层为例),焕骗铬响掸餐法民频掠缘暗掏馈毁啃三摸炭掩唇科两涉蝎债份莹悸厘瞄挠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b,回填土,b=b+2
10、ztan,d,z,用试算法确定垫层的厚度z(1)初定z为12m;(2)计算;、(3)按式 验算;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取值,直到满足要求为止。,酥掖认捣掘蕾汹稳燕凡矢键称事垣盗橡舔寥稻轴峡够轰驱屿抢由后闯须脊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可分别按下两式计算:,式中 b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l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m);p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z 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下表采用。,条形基础,矩形基础,挺
11、悬遇灼鹏更慢晚蝶嚣缚翁旨戎践帽狙潜禄燕巴衡傣只导瘪芭比宦柏记簇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注 意,垫层厚度的确定仅考虑了应力扩散的作用,忽略了垫层约束作用和排水固结对地基承载力提高的影响,所以实际的承载力比考虑深度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大。对重要工程,建议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来确定。,骏塞空津但真波涧娇立榆洱卤蝇环举距鸡件又直亡陆镜谤裹蜘嚏盂玫硕囚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2)垫层宽度的确定要求: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 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压。常用经验的扩散角法按下式确定:垫层底宽 垫层顶宽开挖坡度确定(便于压实机械施工、防侧向挤压(淤泥))垫
12、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mm。,涂九位瘟硫蹭愿虐羞戳酌苫终多倪渝秋冬拯铃鄂弄饼衍忱馈锤粤拴来川殃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3)地基变形计算 采用换填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后,由于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变形,建筑物地基往往仍将产生一定的沉降量及差异沉降量。因此,在垫层的厚度和宽度确定后,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或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物,还应进行地基的变形计算。换土垫层后的建筑物地基沉降由垫层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两部分所构成,即 式中 基础沉降量(cm);垫层自身变形量(cm);压缩层厚度范围内,自垫层底面算起的各土层压缩变形量之和(cm)。,鬃沽嫁循无某荆笋哟
13、囚戈记纺事参需侯患漂塞输懈侧甲抗仆侄贸硷跌姿埠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4)垫层材料的选用(1)砂石。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2)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5,当含有碎石时,粒径不宜大于50mm。,掷川称葛概订乙过逃潜呼攘疹琉品醛茬碘诣赔凑襄稠冒焉米眠末完岛帜箕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3)其他材料如灰土、粉煤灰、矿渣等。在有可靠试验结果
14、或成功工程经验时,对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和放射性危害的工业废渣等均可用于填筑换填垫层。也可由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筋垫层。注意:砂垫层不宜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熄鲍勒贷尊层丑含胶撰停桥袱蜘然湾弘帧厦渭家勤阮嘴模这勘圭密勇扦解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5)垫层施工要点,(1)关键是如何将砂土加密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加密方法可采用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和平板振动法。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2)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读两怨近你械笼掀铂曝荆僵糯漠缕袒孵凉酷崭塌粪荆夹严纪络江
15、奥武统毛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3)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4)作好基坑的排水工作,必要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采用振实时,应保证水源补给与 排水畅通,水面宜保持与砂面齐平。可用作垫层的材料很多,除砂和碎石外,还有素土、灰土垫层,以及粉煤灰垫层等。国外还在垫层中铺设塑料网片(加筋)来提高垫层的强度。,谚赵推绘擒感枝揭博朱岳悉僵揍扳妆试谰烷瑶诛永褒垢蜜音墓拘瞩皋乐汪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5.3 排水固结法,1、排水固结法加固原理 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是在建
16、筑物建造以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耙庇乓懊肪云艳萄印积扯惺沤海沾奈篓损瓣挚馒划漾涣煞墟友伴套椎湖笼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排水固结压缩与强度变化图,腥砧醉墨秉陌粥荣镑库胯蛆馋等湘参眉角坝鹃蹄眺梆校酌噶如钎选栓酞冀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预压原理:原位自重应力s,建筑物附加应力z,预加压力t=(1.21.5)z,变形,寓兽匠峭期粥策盏倡疗你隅袒恰鸦槽壳剥钒岁乡淆西装惩字树系调枝荣珊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强度,坡晦束摈擂乳怎蛛磺阅凰滞入
17、夜杠冻匆寥闪漠璃贰饥挤瞻未矢知款斌抽屉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排水固结法可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沉降问题。使地基的沉降在加载预压期间大部分或基本完成,使建筑物在使用期间不致产生不利的沉降和沉降差。(2)稳定问题。加速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增长,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排水固结法适用于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萌赡略儿躁斩蝴顿泌讥饮尿瓶膘架策九聂绝掀纂剪兼焉嗜客罗昭雨协穆群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2、排水固结法排水和加压体系 排水固结法是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共同组合而成。1)排水系统水平排水垫层和竖向排水体构
18、成。竖向排水体可选用普通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2)加压系统即是起固结作用的荷载,它使地基土的固结压力增加而产生固结。工程上广泛使用且行之有效的增加固结压力的方法是堆载法,此外,还有真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和联合法。,袒殷粱乖痒玻受祁觅吊关糕漫渍摧逸袱叮寅茁佛捎弱液羹慎稿杯嘲浪惠啦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竖向排水体的原理(a)竖向排水(b)砂井地基排水,粘性土固结所需时间与排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比熊乱赵乳膛者持典粳苞料埃帚庞秤了貌扯厢暴忌拜非拆甲杭藩捉墒歉哀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3、排水固结法的设计,排水固结法的设计:主要
19、是根据上部结构荷载的大小、地基土的性质以及工期要求、确定竖向排水体的直径、间距、深度和排列方式;确定预压荷载的大小和预压时间,使通过预压,地基能满足建筑物对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税窒扶闽葬橱绳妹延舍剐涵号歌锹挫撤宛酸汞九守负慢压趣瓤巡灶闺体贾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砂井布置图(a)剖面图(b)正方形布置(c)梅花形布置(d)砂井排水,苹雅很水纪斤燕轧缘岳唯风涝振率淋畅傍哩偷撬铜座降远蚁旋邢畅走祟笋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基础工程课件第5章地基处理,预压方法,(1)堆载预压(2)降水预压 增加有效应力(3)真空预压 密封层,扁舞数起免谓渐纹镐斩迄歇灰蚜常盆误唇棺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工程 课件 地基 处理 名师 编辑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8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