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伤口评估及护理李泽辉PPT文档.ppt
《慢性伤口评估及护理李泽辉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伤口评估及护理李泽辉PPT文档.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内容,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一、伤口的定义与分类:(一)定义:伤口 是指物理、机械或热力等外界因素造成人体活组织的缺损或破坏,有时由于医疗意外或生理异常也可导致上述现象。,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二)分类:按时间分类,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1、急性伤口:突然发生和持续时间短的伤口,治疗迅速且未发生感染(如手术切口,皮肤擦伤、供皮区)、【一般不用湿性敷料】,2、慢性伤口: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一般是指超过8周不愈合的伤口。一般将慢性伤口划分为静脉性溃疡、动脉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5类常
2、见类型,其他还有由肿瘤和结缔组织疾病麻风等引起的创面。,玻璃划伤,骶尾部压疮,烫伤,压疮,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慢性伤口的种类,压疮动脉溃疡静脉溃疡糖尿病足外伤溃疡,烫伤癌性伤口脓肿伤口免疫性溃疡化学性溃疡,4,慢性伤口的种类,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伤口,压疮,脾切除术后伤口感染,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根据受伤的原因:机械性或损伤性伤口、热力伤和化学性伤口、溃疡性伤口根据伤口的颜色(RYB分类):红色伤口 黄色伤口 黑色伤口 混合伤口 1.黑黄混合伤口 2.红黄混合伤口,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按受伤累及
3、皮肤的深度,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浅层伤口:指不波及皮肤全层,有残存毛囊的伤口(如浅烫伤/烧伤/电灼伤/发射性损伤,压疮,级糖尿病足溃疡),全层伤口:指从真皮层一直蔓延到皮下脂肪,有时深及筋膜和肌肉,甚至侵犯肌腱和骨骼(如 烫伤/化学烧伤/电击伤,压创和 级以上的糖尿病足溃疡),烫伤,按有无感染评估分类 清洁伤口:指没有被污染更没有被感染的伤口(如心脏、肝 脏、肾脏手术切口)污染伤口:指被污染后尚未发生感染的伤口(如皮肤撕裂伤、烧伤)感染性伤口:指外观有腐败炎性分泌物,培养出大量的条件致病菌。,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污染伤口,感染伤口,按伤口愈合方法分类一期愈合:是无感染的急性伤口的愈
4、合方式一期延迟愈合:介于一、二期间,是大多数污染伤口的愈合方式,由上皮细 胞修复愈合。二期愈合:是被污染或有污染的伤口愈合方式,通过纤 维组织和疤痕来愈 合。三期愈合:又称慢性伤口愈合,一般超过8周,此类常有血供不良、合并感 染或需做伤口张力牵引。,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一期延迟愈合,三期愈合,二期愈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愈合生理过程,概述 可按时间先后发生分为三个阶段,但事实上每一个阶段的发生都是彼此重叠的,难以清楚地区分这一 过程为三个独立的阶段。一个刚受伤的表面伤口,在正常生理机制下,5-10分钟内立刻有血管收缩或凝血的发生,继而有炎性期、清创期、肉芽期、上皮形成期和成
5、熟期产生,到伤口疤痕的平滑及回复组织最大韧度,伤口愈合的过程可为1-2年。一般将这一连串的伤口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描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愈合生理过程,清创期(炎性反应期),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愈合生理过程,三期重叠炎性反应期:从创伤瞬间开始,生理条件 下持续3-6天。肉芽期:开始于创伤后第1周内,持续2-3周。上皮期:开始于伤后2-3周,可持续2年左右。,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局部因素感染与异物 局部血循环不良神经支配受损照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全身性因素年龄老化 衰老是引起创伤愈合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导致组
6、织细胞再生能力减弱,血管老化血液供应减少。营养低下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B2、B6、A,锌等,导致组织生长障碍,纤维化不良。用药不当 如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青霉胺等,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蛋白的合成。,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18世纪以前,伤口护理主要依靠经验,多使用自然物品19世纪,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成为主要的伤口护理原则,开创了干性愈合的先河。,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湿性愈合理论,-1958年奥德兰(Odland)首先发现水疱完整的伤口比水疱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
7、快。1962年伦敦大学的温特(Winter)博士首先用动物试验(猪)证实,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一倍。这一研究成果和湿性环境愈合理论发表在Nature上。1963年希曼(Hinman)进行人体研究,证实湿性愈合的科学性七十年代“湿性伤口愈合”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湿性愈合理论,经过50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湿性伤口愈合理论已被欧美国家医疗界接受。2008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新颁布的行业指南中指出: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准的伤口处理方法。,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湿 性 环 境 加 速 伤 口 愈 合,湿性界面,不增加感染机率,创造低氧环境,
8、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不粘连新生成的肉芽组织,更换无痛,减少更换次数,缓解创面疼痛减少瘢痕形成,防止痂皮形成,有利于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的溶解,评估工具:米尺、量杯、无菌棉签、手电筒、照相机、数字化疼痛评估表评估内容 全身评估:年龄、营养状况、原发病、伤口形成原因及持续时间、伤口对全身的影响、曾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详细情况、病人的心理反应等。伤口局部评估:伤口的部位、形状、所伤及的皮层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伤口的范围(长、宽、深),有无腔洞或窦道,伤口有无感染,渗出情况,伤口气味、细菌生长的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慢性伤口评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评估方法:观察伤
9、口的局部状况交谈:通过语言交流获取主观资料,建立护患关系测量:应用评估工具实验室检查:定期抽血查营养指标(特别是慢性伤口),评估伤口有无感染,可做细菌培养(可行“十点法”采样),慢性伤口评估,Dont forget:先用生理盐水清理表面,在深部取样!,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慢性伤口评估,评估记录:一般性记录:伤口部位、形状、颜色、范围及深度。如骶尾部、不规则形、黑黄红型混合伤口、大小 是:5*6*1.5cm伤口测量:以身体矢状轴为伤口的长,冠状轴为伤口的宽,垂直于皮肤表面为伤口的深。如图,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慢性伤口评估,评估记录:钟表式记录:适用于管腔、窦道类伤口。一般顺时针记
10、录,如3 4点3cm潜行。如图伤口渗出液的测量与描述:性状:血性、浆液性、脓性颜色:黑、红、淡红、淡黄、清亮、黄绿etc.气味:腥臭、恶臭、腐臭量:少量24h10ml瘘管、窦道、潜行的描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护理技术,伤口护理总原则:伤口的良好修复有赖于合理的伤口处理,目的是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闭合伤口,完成再上皮化。评价各种伤口处理方法的标准应是愈合时间与愈合质量的统一。,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护理总原则,1.清除刺激源:如热烧伤、化学烧伤必需立即终止烧伤源,将伤口置于自来水下冲洗30min,去除附着于伤口和皮肤表面的刺激源。,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护理总原则
11、,2.清除坏死组织:现代伤口护理的观点认为:对坏死组织应尽早清除。A.坏死组织自溶后经创面吸收可成为毒素,引起机体中毒 B.坏死组织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易感染;C.坏死组织附着于创面可成为不良刺激源,影响毛细血管重建与生长,阻止肉芽生长和上皮再生,因而阻碍伤口愈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护理总原则,3.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清洁伤口(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洗范围包括伤口周围2.5cm。理想的冲洗压力是用50ml空针抽取生理盐水用19号针头冲洗,减少局部细菌数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更换敷料时戴无菌手套,专物专用,预防交叉感染;每周做一次伤口培
12、养,监测感染情况等。,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骨一科,伤口护理总原则,4.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使用减压垫减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压力;保持伤口局部的密闭性,预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采取保护性体位或放置保护性支架等。(有报导:使用圈形垫子会使中央的组织血流量减少,对防治压疮有害无益!),伤口护理总原则,5.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环境:根据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及液量等情况,选择恰当的封闭敷料敷贴伤口,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低氧、湿润的愈合环境。,伤口护理总原则,6.控制流出的液体和气体:对于渗液量较多(大于10ml/24h),特别是感染性渗液伤口,应采用吸收渗液的敷料。如采用藻酸盐敷料可吸收自身重量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伤口 评估 护理 李泽辉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8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