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神经系统的功能1PPT文档.ppt
《10神经系统的功能1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神经系统的功能1PPT文档.ppt(2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第五节 脑电活动及觉醒和睡眠,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图:简单的反射活动,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neuron),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基本结构特点,神经元,胞体,突起,轴突,树突,(axon),(dendrite),神经元形态、大小不一。,功能,轴突始段: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2.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功能:传导兴奋(神经冲动、冲动),冲动传导速度的影响因
2、素:,神经纤维直径,轴索直径与神经纤维直径比(0.6),温度,神经纤维有无髓鞘,动画: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比较,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完整性(结构、功能),相对不疲劳性,双向性,绝缘性,动画:神经冲动的双向传导,表:神经纤维分类,神经纤维的分类,顺向轴浆运输(快速、慢速),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轴浆运输。,如:线粒体、含递质的囊泡、分泌颗粒等。,逆向轴浆运输,自轴突末梢向胞体的轴浆运输。,如:神经营养因子、病毒、毒素等。,3.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轴浆运输,借助轴浆流动在胞体与轴突末梢之间运输物质的现象。,图:顺向快速轴浆运输模式图,图:逆向轴浆运输在神经解剖学中的应用,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的
3、功能性作用(fuctional action),神经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神经末梢经常释放某些营养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功能。,5.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NT),概念:由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如肌肉)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分类:,NGF,BDNF,NT-3,NT-4/5,NT-6,功能:,神经再生;神经保护;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二)神经胶质细胞,1.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有突起,但无轴、树突之分,无化学性突触,但缝隙连接普遍存在,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但膜电位可改变,终生
4、具有分裂增殖能力,2.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支持和引导神经元迁移,修复和再生作用,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稳定细胞外K+浓度,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免疫应答作用,形成髓鞘和屏障的作用,大脑纵裂,图:神经胶质细胞引导神经元迁移作用,图:神经胶质细胞稳定细胞外K+浓度作用,二、突触传递,概念,神经元之间和神经元与效应细胞间相互联系与信息传递的特化结构和区域。,分类,定向突触,非定向突触(P282),图:神经突触模式图,图: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模式图,图:定向化学性突触模式图,图:非定向化学性突触模式图,图:电突触模式图,(一)几类重要的突触传递,1.经典的突触传递,(1)突触的微细结构,经典突触:,突触
5、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2)突触的分类,常见:轴突-树突(最常见)、轴突-胞体、轴突-轴突,其它:树突-树突、树突-胞体、树突-轴突等,串联性、交互性、混合性突触,图:突触微细结构模式图,图:特殊类型突触模式图,(3)突触传递的过程,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4)突触后电位,根据突触后电位去极化和超极化的方向:,根据突触后电位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快突触后电位和慢或迟慢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图:快突触后电位,Ligand-gated channal,Ionotrophic channel,图:迟慢突触后电位,概念:突触后膜在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
6、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机制:钠离子和钾离子跨膜移动,而且以钠内流为主形成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过程:突触前末梢去极化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突触前膜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出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膜对钠、钾通透性增强(主要钠离子内流)突触后膜去极化(EPSP)达到阈电位则产生动作电位。,图: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动画: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概念:突触后膜在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机制:氯离子跨膜移动形成。,过程:突触前末梢去极化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突触前膜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
7、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出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膜对氯通透性增强突触后膜超极化(IPSP),图: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画: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决定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动作电位首先发生在神经元的轴突始段,因为始段的电压门控钠通道密度最大。,突触后神经元一旦产生AP,向上传至细胞体和末梢,由此可消除神经元此次兴奋前不同程度的去极化和超极化,使其状态得到一次刷新。,(6)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影响已释放递质消除的因素,影响受体的因素,Ca2+;AP;破伤风毒素和肉毒梭菌毒素,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机磷中毒,
8、筒箭毒碱,(7)突触的可塑性,强直后增强,习惯化和敏感化,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概念: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可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的特性或现象,是学习和记忆产生机制的生理学基础。,(二)神经递质和受体,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概念:由神经元合成,能特异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1)递质的鉴定,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合成该递质;,递质储存于突触囊泡内,当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囊泡内的递质能释放人突触间隙;,递质释出后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其生理作用,人为施加递质至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旁,能引起相同的生
9、理效应;,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如重摄取);,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能分别模拟和阻断相应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2)调质的概念,神经元还能合成和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它们并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增强或消弱递质的信息传递作用。,(3)递质共存现象,戴尔原则:一个神经元只存在一种递质,其全部末梢只释放同一种递质。,递质共存: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包括调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内。,递质共存现象,(4)递质的代谢,包括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降解、重摄取和再合成等,消除的方式:酶促降解、被突触前末梢和突触囊泡重摄取,激动剂(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特定效
10、应的化学物质,拮抗剂(antagonist):能与受体结合,但结合后不产生效应,反因占据受体而产生对抗激动剂效应的化学物质,2.受体,概念: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特异结合并诱发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1)受体的亚型(2)突触前受体(3)受体的作用机制 G蛋白耦联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4)受体的浓集(5)受体的调节,上调:递质释放不足时,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均升高。,下调:递质分泌过多时,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均下降。,3.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胆碱能神经元,以Ach为递质的神经元,胆碱能纤维,概念:以Ach为递质的神经元纤维,分布:,全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11、神经的节前纤维,大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和骨骼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胆碱能受体,毒蕈碱型(M)受体分布:,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虹膜环形肌、支气管、心脏、胃肠平滑肌、消化腺、膀胱逼尿肌,交感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细胞:,汗腺和骨骼肌血管,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胆碱能受体,N1 分布:神经节突触后膜的受体。,效应:自主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兴奋。,N2 分布:骨骼肌运动终板膜。,阻断剂:六烃季胺。,效应:引起终板电位,导致骨骼肌兴奋。,阻断剂:十烃季胺。,N1、N2 受体阻断剂:筒箭毒碱。,烟碱型(N)受体:,3
12、.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2)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及其受体,NE 和E能神经元,以NE 和E为递质的神经元,E能纤维,以NE 为递质的神经元纤维,E能受体,以NE 或E结合的受体,E能受体,肾上腺素受体(1、2),效应:主要使平滑肌收缩(血管、瞳孔、子宫等);,但使小肠平滑肌舒张。,阻断剂:酚妥拉明(可阻断1、2 受体),肾上腺素受体(1、2),效应:心脏(1)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平滑肌(2)(血管、小肠、支气管等)舒张。,脂肪(1)促进脂肪分解。,阿替洛尔(1);丁氧胺(2)。,阻断剂:普奈洛尔(1、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后的效应:A与受体特性有关:,a.与受体结合
13、产生平滑肌效应:,以兴奋性为主,如:血管收缩、子宫收缩、虹膜辐射肌收缩(扩瞳);抑制性,如:小肠舒张,b.与受体结合产生平滑肌效应:,以抑制性为主,如:血管舒张、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舒张等;对心肌为兴奋性作用。,aNE对受体作用强,对1受体作用弱,对2受体几乎无作用。用作升压药,B与配体的特性有关:(以其对心血 管的作用为例),b肾上腺素对和受体作用均强。故肾上腺素是强效心脏兴奋药,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一)反射的分类,(无关刺激),(一)反射的分类,条件反射,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固定和较低级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反射,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
14、来的,其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二)反射的中枢控制,单突触反射,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即在中枢只经过一次突触传递的反射腱反射,多突触反射,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即在中枢只经过多次突触传递的反射,(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辐散式,聚合式,链锁式,环式,正反馈,负反馈,(后发放),扩大兴奋或抑制的范围,使同时到达的兴奋或抑制效应在同一神经元上实现总和,加强空间作用范围,实现反馈调节,图: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图:后发放,(刺激停止后,传出N仍继续发放冲动),(四)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单向传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图:中
15、枢兴奋传布兴奋节律的改变,(五)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1.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而引起。,(1)传入侧枝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2)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bition),传入神经纤维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的同时,经侧枝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使另一个中枢神经元抑制,意义在于使不同中枢的活动协调起来。,(1)传入侧枝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2)回返性抑制(recurrent inhi
16、bition),中枢神经元发出的冲动沿轴突外传的同时,还经轴突侧枝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轴突折返通过突触联系使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抑制,意义在于及时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或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2.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结构基础:轴-轴突触,特征:是去极化抑制。,过程:,突触前抑制产生机制:B纤维兴奋释放GABA激活A末梢上 GABAA受体A末梢Cl-电导(通透性)Cl-外流A末梢去极化传到A末梢AP幅度Ca2+内流入A末梢量递质释放量突触后EPSP变小神经元C抑制。,在脊髓后角初级感觉传入神经元和交 感神经末梢(A末梢
17、)存在GABAB受体。B末梢释放GABA与GABAB受体结合G蛋白介导(IP3/DG)A末梢膜上K+通道开放K+外流Ca2+内流入A末梢数量减少递质释放量突触后EPSP变 小神经元C抑制。,除GABA外,其他递质也能通过G蛋白介导影响K+通道和Ca2+通道功能而介导突触前抑制。,3.突触后易化(postsynaptic facilitation),突触后膜去极化,使膜电位靠近阈电位水平,在此基础上出现一个刺激,较容易达到阈电位水平而爆发动作电位,4.突触前易化(presynaptic facilitation),结构基础如突触前抑制,只不过到达A末梢的AP时程延长,递质释放增加,使EPSP增大
18、,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深感觉,浅感觉,一、中枢对躯体感觉的分析,功能:上传感觉信息感觉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通路 深感觉传导通路,(一)感觉传入通路,先交叉后上行,(1)浅感觉传入系统,(2)深感觉传入系统,先上行后交叉,图:脊髓半离段,在脊髓半离断的情况下对侧躯体的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障碍;同侧躯体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发生障碍。,头面部感觉:三叉丘系与脊髓丘脑系毗邻上行。,轻触压觉,图:脊髓空洞症模式图,图:上行纤维的空间分布模式图,丘脑为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只进行感觉的粗糙分析与综合。,1、丘脑的细胞群可分为三类:,感觉接替核,联络核,特异投射系统,髓板内核群,非特异投
19、射系统,(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感觉接替核: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大脑皮层感觉区。腹后外侧核 腹后内侧核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2)联络核:接受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他皮层下纤维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丘脑前核:下丘脑 内脏调节丘脑外侧核:小脑、苍白球、后腹核 运动调节丘脑枕核:内外侧膝状体 感觉联络,(3)非特异投射核:髓板内核群(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2.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由丘脑(第一、二类核团)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神经纤维。,由丘脑(第三类核团)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神经纤维。,特异投射系统,
20、概念,经典的感觉传导路(嗅觉除外)上行到丘脑,在丘脑感觉接替核和联络核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特点,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三级神经元换元,非特异投射系统,概念,经典感觉传道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的上行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过多次换元,到达丘脑的髓板内核群,最后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备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不引起特定感觉,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的作用,功能,特点:弥散性投射 多突触换元,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称之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as
21、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1、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2、本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3、内脏感觉区:与本体感觉区大致重叠4、视觉区:枕叶距状裂上、下缘5、听觉区:两侧颞叶6、嗅觉和味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边缘系统。,(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1.体表感觉代表区,第一感觉区,部位:中央后回,中央后回的感觉柱:中央后回皮层的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从而构成感觉皮层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感觉皮层具有可塑性,特点:,图:大脑皮层感觉区示意图,图:中央后回的感觉柱,第二感觉区,部位:大脑外侧沟的上壁,由中央后回底部
22、延伸到脑岛的区域。,本体感觉代表区,中央前回,特点:定位不如中央后回完善,切除后不会产生感觉障碍,(三)躯体感觉,1.痛觉,体表痛,快痛:刺激时很快发生;尖锐且定位清楚;由A类纤维传导,慢痛:刺激时稍慢发生;疼痛强烈且难以忍受,刺激撤销后还可持续;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和心血管和呼吸等改变;由C类纤维传导,深部痛,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等改变,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化学 感受器),伤害性刺激局部组织释放致痛物质(K+、H+、组织胺、5-HT、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游离神经末梢疼痛传入中枢痛觉,二、中枢对内脏感觉的分析,(一)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传入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第、对脑神
23、经节内,皮层代表区,部位:混杂于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等部位,特点:性质模糊、定位不准确。,(二)内脏感觉,1.内脏痛的特点,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慢痛,定位不准确,定性不清楚,最主要的特点,中空内脏器官对扩张、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刺激则不敏感,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心血管和呼吸等改变,可伴有牵涉痛。,2.体腔壁痛,内脏疾患引起邻近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或骨骼肌痉挛而产生的疼痛,3.牵涉痛(referred pain),概念,某些内脏疾病引起远隔体表部位发生疼痛和痛觉过敏的现象,机制,会聚学说,易化学说,图:牵涉痛,图:牵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神经系统 功能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8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