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13级五年制心电图文档资料.ppt
《心电13级五年制心电图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13级五年制心电图文档资料.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 述,心电图?,(Electracardiogram,ECG),人体心脏在机械性收缩前,先产生电激动将心脏电激动过程的电位变化进行检测记录,以曲线形式描记,既形成心电图,临床心电图学?,将记录到的心电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解释,以辅助临床诊断,即为临床心电图学的研究内容。,心电图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和特殊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最常用,检测部位是在体表特殊心电图:不常用,在体表和体内的部位进行检测,如食道、心内外膜、心腔、冠状血管等。有运动心电图、监护心电图、食管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心电图学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1902年Einthoven发表了关于弦线型心电仪研究及应用的论文,被认为
2、是心电图学创立的标志,Einthoven被誉为心电图学之父。1924年 Einthoven因在心电图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Willem Einthoven(18601927),生于荷属东印度群岛,1878年入University of Utrecht,1885年获博士学位,之后University of Leiden任教。研究范围涉及眼,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物电、遥感技术等Einthoven创立的一些心电图概念和理论今天仍在应用。,在Einthoven发明弦线型心电仪之后,心电图学不断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电子管、晶体管应用于心电图仪,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心电图的仪器
3、更加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不断出现新的心电图技术,如:动态心电图、遥控监测心电图、电话网络心电图、运动心电图、食管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等。,临床心电学,临床心电图学,100多年,临床心电图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已涉及到心电图学、临床及细胞电生理学、人工心脏起搏术、心导管消融术等学科,故又称为临床心电学,涵盖了全部心电范畴。1979年国际心电图学会更名为国际心电学会。,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具有重要价值,是其它方法不能取代的;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心肌受损、心肌供血不足、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心脏形态改变等会引起心电图的相应改变,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这
4、些异常情况的临床诊断;还可为其它一些检查提供时间标记,以判断心脏搏动周期的时相。,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三、心电图导联体系,一、心电图产生原理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心肌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极化状态)。细胞膜受刺激时出现除极化,膜内外电荷极性逆转,膜外为负电荷,而其前面未除极的细胞膜外仍带正电荷,从而形成一对电偶,电源(正电荷)在前,电穴(负电荷)在后,直至整个心肌细胞除极完毕,膜内为正电荷,膜外为负电荷,称除极状态。除极后细胞膜又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过程,复极与除极顺序一致,但复极化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心肌细胞的
5、一次激动包括除极和复极二个过程,产生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就单个细胞而言,检测电极对向电源产生向上的波形;背向电源产生向下的波形;在细胞中部记录到双向波形。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相反。,心电图中记录到的复极波方向常与除极波方向一致,与单个心肌细胞不同。因为心室除极方向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而复极方向则从心外膜向心内膜。其机制不清楚,可能外膜心肌温度高,心室收缩外膜压力小,故外膜心肌先发生复极。,由于心肌细胞的传导性,一处心肌的激动可扩布到全部心肌,使全部心肌激动,发生一次除极和复极。心肌激动时的电位变化是有方向和大小的,称为心电向量。用箭头表示其方向,长度表示电位强度。由于心肌解剖结构和传导的不规则,
6、心肌各处的心电向量大小方向均不同;应用物理学“合力”原理,将心肌各处的心电 向量总和起来,形成一个心电综合向量。,综合向量的形成:(1)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方向相同,叠加结果向量的方向不变,其幅度是原来两个向量的和。,(2)两个向量方向相反,综合向量的方向与原来强度大的那个向量的方向相同,但强度是两个向量之差。,(3)两个向量的方向构成一定角度,其综合向量是按平行四边形而取其对角线为综合向量。,心脏在激动过程中,每一时刻的心电综合向量称瞬时心电综合向量,每一时刻的瞬时心电综合向量是不断变化的用电极记录心脏激动过程中每一瞬时心电综合向量,以曲线形式描记,即形成心电图。,正常心电活动的起源及传导;
7、,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脏激动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形成心电图上的各个相应波段。,心电图各波段命名及意义:P波,反映心房除极过程。PR段(PQ段),反映心房复极和激动经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传导过程。PR间期(P波与PR段合计),反映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的全过程。,心电图各波段命名及意义:ST段,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过程。QT间期(QRS波起始至T波结束),心室开始除极至心室复极结束的时间。,QRS波群各波的命名:R波,第一个出现的正向波;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S波,R波后的第一个负向波;R波,S波后的正向波;S波,R波后的
8、负向波;QS波,QRS波群只有负向波;描述波形时,波幅较大的用大写字母,波幅较小的用小写字母。,三、心电图导联体系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电极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目前采用Einthoven创立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常规12导联体系1、肢体导联标准肢体导联、: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间的电位差变化。,常规12导联体系1、肢体导联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单极导联,基本上反映检测部位电位变化。,每一个肢体导联正负极间可画出一条假想连线,称为导联轴。将、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使之与
9、aVR、aVL、aVF的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的中心点,就构成额面六轴系统。采用180角度表示,左侧为0,顺钟向为正,逆钟向为负。每个导联轴从中心点分为正负两半,相邻导联间夹角30。,肢体导联心电图反映人体额面心电向量变化。,常规12导联体系2、胸 导 联包括常规V1-V6导联。检测正电极放于胸壁固定部位,肢体导联三个电极分别通过5K电阻与负极连接构成中心电端。反映检测部位电位变化。,检测电极安放位置,胸导联反映人体水平面心电向量变化。V1、V2导联面对右室壁;V5、V6导联面对左室壁;V3、V4介于两者之间。,胸导联的附加导联,用于检测左室后壁和右室的心电图。V7-左腋后线V4水平 V8-左肩
10、胛线V4水平V9-左脊旁线V4水平V3RV6R-右胸部与V3V6对称处。,不同部位心肌的心电向量变化可在所面对导联的心电图中反映。观察各导联心电图的变化,有助于确定心脏病变的部位。,心电图的描记,心电图的描记,红线-右上肢黄线-左上肢绿线-左下肢黑线-右下肢白线带吸球-胸前区,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一、心电图测量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每两条纵线间(1mm)表示0.04s,当标准电压定为1mV=10mm时,两条横线间(1mm)表示0.1mV。,(一)心率的测量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间距0.8s,则心率为60/0.8=75次/分。,60,R
11、-R间期(S),=心率 如:,60,0.80S,=75次/min,心律不齐,采取数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来测算。临床上常采用查表法确定心率或心电仪中电脑自动测量。,(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P波测量以P波前水平线为基线。其它波段测量以QRS波起始部水平线为基线。如QRS波起始部为一斜段,以QRS波起点为参考点。测正向波由基线上缘垂直测至波顶端。测负向波由基线下缘垂直测至波底端。,(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采用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的测量方法:各波测量由起点内缘至终点内缘。P波、QRS波测各导联中最宽的。PR间期选择P波最宽且有Q波的导联测量。QT间期选QT间期最长的导联测量。,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的测量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级五年制 心电图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8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