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理学PPT文档.pptx
《临床生理学PPT文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生理学PPT文档.ppt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案列,主诉:自感全身乏力和易疲劳3个月患者,陈XX,女性,30 岁,教师,住院号:54036。主诉:近3 个月来感觉全身乏力和易疲劳。近一周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于2015 年10 月23 日收入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住院。患者于3 个月前参加学生夏令营登山活动过度劳累后出现全身乏力、易疲劳、梳头困难并伴有眼睑下垂、复视,上楼时多次跌倒在地,但上述症状休息后可部分缓解,早晨起床时症状轻,午后症状较重。经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溴吡斯的明60mg,tid。既往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同类疾病患者。,入院查体:T:36.5、P:86 次/分
2、、R:19 次/分、BP:120/78mmHg。双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活,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咬肌及颞肌力尚可,双上肢肌力级,肌张力较弱,肘腱反射(+),Hoffmann sign(-)。双下肢肌力级,肌张力尚可,跟、膝腱反射(+),Babinski sign(-),踝阵挛(-),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显示:低频电刺激衰减明显,高频无递增;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疲劳试验阳性;胸腺CT 显示:未见异常;血、尿、便常规检查正常;心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空腹血糖正常;髋关节X 光片正常;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阳性。诊断:重症肌无力(IIA 型),案 列,1.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
3、传递的过程和特点。2.简述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3.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其基本过程如何?4.简述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5.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肌无力的原因。6.为什么肌无力症状休息后缓解,早晨轻,午后重?7.为什么重复刺激运动神经元时肌肉反应性下降?8.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肌无力产生的原因还有哪些?,问 题,9.通过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产生作用的药物或疾病有哪些?10.什么是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和肌疲劳试验阳性?11.为什么要做胸腺CT?12.简述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特点?13.重症肌无力如何诊断?14.重症肌无力如何治疗?15.重症肌无力如何分型?16.病人是30岁的年轻患者,得知自己得了重症
4、肌无力后很是担心,如果你是一位医生你如何安慰患者?,问 题,1.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末梢的侧头膜释放乙酰胆碱,接头前、后膜间宽约50纳米,肌细胞侧的接头膜接受传递来的化学或者电信息,过程:,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时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后,使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Ca+内流入接头前膜引起Ach小泡以出胞的形式释放,Ach与接头后膜N-Ach-R结合,引起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出现较强的Na+内流河较弱的K+外流产生终板反应,EPP通过紧张扩布,最终使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导致肌膜的电压门控Na+通道打开,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完成了兴奋在神
5、经-肌肉接头的传递。,特点:,一、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神经末梢传给肌纤维,而不能反方向进行;二、有时间延搁:从神经末梢的动作电位到达至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大约需要0.51.0ms;三、容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四、保持“一对一”关系,即运动神经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便使肌细胞兴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同时胆碱酯酶可及时清除Ach,以维持这种关系。,2.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3.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其基本过程如何?,定义:把肌细胞受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跟肌丝滑行的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兴奋通过T管(横管)传向肌细胞深部,三联管(骨骼肌)或二联管(心肌)把T管的动作电位转变
6、为终末池释放钙离子,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引起肌肉收缩,也将激活钙泵,使肌质网将钙离子回收胞质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引起肌肉舒张。,过程:,4.简述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影响收缩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收缩的总和,前负荷是指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前负荷决定肌肉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张力随初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过度增加初长度则可使收缩张力下降。即肌肉收缩存在最适初长度。,后负荷是指肌肉在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数值上可反映收缩张力的大小。后负荷在理论上为零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为零,而缩短速度却达最大,肌肉收缩表现为等张收缩;随着后负荷的增大,收缩张力增加,但肌肉开始缩短的
7、时间推迟,肌肉缩短的程度和速度也减小,肌肉收缩表现为先等长收缩而后等张收缩;当后负荷增加到使肌肉不能缩短时,缩短速度为零,而肌肉产生的张力却达到最大,肌肉收缩表现为等长收缩。,肌肉收缩能力是指与前负荷和后负荷均无关的能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肌肉内在特性。前负荷和后负荷对收缩效能的影响,都是在一定肌肉收缩能力条件下,外加因素的作用。当肌肉收缩能力改变时,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影响也将发生变化。收缩的总和是指肌细胞收缩的叠加特性,使骨骼肌快速调节其收缩效能的主要方式。由于骨骼肌是随意肌,生理情况下骨骼肌的收缩都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控制的,故骨骼肌收缩的总和实质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收缩效能的方式。,5.根据临
8、床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肌无力的原因(1)低频电刺激衰减明显:一般以10%作为波幅递减正常范围的最高限;高频无递增:波幅上升75%为可疑,上升100%为异常。因此患者肌无力的原因是神经肌肉接头处发生病变。(2)新斯的明试验阳性:注射一定剂量的新斯的明相关药物比如溴吡斯的明,若肌肉无力症状有明显缓解,停药后症状又加重,则基本说明患者肌无力的原因是乙酰胆碱能受体或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3)肌肉疲劳试验阳性: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肌无力,属于外因。(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阳性:正常结果为小于0.03mmol/L,即为阴性,所以患者肌无力的原因是患者体内产生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是骨骼肌终板膜上的乙
9、酰胆碱受体数量不足或功能障碍,造成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传递障碍。,7.为什么重复刺激运动神经元时肌肉反应性下降?,产生了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含量与肌无力的临床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乙酰胆碱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终板结构破坏,使乙酰胆碱受体的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乙酰胆碱不能或不易与运动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终板电位不能产生,事兴奋从神经到肌肉的传导障碍,肌肉不能正常收缩,乙酰胆碱数量增多,不易于运动终板上的受损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反而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烟碱受体,并使之失敏.,8.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肌无力产生的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生理学 PPT 文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8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