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091028精选文档.ppt
《应急救援091028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091028精选文档.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一节 事故应急救援概论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二、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过程及响应机制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 四、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和层次,2,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伤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内的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控,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3,(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许多事故、灾害、事件事前无明显征兆,易迅速蔓延甚至失控);2、应急活动的复杂性(事故、灾害
2、、事件的影响因素及演变规律不确定且多变;参与救援的单位管理复杂;应急响应过程中公众行为、心理复杂;现场处置措施复杂);3、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应急处理稍有不慎,事故、灾害、事件波及范围可能会扩大,卷入人群数量会增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会加大,其后果是迫使应急响应升级,甚至引起社会危机,使公众陷入巨大的动荡与恐惧之中)。,4,预防: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手段,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准备: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体系建立,职责落实,预案编制,队伍建设,物资准备,培训演练,协调、衔接等)。响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与
3、抢险、信息收集、应急决策、外部求援等。恢复: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二、事故应急管理过程及响应机制,预 防,响 应,准 备,恢 复,管理过程,5,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响应机制,事故发生,6,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 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突出重要作用和地位体现在: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在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上。2、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减轻事故后果。3、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基本应急预案,可保证应急预案足够的灵活性,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事
4、故,也可以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进行专项应急准备和演习。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5、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7,四、应急预案的分级和层次(一)应急预案的分级 级(企业级)应急预案 这类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一个单位(如某个工厂、火车站、仓库、农场、煤气或石油管道加压站/终端站等)的界区之内,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域内。级(县、市/社区级)应急预案 这类事故所涉及的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社区),但可被该县(市、区)或社区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厂或工
5、业部门的力量所控制。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 这类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或是发生在两个县或县级市管辖区边界上的事故。应急救援需动用地区的力量。,8,级(省级)应急预案 对可能发生的特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特大危险品运输事故以及属省级特大事故隐患、省级重大危险源应建立省级事故应急反应预案。级(国家级)应急预案 对事故后果超过省、直辖市、自治区边界以及列为国家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设施或场所,应制定国家级应急预案。,9,(二)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综合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3,危化专项预案,10,第二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一、事故应急救援
6、预案的策划二、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和标准格式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四、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11,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 对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策划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2、所处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其影响;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4、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7、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12,二、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及标准格式(一)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综合预案
7、,=,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13,为直观地描述应急功能与相关应急机构的关系,可采用如下应急功能矩阵表。,部 门,应 急 功 能,接警与通知,警报和紧急公告,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管制,人群疏散,医疗与卫生,消防和抢险,应急中心,R,R,S,S,生 产,S,S,S,S,消 防,S,S,S,S,S,S,R,保 卫,S,R,R,S,S,卫 生,S,R,安 环,S,S,R,S,S,S,技 术,S,S,应急功能矩阵表(示例),注:R负责部门,S支持部门,14,特殊风险管理 识别评价对公共安全威胁的最大特定风险(如洪水、地震、危险化学品等)。按应急的四个主要过程
8、描述应急活动:准备阶段、初级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按相关部门在应急过程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明确其职责:指挥、运行、技术支持、后勤保障、财务行政。,15,标准操作程序 1、相应的责任部门组织编制,预案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并备案;2、内容包括程序的目的、执行主体、时间、地点、任务、步骤和方式,以及所需的检查表和附图表。3、采用统一格式,语言简洁明了;4、描述应急准备、初期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四阶段中规定的各项任务;5、与应急预案和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协调一致;6、规定保存执行程序时的记录及样式和期限。,16,应急预案支持附件 1、危险分析附件 2、通讯联络附件 3、法律法规附件 4、应急资源附件
9、5、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 6、技术支持附件 7、协议附件 8、其他支持附件,17,(二)应急基本预案标准格式1、预案发布令 9、机构与职责2、应急机构署名页 10、教育、训练与演习3、预案分发记录页 11、与城市其他预案关系4、修改记录 12、互助协议5、术语与定义 13、预案管理6、方针与原则 14、法规与参考文献7、危险分析8、应急资源,18,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过程,明确预案编制的必要性,成立编制小组,选定负责人,开始编制,已有预案回顾,评估应急能力,危险识别与分析,企业应急能力,城市应急能力,编制预案,预案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实施,5、应急预案的实施,2
10、、危险分析与能力评估,3、编制应急预案,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19,四、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核心要素 1、方针与原则 2、应急策划(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3、应急准备(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教育、培训与演习;互助协议)4、应急响应(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11消防和抢险;12泄漏物控制)5、现场恢复 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20,(二)预案编制有关问题说明 1、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
11、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危险分析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分析的结果应能提供:(1)地理、人文(包括人口分布)、气象等信息;(2)功能布局(包括重要保护目标)及交通情况;,21,(3)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及主要危险物质种类、数量及理化、消防等特性;(4)可能的重大事故种类及对周边的后果分析;(5)特定的时段(例如,人群高峰时间、度假季节、大型活动);(6)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危险分析方法包括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等。,22,2、应急资源评
12、估 资源评估应从以下各方面分析有关设备、设施、工具、人员等的数量、满足应急救援要求的能力、所处的位置、必要的冗余状况等。(1)人力资源(可能参与救援的专职、兼职人员及志愿者,还有有关技术专家);(2)通讯联络设施;(7)监测监控系统;(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8)气象条件;(4)消防设施;(9)交通设施(含车辆和道路);(5)事故控制和防污设备;(10)保安和进出管制设备;(6)医疗卫生设施和物品;(11)社会服务机构、设备和 设施。,23,3、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同时又具有法规权威性。应当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作出明确的管理规定,并保证定期或
13、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24,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审 一、演练的类型和参与人员 二、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 三、应急演练的主要内容演习目标 四、演练结果的评价 五、应急演习策划实例,25,一、演练的类型和参与人员(一)演练类型 1、桌面演练 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特点是在室内口头演练,成本低,为后继演练作准备)。2、功能演练 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特点是在指挥中心举行,并
14、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规模较大,成本较高,工作难度较大)。3、全面演练 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演练过程尽量真实,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持续时间长,成本高)。,26,(二)演练参与人员 1、参演人员(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或模拟真实情景事件可能采取响应行动的人员)。2、控制人员(指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度的人员)。3、模拟人员(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门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4、评价人员(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5、
15、观摩人员(指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以及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27,策划小组,1、确定演练日期 2、确定演练项目和演练要求 3、编写演练方案 4、确定演练现场规则 5、指定评价人员 6、安排后勤工作 7、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 8、培训评价人员 9、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演练准备阶段,10、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演练实施阶段,11、评价人员访谈演练参与人员 12、汇报与协商 13、编写书面评价报告 14、演练参与人员自我评价 15、举行公开会议 16、通报不足项 17、编写演练总结报告 18、评价和报告补救措施 19、追踪整改项的纠正,演练总结阶段,二、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28,情景说
16、明书 描述事故情景,为演练活动提供初始条件和初始事件。其主要内容有:1、发生何种事故或紧急事件;2、事故或紧急事件发生地点;3、事故或紧急事件发生时间;4、事故或紧急事件发展速度、强度与危险性;5、信息的传递方式;6、采取了哪些应急响应行动;7、已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8、是否预先发出了警报;9、事故或紧急事件发生的气象条件等与演练情景相关的影响因素。,29,三、应急演练的主要内容演习目标目标1:应急通知及启动 目标10:交通管制目标2:指挥和控制 目标11:人员登记、隔离与去污目标3:事态评估 目标12:人群安置目标4:资源管理 目标13:紧急医疗服务目标5:通讯 目标14:24小时不间
17、断应急目标6:警报与紧急公告 目标15:外部增援目标7:公共信息 目标16:事态控制与现场恢复目标8:公众保护措施 目标17:记录与调查目标9:应急人员安全,30,四、演练结果的评价(一)评价准则,完整性,功能(职能)完整,应急过程完整,适应范围完整,准确性,可读性,符合性,通迅信息准确职责描述准确适应危险性质及种类准确,易于查询语言简洁,通俗易值层次及结构清晰,符合法规标准要求与其他预案一至或兼容可操作性或实用性,评审准则,31,(二)应急培训、演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演练过程中应尽可能模仿可能的事故过程,但不能采用真正的危险状态进行演练,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2、演练之前应对演练情况进行周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急 救援 091028 精选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8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