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文档资料.pptx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文档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文档资料.ppt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主要内容,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血清电解质检测心脏损害血清标志物检测其他酶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2,一、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血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胰岛素测定血清C-肽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糖的代谢产物检查:糖化血蛋白,3,一、空腹血葡萄糖测定,参考值:空腹血糖:酶法 3.96.1mmol/L 邻甲苯胺法 3.96.4mmol/L空腹尿糖:定性试验阴性,4,临床意义 1.增高 空腹血糖过高-FBG增高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高糖血症:FBG增高超过7.0mmol/L 轻度增高 7.08.4 mmol/L 中度增高 8.410.1 mmol/L 重度增高 10.1 m
2、mol/L,5,(1)生理性增高:餐后1-2h、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 绪激动等(2)病理性增高:糖尿病 内分泌疾病 应激性高血糖 药物影响 肝源性血糖升高、胰腺病变 其它病理性增高,6,2.减低FBG3.9 mmol/L-血糖减低FBG2.8 mmol/L-低糖血症(1)生理性低血糖(2)病理性:胰岛素过多 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 肝糖原贮存缺乏 其它:如长期营养不良等,7,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概念: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称为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糖耐量试验是检测人体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
3、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均为测定患者胰岛素分泌的反应性和能力试验,8,参考值,OGTT(口服葡萄糖1.75g/kg体重,最多不超过75g)法:空腹血糖6.1mmol/L服后0.51h血糖升高达峰值,一般在7.89.0 mmol/L,应11.1 mmol/L服糖后2h血糖7.8 mmol/L服糖后3h血糖应恢复至空腹水平同时测定上述各时间的尿糖均为阴性,9,临床意义,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和判断糖耐量异常1.诊断糖尿病 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具有糖尿病症状,FBG7.0 mmol/L;OGTT血
4、糖峰值 11.1 mmol/L,OGTT 2hPG值11.1 mmol/L,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且伴有尿糖阳性 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10,2.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7.0mmol/L,服糖后2h血糖为7.811.1 mmol/L;血糖达高峰时间可延时至1h后,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可推延至23h以后,且尿糖阳性.常见于:2型糖尿病 痛风 肥胖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肢端肥大症 皮质醇增多症等,11,3.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 空腹血糖水平降低,服糖后血糖水平上升不明显,服糖后2h仍处于低水平.常见于:胰岛素细胞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
5、功能亢进症等,12,(1)肝源性低血糖:空腹血糖常低于正常,服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2h后仍不能降至正常,尿糖出现阳性。见于广泛性肝损伤.(2)功能性低血糖: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血糖高峰时间及峰值在正常范围内,但服糖后23h可发生低血糖。见于特发性餐后低血糖症等。,4.低血糖,13,三、血清胰岛素测定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反映胰岛细胞的储备能力的试验与OGTT试验相同,即在空腹及服糖后30、60、120、180min分别采血,同时分别测胰岛素和C-肽,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了解胰岛的细胞的功能状态。,14,参考值 空腹胰岛素为1020m U/L(RIA法);胰
6、岛素(m U/L)/葡萄糖(mg/dl)0.3 服糖后3060min为胰岛素高峰值(与血糖峰值一致),为空腹时胰岛素值的510倍。2h胰岛素30m U/L3h后达空腹水平,15,临床意义 用于糖尿病分型诊断及低血糖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胰岛素及释放试验异常见于:糖尿病 糖尿病时胰岛素分泌减低、释放迟缓。1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服糖后仍很低,呈低平曲线,胰岛素与血糖比值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可正常、稍高或稍低,服糖后胰岛素呈延迟性释放反应。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细胞瘤 空腹血糖降低、糖耐量曲线低平,而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相对较高,胰岛素/葡萄糖比值0.4,16,3肥胖、肝肾衰竭或排泄受阻时-
7、血清胰岛素浓度增高4其它 腺垂体功能低下症、ACTH缺乏症、肾上腺功能不全和饥饿状态时胰岛素减少;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时胰岛素增高,17,四、血清C-肽(C-peptide)测定,概念:C-肽-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转变为胰岛素的过程式中裂解出来的肽类,由31个氨基酸组成,与胰岛素等克分子从胰岛细胞释放,因此测定意义与胰岛素相同,主要反映细胞功能。T1/2 1011min,在肾脏降解和代谢-更好地反映细胞的胰岛素合成与释放功能。参考值 空腹 0.31.3nmol/L;服糖后3060 min出现峰值(为空腹值的56倍),18,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知道胰岛素用量的调整 血清C-肽测定常与胰岛素
8、测定、OGTT试验同时进行低血糖 血糖、胰岛素和C-肽三者的血清水平并非平行改变:1.C-肽水平增高:胰岛细胞瘤;肝硬化2.C-肽水平降低:空腹降低,见于糖尿病;C-肽释放试验释放曲线低平见于1型DM;释放延迟或呈低水平见于2型DM3.C-肽水平不升高,而胰岛素升高:见于胰岛素用量过多,临床意义,19,五、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是血红蛋白A1(HbA1)在生存期间与己糖(主要是葡糖糖)缓慢、连续的非酶促反应产物HbA1(主要是HbA1c),是血红蛋白生成后以其 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类进行缩合反应形成的HbA1c 酮胺化合物。其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
9、血糖浓度及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其糖化反应过程缓慢且相对不可逆,不受短时间内血糖水平波动的影响-在高血糖及血糖、尿糖水平波动较大时,GHb测定更有诊断意义。,20,参考值 按GHb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计算:HbA1c:4%6%;HbA1:5%8%;,21,1.评价糖尿病诊断和控制的重要指标 可反应检测前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糖尿病时GHbA1 或GHbA1c值较正常升高23倍;控制糖尿病后其下降要比血糖和尿糖晚34周.GHb 水平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2.筛检糖尿病:对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及应激性情高血糖有价值3.预测血管并发症:GHbA1 10%并发症严重4.鉴别高血糖,临床意义
10、,22,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血浆脂蛋白分类及其特点超速离心法 CM VLDL IDL LDL HDL 电泳法 CM 前脂蛋白 宽脂蛋白 脂蛋白 脂蛋白,23,(一)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酯化型胆固醇(EC)和游离型胆固醇(FC)餐后12小时以上空腹静脉采血。检测方法:化学法(酶法)参考值 健康人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性别、年龄、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因素、工作性质、运动、吸烟等因素有关。我国TC参考值:健康成人:2.825.95mmol/L(11023Omg/dl)儿童:3.125.2 mmol/L(12020Omg/dl)新生儿:1.651.95 mmol
11、/L(6575mg/dl),24,TC 参考值 合适水平5.2mmol/L边缘水平 5.23-5.69mmol/L升高 5.72mmol/L临床意义TC升高: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25,1.TC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甲减、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类脂性肾病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血液浓缩应用某些药物,如ASA、激素2.TC减低甲亢严重肝脏疾病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临床意义,26,(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参考值:0.56-1.70mmol/L 临床意义 1.TG增高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痛风
12、、甲减、肾病综合征、高脂饮食、阻塞性黄疸2.TG减低低脂蛋白血症和无脂蛋白血症严重肝脏疾病、吸收不良、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27,(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参考值 中老年 2.7-3.2mmol/L(105-125mg/dl)LDL-C合适范围 3.12mmol/L 边缘水平 3.153.61 mmol/L升高水平 3.64 mmol/L,28,临床意义LDL是AS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特别是小而密LDL致AS作用更强。在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和治疗目标中主要参照LDLC水平,29,(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13、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参考值 1.032.07mmol/L 合适水平 1.04mmol/L 减低 0.91mmol/L,30,临床意义冠心病的保护因子肝损害和肾病综合征时降低,31,(五)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子参考值 0-0.3g/L,32,(六)载脂蛋白(apo),apoAIHDL主要结构蛋白apoB100 LDL主要结构蛋白临床意义:主要配合TG、TC测定,用于诊断和预测动脉粥样硬化,32,33,三、血清电解质检测,(一)血钾测定参考值 3.5-5.5 mmol/L
14、高钾血症 5.5 mmol/L血钾减低 3.5mmol/L 轻度低钾血症 3.0-3.5mmol/L 中度低钾血症 2.5-3.0mmol/L 重度低钾血症 2.5mmol/L,高钾,(1)摄人过多:高钾饮食、静注等。(2)排泄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泌钾障碍(3)细胞内钾外移增多:组织损伤;呼吸性缺氧和酸中毒;家族性高血钾性麻痹;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4)药物影响:螺内酯、洋地黄类、ACEI、ARB,34,低钾,(1)摄人不足:长期低钾饮食、饥饿、营养不良等。(2)丢失过多:呕吐、腹泻;急性肾衰多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醛固酮增多症等;应用排钾利
15、尿剂;大面积烫伤和大量出汗。(3)分布异常:细胞外钾内移,见于应用大量胰岛素;细胞外液稀释,如心功能不全、肾性水肿或大量输入无钾盐液体。(4)药物影响: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等。,35,(二)血钠测定,钠44%存在于细胞外液,9%存在于细胞内液,47%存在于骨胳中。血清钠多以NaCl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细胞外液容量、维持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并具有维持肌肉、神经正常应激性的作用。参考值 135145mmol/L 高血钠症(hypernatremia):血钠超过145mmol/L,并伴有血液渗透压过高。低血钠症(hyponatremia):血钠低于135mmol/L。,36,高钠,(1)摄人
16、过多:进食、输注过多碳酸氢钠。(2)摄入水过少(3)水丢失过多:出汗、烧伤、腹泻、呕吐。(4)内分泌病变:垂体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37,低钠,(1)丢失过多:经肾脏、皮肤、医源性(穿刺)、胃肠道丢失。(2)细胞外液稀释:水钠潴留,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3)消耗性低钠:结核、肿瘤等慢性疾病。(4)摄人不足:饥饿、长期低钠饮食及不恰当的输液等。,38,(三)血氯测定,氯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血氯的调节是被动的,与钠的水平有关,血浆中的氯化物以NaCl的形式存在。氯具有调节机体酸碱平衡、渗透压及水电平衡、参与胃酸生成的作用。参考值:96106mmol/L 高血氯症(hyperchlo
17、remia):血清氯含量超过105mmol/L。低血氯症(hypochloremia):血清氯含量低于95mmol/L。,39,高氯,(1)摄入过多:食入或静脉补充大量的NaCl、CaCl2、NH4C1溶液等。(2)排出减少: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少尿期、尿道梗阻等。(3)血液浓缩:呕吐、腹泻、出汗。(4)吸收增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5)代偿性增高:过度呼吸,使CO2排出增多,血HC03-减少,血氯代偿性增高。(6)低蛋白血症:肾脏疾病时的尿蛋白排出增加,血浆蛋白质减少,使血氯增加,以补充血浆阴离子。,40,低氯,(1)摄人不足:饥饿、低盐治疗等。(2)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常用 生物化学 检测 文档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7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