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考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doc
《[财会考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会考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添加时间: 2010-10-23 12:16:55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点击数:359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1(一) 概念和内容. 1(二) 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 1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一)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3(二) 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低下. 3三、 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5(一) 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 5(二) 企业高层受到利益驱动. 5(三)会计制度的执行机制不够健全. 5(四) 会计行为执行者对会计制度理解的不够透彻,导致其对会计实践的把握程度低 6(五) 缺少有
2、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机制. 6四、案例分析. 8(一)案情简介. 8(二)案件主要原因分析. 8(三) 经验教训. 8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会计从业者的自觉意识. 92.定期轮换会计岗位,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93.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和奖惩机制,改变监督机制加大国家监管力度 94.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10总结.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不做假帐”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以讲诚信为中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构建会计职业道德系统工程,这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3、的呼唤,是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我国会计界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走出会计管理和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切实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本文主要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关键词:职业道德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经验教训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 概念和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其他不同利益体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经济关系的总和。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人员职业
4、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l.敬业爱岗。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因此,敬业爱岗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2.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把关守口,同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3.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必须依法办事,保证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树立职业形象和人格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4.客观公正。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同时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
5、,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共同作弊。5.搞好服务。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所以,会计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6.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负责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1。(二) 会计职业道德的意义第一, 会计职业道德能够补充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
6、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作用。第二,会计职业道德能保证会计职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就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2。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
7、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第三,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第四,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
8、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职业态度端正,职业表现良好,职业道德素质高,没有他们的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劳动,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但在肯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欠缺和失范,主要表现为下。(一) 会计法制观念淡薄近年来,我国虽已颁布了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财会法规制度,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大
9、量的会计法规得不到切实执行。虽然国家规定自2000年7月1日执行新的会计法,并且在全社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教育,但知法违法的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制观念有待提高,会计法制意识有待强化。“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3的职业行为准则,还没有在会计从业者的头脑中真正扎下根来。因此,在全社会强化会计法制意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二) 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低下第一,违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会计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会计不过是“写写算算、收收支支、琐琐碎碎”的工作4,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工作上应付差事,“
10、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马马虎虎,在工作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更有一部分道德素质低的会计人员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侵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第二,业务水平低下,服务观念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广大会计人员能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但也有些会计人员在思想上不思进取,工作上应付差事,学习上满足现状,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愿望,对一些准则、法律法规知识,用时才“临时抱佛脚”,找书本、查资料5。另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服务态度欠佳,存在“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的现象6。第三,许多财会人员以身试法。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意
11、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在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二律悖反”的困惑7。如物质利益原则就恢复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物质利益原则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物质利益原则也表现出其本身所固有的两重性。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意识抬头,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包括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8。有的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 三、 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一)
12、 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随之发生变化。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所削弱,致使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频现,社会风气受到污染。在会计领域同样也存在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人们在分析研究会计信息失真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10。(二) 企业高层受到利益驱动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笼和蔓延有着较为复杂的心态。个别地方的企业土管部门实行“高指标”保“乌纱帽”的考核办法11,在这种压力下,经
13、营者不粉饰报表、不造假数字就难过考核关。面对上级下达的与企业经营状况实际相背离的“硬指标”,一些厂长经理迫于经营业绩的考核压力,年年把销售、利润当作最紧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在企业内部实行以盈亏数字论功行赏的办法。企业经营者在“高指标”的重压下,哪里还能找得出比造假数字更好的办法呢?可见,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依靠虚假数字出政绩,追求数字真实丢官位”的情况,使企业陷入“报喜得喜,报忧得忧”的怪圈12。不少企业经营者反映,有的上级领导习惯浮在上面听汇报,不察实情,听喜不听忧,也是助长会计造假的原因之一。(三)会计制度的执行机制不够健全会计准则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准则的实施比准则的制定
14、更有难度。在我国当前表现为执行内在会计制度的“自律”机制没有形成;执行外在会计制度的“他律”机制不够完善。在对1200名具有初级专业技术以上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调查中,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做好“技术处理”以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大多数会计人员做出这种弄虚作假、掩盖问题,欺骗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另有50.34%的会计人员是被迫操作的13。实际上,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规范的颁布与修订,明确提出了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14,但在会计实践中,由于对职业道德的违规行为惩治不力、缺乏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和对道德优劣表现赏罚
15、不明,使道德、诚信等内在制度没有被有效自觉地执行。(四) 会计行为执行者对会计制度理解的不够透彻,导致其对会计实践的把握程度低会计行为主体的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依存于会计行为目标,并受到经济、法律、道德、文化、政府行为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机制因素的制约15。由于人类的有限性,人的认知和能力是有限的,会计行为的执行者对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对会计实务的把握是不完全的16。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行为执行者对会计制度理解的透彻与否,决定了其对会计实践的把握程度。会计信息是企业执行会计制度政策选择的结果。但会计制度作为一种不完全合约,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制度选择权,这种选择权安排给企业管理当局。在现
16、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代理人在经营过程中要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凭借不正当手段进行会计政策的逆向选择并产生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包括向委托人及公众隐瞒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环境等有关信息,不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减少经营损失,违背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操作。(五) 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机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企业的经营机制、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整个经济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与之配套的机制还未能建立和健全。针对所出现的经济活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
17、制和办法。就国有企业来说,在企业的所有权尚未分离之前,会计人员兼有双重身份、他既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者,随着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会计隶属于企业,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会计作业人员,是受聘、受雇于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衣、食、住、行、任免、奖惩、升迁,均依靠其在单位的任职及任职的业绩从而对企业的监督权自然就削弱了。再者,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说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机构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如果有针对性的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还不健全,也就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第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有
18、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第三,企业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四、案例分析(一)案情简介2008年2月,浙江某棉纺织公司在核查财务报表中发现其财务报表不平,经逐一核对,发现有60万元公款被挪用。经调查,当事人王某上年2-9月利用其任出纳员之便,采取多提现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会考试 财会 考试 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6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