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智能电器中的嵌入式硬件和软件.doc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智能电器中的嵌入式硬件和软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智能电器中的嵌入式硬件和软件.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器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智能电器中的嵌入式硬件和软件结构组员:刘建峰 3111160048 由 凯 3111160004郎学斌 311160028日期:2012年3月8日37摘要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以嵌入式计算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成为继互联网技术之后影响人们生活的新技术之一。由于嵌入式系统专用性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工艺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等突出特点,嵌入式计算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航天、军事、服务领域、智能家电等各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设备和产品中。本文针对嵌入式系统在智能电器领域的应用而展开,讨论了智能电器中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以及其硬件和软
2、件结构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智能脱扣器中的嵌入式系统IR-OS的应用,嵌入式系统在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器中的应用以及嵌入式Linux系统在导航仪中的应用为例,分别阐述了智能电器中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只有按钮、开关的电器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用户界面、远程管理、状态监测等功能的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智能电器必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嵌入式系统在智能电器中的应用是其各类应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并且有着十分丰富的应用成果。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是嵌入式计算机的最基本组成,对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智能电器;嵌入式系统;IR-OS;
3、嵌入式Linux目录摘要I目录II第1章 绪论11.1 嵌入式系统概述1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与现状21.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3第2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结构42.1 最小系统42.2 嵌入式处理器52.3 外围电路及外部设备72.4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82.5 实时操作系统82.6 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及其接口102.7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11第3章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电器中的应用133.1 IR-OS在智能脱扣器中的应用133.1.1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IR-OS133.1.2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IR-OS在智能脱扣器中的应用153.1.3小结173.2 基于DSP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器183.2
4、.1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器的硬件结构183.2.2电能质量在线监测器的软件结构193.2.3小结21第4章 嵌入式导航仪的硬件与软件结构224.1 嵌入式导航仪软硬件结构概述224.2 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Linux系统234.3 嵌入式导航仪的硬件组成244.3.1 ARM体系结构与Samsung S3C2410254.3.2 内存和FLASH264.3.3 开发板274.4 嵌入式导航仪的Linux系统移植284.4.1 交叉编译环境284.4.2 Bootloader的移植294.4.3 Linux内核的移植304.4.4 根文件系统的建立324.5 本章小结33总结35参考文献36第1章 绪
5、论1.1 嵌入式系统概述根据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装置、机器和设备运行的装置” (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从中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目前国内一个普遍被认同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1。这些年来掀起了嵌入式系统应用热潮的原因只要有几个方面:一是
6、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个芯片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而且使集成多种接口已经成为可能,众多芯片生产厂商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应用的需要,由于对产品可靠性、成本、更新换代要求的提高,使得嵌入式系统逐渐从纯硬件实现和使用通用计算机实现的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近年来令人关注的焦点。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1) 专用性强嵌入式系统面向特定应用,能够把通用CPU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在芯片内部,从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统的小型化。(2) 技术融合 嵌入式系统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
7、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3) 软硬一体,软件为主软件是嵌入式系统的主体,有IP核。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可以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可以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4) 比通用计算机资源少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设计成只完成少数几个任务。设计时考虑到经济性,不能使用通用CPU,这就意味着管理的资源少,其成本低,结构更简单。(5) 具有固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代码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和系统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储器芯片或单片机本身中,而不是存贮于磁盘中。(6) 需专门开发工具和环境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即使设计完成以后,用户通常也不能对其中的程序
8、功能进行修改,必须有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7) 体积小、价格低、工艺先进、性能价格比高、系统配置要求低、实时性强。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与现状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也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综观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单芯片为核心的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这种系统大部分应用于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工业控制系统中,一般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通过汇编语言程序对系统进行直接控制,运行结束后清除内存。其主要特点是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单一,处理效率较低,存储容量较小,几乎没有用户接口。由于这种嵌入式系统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当时在国内工业领域应用较为普遍,但
9、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控制和新兴的信息家电等领域的需求。第二阶段是以嵌入式CPU为基础、以简单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其主要特点是CPU种类繁多,通用性比较弱;系统开销小,效率高;操作系统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应用软件较专业,用户界面不够友好;系统主要用来控制系统负载以及监控应用程序运行。第三阶段是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嵌入式操作系统能运行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上,兼容性好;操作系统内核精小、效率高,并且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和扩展性;具备文件和目录管理、设备支持、多任务、网络支持、图形窗口以及用户界面等功能;具有大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开发应用程序简
10、单;嵌入式应用软件丰富。第四阶段是以嵌入式Internet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这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之外,但随着Internet的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结合日益密切,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将代表着嵌入式技术的真正未来。1.3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在非常广泛,涉及电力、网络、信息家电、医疗工业控制、航天、军事等。智能电器是指能自动适应电网、环境及控制要求的变化,始终处于最佳运行工况的电器2。嵌入式系统主要应用于智能电器的监视、控制模块。在智能电网中,利用嵌入式 作为通信控制器;在智能断路器
11、、接触器及智能家电中,用作监控器。第2章 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结构嵌入式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嵌入式系统硬件结构的特点是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集成度高。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为:(1) 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2) 外围电路:各式存储器,时钟电路,通信接口电路,调试接口,电源。(3) 外部设备:存储卡、LCD屏、触摸屏、手写笔、键盘等。图2.1 典型的嵌入式硬件结构2.1 最小系统嵌入式系统的最小系统指基于某处理器为核心,可以运转起来的最简单的硬件设计(即处理器能够运行的最基本系统)。最小系统是处理器能够运行的基本系统,是构建嵌入式系统的第一步,然后才可以逐步
12、增加系统的功能,如:外围硬件扩展、软件及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移植、增加各种接口等,最终形成符合需求的完整系统 。一个最小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处理器:对于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处理器都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整个系统式靠处理器的指令工作起来的。(2) 内存:一个嵌入式处理器的运行,其指令必须放入一定的存储空间内,运行的时候也需要空间来存储临时的数据,因此内存也是必不可少的。(3) 时钟:处理器的运行时需要时钟周期的,一般来说处理器在一个或者几个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时钟单元的核心是晶振,它可以提供一定频率,处理器使用该频率的时候可能还需要进行倍频处理。(4) 电源和复位:电源是为处理器提供能源
13、的部件,在嵌入式系统中一般使用直流电源;复位电路连接处理器的引脚,实现通过外部电平让处理器复位的目的。(5) JTAG调试接口:完成软件的下载与烧写。图2.2 最小系统的组成2.2 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控制、辅助系统运行的硬件单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的品种总量已超过1000多种,流行体系结构包括MCU,MPU等30多个系列。其特点为:(1) 支持实时多任务(2) 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3) 存储区保护功能(4) 可扩展的处理器结构(5) 较低的功耗嵌入式处理器主要分为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DSP处理器和嵌入式片上系统等4类。(1) 嵌入
14、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就是和通用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对应的CPU。在应用中,一般是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并在母板上设计了和嵌入式系统相关的功能模块即可,这样可以满足嵌入式系统体积小和功耗低的要求。只保留与嵌入式应用紧密相关的功能硬件,去除其他冗余功能部分,配上必要的扩展外围电路(如存储器的扩展电路,I/O的扩展电路和一些专用的接口电路等),保证了以低功耗和丰富的资源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 嵌入式微处理器制造商:摩托罗拉、英特尔、IBM、日立、NEC、东芝、AMD、国家半导体、Zilog、IDT、富士通、Atmel、SUN、微系统、夏普、Oki、飞利浦等。主要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包括
15、:IBM PowerPC、Intel Pentium、Motorola 68000、strong ARM、MIPS、AMD X86系列等等。(2) 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就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硬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中,芯片内部集成ROM/EPROM、RAM、总线、总线逻辑、定时/计数器、Watchdog、I/O接口、串行口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设。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约占嵌入式系统70%的份额。嵌入式微控制器制造商:摩托罗拉、英特尔、英飞凌科技、 Atmel、日立、NEC、三菱、
16、东芝、松下、Microchip、富士、飞利浦、德州仪器、三星、三洋、索尼、Oki、凌阳科技等。目前主要的嵌入式微控制器有Inter公司的8051/96系列,Atmel公司的AVR系列,TI公司的MSP430系列等。(3) 嵌入式DSP处理器DSP处理器是专门用于信号处理方面的处理器,其在系统结构和指令算法方面进行了特殊设计,具有很高的编译效率和指令的执行速度。在数字滤波、FFT、谱分析等各种仪器上DSP获得了大规模的应用。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是TI的TMS320C2000/C5000系列,另外如Intel的MCS-296和Siemens的TriCore也有各自的应用范围。(4) 嵌入式片上系统(
17、SOC)SOC即在一个硅片上实现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SOC结合了许多功能模块,将整个系统做在一个芯片上。而以往,这些接口单元都是被独立做成处理芯片的。这样,应用系统电路将变得很简洁,利于减小体积和功耗,提高可靠性。2.3 外围电路及外部设备根据外围设备的功能可分为以下5类 :存储器、时钟电路、通信接口电路、调试电路、电源。(1) 存储器存储器是嵌入式系统中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部件,目前常见的存储设备按使用的存储器类型分为:静态易失型存储器(RAM,SRAM)、动态存储器(DRAM)、非易失性存储器ROM(ROMEPROM,EEPROM,FLASH)及硬盘、软盘、CDROM等。(2) 时钟电路目
18、前所有的处理器均为时序电路,需要一个时钟信号才能工作,大多数微控制器具有晶体振荡器。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微控制器内部的晶体振荡器,但有些场合(如减少功耗、需要严格同步等情况)需要使用外部振荡源提供时钟信号。(3) 通信接口电路目前存在的所有计算机通信接口在嵌入式领域中都有其广泛的应用,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设备包括:RS-232接口(串口UART)、USB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IrDA(Infra 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线接口)、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I2C、CAN总线接口、蓝牙接口(Bluetooth)、Ethernet(以太网接口)、IEEE1394接口和通用可编程
19、接口GPIO。(4) 调试电路调试与测试接口不是系统运行必须的,但现代系统越来越强调可测性,调试、测试接口的设计也要重视了。有的处理器内置JTAG调试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控制芯片的运行并获取内部信息。 (5) 电源电源系统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是整个系统工作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设计电源时要考虑电压、电流、功率、安全因素、输出纹波、电磁兼容和电磁干扰、体积限制、功耗限制、成本限制等因素。外部设备包括存储卡、LCD屏、触摸屏、手写笔、键盘等。(6) 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2.4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嵌入式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嵌入式软件开发标准化的难题。
20、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的特点:系统可裁减,可配置;系统具备网络支持功能;系统具有一定的实时性。按照对实时系统的定义,嵌入式操作系统可分为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与非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如当设计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时,可以不使用操作系统,但是当设计较复杂的程序时,可能就需要一个操作系统(OS)来管理、控制内存、多任务、周边资源等等。依据系统所提供的程序界面来编写应用程序,可以大大的减少应用程序员的负担。对于使用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来说,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一般包含四个层面:(1) 驱动程序 (2) 实时操作系统(RTOS)(3) 应用程序接口(API) (4) 应用程序 由于硬件电路的可裁减性和嵌入式系统本身
21、的特点,其软件部分也是可裁减的。2.5 实时操作系统在实时操作系统中,一个优先级高的任务能够获得立即的、没有延迟的服务,它不需要等候任何其他服务,而且在获得CPU使用权后,可以不间断地执行到任务完毕除非有更高级地任务出现。系统的正确性不仅取决与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更取决于产生结果的时间。实时系统是指一个能够在指定的或者确定的时间内,实现系统功能和对外部或内部、同步或异步事件作出响应的系统。(1) 微内核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结构,内核只提供基本的功能,比如:任务的调度、任务之间的通信与同步、内存管理、时钟管理等。其它的应用组件,比如网络功能、文件系统等均工作在用户态,以系统进程或函数调用的
22、方式工作。因而系统都是可裁减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相应的组件。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内核只提供基本的功能,如建立和管理进程、管理设备等。但是,一些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等,将许多功能引入内核,操作系统的内核变得越来越大。内核变大使得占用的资源增多,剪裁起来很麻烦。(2) 任务调度任务的调度有三种方式:可抢占式调度、不可抢占式调度和时间片轮转调度。(a) 不可抢占式调度:一个任务一旦获得CPU就独占CPU运行,除非由于某种原因,它决定放弃CPU的使用权;(b) 可抢占式调度:基于任务优先级,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可以随时让位给优先级更高的处于就绪态的其它任务;(c) 时间片轮转调度:当
23、两个或两个以上任务有同样的优先级,不同任务轮转地使用CPU,直到系统分配的CPU时间片用完。目前,大多数嵌入式操作系统对不同优先级的任务采用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法,对相同优先级的任务则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法。 (3) 硬实时和软实时多数嵌入式系统对时间的要求较高,称之为实时系统。实时系统可分为硬实时系统和软实时系统。软实时系统并不要求限定某一任务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只要求各任务运行得越快越好;硬实时系统对系统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一旦系统响应时间不能满足,就可能会引起系统崩溃或致命的错误,一般在工业控制中应用较多。 (4) 内存管理一些桌面操作系统使用了虚拟存储器的概念。采用段式管理、页式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应用 智能 电器 中的 嵌入式 硬件 软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6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