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信息技术导论复习资料LDT.doc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信息技术导论复习资料LD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信息技术导论复习资料LDT.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导论概述当今社会的三大热点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一、信息信息的几种定义: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报纸、电视)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听、看)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各种表现和反映。(春、夏)信息是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受信号者预先不知道的。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和载体的关系: 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 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同样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载体。信息的十大基本特征:可量度、可识别、可转换、可存储、可处理 、可传递、可再生、可压缩、可利
2、用、可共享。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 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微(纳)电子与光电子、软件、计算机和通信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软件、微(纳)电子与光电子 信息技术群包括:信息处理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主体)、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支持技术)、新材料、新能量技术(基础性技术)等。三、现代信息技术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网络的诞生:1969年11月21日,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与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
3、联通,诞生网络。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四个时代)电子管时代 (1946-1957)晶体管时代 (1958-196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965-1970)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970-今)晶体管的优点:体积小,耗能低,性能稳固网络的诞生:1969年11月21日,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与斯坦福研究所的计算机联通,诞生网络。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四、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
4、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2.存储器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内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外存储器 硬盘:可读可写 几十个GB外存储器 软盘:可读可写 1.
5、44MB光盘:只读不写 650MB;可读写光盘3.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及作用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除此之外,还有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扫印机、音箱、绘图仪。4.软件的概念及分类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5.系统软件的功能主要用于计算机内部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翻译、编辑、控制和运行等,它能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计算机,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监控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语言编译系统等,其中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2000、Linux。常用的高级语
6、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 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6.应用软件的功能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常见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未来信息技术发展:1,软件领域:网络化,多媒体化,操作方便;2,硬件领域:体积小,功能多,性能强;3,网络技术: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信领域: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制造业: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数字制造军事领域:火炮、导弹控制;
7、飞机;航空和航天:火箭;飞船社会生活:家庭娱乐;办公;工作;经济活动:财经;股票;投资 各行各业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的世纪)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软件领域:网络化,多媒体化,操作方便; 硬件领域:体积小,功能多,性能强;网络技术: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计算机体系结构一、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现代计算机是指一种能存储数据和程序、并能自动执行程序,能快速、高效地自动完成对各种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发展简史: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3年,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以后,大规模和超
8、大规集成电路计算机根据计算机制造过程中各逻辑功能部件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进行划分计算机的分类:大型主机(mainframe)w 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w 工作站(workstation)w 巨型计算机(super computer)w 小巨型机(mini supercomputer)计算机的应用1.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计算机在处理计算量大、时间性强的数值计算中尤其表现出巨大威力。2. 数据处理(非数值计算)。对大批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排序、传送、存储以及打印报表和图形等。在办公自动化、事务管理和情报检索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9、3. 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对现场数据 进行巡回检测并由计算机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工业自动化及现代化的武器系统等)4. 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功能做各种设计工作。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利用计算机管理、控制生产设备及其操作。 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图、文、声功能实施教学5.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包括:模式识别、景物分析、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专家系统、博弈、机器人。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框图冯
10、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这个方案包含3个要点: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Data)和指令(Instruction)。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的核心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就是通常所说的“顺序存储程序”概念。我们把按照这一原理设计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指令是一组计算机能识别并能执行的各种基本操作命令。程序(Program)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选用的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2.2.1 微处理器CPU(Cen
11、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计算机中最关键的部件,它由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组和辅助部件组成。运算器: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控制器: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分析指令、确定指令类型并对指令进行译码,负责向其他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寄存器:用来存放当前运算所需的各种操作数、地址信息、中间结果等内容。字长: 8位、16位(8088,80286)、32位(80386,80486)、64位(Pentium)主频:4.77MHz 500MHz 3.0GHz2.2.2 总线结构所谓总线(Bus),是指微型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通道。CPU内部的总线为内部总线,连接微型计算机系
12、统各部件的总线称为外部总线。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总线从功能上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地址总线 寻址空间 地址总线(Address Bus)是单向的。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也决定了微型机的最大内存容量。2数据总线 传送数据 数据总线(Data Bus)用于传输数据。数据总线的传输方向是双向的,是CPU与存储器、CPU与I/O接口之间的双向传输。3控制总线 传送控制信号控制总线(Control Bus)是CPU对外围芯片和I/O接口的控制以及这些接口芯片对CPU的应答、请求等信号组成的总线。2.2.3 内部存储器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
13、。分类:主存储器(内存) 辅助存储器(外存) 随机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 Memory) ROM: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数据和系统软件;其中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 RAM:是一种读写存储器,其内容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读出或写入;断电后信息丢失。 关于存储的几个重要概念 位: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指二进制数中的一个位数,其值为“0”或“1”,其英文名为“bit”。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大小是用字节的多少来衡量的。其英文名为“byte”,通常用“B”表示。字长:是计算机C
14、PU一次处理数据的实际位数,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字长越长,一次可处理的数据二进制位越多,运算能力就越强,计算精度就越高。 2.2.4 主板2.2.5 外部存储器软盘:硬盘:容量大,速度较软盘快;光盘:只读,650M。单速为150KB/S,目前常用48倍速;读写光盘。2.2.6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数码相机等2.2.7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声音输出设备,投影机等2.2.8 电源与机箱2.2.9 微型计算机硬件发展展望(1)功能强大 微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器容量大大加强。(2)微型化、集成化 半导体材质不断改进,目前已研制出了铜芯片,使计算机的
15、结构与形式发生了变化。如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2.2.10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又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 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处理程序 工具软件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如各种工程计算、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文字处理和各种图形处理软件等等在系统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实现某种具体功能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的语言汇编语言:需要编译的低级语言高级语言:更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需要专门的编译软件编译才能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2.3
16、 计算机信息处理原理十进制数十进制数的特点:逢十进一,标志位 D只0 1 2 3 4 5 6 7 8 9 十个数权值:an*10 n-1 + an-1*10 n-2+.+ a1*10 0+b1*10-1+ b2*10-2. bn*10-n二进制数二进制数的特点:逢二进一,标志位 B只有0和1两个数权值:an*2 n-1 + an-1*2 n-2+.+ a1 *2 0+b*2-1+ b*2-2. b*2-n八进制数八进制数的特点:逢八进一;标志为O;有0、1、2、3、4、5、6、7八个数;权值:an*8 n-1 + an-1*8 n-2+.+ a1*8 0+b1*8-1+ b2*8-2. +bn
17、*8-n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特点:逢十六进一,标志为H;有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十六个数;权值:an*16 n-1 + an-1*16 n-2+.+ a1*16 0 + b1*16-1+ b2*16-2. bn*16-n数制转化 使用计算器进行转换 基本原则:整数和小数部分分别转换 二、八、十六进制数转化成十进制数:按权值展开 十进制(D)数转化成二、八、十六进制数: 整数部分除法取余,小数部分乘法取整 二、八、十六进制数互换 四位二进制数的14位分别对应十进制数:8,4,2,1 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 三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八进制数ASCII码
18、汉字编码 外码(拼音、五笔等) 交换码(GB2312-80的十六进制编码) 机内码(GB码,BIG5码,CJKGB码等) 输出码操作系统一、操作系统形成与发展l 形成阶段 手工操作阶段批处理阶段管理程序阶段多道程序系统阶段 l 操作系统的发展微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类型单用户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特征:同时性,独立性,交互性和及时性实时操作系统,特征:及时性,交互性,安全可靠性及多路性网络操作系统,基本功能:网络通信、资源管理、提供多种网络服务、提供网络接口分布式操作系统,特征:多主机系统、分散型分布、资源分布共享和统一协作二、操作系统的基本
19、概念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方便用户,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的程序系统。操作系统的作用:方便用户资源管理: 监视、分配、回收和保护资源 资源: 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即处理器、存储器、I/O 设备以及相应的信息(数据与程序)。 服务用户2.1操作系统的特征1. 并发性: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2. 共享性:多个用户或用户程序共同使用某个系统资源。(分为互斥共享和同时共享两种)。3. 虚拟性:将一个物理实体映射为若干个逻辑对应物。4. 异步性:内存中的多个进程均按照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2.2 典型微机操作系统DOS( Disk Ope
20、rating System)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三、DOS操作系统3.1 DOS操作系统简介DOS操作系统的任务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DOS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DOS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1)引导程序(BOOT)2)输入/输出管理程序(IO.SYS)3)磁盘文件管理程序(MSDOS.SYS)4)命令处理程序(COMMAND.COM)3.2 文件和目录的基本概念3.3 DOS操作系统3.4 常用DOS命令四、WINDOWS操作系统4.1 Windows 2000/XP历史4.2
21、Windows 2000/XP体系结构4.3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4.1 Windows 2000/XP历史lMS-DOSlWindows 95/98/MelWindows NTlWindows 2000lWindows XPl Windows Longhorn1. WIN2000操作系统是由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32位、图形用户界面、多任务、抢先式操作系统。2. Window2000的运行特征l窗口操作l控制部件:复选按钮;单选按钮;文本框;列表框l菜单l任务栏l开始菜单l任务管理器4.2 Windows 2000/XP体系结构通过硬件机制实现了核心态(管态,kernel mode
22、)和用户态(目态,user mode)两个特权级别。操作系统中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代码在核心态运行,可访问系统数据和硬件。用户程序在用户态运行,不能访问操作系统特权代码和数据。只能通过系统调用访问。4.3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资源l 处理器管理是操作系统根据一定的调度算法分配处理机;l 存储管理是分配、收回与保护存储单元;l 设备管理主要是对设备进行分配、回收与控制;l 文件管理涉及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与回收、文件目录管理、文件读写与保护等;l 作业管理、通信事务管理是操作系统提拱给用户的最直接服务。五、计算机病毒简介5.1 计算机病毒发展史5.2 计算机病毒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计算机软件 应用 信息技术 导论 复习资料 LD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61735.html